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前,定格着几个匆忙的身影。山的样子渐次展开,丰富着初来者的眼神。
小寨沟。沿着蜿蜒的山路梯次前进,耳边到处是水流声,真让人忘却人间的烦忧,忘却尘世的喧嚣。
水帘洞。山壁上满是缠绵不断的细水流。望水流,想源头,真想哼唱一曲“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一支水流一支歌,一支水流一段故事。水帘洞,这个名称总让想起《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老家,但齐天大圣显然和这里没有血缘关系,相比之下,这个名称有抄袭的嫌疑,起的比较牵强,因为水帘的后边便是在石壁,并没有洞。莫非大圣成佛之后,便将水帘之洞封死,徒留石壁令人怀想?谁知道呢,神仙的心事,谁能揣摩?
不老泉。清水从一个狭窄的裂缝中挤出,虽然细小,却连绵不绝。据说喝过此水的人会长生不老。这当然也是美丽的谎言。如果那样,雍正皇帝就不用日夜炼丹,撇下苦苦争来的花团锦簇的皇位,一路西行而去了。我涉水而行,用双手捧水,一路清凉沿喉咙而下。面对此情此景,谁又忍心否认这个美丽花篮装盛的心愿呢?
试剑石。遥想当年,风姿博发的唐王李世民,凛凛屹立在点将台,雷霆点动天火,一剑飞火流星。大石正中,剑痕触目惊心。唐王因何试剑?为情失意,还是难辨忠奸?往昔的历史令人神往,往昔的故事无可探寻,只有不动声色的时光永恒。
蝴蝶石。又是一个关于蝴蝶的凄婉故事。象梁祝的故事一样,它又一次充当了愿望的化身。不同的是,此次它化为蝴蝶状的石头,守望着龙头,守望着山顶跃落的水雾。它或者在思考,或者在回忆。谁说石头无情,感情厚重到无以伦加的时候,是不是都会坚硬如石?否则,曹雪芹的《红楼梦》为何又唤做《石头记》?
大寨沟。水流更为湍急。让人疑惑如此多的水儿,几百年纵流不息,是谁支撑着这伟大的景象?我脑中总在念着杜甫的一首诗词: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只有造物主,才有改变时空的力量。
据说下游的水大都源于那个天门瀑布。那也是最主要的景点。顺着同样曲折如人生的小路,途中曾遭遇几个小规模的瀑布,引的游人全是一副“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的刘姥姥样。
大瀑布终于来了。扑面而来的是一层薄薄的水雾。到处是尖叫声。仰头而望,一条白练从空而降。水击于石,迸发到粉身碎骨。《石灰吟》固然也是“粉身碎骨浑不怕”,但要论起清白,谁又有瀑布之水的慧根清静,百转千回?不经风雨,怎见彩虹?石灰相形去矣!
立于瀑布之下,静听水声轰鸣,隐然有惊雷之势。人们竭力靠近它,靠近它,希望一亲芳泽。而它,不断用自身的升华来回报着。阳光下,瀑布的颜色接近汉白玉,晶莹而闪亮。这四处而飘的水雾,弥漫着一种诗意的浪漫,营造着一种浓情蜜意的氛围。比起女娲造人随意甩落的泥水,不知要清纯几许!
离开瀑布,人们仍然翘首回望。不知有多少人想起了李白,想起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长存,而李白永于地下矣!几千年,瀑布只李白一个知音。李白曾于黄鹤楼曰:眼前有景道不得。而面对瀑布,谁又能超越李白呢?唯一的遗憾是:李白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去看庐山的瀑布?
红石峡。因石头遍体红色而著名。峡谷的景象显然不及野三坡的百里峡。但因了白龙潭的水,而增添了几分秀色,几分灵气。人工开凿的通道之后,便闻轰鸣声。碧绿的潭水,不知几多深。而鱼儿在水中的姿态更见雅致。据说,水最后都流至一个暗道,然后不知所终。
水上小桥。隐隐有苏州园林的态势。几块水中的大石,有被称为相吻石的(我以为不如称为“香吻石”),两石体形甚为悬殊,我戏称为老头与少女的忘伦之恋。至于少女心中是否真的有爱情,只有那块小石知晓。龟背石,因酷似乌龟的背部故有此名。那窄窄的龟背,不知曾背负多少游人的心愿。
午后,我们与云台山作别。我们毕竟没能登上“茱臾峰”,没能体会诗人王维九月九日的遥望山东的心情。山不会记得我们,这群各怀心腹事的人们。但人群中的每个人都会记得这次云台山之际之旅,更有一个人,将它写成了回忆。
(作者:何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