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
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
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咏杜鹃花诗,写出了锦江边清溪倒影,绿水红花,交辉相映,秀美如画的景色。杜鹃花,也称“山石榴”、“映山红”。杜鹃花属常绿、半常绿或落叶灌木,其名与杜鹃鸟相同,千百年来,名传不一。或说此花花开之日,正是杜鹃啼叫之时,因以而得今名;或说杜鹃鸟暮春至初夏彻夜啼叫不止,终咯血而滴花上,故名杜鹃花。正是由于传说的凄美,我这个爱养花的人,从不养杜鹃,怕看见那花就想起“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禽血染成”。“细雨春波愁素女,清风明月泣湘妃”的诗句。但我却爱杜鹃花的鲜艳夺目,灿烂如锦。
五月四日,正值第二个杜鹃花节,宣传部,文体局等部门邀我们一些文学爱好者去青泉谷采风,据说那里有杜鹃谷,正是春鹃烂漫时,于是我便顾不得身有微恙,轻装与文友们驱车前往。
到达目的地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醒目的导游牌,上书:“传说青泉谷为王母娘娘后花园遗落人间,现已成为人们游览观光的好去处。景区内奇石林立,树木参天,溪水潺潺,花开时节,漫山杜鹃争奇斗艳,十里杏花沁人心脾,各具特色的景点,点缀其中,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呵呵,不错,还值得看看,我心里暗暗地说。
走过导游牌,前面就是十里杏花坡,那满坡的杏花正盛开,仿佛含情浅笑,似在邀人共赏春色,宋代施芸隐诗曰:“落梅香断无消息,一树春风属杏花”,但是这里却不是一树,而是千树万树,漫山遍野。远远望去,恰似飞雪点春波,占尽青翠无颜色。柔和的风吹来,那淡淡的,润润的,爽爽的芳香叫人如痴如醉,一直甜到心底。我们贪婪地嗅着花香,走在通往杜鹃谷的路上,两旁的杏花婀娜多姿,烂漫地开满枝头,尽显着美丽,张扬着个性。那杏花此时正是“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对比“半面宫装出晓晴”,“倚墙斜日数枝红”时,则别是一番韵味。再加上树上几只叽叽喳喳的鸟儿,更是清新悦人。
“今年春早,到处花开了,只有此枝春恰好,月底轻颦浅笑。”王庭筠的清平乐,萦绕在我的耳畔,是啊,踏遍芳草,只有此处春正好。我们这些平日扎在屋里,没有时间放飞的人们,此时倘佯在花的海洋里,醉在迷人的花香中。把自己完完全全地融于大自然,忘记了疲劳,忘记了红尘中的一切烦恼。
走过十里杏花坡,便进了杜鹃谷。那杜鹃花一丛,一簇,不时地映入我们的眼帘,导游说,要看到更多的花,须到谷之深处。是啊,最美的,最好的东西往往不能轻易地看到,更何况是那“风袅舞腰香不尽,露消妆脸泪断干”的杜鹃?她既是“一叫一徊肠一断”的杜鹃鸟啼血成花,必然会远离喧嚣,跻身在山之深处。
为见佳人面,不怕鞋磨穿,我们顾不得口渴身累,继续行走在万树丛中。“快看!那多杜鹃”,走在前面的人忽然高喊,我们顿觉精神为之一振,顺着声音走去,果然,山坡上许多杜鹃花殷红欲燃,灿烂如锦,在万绿丛中更显得壮丽非凡。我们几个弱女子,看花心切,竟没顾得找上山的路,便拽着树丛,一步一滑地直接攀了上去,弄得荆棘满腿,气喘吁吁,全没了往日的女儿风范。那坡上的杜鹃,花分三色,那紫粉的是“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间”;给人一种热烈灿烂,看到她,你会激情奔发,更热爱火红的生活。那粉的是略施淡妆色俱好,恰似贵妃粉嫩面;给人一种温柔恬静,你会被她的美感动的闭口无言。那淡藕的是春色缤纷带紫烟,剪碎云锦却做团。给人一种婀娜鲜媚,看到她你会说,这就是春天,她会给寂寞的暮春带来无限的生机。我们围着杜鹃,一边不绝口地赞叹,一边咔嚓咔嚓地把她们的美丽摄入永恒。然后又一一地,相互与她们合影留念,一时间忙得不亦乐乎,全然不顾了返程的时间。
是啊,杜鹃花美,美的凝重,美的哀婉,美的真切,美的淡然。她凄美的传说告诉我们:闻子规啼而思归,是游子的心愿。有道是:人爱家乡美,水是故乡甜。我们殷切地希望那美丽的杜鹃花,在明年的五月里开得更灿烂!
本文作者:紫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