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
从前有座山,叫方山,坐落在泰山西北麓长清县万德镇;山里有座庙,叫灵岩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单位;庙里有个老和尚,是东晋高僧朗公。相传朗公有“猛兽归伏,乱石点头”的说法,所以庙就叫做“灵岩寺”。
灵岩寺建于北魏,兴于唐。为天下“四大名刹”之一。明代学者王世贞有“灵岩为泰山北最幽绝处,登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之说。
不必说千佛殿、辟支塔、慧崇塔、御书阁、证盟殿、钟鼓楼和墓塔林等秀丽雄伟的古建筑;不必说体态丰满,和蔼可亲的“三身佛”;不必说栩栩如生,神态各异,若喜,若怒,若辞,若思,若孤傲,若恍然,肤色不同,装束各异,垂袖、露肘的彩色泥塑罗汉;更不必说举足轻重的佛教文化。单是其幽静、秀丽的景色就足以令人流连忘返。
初听“灵岩寺”,恍然以为浙江的“灵隐寺”,油然而生向往之意。待同事相邀,不顾考试之迫在眉睫,欣欣然而去。
时近重阳。一路饱餐漫山红叶,奇峰秀溪,乡农耕作。看火红火红的柿子挂在叶木稀疏、虬枝盘曲的枝头,正垂涎欲滴的时候,灵岩寺到了。
缘路行,两侧商棚林立,卖刀叉剑戟(玩具)、木鱼石水杯、时令特产、山珍野味者不一而足;游人如织,叫卖者,讨价者,熙熙攘攘,若居闹市;苍松翠柏,间或其中别有一番景色。
一路走一路看。
行走间,一老妇尾随同事,窃窃交谈。
未倾,同事引领我们尾随老妇出大路,奔小径而去。
怪哉奇也,奇哉怪也,心中惑甚而不得知。
去路远矣,始聚首而谋,老妇面授机宜:前去罗马路条条,独辟蹊径声莫吵。若不小心行踪露,哇呀呀,大事可就不妙了。同事皆哄然倒地。老妇正色,吾等皆不敢冒犯,随妇行。
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此话本已理解,此番感触犹深。我等一行一路披荆斩棘,翻山越岭,踏没膝之草,跨尺寸之溪,噤若寒蝉,鲜有出声者。
行走间听林中鸟鸣虫吟,看野花匝地,呼吸沁人空气,偶尔摘一两个野果,顿时朵颐生津,浑身三百六十万个毛孔都兴奋的颤动起来。
老妇忽挥手招聚,正色道:“前方关口,大家犹要注意不可出声!”
依令行,争耐路已险不可涉。老妇身先士卒,屁股着地,滑梯般下去,吾辈如法炮制,耳畔屡闻咿呀怪叫之声。老妇惶急,嘘声禁之。
下山复上行,登高远眺,看灵岩寺座落于群山环抱之中,轻雾缭绕,秀塔独耸,恍若仙境。老妇介绍:此塔叫做辟支塔。
行军至此,已是气喘吁吁,残盔破甲,溃不成军。更有脚伤者,苦不堪言。
老妇恩准:暂作休息。
山下传来喊叫声,“我发现你们了,鬃,到前面截住他们”,“赶快下山,否则不客气了”。惶然间,老妇说:“他们这是在进行‘恫吓侦察’”。
复行,已不如先前般严肃。某君作恶,怪叫:“蛇”。胆小者吓得尖叫起来。反应过来,不免拳脚相加,某君抱头鼠窜。
时间过的飞快,不觉已到正路。
老妇指着不远处的松树说:“看,那就是郎公!”
放眼望去:郎公手持禅帐而立,面前一巨石拦住去路,身后松柏绵延数里,若抬轿者,若推车者,若骑马者,若挑担者,络绎不绝。
身居正道,回首来路,山势绵延,林木幽深茂盛。思想林间草木,心中怅然若失。再看环寺诸山,峭壁陡立,如若刀削斧劈。峭壁之上更生出数不清的松柏,若云,若兽;山下明镜般的湖泊点缀其间,如诗如画。
某君兴起,叫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进开颜。”
……
游灵岩胜境:十里松、千岁檀、白云洞、一线天、朗公石、可公床、明空洞、滴水崖、对松桥、甘露泉、卓锡泉、白鹤泉、双鹤泉、袈裟泉;拜寺内诸佛;欣赏悠久文化。
观殿前银杏高耸云天,金叶蔽日,炉香缭绕,祥光普照,我心若佛。
信步而行,不觉已出山门。
≤作者:山涧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