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里的书房
我想到一句生世难忘的话:你的书房在哪里?我的书房在心里。为此,便有了这个标题。
人既然有了心房,也就一定要有书房的。心房是服务于生命的,书房则是服务于灵魂的。有了心房没有书房的人大约是难以收获智慧的,而既有心房又有书房的人却已悄然走上了智慧的路。不管书房设在何处,藏书是否丰膄,总是浓缩着人类的智慧。我们常常看到老少边区的一些书房,那里的人们也许衣不裹体,食不裹腹,然而在那象生活一样贫瘠的书房里,人们汲取着丰富的营养。这个简陋的书房,后来便走出了文化巨人、科技巨头,不失为成才路上的驿站。那里的书房虽然有些贫瘠,但却闪烁着文化的光芒。然而,当我们不时的看到,一些与之对比而富丽的书房里,昂贵的书架,成套的传记,流芳的名著,真是一座人生的粮仓啊,让人们切心的倾慕和向往。然而你去触摸一下,像是尘封许久了,那些蕴含着人类智慧的精华,在那里长眠着。对一个读者而言,不免有些心疼之感。
智者的书房大约都是设在心房里的。他们多半惜时如金、爱书如命,那怕是极度的饥饿,却因阅读而忘我。他们会像蜜蜂那样在花香的世界里,只争朝夕的把那些花香变成蜜,把那一本一本、一件一件的书籍储藏在心房里,由于心房里智慧的积淀让他们领悟了天空的广阔,领悟了大地的醇善和厚朴,领悟了四时的交替,领悟了生死的轮回,领悟了生命的真谛,领悟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他们是富者,因为他们拥有了黄金屋。我有一位南方的朋友在企业做财务工作,与我的文字交流中,常常博证旁引,点词成金,章法并重,情感细弥,文之入骨。我在想着:一个并不从事文字的朋友竟然如此文笔生花,令在文海里泡了若干年的我真的汗颜,默然敬佩。后来我想,这或许是她心房里有了书房吧,或许是心灵在默然的阅读吧。
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是从那漫长的时空里暂借来的一段光阴。这样的光阴能否绚丽,能否缤纷,常常与读书大约是有关联的。把书房建在心房里,是我早些年前的念头了。总想把那四壁击风的书房,还是那富丽的大厦里的书房,还有那自立于街头的书房择其精华,让其在心房里生根。时光过去了许久,反观心灵,反视心房,总有空旷之感慨,贫瘠之哀愁,没有心灵之底气了。
为了心房里的书房,我常常流连于一些书馆、书房。也许有时是为了一个专题,为了一篇文章,为了一份调研报告的写作而去急迫的吸吮着营养,但却能读的进去,灵魂是投入的,会神的。然而就在“读书急迫”的心态中,又不禁有了一种茫然,你想读的书却没有空间去读,不太想读的东西却占用了你许多宝贵的空间,而且永远也读不完。就好象在书山中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登山大赛,精疲力尽。有时还有了一种荒芜感:看似永远在读书,又好象是在永远没读书。我常常把书房里的书翻来倒去,标上“急读”,一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除了浏览前言或提要,又置之了。
回味心房里书房的打造历路,那里曾让我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终生受益的书大都在午夜至黎明的时段而阅读的。那些精选为“急读”的版本还在等待着我,还在需要更多的午夜至黎明的时段。
望着东方的天空已经发白,我便在希望的时段里反思着:我何时能在书店的一角斜倚着,默默的读着,不觉天已黄昏。在图书馆坐了一天,不觉便听到了闭馆的铃声,人去馆空,我伸了个懒腰。当有人问我为何读书时,我便说:为了心房里的书房。
回味心房里书房的打造历路,那里曾让我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终生受益的书大都在午夜至黎明的时段而阅读的。那些精选为“急读”的版本还在等待着我,还在需要更多的午夜至黎明的时段。
(作者自评)
文/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