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干的事让最能干的人来干
豫东县位于河南省最东端,辖15个乡镇和5个国营农场,总人口67万多人。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曾经有过显著进步,但也经历过挫折,2002年和2003年两度被省"提醒注意"。面对这顶沉重的帽子,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提出了"最难干的事让最能干的人来干"的口号,锻造了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口与计划生育队伍。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全县计生工作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人口与计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04年我县摘掉了"提醒注意"的帽子,经省的检查验收合格,又从省的"三类地区"管理提升为"二类地区"。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最难干的事让最能干的人来干
长期以来,计划生育工作在基层是一个谁也不想干、能推则推、能躲就躲的事。这直接导致计生干部队伍的青黄不接。有能力的人不愿干、看不到前途,有门路的人都想方设法调换工作了,整个计生队伍的状况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业务不熟、待遇偏少、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一些村(居)委会基层组织战斗力差,对"天下第一难事"干部不敢抓。据统计,2002年全县镇、村两级计生专干883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64%,45岁以上的占48%。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群众的生育愿望与计生政策有一定距离,干群矛盾突出,管理方式上主要依靠强制执行,很多人不愿意抓计生工作,只好挑选一批身强力壮、文化程度不甚高的人员做计生工作。九十年代后期至今,这种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从而造成计生工作底数不清,统计不实,管理混乱,规范化建设无法开展。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对症下药,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队伍建设问题,并采取了几条措施:
一是强化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县委决定由分管组织的副书记兼管计划生育工作,这样既便于让组织部门把握全局,从计划生育工作的好坏来考察、了解乡镇领导的能力,又便于及时调整乡镇干部,让计划生育工作成为锻炼干部的试金石。2004年,县委还做出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招考一批年青党员干部,任命为乡镇副书记,专管计生工作;对政绩突出、留任分管计生工作的副乡镇长全部提拔为副书记。同时,选拔了一批年轻有为、大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国家公务员担任乡镇计生办主任。
二是实行公开招考,择优录用镇、村计生干部。2004年和2005年,我县先后两次招考450名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安排到村(居)委会,使每个村(居)委会大中专文化程度的计生专干达到2至3名;招考17名大中专毕业的妇幼医生安排到乡镇计生服务所,使每个乡镇计生服务所医技人员达到3人以上;2004年,又从村级计生专干中招考17人安排到乡镇计生办;对28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计生人员实行离岗退养。2004年,县里根据村级大中专毕业生专干招考、调动、提拔后岗位缺人的状况,补招85名大中专毕业生充实了村级专干岗位,使镇、村两级计生工作人员大中专文化程度的达到60%,高中以上的达到81%,平均年龄从40.5岁下降到32.3岁,计生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如南山镇龙埚村计生专干黎秀程,父亲久病去世后,家境贫寒,但她吃苦耐劳、尽心尽职、深入群众,使所任职过的村委会从"三类村委会"跃上"一类村委会"。
三是提高镇、村两级计生干部的待遇。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为了解决计生干部的待遇问题,想方设法从人员编制、经济待遇等方面给予解决,先后将18名事业编制的计生办主任全部转为公务员;非行政编制的计生服务所、服务中队人员,享受行政工资,由县拨款400-600元,不足部分由乡镇补发,与包干任务挂钩;县招考的大中专毕业的计生专干工资由县、乡镇、村三级按5:3:2的比例分担,乡镇负担的三成工资先由财政部门拨付,年终再从乡镇财政包干基数中扣除,确保每个专干工资待遇达到750-850元;乡镇自聘的村级专干工资由县、乡镇、村委会分担,达到400元以上。这既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又消除了他们"放水养鱼"、靠征收社会抚养费发工资的思想。
四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计生干部的业务素质。三年来,我县先后将分管计生的乡镇领导、计生办主任、统计员和村专干250人,分四批送到南京人口干部学院学习;邀请省、市计生部门领导到我县举办培训班12次;县自办培训班8次。参加学习的县、乡镇、村三级计生干部达12000人次,使各级计生干部理论、业务水平都得到明显提高。
二、建立一套奖罚分明、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一是建立一套激励干部成才的良好机制。我县公开招考计生干部的举措,不但解决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使他们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得到锻炼。为了激发村级计生专干的工作积极性,县里规定:凡被国家、省、市、县评为计生先进工作者的,在招考县、镇计生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时,在总分基础上分别给予加15分、10分、6分和3分的奖励。三年来,在村(居)委会工作的计生专干,有15人通过招考或经推选当上乡镇和县直单位副科以上领导,如2005年县招考录用的3名副科级干部就有2名是村级计生专干;85人考上乡镇和各级机关公务员,如2004年县招考录用的25名公务员中就有23名是村级计生专干;18人考上乡镇事业编制计生干部,其中12人是计生先进工作者而得到加分奖励。
二是优先提拔重用计生干部。"不想进步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为了进一步激励干部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干起来有劲头,干好了有奔头",县委明文规定:提拔乡镇领导时,分管计生的副职领导和计生办主任优先重用;若计生考核合格而不提拔分管领导和计生办主任,其他领导也不能提拔;若考核不合格,分管领导和计生办主任一律撤换,乡镇领导干部一个都不能提拔。村级计生专干政绩突出的,优先提拔为"两委"领导。2004年乡镇换届选举,县委、县政府切实兑现规定,提拔8名分管计生领导为乡镇党政一把手,7名计生办主任为副科级领导。经考察、推选而无法提拔的9名分管领导和10名计生办主任调整了岗位,重新挑选年轻能干的乡镇领导、干部担任了分管领导和计生办主任。如南山镇原分管计生的副书记陈鑫在2004年分管计生工作后,励精图治,使该镇当年在全市计生工作考核中名列第一,被提拔为该镇党委书记。村级计生专干23人被提拔为村(居)委会支部书记,60人担任了村(居)委会副书记或副主任,186人加入了党组织。这些举措,大大激发了各级计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明确奖罚,把计生岗位责任与"饭碗"挂钩。各乡镇将计生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乡镇、村(居)委会每个干部身上,将人口出生、"四术"落实、查环查孕等工作与干部工资、奖金和党纪、政纪挂钩,实行包村、包户、包人。三年来,全县乡镇、村干部因计生工作责任制没完成被辞退5人,免职22人,"三停"(停薪、停职、停工)17人。如前山镇3名干部因直系亲属不落实节育措施被"三停",后来亲自找回亲属落实措施后,才恢复了待遇。凡事就怕"认真"二字,我们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分解到人、细化到项,真正与"饭碗"挂起钩来,使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促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局面的形成,也充分调动了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