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虽然不敢说游遍祖国大好河山,到也游走了大江南北不少地方,领略南北东西风土人情无数。但不知何故,对江苏名城兴化确一无所知。抵达兴化之前,只是一路上听石头简单介绍:兴化人杰地灵、文人倍出,有以顾坚为代表的一批现代文人,坚持着文化事业和文字创作,形成了“兴化现象”。尽管石头热情介绍,我心里依然是云里雾里、迷迷糊糊,并无一点兴化的概念。
当我们一行七人穿越碧水绿田于傍晚抵达兴化,当看到在晚风中等着接站的湾哥和湾哥淳朴的笑脸,我知道“兴化”这简单的汉字从此永远刻在了我的心里,任什么也抹不去了!
当晚,一见如故的湾哥和兴化众朋友们,在酒楼歌吧以酒、歌盛情地款待了我们,让连日漂泊的我们有了回家的感觉,甚是感动自不必多说。其间,朋友们互相尊称老师,又实在让我们这些普通的公务员感到了很不自在。后来,骨头和我说起,我们在兴化的文人圈里客串了一回文人,我便自嘲地笑笑,以安慰他更安慰自己:就当我们是文人吧。其实更多的还是对兴化文化氛围的感慨!但最让我感慨和有所领悟的,还是兴化的早茶文化。
次日清早,湾哥和沈老师就早早过来接我们去用早点,到了茶楼才发现更多的兴化朋友早已等候着我们,气氛顿时热闹活跃起来,老朋友般的早茶聚会开始了。一杯清茶斟满之后,茶楼小姐便将一道道早点慢慢上来,热豆皮、蟹黄包、糯米烧麦和那些叫不来名字的小菜,是那么的丰盛和富足,感觉不仅饱腹而且养眼!看着满桌丰盛的早茶和不断给我们斟茶的王老师,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下子从心底涌了出来,我回头悄悄和身边的镜子说:这太象我们草原的早茶场面了,只不过我们那里是奶茶!在草原,茶是蒙古人的面子,还是蒙古人的主食。凡走草地的人,不论蒙族汉族或生人熟客,进入蒙古包就是尊贵的客人,主人一定要双手捧上奶茶,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欢迎。而且喝奶茶也究竟配套:炒米、酥油、奶皮、奶酪、奶饼、奶豆腐、白糖、手扒肉和牛油炸制的酥脆香甜的面果,都是必不可少的茶点。待客喝茶的中间,女主人要不断观察客人的茶碗,及时为客人添加奶茶,且茶碗不得见底,生怕稍有疏忽会怠慢了客人,被邻居、同族笑话了去。
而今,在相隔几千里之外的兴化,如此相似的早茶文化有重现在我的眼前,尽管茶不同,尽管茶点也不同,尽管陪我们喝茶的众朋友还不同,可这奶茶般浓浓的友情,茶点般丰盛的热忱确没有丝毫的不同!如此的朋友,如此的兴化,叫我怎能不感动,叫我怎能不联想……
怎不忆兴化?!
本文作者:楚天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