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范文 -> 正文

增强团员意识阶段总结(信息学院)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45:52阅读:
字号:|
        自9月30日校团委召开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动员会以来,我院团总支积极组织各基层团支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实际,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以“青春献祖国”为切入点和着眼点,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开展各类理论学习、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团组织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广大共青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为配合好目前学校全面开展得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按照团中央有关指导精神和团市委的整体工作部署,及校团委开展的“让团徽亮起来、让团旗飘起来、让团歌唱起来”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我院团学工作实际,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对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进行了认真的策划与落实。
       一、提高认识,使其与保先和教学评估有机结合
       目前,我校正全面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并且已经进入非常关键的时期,如何将开展增强团员意识的主题活动与保先教育和学校的教学评估有机结合,是我院团总支一直思考并狠抓的问题。我院专职团干部通过走访学生宿舍、与班级团干部座谈、与团员青年聊天等方式,了解团员青年的思想实际。通过这些方式的调研,我们深刻感受到:只有深入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队伍的总体状况、分布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参与到活动中来;只有掌握了团员队伍的基本情况和思想状况,摸清了团的组织建设、团的工作以及团员和团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结合各条战线、不同领域团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点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在基层班级,我们采取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分班级向团员青年介绍教育活动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调动团员青年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主题班会上,院专职团干部带领基层团员青年,认真学习《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生迎评手册》,使同学们认识到评估的重要性,树立“校荣我荣,我与学校共命运”的思想。我们在教育活动的方式、活动安排、时间掌握上要切合实际,灵活多样,尽可能地使团员青年便于参与。
       我院在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中坚持七个原则: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二是坚持理论学习贯穿始终的原则。三是坚持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原则。四是坚持充分发挥团员主体作用的原则。五是坚持充分尊重基层创造性的原则。六是坚持分级负责、分步推进的原则。七是坚持教育活动与团的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的原则。
       二、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专职团干部联系基层制度
       为了使这次的主题教育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深入了解基层团支部工作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困难,充分调动基层团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参与共青团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是为了在全院范围内掀起“迎评促建,人人有责”的高潮,我院团总支制定了专职团干部年级责任制。党团总支四名同志,分别联系一个本科年级,参加基层团支部的活动,帮助解决所联系基层单位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促进我院团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这次我校的本科教学水平,我们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本科教学评估动员主题班会,认真学习《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生迎评手册》,使同学们认识到评估的重要性,树立“校荣我荣,我与学校共命运”的思想。同时制定了缺席人员补课制度。每次主题班会,都认真考勤,做到与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样,缺席同学要由所联系的专职团干对其进行补课,确实做到盯人到位,让每一个团员青年都了解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性。此外,我们还根据年级特点分别动员。每个团总支老师针对不同年级,分别对学院基层团支部的同学进行了主题为学风建设动员和就业动员的专题会。
       通过专职团干联系基层制度的落实,不仅使我们及时了解到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强了专职团干与所联系基层团支部和广大团员的交流,真正使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三、明确思路,始终坚持“建设”的时代主题
       我院根据校团委提出的开展“让团徽亮起来,让团旗飘起来,让团歌响起来”主题教育活动以及“新时期,新风采”团员标准讨论活动,明确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重点,并将这一重点真正运用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1、坚持两个结合,深化思想建设。坚持将增强团员意识教育与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培育和弘扬时代精神为重点,切实提高思想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将理论学习和主题实践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作为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主线,把主题实践作为活动的有效载体,进一步增强团员意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院的基层团支部抓住主题教育活动的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信息04-1班团支部围绕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校园文化墙美化活动”,此项活动得到了校领导、各单位、学生社团等方面的广泛关注,从活动发起到现在,得到50余家单位的支持,收到各方的参赛作品近60余件。日前,活动正在进一步开展,相信文化墙的完成一定能够为校园增添一道亮丽的风采,一定能够为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到来添砖加瓦;各基层团支部还积极参加校团委发起的“交一分特殊团费,为京郊山区贫困学生捐款”的活动,缴纳特殊团费600多元;一些团支部还组织开展了教学评估知识竞赛、去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帮助学校计算机实验室改善机房环境等活动,真正做到了理论学习与团员主题意识相结合。
       2、坚持党建带团建,深化组织建设。坚持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牢牢把握教育活动的政治方向,确保基层团组织的组织路线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学校保先教育活动已经进行到点关键的评议意见阶段,在全院的党员大会上,我们倡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学生党员一定要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深入到自己所在的基层团支部开展工作,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团员统一思想、加强学习,真正使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3、坚持尊重基层的创造性和团员的主

体作用。充分发挥好基层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支持从工作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探索新时期团员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好团员青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力争使每个团员青年都在教育活动中受益,力争教育活动覆盖面广、深入持久。在对团员青年的教育活动,我们始终围绕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主题,在广大团员中树立“校盛我兴,校衰我耻”的思想,增强团员主人翁的意识,使得广大青年自觉主动地为学校、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
       四、结合实际,在全院倡导合理使用电脑
       由于我院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学生几乎是人手一台电脑,如何提高电脑的使用效率,引导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我院团总支利用此次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活动的契机,重新审核修订了《信息学院电脑准放制度》,提倡大一学生不买电脑,大二、大三学生分时段使用电脑,并定期的去学生宿舍查看。对于已经沉迷于网络的学生,我们通过“一帮一”的方式,即一名班级团员干部帮助一名学生,通过提醒、监督的方式引导学生步入正轨。在引导学生的同时,信息学院计算机与网络协会团支部根据专业特点,成立了多个专业兴趣小组,由专业老师带队,吸引广大团员青年加入其中,将更多的课余时间放在专业课的学习和兴趣的培养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总结经验,努力开创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新局面
       在第一阶段教育活动中,校团委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我院团总支广泛动员了各基层团支部和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此次活动,进一步创新教育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为深化团组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回顾一个多月以来的活动情况,我们有这样几个体会。
       第一,开展好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必须要坚持党建带团建。要认真学习、借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积极争取党政重视与支持,把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纳入到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总体格局中,在党的领导下切实开展好此次教育活动。
       第二,开展好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必须要坚持“建设”理念。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紧密结合共青团发展的新任务,大力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增强意识、稳健务实,健全组织、活跃工作,提高能力、实现发展,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作风,将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地蓬勃开展起来。
       第三,开展好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必须要创新形式。新时期新特点,团员青年的思想实际有了新的变化。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紧密契合青年的成才需求,创新教育形式,努力凝聚青年、培养青年、成就青年,使此次教育活动能成为让团员青年受益、满意的思想工程。
       第四,开展好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必须要分类指导。对于不同的年级,我们应有重点地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注重发挥基层团组织的创造性和全体团员青年的能动性,丰富内容、探索形式,共同开展好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
       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发展的难得机遇,信息学院团总支将在校团委的领导下,紧抓机遇,乘势而上,扎实推进增强团员意识教育系列活动,为林业大学团员青年的健康成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