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毕业,我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眼镜”朋友签了“绿色合同”。然后坐着一辆军卡来到了北大营。开始了我们的兵之初。
军营的生活是我在大学从来没接触过的。新鲜又紧张。什么睡觉起床要准时,吃饭要唱歌,连走起路来,手摆前摆后的位置都定的死死的。
八月,火热的天,在操场上一站就是几个钟头。苦了我们学生兵,晕了我们学生兵。一个小时倒下四五个很正常。然而苦是苦,乐趣却更在其中。
第一次拉紧急集合之前,我们一队的教员告诉我们说:不要慌,要紧张有序。末了,还看着我们演练了一遍,才松了口气。
夜里,我们一队谁也没脱衣服,抱着鞋子在被窝里等着。可直到天亮也没听到紧急集合哨。谁知刚闭上了眼眯了一会儿,就听见了哨声。
“哨声就是敌情,哨声就是命令。”
好家伙,蹬鞋、扯被、卷内务,打起背包冲出门外。我们这边人还没站好,其它五个队就笑声爆起。互相打量才发现——刚才是出操号!只见别的队都一付出操模样,惟独我们好象备战备荒的民兵队。教员看我们都看直了眼,半句话都说不出来。我们其实心里挺窝火:不说好了拉紧急集合吗?白等了一宿,还让人家好顿笑。六队是女学员队,数她们笑得最欢,到时候有她们哭的。
真正拉紧急的时候,嘿,我们一队真争气。周六会餐时,一队的号子最响。
午饭过后,刚开始休息,又不知道是哪个瞅绿豆的值班员吹起了紧急集合哨。我的天呐,整个北大营顿时尘土飞扬,不见天日。操场上连男带女都在抢收胶鞋、衣服、被褥……等到集合出来一看……算了,没法看。说像一群打了败仗的兵吧,我们还都昂首挺胸;说精神吧,更离谱。我们有的穿着迷彩,有的穿着常服,还有混穿的,还有没穿外衣,穿个背心就背着背包出来的。
教员们就是比我们强,很快,他们就发现了新的问题——拖鞋。于是喊:“全体都有了,由后至前报数”。
“一二三四……”“成军体拳队形正步散开!”
“噼里啪啦”拖鞋漫天飞。
立定站好以后,教员给我们说了一句我现在也经常说的话:“放假休息是人休息,制度——不能休息。”就是这一句话,几乎改变了我以后的从军道路。说实在的,这句话够我受用终生。
结业前昔,学员队搞了一次野外拉练。虽然我们明知道不会像野游那样轻松,但还是抱着一丝幻想。有人甚至准备了鱼钩。
拉练是我们进入北大营以来第一次男女混编训练。一个女学员队打开分到几个男学员队,负责救护和烧饭。她们不背行装,到了集结地,男兵挖隐蔽壕,女兵就烧火做饭。我们混编一排走运,顿顿饭菜可口;二排就倒霉了。三个负责做饭的女兵全是大眼瞪小眼,不会。第一顿就没给人家做,让他们全啃方便面。第二顿,做大炖忘了放盐,米饭又糊吧在锅里。整个二排就痛苦地嚼一口香酥倍儿脆的锅巴,喝一口没味的汤。第三天情况就远不一样了。二排可以大口大口地喝粥。包扎演练时,她们三个把一个男兵包成了木乃伊,抬担架时又把这个学员摔了个半死。这仨女兵,真是天生的活宝,让我们整整笑了一路。什么苦哇累呀全没了。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生活,真是短暂而又美好。
在绿色方阵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兵之初,这段时光是最美、最真、最难忘的,那时,即使是一个现在看来十分幼稚的想法都是那样的生动,都会努力地为之拼搏和付出。
本文作者:冯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