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正文

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个人小结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48:13阅读:
字号:|

在我局党委领导的精心组织和统筹安排下,我积极参加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学文件、听汇报、记笔记、谈体会、大讨论、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方式,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学习。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先进性教育的第一阶段已接近尾声,现就第一阶段本人的学习情况小结如下:
    一、先进性教育的学习体会
1、在内容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保持和体现党的先进性,关键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具体的、实在的,而不是抽象的、空洞的。
    2、在意义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中央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深入分析我们党肩负的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现状、经过全面考虑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重要保证。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能不能坚持党的先进性,关系民心向背、事业兴衰,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一个政党如果丧失了先进性,就会失去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会失去执政的基础。
    3、在效果上,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使我们党员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牢牢抓紧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围绕三大经济组团的建设,竭力尽智、发奋图强、突破难题;使我们党员真正成为先是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带头弘扬新风正气,树文明道德风尚,带头维护政治社会稳定,营造积极向上、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使我们党员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诚心诚意为群众搞好服务、谋利造福。特别是通过党员思想、作风、纪律的改进,密切党群关系,凝聚党心民心。
    二、对我局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的理解
我局通过多次讨论对机关党员层面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确定为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房地法规、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作风朴实勤政廉洁五方面。结合我从事的房地产行政执法工作,我认为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在思想政治方面,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不能浅尝辄止,阅读得宽一些、钻研得深一些、思考得透一些。通过学习,使自己的理论素养有新的提高,并不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在业务工作上,要勤奋学习、要钻研业务,要积极努力地培养破解难题的能力,在部门里要营造了尊重知识、鼓励创造的氛围,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执法理念。在执法中既要严格执法,保持法律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状况,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要树立行政执法服务于先进生产力前进方向的理念,要树立行政执法服务于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的理念,要树立行政执法服务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念,研究新问题,树立新观念,及时调整执法的重点,确保法律为社会进步服务。
3、在工作作风上,要使执法工作要让人民满意。特别是在违法搭建的执法过程中,要把握好“度”。即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执法,在人民群众能够理解和承受的基础上执法,让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满意的前提下执法。把握了这三点,就把握了“度”,要做好这三点,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与区情民情相一致,只有这样,我们的执法工作才能让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满意,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满意了,我们的执法工作就是合格的。
三、密切与群众间的联系,关心群众、服务群众
通过先进性学习和学习期间实践教育,如春节期间的“四送”、“两相聚”和参观龙华烈士陵园等,进一步坚定了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先进性最终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因此我就应在实际工作中去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我所在的部门会经常与居民打交道,特别是在物业执法工作中,更需要我有耐性。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改进我的工作作风,善于对居民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善于从群众、居民的心理特点和利益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把居民工作做前、做透、做细。同时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意见,要善于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和自身工作特点,多从主观上找原因,多考虑自身原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虚心向其他同志们学习,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
总之,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坚定了我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要认真对照党员标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奋工作,让人民高兴,让党放心。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