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幸福吗?”很多人这么傻问。就像百足虫走路:自然而然走得好好的,突然有人问它向前走到底“先动哪条腿,后动哪条腿”,为考虑这问题并找出最佳答案,百足虫最后竟然不会走路了。
本来,又没饿着又没冻着,日子过得好好的,却突然执著起“幸不幸福”、“快不快乐”,因这么一问,大家似乎都患上忧郁,到人生的某一阶段,就不约而同地被这个问题搞得很苦闷,引发许多孤单与寂寞,什么愁呀,苦呀,“哗啦”—“哗啦”堆叠起来,把原本清明净朗的心境,弄得乌烟瘴气,像突然丢了太阳的天空,漆黑一片。
然而,问题并不因为你不问,就不存在,并不因为你没知觉,就不会行动,无可厚非,人人都在为自己的幸福与快乐,日夜奔波,日夜劳碌,谁不想一劳永逸,谁不想永享平安,不再让什么意外与波折,使自己的日子过得昏暗与沮丧,幸福就是这么一份迫切祈求与盼望,却又不能像一件实实在在的器具,在市面上可以一次换得,长期使用,它总是喜欢镶嵌在岁月的悲欢离合里,穿梭在生活的欲望与困厄里,散碎在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得失里,使得我们不得不以苦辛汗水,将其一点一滴串缀起来,挂在平常却不平凡的各个人生里程碑上,以作无尚的荣耀。
人生苦短,确实如此,我们无不在生命结束之前,时刻拷问我们之于这个世界,到底有过什么,获得什么好处没有。于是,人生一世,充满着各不相同的想望与欲求,并都瀼以幸福的名头,这是人之常情,因为当我们满足的时候,就会油然感觉到幸福,当我们不那么容易得以满足的时候,就会感觉自己似乎是这世上极其倒霉,最为不幸的人。
为能经常有幸福的感觉,明哲之士极力倡导恬适寡淡、小心翼翼地过日子,这样就能把欲望镇压减少下去,变得没那么深,没那么广,于是满足起来的可能性就会提高,感觉得到幸福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这是极合经济原理的幸福法则:平淡是真、知足常乐。
如果人人都能这样,人生许多凶险、祸患等意外就会推迟,乃至压根儿不会发生,这岂不是很好。然而,作为生命能量的制动,欲望一旦减少,或者降低,人的行动量就会减少,行动量减少,活着就极可能不会出现什么意外,而没有意外的生活会是幸福的生活吗,人们趋吉避祸的执著心理又于幸福有多少助益呢。
是意外的一次又一次跌倒,我们学会了怎样走路;是意外的一次又一次生病,我们学会了什么是健康;是由于意外的一次又一次受骗,我们学会了如何才是诚实;是由于意外的一次又一次的挫败,我们学会了什么是成功的喜悦……
人到底是在意外里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了意外,我们失去了许多成长的机会,然而每一次的意外几乎都可以牵扯到人生的某一次欲望的不满足,是一次又一次的欲望,促成人生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当这些意外没能足以摧毁我们的生命,以及我们对生活遭际的感受神经时,它们本身就饱含着幸福,那些在祸患困厄里走出来的人,最能明白这一点,“祸兮福所寄,福兮祸所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时候凶险、祸患、困厄的背面往往就是“玉汝于成”的幸福。
『作者:汤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