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范文 -> 正文

春期教务工作总结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45:57阅读:
字号:|

       在二00九年春期这一学期的教务工作中,教务处根据开学初制定的学校教务工作计划,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工作指导,全力深化合作学习.在抓好德育工作,搞好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前提下,始终把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狠抓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务处建全并落实了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全面扎实的教育管理来追求教学效益。并贯彻了全面发展的原则。总起来说,教务处主动组织教师学习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并能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具体情况如下所述:

一、    师的备课情况。依据上级教育主管的备课要求,教务处严把备课关,各门课都有科学的进度计划,总的教育教学目标。每个教学单元都备有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单元授课节数等。教案不仅要备教材教法,还要备学生,每节教案都是在新理念指导下完成的。都能做到备课的各个环节齐全,内容具体,切合本班实际。最可喜之处,备课中课改意识浓,教师人人写出了教后反思。教务处每月抽查教案不少于两次,月末在进行总计。且有详实记录,全体教师都能超额完成备教批辅考的工作任务。

    二、教师的上课情况。本学期来,教务处任采用询问学生、查课,看黑板板书等不同形式来了解老师的上课情况,随时了解掌握每位教师的上课情况。对发现的问题采取了及时的措施。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能够采用新教法,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了学习过程,教学内容围绕教材,注重了课堂的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做到了按时上下课。教务处经常组织空堂教师听课、评课,教务处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评课不得少于10次,班子成员不得少于15次,查听评课笔记。教务处认为,教师们都能按要求上好每一堂课,上课的积极性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力的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三、作业的批阅情况。作业书写中,要求教师长期向学生讲书写要认真整洁,要按要求书写,在作业的检查中着重查了作业错题、错字的更正情况、请假学生的作业补做情况等。关于作业的批阅,总体上来讲作业批阅认真及时,全批全阅,批阅没有拖阅现象,三至六年级作文批阅细致,眉批多尾批长,具有针对性和鼓励性。

本学期教务处共检查各科作业6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纠正,学期结束前,对各科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了检查统计。所有作业都按时完成了一学期的任务。

四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

    在开学之初,每个班主任都写出了科学、可行的班主任工作计划,教务处进行了审阅存档。班主任以班级为主体,以工作计划为指导,从班级具体情况出发,作了大量的工作,对差生、思想后进生的工作耐心、细致,和学生谈话、交流,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

    五 教研活动情况。

本学期我校继续推行新课程改革,开学初,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合作学习的理念及教法,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难题,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进一步把新课程理念融于每个班级、每个教学之中,对一二年级教师进行了一轮“新教法,新理念”下的岗位练兵活动,

六 文体工作。我校坚持每天两操的的开展,并成立学生会对两操进行评比检查。本期我校开展了一次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活动——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六一”国际儿童节。通过这次活动锻炼了学生,展示了学生的才华。并得到了中心校行政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另外,教务处和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开展教研活动共四次,语文教研组两次,数学教研组两次。教师能积极进行业务自修,勤记业务笔记。

    六、整理、全面系统的完成普九,创卫和远程教育资料的归档工作。

    七、课程的教授情况及教学成绩。在十八周止,我校的除统考课程教学都以全部完成,达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数、英三学科迎接乡期末统一考试。回思一学期,工作繁琐而任重,需要常抓不懈。

    八、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行为习惯还有待于全面提高。

2、教学成绩有待进一步提升。

3、课堂效率有效性要进一步提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一学期的教务工作基本上随着这份总结的完成而结束,但愿以后的教务工作能更扎实更完善。

回顾一学期教学工作,在武德乡党委政府、武德乡中心校行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下。依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离上级规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展望新学年,我们满怀信心,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上一篇: 春季学校工作总结   下一篇: 春游活动总结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