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然然看镇远
本人自幼就喜欢军事,这次游镇远这个古代军事重地,自然对其军事地位要作一番考究。家人还笑我痴迷,都什么时代了,还那么爱国热情高涨,对军事如此着迷,还是多做点发财梦吧。不过说归说,她们还是理解我的,这不,还不是陪着我对镇远这个军事要塞的角角落落都看了个遍。
镇远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舞阳河畔,今属黔东南苗族自治州,地处滇黔驿道与沅江水路交汇处,是湖南西部踏入贵州地境的第一站。北去的商船在此启航顺舞阳河下沅江而入洞庭,直通长江而发东南沿海;南往的“百代过客”亦在此弃舟登岸,经古驿道入云南乃至缅甸、老挝、泰国、印度等国,因此镇远不仅是“黔东门户”、“湘黔咽喉”,而且是“滇黔锁钥”,是西南大通道上的咽喉重地,自古就被称为兵家必争的“水陆都会”、“战神之乡”。
镇远始建于铁马金戈、群雄纷争的战国时代,“秦昭王三十年(前277),秦武安君定巫,黔中,始置黔中郡中镡城县。”“汉高祖五年(前202),黔远县属武陵郡,隶属于荆州,镇远县属武陵郡的无阳县。”自此以后,镇远在历史上的军事地位随历代王朝的更迭而日渐显赫。
历代王朝之所以重视镇远,主要是着眼于其军事地位,镇远之名即有“远镇一方"”之意。镇远地接荆楚,雄镇滇黔,控扼驿道而据沅江上游,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此即所谓“欲通云贵,先守镇远”、“欲据滇楚,必占镇远”。因此,当年清乾隆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副都御史、巡抚贵州提督冯光熊从缅甸出征归来,沿途考察山川形势,到了镇远,也深有感触地说:我经过许多形胜之地,镇远确实是一大险隘,当为滇黔之孔道,不失为“西南一大都会”。
当然,有军备驻防就必要有通道,尤其是镇远这样险峻之地。元朝建立以后,武功盛极一时,为了“能达边情,布宣号令”,使军令、政令均能够“朝发夕至,声闻必达”,是以大都为中心,开始开辟全国驿道。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冷兵器时代,驿道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国家的重要命脉,它关系到调兵遣将、行军作战、粮秣马匹运输、情报通达、布宣号令、官员迎送、物资交流、商旅往来及邮传接待等多种功能。当时的驿道分陆驿、水驿、水马驿三种。陆驿有牛、马、驴、车,水释有舟揖,水马驿则兼有舟、车、驴、马。而镇远就是当时湘鄂一一滇黔道上最重要的一条水马驿,既有陆驿,又有水驿。
这条贯通湖广与云南行省的驿道干线起自湖北江陵,往南途经湖南岳州(今岳阳)、常德、桃源、辰州(今沅陵)、沅州、晃州(今新晃)进入贵州,再经平溪(今玉屏)、镇远、偏桥(今施秉)、贵州(今贵阳)、普定(今安顺)、普安(今盘县)入云南,经曲靖到中庆(今昆明)后,沿驿道西行过大理、永昌(今宝山),可达金齿(今德宏一带)、缅甸、老挝、八百媳妇(今泰国青徕、青迈一带)。水路亦以江陵为起点,过洞庭湖后逆沅江而上,经辰州、叙浦、黔阳、沅州、晃州等二十余站来到贵州平溪,再经清浪(今镇远青溪)到达镇远,然后弃舟登岸,改行陆路。至明万历年间由于打通了舞阳河的诸葛洞,水驿的船才可一直上行到黄平旧州。
单从以上两条驿道路线来看,云、贵均以镇远为咽喉,控制了镇远,也就牢牢控制了这个滇黔的“锁钥”和出入云贵的“门户”。因此自明代以来,历代王朝都派重兵驻守镇远。可以想象,当年的驿道上是何等的繁忙,历代将士染血的汗水和战马铿锵的蹄音在驿道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如今驿道上弥漫的飞烟黄尘早已连同那些战马的嘶鸣、悲凉的号角一起消散在这个千年古镇的衰草之间,驿道上已寻觅不到一点当年千里传书或者御敌征战的痕迹,让人不禁想到任何的繁华和悲壮最终都将被时光之手抚摸得波澜难再。
准确地说,镇远城的修建和扩大最应得益于雄才大略的朱元璋。
明朝建立后,为元朝所封的云南小梁王凭着“地险路遥”仍负隅顽抗,不肯投降。朱元璋七次派人前去招降均被拒绝。朱元璋于是在全国形势稳定之后即命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率三十万大军从湖广一路向云南杀去。大军先占镇远、偏桥,然后夺取普定、普安,堵住了云南的出口,逼小梁王在曲靖与明军决战。白石江一战小梁王兵败如山倒,云南不到三个月便被明军攻下。云南平定后,朱元璋认为要巩固云南的防卫,必先控制贵州,于是在明洪武二十一年(1338年)下令设立镇远卫,与平溪卫、清浪卫、偏桥卫互成犄角之势,从此牢牢控制住了这个在战略上举足轻重的要塞——镇远。
镇远卫城建在五老山下,北濒舞阳河。城垣周长3000米,墙高4。3米,宽2。7米,可在城墙上跑马射箭。城墙外沿筑有1872个垛口,9座炮台。此外还建有东、西、南、上北、下北5座城门,并设有两道水关。卫城山势陡峭,城垣起伏,按地形分为八片,名为“八块城”―朝阳城、铁山城、永安城、定西城、寿星山东侧城、寿星山西侧城、屏山城、五老峰城。卫城修成后驻扎五六千官兵进行防守。到了明永乐十一年(1413)在废除了思州、思南两大宣慰司后,即以二司为基础建立了贵州布政司,宣告了贵州省的确立。在贵州布政司最初建立的八府中,镇远府便是其中之一。镇远府城建在舞阳河北岸,原先并无城廓,后在明正德年间因苗民不断攻打,始在木家湾一带正式建城,经至万历、崇祯年间不断增修形成日后的府城。府城和卫城的建立使镇远更加固若金汤,二者一文一武在舞阳河两岸遥相辉映,恰似“太极图”上象征阴阳的两个点,成就了镇远“日月乾坤,阴阳相照”,“屏山为城,舞水为池”的战略大格局。
翻看了镇远县志后我才知道,镇远,这个隐藏于云贵高原绵绵崇山深谷之中的弹丸之地曾修建有十七关、十二桥、十一卡、九塘、六渡。以上关、卡、桥、塘、渡均派有兵将把守,少则数人,多则数十人。一个偏远的县城竟拥有如此之多的军事设施,布设了如此之多的关卡堡垒,这使整个镇远无论如何都像一个机关重重、防守严密的军事堡垒。
府城垣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原长2030米,高4。3米,宽2。7米,现城墙仅存1500余米。城垣北跨石屏山顶的几个山头,东起称为“白米倒斗”的悬崖之巅,顺山势绵延起伏,直至天后宫西侧石屏山西段的舞阳河畔。城垣上建有炮台1座、垛口76个,城门3座。东边为铁山门,南边为永安门,西边为定西门,南面以“舞水为池”。城外关隘甚多,东有镇东关、铁三关、石门关,西有镇西关、文德关、岩门关,北有北津关,使整个城垣固若金汤,易守难攻,气势不亚于北方那条抵挡匈奴的万里长城,成为了名符其实的“西南塞外长城”。
穿过古旧的巷道沿着石屏山上的那条古驿道向府城垣上攀爬,在本已十分逼仄的驿道上横空突现着一个巨大的青石砌成的关隘―石屏巨镇。关隘两侧青石柱上刀劈斧刻着一幅对联:
石屏为铁障扼隘当关御敌千军万马;
巨镇乃雄关修文堰式扬名四海五州。
因翻看过弥漫着战火硝烟的镇远府志及县志,我才知道对联上所言的“石屏巨镇”事实上是指整个石屏山。因为石屏山不仅在此扼住了上山下山(进入城区巷道民居)的唯一通道,还控制了另一条直通向府城及修建在府城上的福建会馆——天后宫的道路,且山的一侧崖高百尺,另一侧则悬空万丈,关隘的通道宽处也不足二米,只容得一骑战马通过,因此这联上所说的“扼此关而御敌千万”绝无半点虚词。石屏山其实并不高,它的相对海拨只有六百多米,但因周围山势均相对低矮而使它平空多出了几分舍我其谁的气派。爬到石屏山的最高峰,登上那段残垣断壁再向石屏山的后面望过去,山的一面群峰奇峻陡立,崖高百尺,另一面山底的舞阳河又为它平添了一道天然的御敌屏障,来犯之敌想要在守城将士们锐利的刀剑逼视之下越过舞阳河并翻过石屏山进入镇远,无疑是痴人说梦。
在通向府城城垣的蜂道上还有一个必须要经过的特殊关隘——四官殿。
四官殿耸立于崖壁之上,前面用柱子支撑为吊脚楼的形式,使整座建筑有一种凌空飞动之感。宫殿的山门上有一副对联二:
九曲通天,至此还须凭伟力;
玄冈拔地,到头更赖鼓雄心。
镇远作为一个军事城堡,首先需要战神的蔽护。因此明代即在雄踞于石屏山千仞悬崖之颠的北建旁建成一个四官殿,里面供奉着战国的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如今,经历千年风雨的四员战将仍傲然挺立于正殿之中,持戈挥剑,威武庄严。中国人喜欢在家里或庙堂中供奉关公这不足为奇,但将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同时供在一处这就为镇远又增添了一分神秘色彩。不可置疑的是,战神,绝对是镇远的最高保护神,因为不论是“本土的先祖”还是“他乡的神佛”,在这个雄踞边塞的城镇里,都需要战神的护佑。只有他们才能给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带来生活的祥和;也只有他们才能使守卫在镇远关隘上的所有将士万无一失,凯旋归来。因此,镇远也被称为“战神之乡”。
当然啦,尽管我喜好军事,但我更喜爱和平。当我们行走在烽火远去的镇远卫城的城墙上,看到雾阳河上波浪不惊,河水清澈见底,水草飘飘着悠然起舞;城墙下河边的空地上种满了各色菜蔬,菜花在骄阳下闪着金光,蜂飞蝶舞的,刹是热闹。人工渡船慢慢悠悠的摆过来又渡过去。正午时分,公鸡例行公事般的鸣叫,打破了这古城的宁静。在与城墙连接的一处木桥上,两位老奶奶一边择着菜,一边与桥旁的另一位老太太聊着家常,一只老猫懒得理前来嬉闹的小狗,自顾自打着瞌睡。
菜香袭人,走近一问原来明天是夏至节,炒的是豆腐笋,原料有豆腐、竹笋丁、肉末、红辣椒、香椿等,色香味都令人难以自持。据说此菜有壮筋骨之特效,所以,一到夏至,家家户户都要备制这道菜。农家村人干农活、走山道,没好的腿劲可不行啊!
好一派平和的山中古城民居图啊!想想自己也是图画中人,不禁与家人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