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读后感 -> 读后感 -> 正文

游侠列传读后感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7:01:42阅读:
字号:|

喜欢武侠小说的人,读《游侠列传》多半会大失所望。历史有时比小说有趣,但更多的时候是实际的历史打破了人们的梦。所谓顺治为了董小宛出家,雍正被吕四娘刺死,都是想象中的传奇,小说家的好题材。然而却不能深究的,否则就会发现董小宛二十八岁死时,顺治才十四岁,而雍正虽算不上好兄长,做皇帝却是最勤政的。我看《勇敢的心》后,就去查威廉-华莱士的历史,结果也是大失所望,华莱士死后三年,苏菲-玛索所扮演的伊莎贝拉王妃才从法国嫁过来,而且铁腕无情,被称“法国母狼”。 

我读《史记-游侠列传》前,压根没指望过它像金庸小说那般精彩,有点《三侠五义》的味道就行了,然而现实还是如冷水一般。 

《游侠列传》里主要就写了三个人,朱家、剧孟和郭解。司马迁对侠的定义和现在大大不同,虽然他也引述韩非子“侠以武犯禁”,但他强调的侠是见义勇为、人缘好,而不在乎是不是武艺高强。这三人的武功如何,一字不提,他们既没参加武林大会或是上华山论剑,也没有行走江湖、除暴安良。 

朱家自己并不富,却仗义疏财,另外就是帮助不少亡命之徒逃脱追捕,有点像《和平饭店》里收山后的杀人王,被他帮助的最有名的是季布将军。然而之后朱家却躲着季布,不愿受人感谢。 

剧孟就更没有具体的事迹了,光说他如何名气大,“以任侠显诸侯”,而他母亲死时很多人来送葬,并且宰相得剧孟大喜,“若得一敌国”——当时正是西汉七国之乱。然而具体点的光辉事迹,没有。 

郭解相对来说笔墨是最多的,但人品也最可疑。朱家私匿逃犯,我们或许还能容忍,而郭解却是“为人阴贼”——内心狠毒。他少年时就因为睚眦小事“所杀甚众”,到年长作风改变,开始以德报怨、厚施薄望、喜欢行侠,还不夸耀自己。于是就有很多人攀附,但司马迁还不忘加上“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也就是说内心狠毒没变,只不过有很多狐朋狗友帮他把事情摆平——“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帮他报仇却不让他知道,这多半是胡说八道,或是“春秋笔法”。郭解的事迹有三件。第一件,他的外甥倚仗郭解的势力强迫人喝酒,激怒了别人,被杀了,郭解姐姐大闹,而凶手恐怕逃不过,自己向郭解请罪,郭解却并不怪罪他,反说是自己外甥的错。第二件,有个人对郭解并不恭敬,他却嘱咐县尉免了那人的差役,就象是现在的免税,结果那人看他以德报怨,就服了他。第三件,郭解专门到洛阳调停完了一对仇家,却不居功,让这对仇家等着洛阳本地人士来调停,再正式言和,这就是说郭解照顾了本地“贤大夫”的面子。这三件事的前两件,从现代的眼光看都算不得什么,甚至大有问题,第一件,郭解做得并不公平,他的外甥有错,但错不至死,可以说郭解牺牲了对他外甥的公平,获取了自己的名声;第二件就更是拿公家的利益来沽名钓誉。 

郭解是个布衣,靠着这样收买人心、养门客,最后树大招风。汉武帝都惧怕这些豪侠的威望,于是让他们迁徙到茂陵。而郭解虽然被迫迁了,却没意识到这时危险已经来了,还不把中央放在眼里。他的侄子先把迫他们迁徙的姓杨县吏给杀了,杨家人告状,郭解的人又把告状的人杀了。这回得罪了天子,缉拿归案,却找不出郭解杀人的直接证据——这是典型黑社会特征,老大们总不会亲手杀人,有人替他行凶。然而中国人可从来没有严格的法制精神,皇帝想杀人,借口总是有的。曾经有个儒生在宴会上说郭解“以奸犯公法”,郭解的门客杀了他、然后跑路。御史大夫就说:“郭解区区百姓,却收养门客、玩弄权势,这么点小事都要杀人,虽然本人不知道,但却比本人杀人还严重,判——大逆不道。”这样郭解不仅本人被杀,还灭了族。 

这就是《游侠列传》里的侠了,说好些,像宋江,武艺怎么也比不过鲁智深之类,却在江湖上名头很响——及时雨;说坏些,就是雏形“黑社会”中的老大,靠着畜养门客“以武犯禁”,为非作歹,不把法律放在眼里。朱家、剧孟还可以说是“宋江”型的,而郭解就明显属于“黑社会”型了。 

汉以后的侠会不会就武功大进,并且真正开始行走江湖,并以比武艺、争武功秘籍为要务呢?不去追究也罢,还是给令狐冲们留些生存空间。

上一篇: 海明威老人与海读后感   下一篇: 游戏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