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旧事
虽然一些人对搞文字很羡慕,甚至很崇拜,但他们却不知道写文章的人的苦处,体验不道组合文字的差事实在是不招人干的活儿。特别是几个材料排上号的时候,会让你茶不思、饭不想,不吃不睡也要把这些材料赶写出来,然后找个地方睡上一天。有时候就想,这脑力劳动的活儿不知要损害我多少脑细胞,不知要减少我几年寿命呢。想想这些,让我很怀念当初在工厂工作时的生活。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从走出校门到步入工厂,觉得老师傅们个个都技艺高超,个个能独挡一面,当然也是个个让我尊敬、让我羡慕不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工厂这个靠技术生存,靠技术吃饭的地方,没有点绝活是混不下去的。因此,在这里不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随便找出一个人,都能给我这样刚进厂的门外汉当师傅。在我的眼里,每个人都是师傅,每个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努力的方向。
在车间里干跑腿学舌的活儿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对工厂的环境、车间的工作性质大体上有所了解后,车间主任为我们新工人确立了一带一的师徒关系。
这样的师傅才是工作上真正的师傅,这个师傅不同于其它形式的那种尊称的王师傅、李师傅,这种确定了师徒关系的师傅在称谓上也不同于其它人。比如说,我的师傅姓于,别人都尊称他为于师傅,我却不可以,我只能称之为师傅。至于为什么这样称呼,我想可能是为了体现一种亲近的关系而免称其姓吧。后来我考虑,师傅的称谓可以等同于叔叔、姑姑等关系比较亲近的人。我的叔叔别人可以称为张叔叔,我却不能像别人一样称其为张叔叔,而只能称之为叔叔。大概师傅的称谓也是如此吧。
师傅很有师傅的样儿。刚刚来工厂那几天,无论是王师傅还是李师傅,都把我们当作孩子,当作陌生的外人。说话唠嗑多是询问我们的一些情况;工作时也是把我们当作“小答应”,让我们拿这个、取这个,干点零智商的活儿,从没有接触实际工作上的技术问题。师徒如父子。师徒关系一旦确立,则是永远的、终生的,就像父子关系一样不会改变。师傅在这一点上做的特别好,他不仅在技术上引导我、传授我,给我找一些书籍图纸之类的资料,还在衣食住行上帮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多次帮我修自行车,无论是补胎、换件,师傅总是不厌其烦。当初上班的工厂距离我的家不算近,骑自行车还需半小时的时间,因此,自行车是大多数人的重要交通工具。虽说那时也有摩托车,但拥有摩托车的人还是微乎其微的少。
那个年代作为一个电工或修理工是很神气的,有人上下班都把钳子、搬手等挂在屁股后面,在人前耀武扬威的神气。我刚刚挂上工具的时候,也觉得很神气,但用起来却觉得很生分,不是拧错了方向,就是磕坏了手。师傅几乎是手把手的教我怎么用工具,怎么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
我在师傅身上学到了许多好的技术和作风,但同时也学来了他身上的一些恶习。
师傅抽烟喝酒,我在没学好技术之前,却先学会了抽烟喝酒;师傅的手很巧,我也跟着师傅学会了修自行车,配钥匙等;师傅待人热情,我也经常帮助别人干一些自己工作以外的事。
当然,除了在师傅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外,还在刘师傅、王师傅、高师傅等等身边许多的老师傅身上学到了工作态度、学习上进和做人诚恳等做人之道。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看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闪光点。
工人伟大劳动光荣
与我相比,在年龄上师傅属于隔代人。那代人有那代人的诚信、朴实和勤劳。谈论起那代人,我说他们很传统。
师傅那代人不同于我们的最大区别就是,我们把工作第一喊在嘴上,师傅们把工作第一落实在行动上。师傅那代人认为,出来干工作干的是工作,为的是工作,必然一切都要为了工作,个人有事,哪怕事情再大,也要为工作让路。而不像我们,表决心的时候说什么工作第一,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当真的自己的事和工作发生矛盾的时候,就会言行不一致,就会抛弃工作,明显的显现出皮包下面的“小”字来。
师傅不是党员,师傅连组长都不是,师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但师傅却有着极高的思想境界。很多时候让我不理解,很多时候让我觉得师傅对工作的痴迷和执着。
师傅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深,时值今日还是没有忘怀。师傅是双职工家庭,师傅爱人的工作是常年的隔天夜班,因此,每隔一天两人就有一天见不到面。时间久了到也习以为常了。师傅上班的时候,把留给妻子的饭菜放在锅里热在炉子上;妻子上夜班的时候,也同样把留给丈夫的饭菜放在锅里热在炉子上。有一天早上,师傅把家里的闷罐带到了单位说要补底。师傅把我当成了自家人,家里的事也不瞒我。他告诉我说,前一天晚上妻子上夜班时候,照例把饭菜放在闷罐里热在炉子上,车间抢急活儿连夜干到晚上10点多,师傅回家吃饭的时候,闷罐里的水早已靠尽,闷罐已经烧掉了底,里面的馒头已经变成了烤面包。
如果这件事还能让人理解的话,还有一件事让我感受到工人的伟大。那是粮食实行凭证按量供应的年代,早晨上班时候,师傅把粮本放在了更衣箱里,告诉我说一会儿找个时间把这个月的粮食买回来,否则过了今天就作废了。按量供应粮食的时候,粮食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有同感。上岗后,师傅带着我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从早上忙到中午,匆匆吃了午饭,午休的时间都放弃了,又忙到天黑以后才收工。打开更衣箱换衣服的时候,看到了更衣箱里的粮食供应本才想起买粮的事,也知道因为工作而损失了一个月的供应粮。师傅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能舍小家为大家,其他的师傅们也能这样做。坦诚地说,他们那代人的品质比我们高尚的多。
我之所以有今天的勤奋、上进、吃苦和工作热情,都是从师傅身上学来的好的传统和作风。
师傅是普通的工人,是普通的劳动者。
工人伟大,劳动光荣。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在工厂工作了5年的时间,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走进了机关。机关的工作在别人看来很潇洒、很轻闲,但给我的感受却是像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搞文字的差事真就不如干点体力活儿,按部就班的工作没有压力、没有负担,能按时上下班,能有自己的一片空间,有老婆孩子热炕头,有应有的天伦之乐。
机关有机关的压力,机关也有机关的乐趣。机关最大的优势就是了解的多、接触的广,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感觉到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才总结出工厂的生活很无奈。工厂的5年生活中,眼中只有师傅一个人,师傅的话就是圣旨,师傅的举动就是我的准则,师傅的一举一动都是我崇拜的偶像。
走出工厂才感觉到工厂的闭塞。跟着师傅学技术,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知学业务。那时候不知道所在的企业有多大,不知道企业的大领导是谁,只想做一个像师傅那样的技术工人。
走出工厂才留恋工厂的生活,留恋工厂的老师傅们,留恋工厂的同事。屈指一算,走上工作岗位20多年的时间,细细品味人与人的关系,感觉到工厂的工人之间那种关系最为质朴、最为实在,称得上是以心交心。
身在机关最为关注的还是工厂的人和事。工厂的每一点变化、人员的每一次变动,都会让我关注。必竟朝夕相处了好几年,总会有一些感情,总会牵动我的心扉。总结成绩,总结经验都不会忘了提一下工厂的发展;每一次活动,每一次机会,都不会错失了对工厂的关爱。
坐在机关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会遇到千奇百怪的事,很多时候会为自己不该步入这花花世界而懊悔,但更多的是为自己有机会接触这样精彩的世界而庆幸。这样的环境虽说是很难为自己,但难得的是锻炼了自己。
机关坐久了,便想起工厂的生活,想念工厂的人,想念工厂的事,工厂的生活旧事让我很留恋,有时会出现在我的梦里。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