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的琐碎片段
独立
明天就要下乡了。在自己嫂子的冷眼中,母亲默默的收拾着简单的行李:几件洗得发白的圆领衫、宽大的军裤、唯一一件呢料子春装、塑料脸盘和桶、藤条箱子……外婆殷殷的望着母亲收拾,就对母亲说了一句:“去了要是不好,就回来,屋里有我在呐。”母亲头也没有抬的回答:“好,我晓得。”
母亲心里很明白,走了就不可能再回来了。高中还没毕业,母亲的嫂子就已经很不耐烦了,毕业后两个月没有参加工作,母亲的嫂子时不时阴冷着脸,来一句:屋里多了个吃闲饭的,母亲的哥哥总是陪着笑脸打圆场。尽管有外婆压着,可是晚上母亲的哥哥嫂子隐隐约约的争吵,让母亲决心独立。城里一时找不到工作,母亲就响应号召,毅然下乡了。
先坐大的军用卡车,而后坐拖拉机,最后连马拉的板车也没得坐了,只能步行。离插队的湾子还有4里路,母亲提着箱子、网兜、塑料盆和桶,艰难的行走在凹凸不平的黄土路上。不管将来会怎样,母亲义无返顾的做出了人生的第一次抉择。
恋爱
母亲下乡之前曾与对门的同班同学恋爱,那是个很有才华的青年。母亲年轻的时候长的白皙丰腴,是一条街上出了名的美女。加上高中毕业的文化与和善的性格,深受对方长辈的喜爱。双方的长辈原本就来往很密切,对母亲的恋爱,他们用行动允诺了。在母亲下乡之前,对方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在那个穷困的乡下,母亲的美貌与和善一样深得年轻人的喜欢。当地的小伙子公开追求母亲的人不少,可是母亲一直坚持着要回去与同学结婚。半年以后,母亲收到了他寄来的唯一一封信:他在大学有了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女朋友,决定与母亲分手。母亲看过信之后,就一把火烧掉了。从此,半夜来敲母亲门的人更多,母亲只好放一把菜刀在枕头边睡觉。
当地的嫂子们积极为母亲牵线,可是母亲一心只想找个大学生,拒绝了所有人的好意。这在当时的情况下,简直是天方夜谭。渐渐的,没有人愿意为母亲牵线,渐渐的,那些曾经追求母亲的小伙子一个一个结了婚,有了孩子。一晃就过了27岁,狭小的乡村不再有合适的对象,母亲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老姑娘”。
母亲28岁那年经人介绍与父亲相识。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很尴尬:父亲必恭必敬的坐在堂屋,接受着母亲全家的审视。父亲很诚实的告知了自己窘迫的家境:父母双亡,只有一个老爹(即爷爷)年近80岁,下面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都还未成年,最小的妹妹才14岁。自己大学毕业后,就留校在外地工作,家里需要一个女人照应。
母亲答应嫁给父亲的理由很简单:大学生、诚实、有志气。
生养
结婚以后,因两地分居,一年以后母亲才怀上第一个孩子。由于身边没有老人照顾,年轻的母亲没有经验,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加之乡下繁重的体力劳作,怀孕两个月后,孩子掉了下来,母亲才暗中哭泣着写信告诉父亲。没有很好的照料,母亲的身体恢复得不好,后来又有两次怀孕,尽管母亲小心谨慎,但是依然不能阻止两个月后流产的结局。
第一个孩子出生时,母亲已经32岁了。那是个寒冬腊月天,母亲隐约觉得肚子里的孩子似乎在踢腾着往下坠。母亲不放心,走了三里路,去乡卫生院检查。看病的医生一问,离预产期还有1个多月,便不耐烦的说,早着呐,最后一个月这种现象常见的很。于是母亲只好忍着腹痛回到宿舍。半夜的时候,母亲因为疼痛而醒来,并且感觉到了出血……
母亲坚持到第二天凌晨6:00,已经不可能起身去叫人了,母亲用力捶打着宿舍的墙壁把邻居吵醒。接生婆来的时候,孩子的头已经清晰可见,母亲拼尽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听见了孩子响亮的哭声,母亲欣慰的笑了。孩子来的太突然,准备好的小衣服都在县城的家里,母亲在生产后的第三天就顶着风雪踏上了回家的路。
尽管裹着厚重的军用棉大衣和围巾,月子里出行依然给母亲落下了病根,额头见不得风,年老后母亲连夏天都要戴帽子或者戴头巾。
度日
母亲有了我们之后,调回了县城。一边抚养我们,一边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忙不过来,就把外婆接过来帮忙。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去了,弟弟妹妹们也都大了,工作的工作,下乡的下乡。只在过年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母亲就在欢天喜地中加倍辛劳。老爹走的时候,母亲怀孕8个月了,父亲不能请假回来,否则母亲生产后,父亲就不能再次回来照顾母亲坐月子。母亲独自拖着沉重的身躯送走了家里唯一的老人。
最小的孩子未满2岁的一个深夜,母亲突然觉得浑身疼痛,象火一样发烫。第二天去人民医院检查,也没有查出病因。打过针后,母亲反而烧的更甚。曾经有个算命的说,母亲活不过40岁,而且是在半夜起病之后死亡。母亲本不迷信,可是看着嗷嗷待抚的孩子,母亲做了最坏的打算。母亲给小姨妈打电话,要她把我们接走。我的记忆就从那时开始,母亲躺在床上,殷殷的看着我们,一字一顿的说:不在妈妈跟前,受了什么委屈,绝对不许哭!记住了吗?
三个月后,母亲顽强的活过来了。当我们欢天喜地的回到母亲身边时,看见母亲的嘴唇周围出满了红色的小泡泡,那是病重之后遗留的痕迹。母亲把我们抱了又抱,小姨妈说,三个小家伙离了你齐心得很,也晓得听话。母亲的眼圈就红了,我们看见母亲哭,都吓得哭了起来,以为又要被送走。母亲赶紧擦干眼泪,抱着我们安慰。
团聚
长期两地分居,母亲带着我们很辛苦,父亲一直想把母亲调到城里。可是老实的父亲除了善于教书,不善于拉扯人际关系。父亲最后选了下策跟母亲商量:要不干脆调回县城教中学算了。母亲坚决不同意,理由就是:父亲的事业不能半途而费。自己辛苦一点没有什么。好在我们家赶上了最后一班落实政策的车,80年代初期终于与父亲团聚了。
父亲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而且需要安静的环境备课。我们却是在乡下野惯了的孩子,总是唧唧喳喳让家里不安静。父亲的脾气很暴躁,烦躁起来就用武力教训我们。母亲为了不让我们挨打,总是护着我们,任由父亲的拳头落在自己身上。在我们似懂非懂的心里恨透了父亲,而母亲总是微笑着告诉我们,父亲其实非常爱我们,不允许我们说父亲不好。
我大学毕业那年,一向强壮的父亲病倒了,送到医院之后连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母亲揣着病危通知书冷静的与医生沟通,询问合适的治疗方案。母亲的坚强与冷静让逐渐成熟的我们,心里多少有点安慰——父亲一定会好过来。一天深夜,我被压抑的哭声惊醒,是母亲躲的厨房了哭泣。我起床去厨房,母亲见了我用毋庸质疑的口气说,睡觉去,别想太多了。我知道母亲的意思,我说,你也早点睡觉吧。母亲说,晓得,你先去睡,明天好好去上班。
许是母亲的善良与坚持感动了上天,许是父亲本就是有福的人,总之父亲从病危逐渐好转,住院一个月后,父亲被接回了家,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父亲康复了。一年以后,父亲基本恢复了以前的身体状况。我们的家在母亲的支撑下,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年老
母亲老了,昔日光洁的脸庞上布满了皱纹,白皙的皮肤上依稀可见老年斑,可是我一直觉得母亲是个美人。每次回母亲那里,我能为母亲做的,就是帮她修剪脚指甲。毕竟年老的人,要蜷曲着脚,自己修剪很不方便。
母亲经常与父亲一起回老家,回去时总是要把钱分几个地方藏好——怕在汽车上被抢。我总说,要不我陪你们一起回去?母亲说,不要,我们自己还能回去。你一去,他们要讲礼行,我给他们的钱,又都给回来了。老家母亲的哥哥嫂子早从集体企业退休,改革多次之后,企业易主,他们就没有了生活来源,靠每月政府救济金度日。母亲心里过不得,经常省下钱送过去。
父亲总对我们说,你们的妈妈就是好,以前她嫂子搁不得她,逼得她下乡不回家,现在她还把钱给自己的嫂子用。你们都要学着点,做人要厚道。母亲就会阻止父亲说,好了,他们有他们的事情,你少说点,该么样不该么样,他们自己会晓得的。
我爱我的母亲,不仅仅因为母亲养育了我们,支撑了我们的家,更因为母亲是个极其普通的女人,在岁月的磨蚀中度过了普通的一生。她从不抱怨生活,总是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琐碎与艰难,用善良与坚强谱写着女人的伟大。无须什么豪言壮语,母亲的平凡足以引导我,继续自己的平凡人生。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