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散文 -> 网络散文 -> 正文

挖薯窖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9 11:54:38阅读:
字号:|

我和父亲去挖土窖,不是菜窖,是薯窖。挖窖的地方在村前山冈的南坡,出了东南面村口,向西踅走,沿山脚的一条小路往上去就是。山坡上有两块我家的自留地,很小,开荒开出来的,经常种些向日葵、辣椒、茄子、芝麻或其它作物,一般种两样,就那么几株或几棵。窖子在地势较高的自留地里,未至山顶,掘进阳坡山壁。山的这面是茅草、灌木和各色参差的杂木,靠村子那边有一块沿坡下去植着密密的竹林,冬天,风吹摇曳,发出息索响,叶片仍然青碧。
沿小径来至高处,父亲将担子歇在自留地里,是两篮红薯,两头带铁钩的扁担横放在竹篮边,还有一把锹,我拿的是一只篼箕,父亲说用来淘土。窖子是旧的,很小,被塌土壅塞,每年重修一次,将碎土淘掉,再扩修一下洞壁。我暂时帮不上忙,父亲让我在旁边呆一会儿,别走远。他拿锹从窖子里往外铲土,并往地里均匀散开,如果有硬土块,就用锹捣碎。窖子掘进依山的地坎,较靠路边的地坎高出许多,如矮壁,不是用土垒成,是挖开的横断面,表层沙土干燥松软,光颓颓的,不生杂草。其实山地上的这种土适宜种花生、红薯。父亲手持的锹起落,锹上的土也随之起落,动作翻转熟稔。我看了一会儿,转过身望望四周。这时候较大的山野映入眼底,断续起伏的山冈不高,宛若波涛,山冈上种植大片松杉,还有油桐、枫树、苦楝;许许多多山冈盘绕田地,形状各异,各处地坎上缀着柔软的茅草,被收割或者未收割的一丛丛芭茅颜色温暖枯黄,几近干白;山之外看不清,但有几条小路纡回伸向山外灰蓝色的边际;远近依山而下至山底是大小不一的菜园、水塘、湖、阡陌、棋盘样的水田;油菜地里的油菜不很绿,有的夹种在还未拔尽的棉花秆缝隙里,绿色被裸裎的泥土冲散,淡如烟雾。醒目的是离脚底不远处的坟茔,野草绒绒,仿佛从山坡的栗树枝头熟落滚至地面的栗壳。山风吹过来,充满凉意。为了避风,我跑到父亲旁边的土崖下蹲下来,那里的风小一点。
等窖子里淤积的塌土差不多淘尽,窖子慢慢扩大,可容纳一个孩子。这时候,我派上了用场。父亲笑着说:“你进去吧,里面暖和呢。”于是我蹦跳着跑至洞口,缩着身子钻了进去。我在洞里挪转,找一个合适位置,心里说不出的高兴。洞壁严实如墙,外面的风声听起来变得很轻很远,仿佛来自另一世界。书上说兔子、蛇和蟋蟀的洞也在地底下,不过它们的洞穴比这座窖子要小许多,形状也不一样。兔子的洞我见过,被野草掩盖,它一般在距洞口不远处的野地吃草,据说有三个出口;蛇和蟋蟀的洞细长,如隧道,合乎它们的体态。像父亲说的,里面很暖和。他还在洞外一个劲问我,似乎怕他说的不正确。我回答说暖和,但有点挤。我让身子尽量贴着洞壁,两腿屈伸着往外张开,前面让出多一点空地,给父亲用锹剁土。所谓剁土,就是将锹竖直往下一层层切土。土很硬不是那种酥软的地表。锹从我近处往洞口剁,很均匀,剁一层就浮起一抹碎块。碎块积得差不多了,往洞口处拢聚。然后父亲塞给我篼箕。我将碎土往箕子里垒,堆得满满的。然后父亲如放吊桶汲水般提出去,往地里散开。淘土时会发现寒蛇,也就是蚯蚓,但不是纤红透明的那种,纤红透明者可作鱼饵,叫红蚓,穿在鱼钩上钓鱼。洞里多形体粗黑的牛屎蚓,有一股臊气,状如小蛇,伏土宛转游移。我们一般用它来“放钩”,就是在一根长长的钓丝上按一定节距均匀分布许多鱼钩,鱼钩穿的鱼饵就是牛屎蚓,一整根,头部和尾部粗大,很长,下到水里。钓丝的一端插在河岸,另一端静静放至河心深处。一般是晚暮放,翌日凌晨,踏着露水去河边收钩,能收到大的河鱼,挂在钩上,随丝线提上岸。土里还有地老虎,学名地蚕,喜欢埋在地底剪吃农作物的幼根。它们的身体暴露出来,呆呆的,显得丑陋,有的完整,有的被切割开,翻转蜿蜒,看和触摸都有点惧怕,体表分泌的粘液晶亮湿滑,切开的软体淌出体液,那是它们的血。很明显我们破坏了它们的睡眠。
劳动的当中,父亲会间断性地让我出来换换空气,休息一会儿。父亲说:“出来吧,我再挖挖你坐的那块洞底。”然后我从窖子里钻出来。也许人们不经意间,会以为这是一只从幽暗山穴里逃出奔至山野觅食的小兽。我一边拍拍头顶和衣裤上的土屑,一边顿顿脚,刚才在窖子里沾的潮味、寒蛇的臊味和土腥味,到洞外,被山风一吹,通透透的,就像被清水洗过一样,味道不杂,变得纯厚许多。父亲用锹将我在洞底占居但没有挖掘的位置续着剁一遍,并熟练将散开的碎土往洞口归拢,聚成塔状。几分钟后,我重又钻了进去,将自己在里面安顿好,开始淘土。洞穴明显较先前宽大,我在洞里转动也灵活轻松。父亲依然站在洞外,躬身提箕,将土一箕箕往自留地里散落,如散落一阵阵急雨。我觉得他能很好地把握劳动的节奏,性情平静,动作不快不慢,起落自如,有种知天命的意味。这不快不慢中有着自我疲劳的缓解和压力的释放,如同绵延的呼吸。回过头来,活又干得顺畅,仿佛一个人长途跋涉,心情不急躁,靠的是疲劲,不知不觉就走至远处。这样下来,我和父亲配合着剁土淘土散土,时间一久,窖子在父亲的铁锹下掘好。旧土在篼箕的起落里翻去,新土露出来,洞穴严整如一座刚刚盖起的新房,等待主人搬进,而且几乎没有杂物。只是迁进去的不是人,是红薯。红薯往窖子里一个个轻放,就像往砖窑里一块块轻码砖坯,拿搁都很仔细。父亲说,储藏红薯时不能提着竹篮的尾梢朝洞口倾灌,倾灌虽说快,但会擦伤红薯的表皮,时间一久烂掉。红薯储藏完后,为了保持土窖里的温度,同时避免洞口堵死,利于空气流动,父亲用干柴棍、稻草和碎土再将洞口一层层苫住。这样,挖窖和储藏的工作便告结束。洞口被苫土湮没,就像冬天回家的人们各自将门打开,重又将门关合。

相关文章:

·她是女骗子2011-10-9
·秋思2011-10-9
·何处能自在2011-10-9
·我失控了(三、)2011-10-9
·爱的阶梯2011-10-9
·不该抱怨2011-10-9
·“我就不告诉你!”2011-10-9
·我的阅读与写作2011-10-9
·三角梅2011-10-9
·文字之外的心愿2011-10-9

上一篇: 拼却一生憔悴,待春归   下一篇: 挽歌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