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散文 -> 网络散文 -> 正文

风雪山海关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9 11:54:46阅读:
字号:|

冬季的山海关,银装素裹,莽莽苍苍,空旷寂寥。
恕我直言,山海关周围,除了长城以外,实在没有别的什么景致,不足观。我任着性子,穿好厚厚的棉袄,顶着风雪,一个人在关外徘徊了一阵,冻得脸手通红,好不狼狈。只好蜷回车内,静静地观望关外的雄壮与神秘。
尽管朝拜要以如此隆重的仪式,而且如此潦草地结束,但我心中明白,我和山海关之间已经完成了一次特殊意义上的对话,也就自觉不自觉的触摸到了中国文化的余温。
    一
山海关气候恶劣,加之景致不佳,在古代真正到达过这里的文化人自然不会太多。在我的印象中,只有盛唐的气象才衍生出了一批强健的文人,他们的脚步到达过大漠深处,然后把大漠深处的严酷凝练成一首首的小诗,虽然苍凉,倒也潇洒,但那在祖国的西北,与这里扯不上什么关系。
任何标致的景物,如果缺少了华美的诗文,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任何景物的存在好像就是在等待一两位文人,然后因此升格,成为名胜,山海关苦苦等待,一直等到了晚明,才等到了袁崇焕从这里进出了几个来回。袁崇焕没有什么传世的诗文,但好歹也是一个进士,算半个文人吧,没有了他,真不知道山海关还会由谁来点缀。
在古代,特别是在乱世,文人出仕的本来就不多,出仕而为兵事的就少之又少、屈指可数。在中国古代的社会中,文人与世俗的关系一向不容乐观,有时甚至十分尴尬,即使他们有时出仕,但出仕后不久,就只有将激烈的豪情收敛于胸,把满腔的才华捆束起来,悄悄地走进一座座的深山,让它们在青山绿水之间发酵蒸馏,凝结成一座座的个体性文化高峰,尽管这种个体性的文化高峰时常要以整体性的文化委顿为代价,但也顾不得太多,只能静静的守侯在山中,慢慢地等待生命的终结。
投身于山,寄情于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敏,也是他们的狡黠。这种机敏与狡黠之间,又酝酿着文化的巨大悲剧,不仅是知识分子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民族文化的悲剧,而造就这种悲剧的罪人,不是别人,正是悲剧主体本身。
但是,真正的英雄往往并不惧怕于悲剧,尽管他们比一般人更能意识到悲剧本身的残酷,但他们的抉择又总是直面于悲剧,悲剧在英雄面前把前进的脚步停驻,上升为悲壮。袁崇焕在他给皇帝的奏折中这样写道:
“任劳任怨的人总要遭到别人的嫉恨,而一切罪名往往又要由功劳而开始。嫉恨不深那是因为这个人的功劳还不显著,罪名不大那是因为真正的大功劳还没有完成。”(《明史》卷二十二)
之所以要把袁崇焕的奏折内容大致译出,完全是为了让大家明晓袁崇焕在出仕掌兵前坦然的心态,他早就认识到了悲剧的严峻,而越是严峻,敢于挑衅这种严峻的才是真正的英雄。
尽管他的举动很大度,也很慷慨,回归到了中国文人特殊的使命,使中国文化充满了血性,没有了这种血性,中国文化就将枯萎、干瘪、甚至沦亡。当然,这也仅仅是民族的事了,与袁崇焕的关系不大,他大可以撇开民族大义不去管他,在绍武滋滋润润的做他的小官,况且,很多的文化人就是这样做的,也不必承受太多的非议。
袁崇焕的下场很惨,要受磔刑,肉被支裂为无数小块,而周围的群众,争着买而食之。明代的大作家张岱在他的《袁崇焕传》中对整个行刑过程作了完整的描述,我不忍卒读。导致袁崇焕承受如此惨痛的下场的真正原因,我认为完全不在于皇太极的反间计本身,即使没有反间计,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因功高而长命百岁、安受景仰的又有几个?
据我所知,朱由检并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他完全没有糊涂到轻易接受反间的理由,而且杀后数年内不思后悔。在最高的权威面前,忠诚的臣子与诚实的言论往往都不重要,而正因为忠诚与诚实,才真正地与最高权威之间构成了最强有力的对峙。
山海关外的风雪更加大了,如此大的风雪,我真不知道袁崇焕是否应该出门。
    二
中国文化在赋予大师伟人荣耀与光辉的同时,又从不会忘记把他们推向荣耀与光辉的背面,这种中国文化史上的二律背反,对于每一个俊杰来说,怎么也绕不过。
山海关不仅收容了文人的浩叹,也裹卷着武者的苍凉。仔细想想它也真是不容易,早上刚刚释放了文人的疲惫,晚上又要来迎接武士的豪壮,袁崇焕还没有走远,吴三桂却又要把这里折腾得热热闹闹,沸沸扬扬。
我最先结识吴三桂,源于清朝诗人吴伟业的一首长诗,诗中有这样的语句:
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金下玉关。
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堂堂正正的血性汉子,久经沙场的剽勇将军,理智错乱的原因不会如此简单又再简单不过。父亲被杀,妻子被夺,故国已亡,他还能坚持什么?他是男人,也是军人,但他终究还是一个人,而任何其它的原则,在人的命题面前,总该退后让路。
我不知道,中国文化能够慷慨的接纳君道、孝道、师道、甚至天道,为何独独将人道抛在一边,不去搭理。在民族大义面前,利刃一划,一边是忠、信、义,一边是歼、诈、佞,泾渭分明,格外清晰。而利刃真正切割的,不是别的,正是活生生的人。
陈圆圆的悲戚惨淡不见了,吴襄的尸骨苦楚不见了,在高高的呼喊声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汉奸,什么是卖国贼,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我们需要的是岳飞的大气,文天祥的凛然,我们的文化因此而精彩,又从精彩转向了矜持,矜持久了,不免禁锢,吴三桂换了一种方式,收获的何尝不是另一番风貌。
明朝的灭亡连孔尚任都放下了,我们又为何要放它不下。把一切的悲剧归拢起来,沉重地泄在一个人的身上,又不免让我们忽略了真正的罪人,过度责难与放纵罪恶之间,突然架起了两种不公平。
山海关的雪已经开始停了,银白的雪铺盖在它的身上,我真担心因为看雪,而忘却了山海关的风景。
    三
天色渐晚,也该回了,不回去,恐怕还要流泪。
车缓缓开动,渐渐地,出现了吴兆骞的身影,这位因受刑而被发配宁古塔的江南文人,不知他路过这里的时候,是否想到了袁崇焕,又是否对那场惹火烧身的科举考试有过一丝的后悔。
最后,远远的仰望了一眼长城,脑海中又不免浮现出康熙的朱批:修德安民。高高的城墙也没有挡住蒙古的铁骑,又何况区区一个吴三桂呢?康熙很有识见,长城的坍塌放在一边不去管它,专心致志的修德安民,牢固地筑起了另一座长城。


相关文章:

·秋之随笔2011-10-9
·理想与灵魂生活2011-10-9
·走,让我们约会去2011-10-9
·沉默的谎言2011-10-9
·有了痛苦你就喊2011-10-9
·面条2011-10-9
·风对海的缠绵2011-10-9
·第一次进县城2011-10-9
·我的第二位母亲2011-10-9
·离开爱丁堡2011-10-9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