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是原始社会最早的宗教习俗信仰。人们把这种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现象称为图腾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黄河流域先人的图腾。从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21世纪的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能够被欧美的老百姓记住的影视演员李小龙和成龙,也是传播龙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
辽宁阜新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
据专家考证,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等动物,和云、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先民们是以现实生物和自然天象为基础,将自己的对世界的畏惧、依赖、疑惑、想象、崇拜等等,都贯穿、体现到龙这个模糊集合中了。
在我看来,龙显然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主要掌管和水有关的事物,比如下雨等。所以龙总是生活在水里。在特定的水环境中,龙是威风凛凛的,甚至可以“翻江倒海”。龙王级别最高的当属四海龙王-----最有名气的当然是东海龙王;次等的占据了大江大河,成为“地头龙”,如西游记里的泾河老龙;基层的甚至蜗居于一口水井。
既然龙离不开水,那它的神通就应该有限,西游记里的龙王,我看就活得很窝囊,任凭孙大圣摆布,一点尊严都没有。从进化的角度看,龙应该归在两栖和爬行类,虽然说恐龙一度是地球上最庞大的统治者,最终不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
陆地上最威风的是虎-------它是百兽之王,山野中的一声呼啸,百兽俱惊,因此它成为了巴人的图腾,其中的白虎似乎是最威严的了,湖北恩施和宜昌一带,应该是巴人生活过的地方,我在恩施的民族大观园里就看见过一只威风凛凛的下山虎的雕塑。
而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楚人,则将在空中翱翔凤视为神鸟,是百鸟之王。《说文》记载:“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鳞后,蛇颈,鱼尾、鹳嗓、鸳思、龙纹、鱼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从凤的形象看,甚至包含了龙的纹理。战国时楚人歇冠子的《歇冠子》也说:“凤,鹑火之禽,太阳之精也。”描绘出了“凤”的基本特征:鸟类。高大,五彩金,能歌善舞,吉祥安宁,被奉为氏族图腾。
由于凤在空中翱翔,有制空权,因此在和地面和水里生活的虎和龙争斗的时候,就明显的占了上风,古代的巴国,由于峙邻比它更为强大的楚。最终也被楚所灭,现在似乎带“巴”字的地名也没留下几个,现存于荆州博物馆的双鸟虎座鼓架,就是两只凤凰脚踏两只老虎的造型。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凤与虎的组合形象中,凤高大轩昂,傲视苍穹,虎却矮小瑟缩趴伏于地,反映了楚人崇鸣凤、向往安祥的意识和楚国征服巴国后的霸气。
战国后期,以凤为图腾的楚成为唯一可以抗衡强秦的南方大国。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安徽北部,幅员空前广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随即开始统-全国的迸程,诸侯国纷纷割地事秦,但仍不能挽救灭亡的命运。在攻灭韩、赵、魏后,秦军于公元前224年大举伐楚,楚国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反击之力。公元前223年、秦军席卷淮北淮南,攻陷寿郢,俘获负刍,绵延800的楚国就此灭亡。
是不是和赢政的“焚书坑儒”政策有关,龙文化遂成“一枝独秀”,凤文化则逐渐衰落。
现在,凤文化充其量只能算是龙文化的一个支派,“龙凤呈祥”倒是有“和谐”的味道,“龙飞凤舞”也提升了龙的地位--生活在水里的龙也有了“腾云驾雾”的神通;凤甚至连和龙奋力一博的机会都没有,有的只是“龙争虎斗”“生龙活虎”,凤本来是雄性的神鸟,最终也落魄于与阴柔为伍。君不见,皇帝老儿着装称“龙袍”,皇后的帽子谓“凤冠”,许多女性的名字也带个“凤”字。可见落后你就要挨打。你失败了,性别都要被迫改变。
三国故事中,刘备先是“三顾茅庐”请来了“卧龙”诸葛亮,后有得到了与诸葛亮齐名,人称“凤雏”的庞统。满以为这样就霸业可成,未料“凤”终不如“龙”的运气好,以至于“出师未捷身先死”;而诸葛亮则协助刘备成就了霸业。庞统之死,让人唏嘘不止,留下千古遗憾。
虽说,慈禧太后专权时,皇宫的大理石台阶上的饰纹都是凤在上,龙在下的--电影《火烧圆明园》就有这样的镜头和画外音,凤在这里似乎也风光了一阵。但是电影毕竟有戏说的意味,不能当真的。凤的风光不在,是个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