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写点关于父亲的文字,可每次拿起笔却又放了下来。写什么呢?父亲的影子在我的脑子里时而清晰,又时而是那么模糊。
还有半个月就是父亲三周年忌日,为此我又回了一趟老家。以前每次回去,差不多都落脚在堂兄华华家里。这次回去是为先父立碑之事,自然只能落脚叔叔家里。因为只有他才是我唯一的近亲长辈,这样的事不经过他首肯终究不好。餐桌上,叔叔听完我此行的意图,高兴地喝了个烂醉。醉后,他就搭拉着脑袋靠在竹沙发上,口中念念有辞,也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看着堂叔的醉相,父亲的影子竟一下全然浮现到了我的眼前。
与叔叔一样,父亲好酒,且逢酒必醉。一天到晚,只要走到父亲的身边都会嗅出一股酒气。好在父亲是一个文明的嗜酒者,醉酒后从不闹事,只是低着头在那里长嘘短叹;抑或在眼角流下几滴泪水,然后就自己睡觉,只是把屋子里的空气变得混浊一些罢了。
少时,我曾反对父亲喝酒。但无论我怎样惜心劝阻,父亲却总是摇摇头不置可否,上了餐桌照样还是四两老烧。与他相濡以沫的母亲,尽管也反对父亲喝酒,但开饭时不等饭菜上齐,桌上依然为父亲放好了酒杯。最多只是对父亲说句:多少喝点吧,但一定不要过量啊。那时,我曾说母亲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自己明明反对父亲喝酒,却又要那么虚伪的只劝父亲少喝点。可母亲每次都对我说:就让他喝点吧,他一辈子命苦。所以,我总是觉得父亲嗜酒就是因为母亲纵容的结果。
后来我成人了,从老一辈人的谈话中,才慢慢知道父亲的身世,也才懂得母亲所说的父亲一辈子命苦的真正含义。特别是作为一家之主,他所承担的生活重任是难以想象的。
父亲是个遗腹子,还没出世祖父就过世了。三岁那天,祖母也因病不治撒手人环。由此父亲成了孤儿,从没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父爱和母爱。从小他与叔祖父一起生活。叔祖你是个病怏子,肩挑不起百斤,手提不动十两。因此,父亲12岁就开始外出帮工,没进过一天校们。全国解放那年,父亲刚好20岁,这时母亲来到了他身边。父亲虽未进过校门,但非常聪明好学。新中国一成立就参加了扫盲班,继而参加革命工作,打土豪、分田地,很快成了我们县里知名的民兵大队长。人民公社化时,又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在这期间,不少原来与他一起搞土改的人相继到区县任职,而父亲毕竟缺少文化,最后只安排到区里的一个企业任职。而此时家中加丁添口,到58年已是六口之家了。
从这以后,父亲与酒结上了缘,而且常常喝醉,醉后眼中经常流露出一丝哀怨来。或摇头叹气,或旁若无人地滞立良久,最后慢慢睡去。母亲虽然反对父亲长此下去,但她深深了解为父的心。她知道,父亲是在为自己悲苦的身世叹息,是在为自己没有文化而恼怒,更多的是在借酒浇愁!
父亲五十岁就退休了,此后他不再一人住在镇里,而是回到了老家,同母亲一起种上了责任田。当时除我和姐姐,还有四个弟妹在读书,靠他那点退休费是不够的。况且我那时工资低,又刚结婚,也帮不了家中多大忙。
父亲勤劳,种地确是一把好手,回家承包了八亩地,加上养猪养鸡,一年下来的收入非常可观,只是那酒仍然一日三餐少不了。我听母亲说,他退休回家也曾试着戒过两次酒,但一戒就浑身乏力,严重时满身关节痛疼,不能着地。我只好劝母亲说:就让他喝点吧。都五十多岁了,喝了一辈子的酒,哪能戒得下来呢?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弄出个啥毛病来也未可知。这段时间只要我回去看他,也总忘不了拎上两瓶酒,在餐桌上与老爸对饮一两杯。就这样直到母亲谢世,父亲依然没能与酒绝缘。
母亲下世,四个弟妹也先后参加了工作,孤苦的父亲当然跟在我住一起。初到我家,我每月总忘不了为他拎回二十斤老烧,可不知怎的,开始每月这二十斤酒不到月尾就所剩无己,而后来竟还剩下一半多。我怀疑父亲是痛惜我困难,有时特意陪上一杯,劝他多喝点。但一杯过后,他总是摇摇头不再喝了。我反复崔问他为啥不喝,是不是怕我负担不起。他苦笑一下说:“我知道这点酒钱你现在已不算什么了,只是不想喝。”说完看了看客厅内母亲的遗像,眼角似乎又渗出了湿润。这时,我的心不竟有一丝丝的震撼,我知道老父心里全然没有放下与他相濡以沫的母亲,为了这他竟将他一辈子唯一的嗜好也慢慢戒掉了!父亲和我一起生活了五年,就在他去世前的三年中,竟然滴酒不沾了。
父亲走了,在与他作别之际,我拿出了我存放多年一直舍不得喝的两瓶酒鬼酒放进了父亲的坟莹。我希望这酒一直陪伴着他在天国的路上一路走好,在与母亲相见的那个时刻能喝个酩酊大醉!
≤作者:桑榆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