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
我的老家在农村,是辽阔的淮北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每次回去,总是免不了到田野去转悠一番,看看家乡的变化,看看田园风光。总想能在田野上、在沟渠旁寻到童年的梦。
四月初,正是清明祭祀的时候,我又一次回到了家乡,而每次回来,也总是有点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感觉。到家后,稍作休息,我就兴致勃勃的跨出家门,来到寸口的水渠上。这是一条明渠,是人工渠,南北长数十里,连接四五个自然村。渠高五米左右,宽十五米左右,还是当年旱田改水田时修建的,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站在这个长满杨树的渠顶上,我的眼前,隐约出现当年修建此渠时的情景。
那时还是人民公社,这是集全公社的力量修建的,是以生产队为单位,分段包干。那时的生产技术落后,取土堆土全靠人用车推肩抬。那么大的土方量,每个生产队出几十口劳力,生产队自带干粮,自找民房居住。记得我家也住一个生产队,大约三十口人。劳动场面更是可观,一望无际,人山人海,每个生产队还有一至两面红旗,整个工地,沿着渠道的方向看去,真是人如潮涌,红旗招展。好像干了三、四个多月才完工,才具现在这样的规模。
我沿着堤顶向前走去,两边的麦田,绿油油的,郁郁葱葱,在风中滚着浅浅的波浪。渠堤上的杨树,均有对把粗,嫩嫩的树叶成黄绿色,在风的吹抚下,沙沙作响。脚下,那刚刚伸出两片叶子的小草,在枯黄中泛起淡淡的绿色。偶尔遇见的一朵小花,也显得那样的惹眼,真有点“百万军中一小丫的感觉”。让我想起了《林海雪原》,想到了少剑波对小白如的爱恋。
麦浪慢慢的翻滚着,杨树一棵棵的闪到后面,似乎给我这个老乡让路。空气清新宜人,似乎有股难以描述的香味。是啊,此情此景,在喧嚣的城市马路上是难以想象的。我感觉我的心情从没有这样好过,对一草一木都感到亲切。那刚刚绽出的小花,那滚动的麦苗,那身边的杨树都似乎在说:“你回来了……”也说不清它们是欢迎还是抱怨,抑或是嘲弄。
我继续的走着,来到一座石桥边,那是赵沟桥。渠堤在这里收紧了腰身,换成坚硬的石槽从桥面通过,依旧通向前方。我离开这道渠,沿着赵沟堰向东走去。忽然,一朵朵白色的小花映入眼帘,好大一片。我认得,那是荠菜花,是一种可以吃的野菜,特别是用它包饺子,鲜香可口。据说,这种野菜,不仅营养价值很高而且还具有药用价值,有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吃荠菜的人未必是因为它的药用价值,大多是喜欢它那种特殊的香味。在农村,这种菜遍地都是,房前屋后,田边地头等到处都是。其实农村人并不喜欢吃它,嫌它粗糙,挑它也麻烦。园里种的各种蔬菜就吃不完,谁还愿意费工夫去挖它呢。
我来到一片荠菜花前蹲下,仔细的观赏着。那锯齿一样细小的叶子,微微的泛着红色。每棵中间长着一根苔子,顶部绽出小小的花瓣,白白的,倒也是别有一种风格。我伸手想去掐一枝,可还是停住了。我想起了那首民歌:“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哈哈,是啊,路边的野花不能采,也许这句话本来就有两种含义,采了下季就没有种子了。记得在哪本书上好像看过,荠菜是个大家族,和油菜、雪里红、花菜、甜菜、苤蓝等都是一家子。这种菜极易变异,甚至变得面目全非,比如雪里红和花菜。据说油菜籽落地,几年后就变成野腊菜(雪里红),再过几年就变成荠菜了。变到荠菜这个样子后还能变成什么,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最终没有采一朵小花,而是站起来继续向前走去,沟堰上一片片蚕豆绿油油的,也开着白色的小花,花蒂部呈雪青色,在厚大的叶子衬托下,别有一种风采。鼓鼓的蚕豆角,看上去不久就可以吃了,那鲜嫩的蚕豆米,可以做多种菜肴,清香可口。像种在这儿的,可都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因为离村庄较远,都是种后不管的作物,不用担心上化肥或使农药了。
走着走着,我在一条沟叉处停住了。我凝视着满沟绿莹莹的水草和上面那一道道浅浅的划痕,想起了童年时在这儿发生的一件趣事。那是我十来岁的时候,一年夏天,我和村里人一起来这里摸鱼(用手在水里瞎摸的捉鱼方式),大人们都在深水里,小孩都在沟边瞎摸。几十口人一起,排成排向前摸着。他们大人在深水里碰到了一条大鱼,于是几十口人群在一起围追堵截,好一会也没有捉住。
我在水边的一片水草里摸着,忽然,我的手握住了一条鱼的尾巴。那鱼受惊一头窜到岸上去了,我赶忙上岸,可是怎么也按不住。鱼太大了,我只好一边按一边往上面掀,大人们又不好过来和我抢,都在水里看着笑。过了很大一会,可能鱼也累了,最终被我按住了。是一条侗混子(草鱼),足足有十五六斤。显然,这条鱼是被大人们撵到水边的,它躲到草丛里以为安全,也是它该死,被我这个小孩给逮住了。那是夏天,这条鱼又太重,我本来想扛回家,可到半路就累了。正巧遇上了修闸的工人,不想再扛了,就卖给了他们,仅卖了两元八角钱。记得这两元八角钱,用五角钱交了一学期的学费,剩下的做了一件褂子。现在想起来还觉着好笑。
天已近中午,我收起了童年的记忆,看看远处的村里已升起几缕袅袅炊烟,慢慢地向空中飘散。我带着留恋的心情,转身向村里走去,那童年的梦依然清晰的留在脑海里。
本文通过对童年的回忆,来表达本人对家乡的爱恋。(作者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