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职的自我评价
教师之传道、授业、解惑,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熟悉大纲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教情评价诸多因素中的最重要因素。
作为学校教学管理,通过“五个一”等常规管理的检查,通过公开课,优质课等阶段性、终结性评价,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进行教情分析的有力、有效手段,而作为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除了能在公开课,优质课评价中展示外,首要的还是注意平时的自我评价、分析,抓好自身素质的提高。
因此,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学习他人优秀的教学方法之外,注意科学地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调查、进行总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另一方面,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从班级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中既可以发现学生学习的不足,也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教师对学情进行正确评价,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导手段,是教学相长的客观反映,只有正确做好学情评价,才能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同时,利用评价的导向性、激励性、鉴定性等效能,通过学情评价分析,激励学生,正确处理群体与个体差异,从而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才能真正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一、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的意义:
对于教师来说,总是希望通过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某种或几种重要的变化,希望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科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地影响每一个学生。虽然这些变化可能受到学生的原有的知识水平、年龄、环境及各种经验的影响,但是通过某种途径和方法来确定哪些变化是由课程与教学所决定的,对于我们研究课堂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教学评价便是描述、评估教与学在某种程度上所发生变化的科学方法。专家们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收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信息,衡量和判断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从而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的过程,叫做课堂教学评价。
教学是在不同的班级或不同年级中反复循环地进行的。有时一个教师同时教几个班,于是同一教学内容便会对几个班的学生重复进行;有时一个教师在一个年级中的课程结束以后,又会在下一个年级中循环进行。要想克服教学中某些方面出现的不足,使教与学更有效果,就要用评价提供需要改进之处的必要信息。另外,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时候,一般只根据过去的经验来考虑教学方法和预期的结果。尽管教科书或其它参考材料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要想把所有的行为结果都预想到是非常困难的。而通过对课堂的观察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就可辨认在开始时并未预料到或识别到的目标,便可确定哪些目标应当增加、保留或取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一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
二、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的要素:
自我评价方法指的是被评价者按照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以达到相应的评价目的。教师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就宜从以下内容上着眼,课堂教学计划、教学目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的讲解、学生听课情况、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教书育人情况等。教师自身可根据这些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容易进行,一个学期、一个学年都可以进行一次,有利于被评价作者自我反馈,并进行相应的自我调整,还能增强教师的评价能力。
教学中,老师们常用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有:个别谈话、考试并进行试卷分析。找家长谈话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公开课、优质课评选,看专家、领导、教师和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认同度,问卷调查等。
其中,问卷调查是教师直接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教情评价的诸要素而设计的分析表, 问卷调查应紧紧围绕教学基本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和学生自学情况诸评价要素进行,并在不同的学段有所侧重,我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可以获得最为直接的阶段性课堂教学信息,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及时改进教学,问卷调查可以在章或期中或教师认为需要的任何时候进行。
三、学生成绩分析的策略:
评价班级学生的学业成绩,考试为所有教师有必用办法,分数成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方法,分数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成绩的一种体现。
常规的教学评价中,都非常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看重班级的学科平均分,这确实也是一个好的评价方法,但是,作为课任教师只从考试分数、平均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学得如何、自己教的怎样,就非常片面了。教师还应该对考试成绩进行横向比较,即在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看学生提高的如何,掌握程度如何,试卷所考察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试卷难易程度的把握毕竟也是较难确定的。所以,我们在考试前,对考什么要思考,对考试的难易程度要作预先的设定,如果一份试卷,老师自己做需要60分钟想要1/2以上的学生90分钟做完是不可能的,想要班级平均分在60分以上(以100分为满分)也不大现实。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分数,仅是划段分析,求平均分,看优良率还不够,因为我们的平均分、优良率只对1/2以上、1/3以上的学生有积极评价意义,一次考试让一半以上的学生灰心丧气不是我们所希望的结果,毕竟我们的单元测试和阶段评价是对学情和教法的评价。何炳章教育理论在中观指导思想中强调:要生生有学头,师师有教头。
我们面对分数,在让学生看到优点,知道差距的同时,更是需要为有差距的同学找出差距,为失去信心的同学找回信心。所以,对于分数,我们是否可以作学生与学生自己的比较,看提高了多少,看波动性。
我在高三(1)班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除常规地分析分数段、优良率、平均分外,为每位学生设计了一张成绩变化曲线图,曲线图反映的是历次考试学生单科成绩与班级的平均分的差异;曲线图结果的运用是帮助学生回顾,使学生知道哪些内容学习的不好、差距大。也可以使学生从波动向上的变化趋势中得到启发,得到动力,增强赶上和超越的勇力。
当然对教师来说,从曲线图形中可以分析学生学习波动性,平均分波动性也反映了试卷难易程度及学生整体掌握知识的程度,从而有利于调整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为统一评价尺度,图中各次考试分数均折合为100分计算)。
总之,对学生成绩分析的策略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正面评价,既找出学生学习的差距,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始终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关心帮助下取得进步,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