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散文 -> 情感散文 -> 正文

回乡偶书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9 11:52:49阅读:
字号:|

    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十二月中旬,秋末冬初的第一场寒流过后,京城长安又迎来天清气朗的日子。这天黄昏,一乘官轿迎着漫天的晚霞,急急行走在长安街头,穿街过巷的小北风时而掠起轿帘一角,一片落叶顽皮地钻进轿帘,与返家休息的集贤院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人称贺秘监的太子宾客贺知章撞了个满怀。
    贺知章俯身拾起这片金黄色的落叶,放在鼻子底下嗅了嗅,落叶依然绽放着大自然的清香。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果熟而知天下硕。贺知章反复观察落叶的经脉,并由落叶想到了人生,想到了已经离开近五十个年头的故乡越州,是夜,贺知章辗转床第久久不能入睡,老人仿佛听到会稽山的松风,看到鉴湖水的清波,觉得自己应该在有生之年回到自己的故乡。想到这里,老人披衣起床铺纸挥墨,彻夜写成请求辞官还乡的奏折。
    贺知章在自己致唐明皇李隆基的奏折中说,自己从证圣元年(695年)赴京应试那年算起,服务朝廷已近五十个年头。如今,太子已经长成栋梁之才,又逢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臣虽老骥伏枥,尤有千里志向,仍希望能为皇家为百姓出一分力,尽一分责。但是,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自己“近因病恍惚,常梦故乡山水,故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贺知章奏请皇上给其一个“辞农五十载,今日复东归”的机会。
    对此,朝廷中很多官员认为,贺知章这本章奏得好没道理。如果梦见家乡的山水,便可作为向皇上提出辞职还乡的理由;要是梦见玉宇琼台,岂不是要奏请皇上送你上天庭成仙了?这样太不像话!
    然而,玄宗皇帝李隆基不愧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明君。他认为,树高逾千尺,落叶尚归根,人生虽荣华,归宿是故乡!这位以谱写《霓裳羽衣舞曲》饮誉乐坛的帝王还真够意思,不仅批准了贺知章的奏请,赐“镜湖剡川一曲”作为放生池,而且还亲挥御笔,题写《送贺知章归四明》诗并作序。诗曰: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裳苣。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禁。
    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唐明皇的诗作饱含着怜才之心,洋溢着惜别之情。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玄宗皇帝还在贺知章动身之日,命太子李亨率“六卿庶士大夫供账青门”,为告老还乡的贺知章送行,此等规格,在中国历史上,就文人告老还乡一事说,实属罕见。皇上以御制诗相赠,送行的文武大臣岂敢怠慢,当日赋《送贺监归四明应制》诗者就有三十七人。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诗道:“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表达了他对贺知章的情谊和后会有期的愿望。
    李白比贺知章小42岁,李白从四川乡下来到京城长安,本自举目无亲,但他是幸运的,命运之神让他遇上了时任太子宾客的贺知章。他们第一次相见是在长安的紫极宫,李白诚惶诚恐地摸出自己从四川来的路上刚写就的《蜀道难》,请贺知章给予指教。贺知章展开诗卷,从第一行“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句,”就感觉到这位后生的可畏:“公非人世之人,莫非太白星精耶?”这一老一小,一见如故,成了至交。又过了几天,贺知章请李白喝酒,不巧的是出门时忘了带酒钱,贺知章当即解下随身佩戴的象征官品级别的金龟换酒,与李白开怀畅饮,一醉方休。这就是著名的“金龟换酒”的故事。正是由于贺知章的推荐,李白才受到皇帝的赏识。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初春,贺知章回到了梦萦魂系的故乡山阴。故乡民众以超乎寻常的礼仪欢迎这位还乡的游子,几位玩童挤上河埠,未等迎接贺家的舟船靠岸,便“吱吱喳喳”地向贺知章提出“您是谁家的客人?”“您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等问题。
    乡风清纯,童言无忌。对贺知章来说,故乡孩童的问候,给其以初进家门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温馨。对此,老人感慨万千,“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拾阶登岸之间,老人诗兴大发,以《回乡偶书》为题,赋就自己辞官还乡的第一首七言绝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人何方来。
    老人落户镜湖岸边由其故宅改建的“千秋观”以后,故乡的亲朋或邀几位宗亲,或聚三五好友,拉开八仙桌,搬出十碗头,以民间淳朴的方式欢迎贺知章荣归。老人在与亲朋的交谈中,得知家乡人事的变化,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老人在寻访旧友时,面对“访旧半为鬼”的尴尬,发出久客伤老的嗟叹。黄昏,老人直面漫天晚霞,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故乡的变化,实在太出乎老人的预料了。是夜,老人独居书房,心事久难平静,静谧的夜色中传来声声蛙鸣,使人事日非的感慨愈显深沉。感伤之余,老人奋笔疾书,再赋一首《回乡偶书》: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看似抽象、客观的诗句,其实包含了触动老人感情的具体内容,弦外之音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八十六岁的贺知章再次融入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亲人之间。老人自号黄冠道士,脱朝衣,狎道袍,驾青牛,自然是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了。贺知章在故乡的生活,诚如其好友卢象《送贺秘监归四明应制》诗中所言,“山阴旧宅作仙坛,湖上闲田种芝草”。 这其间,老人游历故乡山水,以其细腻的观察和老辣的文字,写下一批等咏物抒情的传世诗作。

其中《咏柳》云: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谈政事,不谈风月,不悲不伤,不苦不涩,如出水芙蓉般的清雅可人。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由此,我们可以想象老人当时的心境。
    不幸的是贺知章回到家乡不到一年,便驾鹤仙逝,终老道山。李白于天宝六年(747年)来越中,特地到道士庄寻访贺知章,但贺知章已去世一年多,李白十分悲痛,写下了《对酒忆贺监二首》,其序曰:“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怅然有怀,而作是诗。”其一:“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其二:“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可见“金龟换酒”一事,给李白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产生了多么深厚的挚情。

相关文章:

·穷人的心理2011-10-9
·赤水四洞沟的水2011-10-9
·做一回小资女人2011-10-9
·绚丽的青春2011-10-9
·青春岁月2011-10-9
·魂归清朝2011-10-9
·父亲,渐行渐近的味道2011-10-9
·信念就是力量2011-10-9
·桃花不寂寞2011-10-9
·白日梦2011-10-9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