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神圣(之二)
好像禅的菩提,我突然发觉:对母爱认知的深浅,从某种角度讲,决定了一个人心智成熟的程度。我对母爱的领悟,有过三次升华。
我出生在一个大家庭,因为排行老四,所以小时候穿新衣裳的机会较少,好像从来也没有得到过像样的玩具礼物。因为顽皮,常常挨打挨骂;扫把、拖把、鸡毛掸子是最常亲密接触的伙伴,在周围街坊邻居间是出了名的。有时被母亲打得躲到床底下,还用晾衣的丫叉捅。有一次甚至被母亲用捅炉子的铁钩在脸上扎了个洞。
家教很严,只要跟别家小孩起了纷争,不管对错,先领上一份责骂、痛打。有时感到非常委屈,却从来没有起过抗争的念头:妈妈打孩子,仿佛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所以第二天就象没事一样。其实,我向来不敢闯祸。
奇怪的是,成年之后,回忆起童年,从来没有对被打一事产生过一丝怨恨。
刚满16岁,我就离开了父母独闯江湖。在那可以自由支配金钱、随意安排生活的岁月里,享受了无人管束的自由,却常常想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而且,想到的大多是母亲慈爱的一面,母亲的关心、体贴,母亲做的菜……
尤其是遇到挫折或生病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想念家的温暖。于是,那无数次挨打挨骂的情景,也变成了普希金诗中所写的那样:“而那过去了的一切,都成了亲切的怀恋”。一切都是那么的温馨、甜蜜,从未怀疑母亲对我的爱。
理解母爱的第二阶段,是在成熟的时候。从书刊里常常读到英雄为了别人挺身而出;我觉得,一个母亲,为了孩子,根本不用想到什么,自然而然地会站出来,用自己的身体抵挡一切袭向孩子的灾难。
看了《狐狸的故事》,狐狸妈妈可以用生命来捍卫孩子的安全。这是母性的本能。而在小狐狸长大以后,狐狸妈妈却坚决地把小狐狸赶出家门。妈妈知道,孩子不能永远生活在自己的庇护下;必须尽早让孩子学会应对残酷世界的本领。这是有见识的母爱,虽然看上去好像有点残忍。
联想起母亲的打骂,无非是期望我成为一个更完善的人。而且,事实上也坚强了我的意志品质,锻造了我的乐观天性,培养了我做人的道德准则。
当然,我决无鼓吹家长打骂孩子的意思;打骂孩子,可能会伤害到幼小心灵,落下心理阴影。
我曾经无数次探究这个问题,结果发现,有时母亲打骂我,是因为生活的巨大压力和繁重家务的烦躁。母亲也需要宣泄恶劣情绪。我为自己曾经帮助母亲排遣不良情绪而感到荣幸;如果可以,我愿意继续做这样的“工具”,好让母亲鼓起迎向一切苦难的勇气,继续承担起养育整个家庭的沉重压力。我发誓:我愿意。
我觉得自己有点伟大;为自己有那种精神升华而感动。
第三次思想上的跳跃,是有了自己的孩子。看着女儿粉嘟嘟的小脸,马上感到,作为父亲,责任神圣而重大;一个幼小的生命将在我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并将灿烂我的生命和整个世界。
虽然我自认对女儿的爱恐怕不及妻子,但那个瞬间,我知道,我将愿意为女儿付出一切。如果需要,我会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生命换回女儿的幸福。这个信念,从未动摇过。
当然,女儿是不会相信的:我那老爸,要他多化点钱为女儿做点什么都是吞吞吐吐的不干脆;会为女儿捐出命来?鬼才相信!
我只能一万次地重复:我会。你不信,是你的不幸。我期待你理解的一天。
看到有那么多青少年无视父母的苦苦哀劝,执拗地走向无可救药的沉迷和堕落,我痛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不知那些孩子哪天才能幡然醒悟,何时才能停止对父母的无尽折磨。
我以为,母爱可以是一种人生感悟,与你承受母爱的多少无关。有些人生活在千宠百爱之中,仍然对母亲常有不满之声;有的人从小就没有得到过多少母爱,却一直孜孜追思母爱的点点滴滴,孕育自己内心中的感恩之情。他们是幸福的:他们选择以美好的情感来陶冶自己的心灵。
就算一生下来就被母亲遗弃了的人,也不要为此扭曲了自己的心灵;你可以做到这样的宽厚:至少母亲赋予了我生命,让我来到这个蕴藏无限精彩的世界。
2007-5-17
〖作者:兹心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