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青龙
家乡有一条青龙,全身层层叠叠着巴掌大,海蓝底色的鳞片,这每一块鳞片上分别起一金光闪闪的小鳞甲,龙头上红、黄、蓝、白各种色彩搭配成趣,你可想见这是一条极漂亮的水龙。当她畅游于碧蓝的水中,此起彼伏露出背脊时,那满身金甲会在水面投下多少耀眼的灵光。她的样子又极威猛,她张着血盆大口,足以吞下半个彪形大汉,不过她口里含了一个大大的红灯笼似的龙珠,跟她的口一样血红的龙珠在他嘴里不断地转来晃去。她还有两只巨型耳朵,足有半个簸箕那样那大,想来她伏在水里定能听到天外的动静。在晚上,她两只眼睛射出两道银光,扫射之处,两束光亮,震摄人心。她那灰色长髯约有一人来长,行走时有人专门远远地牵着。人们都说她比不上红胡子的火龙凶恶,所以她又有些温顺之意,隐隐约约记起家乡人传说这是一条母水龙。
不要误会,这条龙其实是家乡元宵节里舞的龙灯,在每年请青龙下凡和元宵过后送青龙升天时,大家郑重叫她龙,其它的时候也一样叫她灯,跟古今以来全国各地一样叫做“灯”。
遵循祖上的规矩年年正月十二龙灯正式出窠,这是一个需十二分的虔诚并极尽隆重的仪式。总记得小时候还在睡梦中锣鼓手就敲响了震天的威风锣鼓,似示天地虔诚祈请龙神降临大地,与龙体会合。一阵烧香磕头礼拜祈祝之后,伴随宣天的鼓声、锣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和众男人雄壮的吆喝声,在各色龙旗龙幡引领下,青龙高昂着头颅迈着稳健的步伐精神抖擞神采奕奕步出庙门来到村中央的稻场上。她全身簇新出现在喜爱她的乡亲们面前,迅即,乡亲们把她团团围住,孩子们纷纷往龙怀里钻,不能走路的孩子被大人抱着也来钻灯,祈求龙神保佑。按照习惯,龙刚出窠要在稻场上舞几把,围观的人向后退出空场,龙头舞士大声“哦哦”吼叫,后面的成员跟着奔跑起来,龙头舞士选准时机,把龙头在空中一挥,此时龙尾跑近龙头亲密呼应,这算是舞了一把。而能够轻松完美把龙头舞上一把是极不易的事,龙头极大极重,八十斤?九十斤?一百斤?龙头总是村里极有限的几个顶极大力士的位置,就算是大力士,想要好好舞两把都觉力不从心。当龙头在空中完美一舞,众人齐声喝彩,龙头舞士会骄傲得不知如何是好。大力士们轮番上阵,有些放下龙头再也无力扶起,败下阵来,只好大发老了老了,不行不行,后生可畏诸感叹。这也是每年全村范围的一次重量级大力士比赛,年年有人欢喜有人愁。
接下来,龙灯开始走家窜户拜大年,家家户户早早就在大门口摆好香案迎接龙神的到来,生怕错了礼数,得罪了青龙神仙。每到一家大门口,主人烧香、燃烛、作揖,一阵响亮的鞭炮响过之后,把一幅长长的红布送到龙头上,龙点头回礼,并回送一条早已搭在龙头上吸收了灵气的红布以作庇佑。这条红布是常常是孩子的礼物,孩子们炫耀地把它捆在腰间,有几个小孩子的人家,大人会把它一分为几,让个个孩子的腰间都系上红。顺便说一句,本命年里系上这样的红布带是最好的选择。
一家行礼完毕,两个人在前面远远拉着龙的长胡子指引着她往下家去。如此大队人马护卫着龙灯走大路穿小巷,龙头太高太大,时不时触着路旁的树枝电线,碰到屋头檐角,大家簇拥前去善后。如此走完上家走下家,其时锣鼓不息,鞭炮声彼此起伏。家乡那个小村落原本三面环水,这响声在村庄周遭河水的回应下,真是响彻云霄,不知天上宫阙里的神仙听到人间这般热闹,是不是也极羡慕青龙,有些坐不住了暗暗动着下凡的心思。
第二天,龙旗开道,锣鼓鸣奏,村民跟随,一行庞大而热闹的舞龙队伍往河对岸开去,给邻村和河对岸小镇上的亲朋好友拜年,这样一直闹到正月十四才罢。
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夜晚是家乡一年中的狂欢之夜。远近十里八乡的人们想着法子赶到家乡那个仅一条羊肠街道的小镇投亲靠友看夜晚的龙灯赛会,除了我们这条水龙,还有一条火龙,和另外两条形状相似身形略小的不知名目的龙。那一晚,小镇被挤得水泄不通,成了人的世界,鞭炮的海洋,龙舞其中,热闹非凡。
我最喜欢的还是赛会结束后,龙灯回家过河的那一幕。为了龙灯过河交通顺畅,河上奇迹般地搭起一座浮桥,各家各户出砂船,船船相连而成,从古到今,一年一年,只有这几天乡亲们可以享受天堑变通途的方便和豪迈。龙灯行至河心停下,把龙柱深深插进早已预备好的砂堆里,这时青龙独卧水中央。一时间火把熄灭,人们远远走开,不一会儿一河两岸上的烟花齐鸣。站在河堤上,头顶盛放各形各色礼花,把小河上空照得如同白昼,烟花落下,夜幕又卷帘而来。如此一明一暗交替之中,龙身时隐时现,影影绰绰,而片片龙甲越发晶莹闪亮耀眼,这条青龙仿佛一下子魂归躯体得了真身,在水里起起伏伏游动了起来。再加上微波荡漾的水面此时更如一面清亮的巨镜,将空中美景尽收其中,一时间水天相接,天亮了,水也亮了,天空花撒,水里撒花,真有如李白所云:“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的仙境奇观。人置身其中,也似幻了神仙,着了霓衣云裳,凭虚御风,羽化而欲登仙。
烟花燃尽,曲终人散。舞龙队员们从砂堆里拔起龙柱,在夜风中迎着龙回到巢里。这时大家发现,龙身上的鳞片又所剩不多,一些是在舞动时刮掉了,一些则被喜爱她的观者有意撕走带回了家放到神龛里。家乡龙灯的制做跟别处不一样,除了巨大之外,她的另一特征便是全身由精心设计了形状,剪裁匀称的各色蜡光纸和闪光纸一处处小心贴成,该粘固的地方要粘固,该动的地方要留下自由活动的空间,象那些鳞片都是上面一小半固定,下面一大半能随着龙的走势自由扇动,远远看去,就象一只活灵活现的真龙。一般我们看到的龙身大多是由一匹匹缎面花布围成,那样缺少灵动的气息。此时已蜕掉了一些鳞片的龙看上去疲惫不堪,负责制作的工匠们只得挑灯夜战一片一片仔细补上,第二天,人们看到的又是一条精神抖擞的青龙。
年过月尽,昨天的大音猛然间停息,耳朵一下子还适应不过来。不要紧,正月十六的夜晚几个负责人又会敲响锣鼓,带领龙灯沿着家乡四围的河岸巡视一圈,似要警告一路水精鬼怪不得在此兴风作浪,而要庇佑乡亲年年风调雨顺,出入平安。坐在家里,听着时远时近时响时弱的锣鼓声,能判断龙行之处。巡视完毕,龙灯归巢,在一片火把的火光之中,等待已久的人们齐番上阵,抢着帮忙撤下龙衣,也即那些好看的纸面,聚集成一小堆一小堆烧成灰烬,这一堆堆的灰烬立即随风飘散,有人说真的看到了龙神飘摇而上,高高兴兴飞回仙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