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正文

201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心得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48:10阅读:
字号:|
2011年7月19日至7月25日,我随江西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暑期三下乡队伍来到九江都昌阳峰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天时间,但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农村的发展现状。虽然自己也是出生在农村,但经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发现其实自己对农村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
为了赶上最早的班车,7月19日我们起的格外的早,经过一路颠簸,中午12点整我队一行11人终于抵达阳峰乡政府,我院校友吴平生书记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一行,并在乡政府会议室与我们进行了小型座谈,经过与吴书记的一番座谈,我们了解了阳峰乡的一些基本情况。座谈结束,吴书记安置了我们一行,我们被安置在乡政府办公楼,虽然条件不是很好(房间只有一张床,而且没有蚊帐),但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让我们感到十分的温暖。
下午五六点,阳峰的太阳还是那么热烈,正如政府工作人员的热情。在他们热情的邀请下,我们之间开展了篮球友谊赛,篮球场地虽然破旧不堪,但是我们个个都很尽兴,场内场外笑声阵阵,“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这孤寂的小乡村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虽然政府工作人员都是我们得长辈,但是一场球赛下来我们俨然已是朋友。随着夜幕降临,比赛在愉快的气氛下结束。
阳峰的夜是那么寂静,月如盘,星光点点,伴随着虫子的歌声,我们度过了在阳峰的第一个夜晚。
在下乡期间,我们走访了阳峰五个村,热情的村民让我感觉阳峰不再陌生,一张一张笑脸是那样的质朴,让人无比温馨,就像是自己远方的亲人,中国农村,一个最纯朴的地方。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需要,我们来到了田间地头,看着许多被淹的田地,想着颗粒无收的农民,纠结的心情跃然于脸上,尽管心绪烦乱,但我们还是强忍着情难自禁的心痛,在当地政府干部杨主任的引导下,开始了我们的调查之行,虽然田地被被淹,随着洪水的退去,田间地头还有一些农民,一些村民正准备入地干活,面对我们的提问,村民一下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农村的艰辛,我们不忍再次勾起他们心中的伤痛,只是默默地听着令人声泪俱下的诉说,希望这样的一种方式能减轻他们心中压抑已久的痛楚,在适当的时候引入我们的话题。轻松交谈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勉强笑容后面的愁容,更是看到了笑容里的热情和经历洪灾之后的勇毅坚强。我们被这样的精神强烈地震撼着,那一刹那,我忽然觉得他们就是我的乡亲,就是我的亲人,心里充满着难以言状的情怀,那样的质朴清贫,那干枯的容颜,那挥汗的背影,总和我自己在某角落里的情形无比的相似。白天的小村庄依然是那么安静,在路头巷尾隐约听见一些小孩的嬉闹,偶尔在某个阴凉处才能碰上几个闲聊的老人,年轻人都在远方的城市为生活拼命的奔波,流浪也许是为了以后能够不再漂泊,我们何尝又不是在流浪。
第一天工作结束后,我们队乡里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围绕走访调查的成果,我们开始活跃的交流,看着大家欲滔滔不绝的样子,我就知道大家肯定收获了不少。
第二天我们依旧在杨主任的引导下参观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点,看着新盖的房子和整齐的村容,一改我们过去对农村的印象——脏破旧。参观期间我们被邀去农户家喝茶,实地参观了农户的家,让我们感觉到现在农民生活的确改善了许多,住上了宽大明亮的房子,用上了空调洗衣机,装上了太阳能。当我们问及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时,村民们无不激动地夸我们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顿时让我们感觉到,我们的党的群众基础是如此深厚。也让我们明白,要想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认可,我们就必须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只有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得到实惠,我们得老百姓才会主动跟党和政府走,才会拥护和支持我们的党。
在当地政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联系到了在当地工作的“三支一扶”人员,在我们邀请下,当地的“三支一扶”人员来到了乡政府和我们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会上,我们深深地被他们的言语打动,他们放弃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只身一人来到偏远的乡村帮助农村事业的发展,他们缺少好的工作环境,更无好的薪酬待遇,可他们依旧那么敬业,他们的奉献精神感染了我们现场每一个人。当时吴书记也在现场座谈,当听完“三支一扶”人员的工作汇报和介绍后,吴书记亲切地向他们表示了慰问和感谢,并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于农村事业建设的大学生能够投身农村发展。座谈结束后,我们私下和“三支一扶”人员进行交流,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对就业的客观看法,而且比较实际和微观,他们认为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不仅与工作岗位供需矛盾有关,也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有关,其中他们强调的很重要一点就是与现实状况有关,比如语言沟通,风俗习惯,他们还认为,工作在哪都是一样工作,可能城市机遇多一点,环境好一点,福利好一点,他们的坦然态度让我们大为佩服。之后他们还向我们讲了一些他们工作上的一些“有趣”的事,最后我们在轻松愉快气氛的结束了交流。在他们身上我学会了冷静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该像他们一样,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责任,树立理想,回报社会。
在走访调查期间,我们在杨主任的带同下,来到了阳峰乡敬老院,探访了孤寡老人,在院长的介绍下,我们顿时为院长的高尚情操肃然起敬,整个敬老院40多位老人的生活起居全靠院长和几个工作人员照料,为此我们感慨:在我们中国,到处都有可爱可敬的人!
而作为共产党员的我,更应该向他们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真正做到先锋模范作用,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
转眼,下乡已经第五天了,想着是在阳峰的最后一个夜晚,我们思绪万千。
我们在庆幸能够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在下乡期间,我们一起吃苦,一起工作,同睡一张床,共喝一瓶水,让我们原本来自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人能够生活在一起,为此我们还结下深厚的友谊。如果说“艰苦”是我们此次调查走访概括,那么来自队友的友谊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虽然十八已是遥远的过去,然而我却依然无半点成人的姿态和心理,我不得不说此次下乡让我收获颇丰。从准备到实地调查走访的十多个日子里,从开始彼此的拘束到后来队友之间开心扉地的交流,无拘无束地谈天说地,彼此真诚地关心,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宽慰,我知道我们已经是朋友。温暖和感动填满了下乡的每个日子,也注定了会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段难忘记忆。
队长粗中有细,工作认真负责,组织出色,全队在他的带领下,顺利地完成了预定任务,我很庆幸能够参加“三下乡”,更庆幸能够成为这个队的一员参加此次下乡活动。
当然此次活动收获的不仅仅是友情,也不仅是数据和资料,我学到了农民的纯朴,敬老院工作人员的敬业,“三支一扶”人员的坦然,队友待人的真诚,我想这会是我一辈子享不尽的财富。
就这样,我们度过了在阳峰的最后一晚。
7月25号,我们的归期。
在阳峰的这段时间里,有我们难忘的回忆,售票员的催促,让我们不得不在不舍声中说别离,一个个握手为我们这段时期的实地调研画上了句号。送行的人员已渐渐远去,我坐在班车上回望,希望可以多一点对阳峰的回忆。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