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份”的记忆
有一天,当我整理堆放在书柜顶上的一捆陈年资料时,不意间抖落出一张废弃多年的“职工登记表”。在那张微微发黄的纸片上,“家庭出身”几个字蓦然跳进我的眼帘。
面对着这个“家庭出身”,不禁勾起我对往事的依稀记忆。
“家庭出身”亦即“成份”为何物?现在的年轻人也对它许不甚了解。“成份”,是当年特定环境中的一种“政治符号”,代表某个人的“政治身份”。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它无异于戴在一些人头上的“紧箍咒”。
不幸得很,我出身于一个“剥削阶级”家庭。当我步入社会时,正是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老人家谆谆告戒“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之际。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我连初中都没有考上。其实,我小学时的学习成绩相当不错,在班上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之类的奖状,不知道获得过多少次。读六年级时,我还是佩带的缀有三根红杠的臂章——少先队大队宣传委员。
没有考上中学,从此便告别了学校生活。此时我年方十四五岁,对世间之事还不甚了了,虽然小有“成份不好”的思想包袱,但却笃信“道路可以选择”的政策宣传。然而,等我真正体验到现实生活时,才发觉远不是想象中那么一回事。譬如说吧,当有人知道你“成份”不好时,一双眼睛会立刻警惕地审视着你,仿佛你就是一个阶级异己分子、天生要搞破坏似的。我曾经的一位女同事,论年龄不相上下,可人家“根正苗红”,对我常常抱一鄙夷的目光。偶尔对起话来,她又是一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架势,而且话语“带刺”,充满“火药味”。那形象,就与谌容笔下的那个“马列主义老太太”差不多。在一次与人闲聊时,我偶尔说了一句“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的话。不料旁边的她立刻插嘴:“啥呀,你也是‘平民’?!”那副惊讶的模样,好像突然间见到了一个怪物。
“文革”风云乍起,“斗争”浪潮铺天盖地,一阵紧似一阵。与此同时,“狗崽子”、“黑五类”以及“老子反动儿混蛋”之类呼喊甚嚣尘上。我们这些家“庭出身”不好的人,成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安。但作为一个热血青年,眼看许多同龄人都投身“革命”,羡慕之余,又不禁心下痒痒、跃跃欲试——因为,我(生于1949年4月)毕竟只过了六个月的“地主生活”,应该说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呀!于是,便邀约了几个人到当地驻军“支左办”走访。在部队接待室,一个年轻军人热情接待了我们。按照惯例,凡走访者都要进行登记。当我报出“家庭出身”以后,那位年轻军人的热情顿时消失了,板起脸严肃地说:“地主就是地主,哪还有什么兼什么的?你这人咋不老实呢?”我被他这一抢白,好不尴尬,半天说不出话来。实际上,我并没有欺骗他,在我家的“户口簿”上,清清楚楚标明的是“工商业兼地主”这个“成份”。对于祖父辈留给子孙的这份“遗产”,其实我心里也是稀里糊涂。对于年轻军人的诘问,我无言以对,只好默默地忍受“不老实”的责难。
我们这种人对于“成份”的敏感,不!准确地说是“心悸”,就像阿q怕听人说“癞”说“光”一样。可你越是怕它,它却像一个无时无刻不在的“幽灵”紧紧地伴随着你。这不,凡是填报一个什么表格,诸如招工、调资呀,转正、定级呀,人员登记呀等等,必有“家庭出身”一栏。偏偏自己一度时期所从事的工作又近似于“秘书”,经常接触各类表册。每遇此,我都是老老实实亲手填报自己的“成份”。那时候,我心中隐隐约约有一丝莫名的恐惧:假如那个“阶级斗争”真的“天天年年”讲下去,且“剥削阶级成份”的制造者们也相继进入坟墓,那么,这么这类人会不会“接班”而成为“专政对象”年呢?
大约是在上个实际80年代初期吧,“成份”这个东西,在具有证明公民身份效力的“户口簿”上悄然消失了。但是,在那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种表册上的“家庭出身”却依然存在,而且需要填报。带着心中的困惑,我曾问过一位政工干部。他说“这是为了方便有关部门对各种人员有一个掌握”。掌握什么呢?该不是“阶级斗争新动向”吧?也许“成份”是个好东西,在激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人们可以凭借它毫不费力地划分、区别敌我友。“文革”中不就是如此么?不明白的是,在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结束、我们的社会正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转移的时候,为什么还有人对“成份”这玩意儿念念不忘呢?
关于“成份”的往事很多很多,其中有辛酸也有无奈,有滑稽也有荒唐,令人不堪回首。不过,好在一切都过去了,好在“成份”已成为了历史。
※作者:李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