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已于5月13日晚在深圳去世。)
就在那个不久前的除夕,陈晓旭说:“我要出家了。20年前那个演林黛玉的我已经死了。”;就在那个晚上,陈晓旭还告诉寺里所有人:“我去年得了癌”。接着为大家唱了一首“三百六十五里路”……
然后的一天,晨钟长敲,经鼓悠鸣,刚过不惑之年的她,便在长春百国兴隆寺剃度出家,得赐法名“妙真”。由此遁入空门,从而不仅告别了“红楼”,也告别了红尘,就此与这喧闹的尘世再无纠葛,俗世的烦恼再也与她无缘。落发后的陈晓旭虽缁衣布屣、铅华洗尽,却风采依旧,只是平添了几分成熟的风韵,依然散发着古典美女的芬芳。
她原本是要走得更早的,但家里人不放。“她给丈夫和孩子做了很长时间的思想工作”。
记得当年她向导演自荐时说:“我就是林黛玉。”岂知就此以成功饰演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而誉满中外;多年以来,她似乎一直悄悄地伴随着我们,看着人世间的悲欢喜乐,看着红尘间的聚散离合,与我们共同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然而:让人们想不到的是,林妹妹竟然还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她爱好古典,温文尔雅却又有经济头脑;曾以其聪慧睿智、诚信果断和不凡的业绩取得了很大成功,并因此赢得了商界同行的尊敬!“可惜”的是她却始终没有从《红楼梦》里的“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那如泣如诉的凄婉歌声中走出来。因为她忽略了林黛玉身上的浪漫、聪明和才情等气质的挥洒,而放大了林黛玉性格中让人怜香惜玉的自我。仿佛“林妹妹”美好短暂的人生只为“红楼梦”而存在。
她曾经说过,“我发现物欲的增长并没有给我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我变得越发忙碌和烦躁,很少有时间和父母相处。”她想努力让父母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父亲母亲不知何时开始衰老、虚弱了,好像随时都有离开我的可能。而我给了他们什么呢?这一切他们又能带走什么呢?这种心痛使我从喧闹中安静下来。我开始想:如果我的父母去世了,他们会去哪里,我们还能见面吗?”
我想:当她拥有了巨大的金钱和财富,一切灸手可得的物质享受便成了虚无。猛然间觉得少了精神支柱!这就是她内心最大的苦恼。因此她选择了自我掌控人生的潇洒,作为对自己生命的美好诠释!因为:信仰在我国一直都是模糊的。使国人对生命本身失去了敬畏,对来生不于关注。于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便成了社会共识,“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以至唯物主义盛行,道德沦丧、世风日下。这一切在我们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前,宗教的解脱作用自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因此:她说“出家不是消极避世,而是更积极的人生选择。”
可见人性的复杂在她的身上体现得尤为鲜活生动!她能驰骋商场,却能仍然执着地拥有着自己坚定的信仰。要知道,抛弃亿万家财出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记得当时有人说,她是因为得了严重的疾病所以入了空门的。其实:她早在一九九九年即负笈净空法师座下了。那时几近不惑之年的林妹妹,尽管依然纤细优雅,却对人生有了很洒脱的认识。出于其天生的聪慧,敏感,相信她早已看破了生死并抱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情怀。或许正是这种淡定,这种超脱,让她觉得如果人生有遗憾,那就是“经历的苦难太少了,以至于幸福来临的时候忘了心存感激。”并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做很多有利于自己、有利于社会的事情,然后让爸爸妈妈幸福地度过晚年生活,有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陈晓旭一生只演了两部戏,即《红楼梦》和《家春秋》。但她的出生仿佛就是为《红楼梦》而来,她的多愁善感,她的一频一笑,她的柔弱和眼泪、温柔和固执,她的楚楚动人……或许成为了一个永远不可超越的经典。所有的画面都如此清晰地铭刻在我们的脑海里以至无可替代。
从来都说自古红颜多薄命。或许就是天妒红颜吧?其实世间真正难得的是才女,但才女一般都有番坎坷的经历。譬如西汉的蔡文姬、宋代的李清照……想到此时,心底便会涌动一阵酸痛,眼眶也就跟着湿润起来……
如今:随着林妹妹仙逝,可以看到她正在远去天堂的路上频频回首。既然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那就让她回去吧!因为这个世界并不适合她。就如一个时代的象征正向我们告别。然而:在她身后,《红楼梦中人》那一片如火如荼的选秀战场正硝烟弥漫,激战正酣!相形之下,说不清是讽刺还是抑郁。但我可以断定,任何一个海选出来的林妹妹,可能是花,可能是瓶,但绝无她那般花的芬芳!因为那个时代已经远离我们,或许再难重现……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掉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