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范文 -> 正文

幼儿园教研工作总结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45:55阅读:
字号:|
  一、本期教研工作的基本情况:
  
  本期以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细则为主线,加强教研工作管理和幼儿园德育教材开发,营造一个积极读书的氛围,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深化教育观念转变为教育行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参加学校的说课比赛、教学论文评选、读书活动、办学理念、一训三风征选等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幼儿园开展了青年教师献课活动,家长开放活动,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质量。
  
  二、教研工作成效
  
  (一)、加强理论学习
  
  本期引领教研组用三次教研活动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了《幼儿教育学》中创造游戏部分的内容,理解了创造游戏的特点、教育作用以及指导方法。
  
  (二)、抓好常规工作
  
  1、每位教师认真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
  
  2、每周认真开展星期五13:10开展教研活动;各班每周更换家园窗,每星期一八点以前上墙。
  
  3、每月环境创设检查一次:创设有特色幼儿教育环境,本期探讨了怎样创设科学、合理、美化幼儿园环境的方法,并制定出环境创设的评选标准,由教研组长牵头组织各班班长进行检查评比。
  
  4、全园教师献课活动17节;外出观摩学习13人次,参加校级说课比赛1次。

  
  5、本期按照学校的新规定,每周教研组长和五年教龄以下的教师每周听两节教学活动,其他教师每周必须听一节教学活动,并且每周五在郭逊老师那里登记在园长处签字盖章。
  
  6、每周、每位教师撰写200字的教学反思,每月撰写500字的教学反思。
  
  7、节日活动:开展了我爱祖国和喜迎新年的庆祝活动。
  
  (三)、家园互动
  
  1、今年在小班搞试点:为家长开放班级博客,深的家长的好评。
  
  2、为家长提供教学观摩活动16节,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情况。
  
  3、新年到来之际,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做亲子游戏,观看孩子们的文艺表演,让孩子们过了一个快乐的新年。
  
  (四)、特色园区:创建学习型的教师团队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素质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创建学习型团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建立书香校园,建设校园文化,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本期教研组开展了读书漂流活动。
  
  1、在办公室创设了读书吧。在教师办公室里创设读书环境——为教师提供各种教育杂志,供教师阅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吸取新的教育信息和先进的育人经验,拓展教师视野。
  
  2、“走进名著”的读书活动。认真阅读学校每年提供的书籍,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每年教师自觉阅读1—2本名著,扩展读书的范围。
  
  3、好文章大家读。在教师办公室的墙上创设“好书大家读”的张贴栏,由园务领导和教师日常学习中,读到的好文章,推荐张贴在“好书推荐”栏里。
  
  4、读书交流活动。每两月进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并以文字的形式呈现: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体会、经典段落名句等张贴在“读书网”的栏目中。
  
  (五)科研工作
  
  1、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指导方法和实施策略。
  
  2、积极参与区级独立课题《中华传统美德校本教材开发》的研究工作,全园教师在幼儿园日常教育工作中认真落实验证幼儿园板块的教材开发情况。
  
  (六)获奖情况
  
  1、2011年暑假论文评选活动中,吕正兰获一定奖;刘卫获二等奖;贾本芳、殷娜获三等奖;袁凤梅、聂凤、刘敏获纪念奖。
  
  2、刘卫在第二届校级说课比赛中《我喜欢的秋天》获二等奖。
  
  三、教研工作成绩原因分析
  
  本期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目的性增强了,主要在于教师们共探讨环境创设的意义、方法和评选的标准。在教研活动中系统地组织教师学习理论,营造积极阅读的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研活动时积极发言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提高,认真实施学校的听课政策,幼儿园常规教学活动的质量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在本期开展的读书活动中,虽然老师在积极的响应,都在读,也在鞋,但是写心得体会得不多,写读书摘要的很多。其实老师在交流的时候也说了很多心得体会,但大多数老师却不愿把它形成文字,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写作水平还有待提高,现在能说了,在写作方面还要加强。
  
  2、另外在开展每周必须听推门课的活动中,发现有的年轻教师最基本的教学组织模式都未掌握好。
  
  3、幼儿园重活动、轻游戏的情况较为严重,有的年轻教师组织创造性游戏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训。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