电视台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44:02阅读:
字号:小|大
本人,现年××岁,中共党员,武汉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文学学士学位,200*年晋升主任记者高级职称。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电视台工作,曾任原××电视台新闻部、专题部主任,电视台副台长,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现任××电视台副台长、主持全台工作。社会兼职有××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市作者协会副主席。
作为一名老电视人,我对电视台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大学毕业时,我主动放弃了到中央级新闻单位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决心为家乡的电视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二十年来,我和××电视台一起成长,一起走过那艰难的岁月。二十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的足迹踏遍了随州的山山水水,把汗水洒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我是××电视台在中央电视台采用作品最多,在全省获奖最多的人之一。从九十年代初至今,先后有《香菇街》、《一村蜂蝶闹斜阳》、《生命在绿色中延伸》、《百果湾》、《炎帝神农》、《远山的情结》、《请客》、《跨越》、《岁月如歌》等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和湖北电视台播出,这些作品从不同视角反映了我市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受到社会各界和专家一致好评,为提高××在全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些作品分别获得湖北省优秀专题片一等奖、湖北新闻奖、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授予的大奖和××市“五个一”工程奖。由于成绩突出,我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电视宣传先进个人,200*年我荣幸地被评为全省十佳优秀编辑记者。荣誉和光环的背后,凝结了我的心血和汗水。成功来自于强烈的事业心和扎实的功底,来自于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
多年来,我养成了坚持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踏实肯干、讲真话、求真理、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驾驶全局的能力,我始终注重自己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几年来,我先后参加了北京广播学院举办的“全国电视编辑培训班”,报考了“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班”,曾两次在中央电视台实习和培训,通过学习和培训,使我系统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新闻工作的一系列理论学说,熟悉并掌握了新闻规律和电视规律,并应用它们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今年5月份,电视台班子调整后,由我主持电视台全面工作。电视台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处在新旧体制的转型时期,工作千头万绪。
我团结带领一班人,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推进“双改”,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双改”,即“改革和改版”。改革就是充分利用局人事制度改革有利时机,理顺体制,搞活机制。改版就是对频道重新定位、对栏目合理设置、对频道重新包装,以崭新的屏幕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向建台20周年献礼。值得欣慰的是人事制度改革在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实现了积极稳妥、平稳过渡。长期以来,电视台一直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不严、效率不高的问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一直困扰着电视台的发展,机构重叠、因人设岗,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极大地挫伤了想干事、能干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了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的极大浪费。在理顺体制上,我们按照有利于提高宣传质量,有利于电视节目生产的工艺流程,合理地整合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合理地设置部室,实行定岗、定责、定薪,按照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原则,进行了副台长的竞争上岗,中层干部的竞争上岗和职工的双向选择,一些不适应工作的老同志提前离岗退养。由于政治思想工作到位,整个改革体现了无情改革、友情操作,没有出现一例上访告状现象,实现了平衡过渡。在搞活机制上,以分配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实行量化考核,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目前,改革的成效已初步显现,过去记者是坐等上门等稿源,如今是不待扬鞭自奋蹄,出现了“晚上想点子,白天抢机子,抽空写稿子”的可喜局面。截止八月份已完成全年上送省台新闻的任务,创收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在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改版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改版方案已初步审定,我们已同武汉一家影视公司进行合作,委托他们对频道进行重新包装,栏目片头和形象宣传片进行重新制作,届时,频道将以较高的品味、崭新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
二、提高队伍素质,提高节目质量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再好的策划,再好的点子需要人去实现,但无庸讳言,电视台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受过专业学习和培训的偏少,缺少担当重大题材报道和深度报道的记者,以致于在平常报道中一般报道多,深度报道少,会议报道多,基层报道少,题材单一、蜻蜒点水,自办节目比例偏小,自办栏目数量偏少,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因此,提高队素质是提高节目质量的基础,我将结合电视台的实际,制定一套具体的培训计划,每周召开一次宣传例会,每月举办一次业务培训,送人到大专院校、上级新闻单位培训,力争在较短时间使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采访作风有一个大的提高。根据“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栏目,突出频道特色,形成有利于节目生产的工艺流程,使采编人员有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和舞台。针对目前自办节目偏少的现状,我们将在办好《××新闻》节目的前提下,在每晚九点半至十点半开辟一个大型新闻杂志性栏目,该栏目定位是“报道时政要闻,引导社会舆论,追踪新闻事件,聚焦社会热点,反映百姓心声,突出喉舌功能。”报道形式力求生动鲜活,可视性强。
三、打造技术平台和创收平台电视台是一项重设备,高消耗的产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设备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没有设备作保障,节目生产好比“巧妇难为无来之炊”。目前,电视台共有大小摄像机11套,编辑机5套,随着改版的到位和自办节目的增加,现有设备很难满足节目生产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技术设备瓶颈问题。我们将成立电视台技术中心,对现有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进行了整合,把过去散放在各部室的设备集中统一管理使用,实行成本核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设备不足,播出信号质量不高的问题,我们报请局党委同意,购买硬盘制 播系统,改现在的模拟信号为数字信号,逐步过渡到无带播出,届时××电视台的节目质量将有质的飞跃。宣传是中心,设备是后盾,经费是保证。没有资金作保证,节目生产、设备更新就是一句空话。电视台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所有的设备改造,人员工资都要靠创收来解决。过去电视台的广告经营量小面窄,零乱分散,大部分部室都有创收任务,结果造成相互杀价。既搞不好宣传,又不利用增加创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成立广告中心,将广告和创收类的栏目相对集中,将产业链拉长,实现规模经营。目前,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告人员减少了,但广告量却增加了,截止目前,创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多。宣传平台、技术平台和创收平台的搭建必将使电视台在一个新的起点实现新的跨越。我虽然做出了一点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相差很远。
目前,电视台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一定虚心向其他同志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为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老电视人,我对电视台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大学毕业时,我主动放弃了到中央级新闻单位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决心为家乡的电视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二十年来,我和××电视台一起成长,一起走过那艰难的岁月。二十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的足迹踏遍了随州的山山水水,把汗水洒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我是××电视台在中央电视台采用作品最多,在全省获奖最多的人之一。从九十年代初至今,先后有《香菇街》、《一村蜂蝶闹斜阳》、《生命在绿色中延伸》、《百果湾》、《炎帝神农》、《远山的情结》、《请客》、《跨越》、《岁月如歌》等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和湖北电视台播出,这些作品从不同视角反映了我市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受到社会各界和专家一致好评,为提高××在全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些作品分别获得湖北省优秀专题片一等奖、湖北新闻奖、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授予的大奖和××市“五个一”工程奖。由于成绩突出,我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电视宣传先进个人,200*年我荣幸地被评为全省十佳优秀编辑记者。荣誉和光环的背后,凝结了我的心血和汗水。成功来自于强烈的事业心和扎实的功底,来自于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
多年来,我养成了坚持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踏实肯干、讲真话、求真理、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驾驶全局的能力,我始终注重自己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几年来,我先后参加了北京广播学院举办的“全国电视编辑培训班”,报考了“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班”,曾两次在中央电视台实习和培训,通过学习和培训,使我系统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新闻工作的一系列理论学说,熟悉并掌握了新闻规律和电视规律,并应用它们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今年5月份,电视台班子调整后,由我主持电视台全面工作。电视台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处在新旧体制的转型时期,工作千头万绪。
我团结带领一班人,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推进“双改”,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双改”,即“改革和改版”。改革就是充分利用局人事制度改革有利时机,理顺体制,搞活机制。改版就是对频道重新定位、对栏目合理设置、对频道重新包装,以崭新的屏幕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向建台20周年献礼。值得欣慰的是人事制度改革在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实现了积极稳妥、平稳过渡。长期以来,电视台一直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不严、效率不高的问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一直困扰着电视台的发展,机构重叠、因人设岗,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极大地挫伤了想干事、能干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了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的极大浪费。在理顺体制上,我们按照有利于提高宣传质量,有利于电视节目生产的工艺流程,合理地整合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合理地设置部室,实行定岗、定责、定薪,按照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原则,进行了副台长的竞争上岗,中层干部的竞争上岗和职工的双向选择,一些不适应工作的老同志提前离岗退养。由于政治思想工作到位,整个改革体现了无情改革、友情操作,没有出现一例上访告状现象,实现了平衡过渡。在搞活机制上,以分配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实行量化考核,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目前,改革的成效已初步显现,过去记者是坐等上门等稿源,如今是不待扬鞭自奋蹄,出现了“晚上想点子,白天抢机子,抽空写稿子”的可喜局面。截止八月份已完成全年上送省台新闻的任务,创收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在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改版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改版方案已初步审定,我们已同武汉一家影视公司进行合作,委托他们对频道进行重新包装,栏目片头和形象宣传片进行重新制作,届时,频道将以较高的品味、崭新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
二、提高队伍素质,提高节目质量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再好的策划,再好的点子需要人去实现,但无庸讳言,电视台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受过专业学习和培训的偏少,缺少担当重大题材报道和深度报道的记者,以致于在平常报道中一般报道多,深度报道少,会议报道多,基层报道少,题材单一、蜻蜒点水,自办节目比例偏小,自办栏目数量偏少,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因此,提高队素质是提高节目质量的基础,我将结合电视台的实际,制定一套具体的培训计划,每周召开一次宣传例会,每月举办一次业务培训,送人到大专院校、上级新闻单位培训,力争在较短时间使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采访作风有一个大的提高。根据“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栏目,突出频道特色,形成有利于节目生产的工艺流程,使采编人员有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和舞台。针对目前自办节目偏少的现状,我们将在办好《××新闻》节目的前提下,在每晚九点半至十点半开辟一个大型新闻杂志性栏目,该栏目定位是“报道时政要闻,引导社会舆论,追踪新闻事件,聚焦社会热点,反映百姓心声,突出喉舌功能。”报道形式力求生动鲜活,可视性强。
三、打造技术平台和创收平台电视台是一项重设备,高消耗的产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设备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没有设备作保障,节目生产好比“巧妇难为无来之炊”。目前,电视台共有大小摄像机11套,编辑机5套,随着改版的到位和自办节目的增加,现有设备很难满足节目生产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技术设备瓶颈问题。我们将成立电视台技术中心,对现有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进行了整合,把过去散放在各部室的设备集中统一管理使用,实行成本核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设备不足,播出信号质量不高的问题,我们报请局党委同意,购买硬盘制 播系统,改现在的模拟信号为数字信号,逐步过渡到无带播出,届时××电视台的节目质量将有质的飞跃。宣传是中心,设备是后盾,经费是保证。没有资金作保证,节目生产、设备更新就是一句空话。电视台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所有的设备改造,人员工资都要靠创收来解决。过去电视台的广告经营量小面窄,零乱分散,大部分部室都有创收任务,结果造成相互杀价。既搞不好宣传,又不利用增加创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成立广告中心,将广告和创收类的栏目相对集中,将产业链拉长,实现规模经营。目前,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告人员减少了,但广告量却增加了,截止目前,创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多。宣传平台、技术平台和创收平台的搭建必将使电视台在一个新的起点实现新的跨越。我虽然做出了一点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相差很远。
目前,电视台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一定虚心向其他同志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为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