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华清晖园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9 11:55:27阅读:
字号:小|大
顺德历史上出过4名状元,429名进士,2484名举人,位于大良镇的清晖园原是明末状元黄士俊的府第,后来卖给了清朝进士龙应时。嘉庆五年(1800年)龙应时之子翰林龙廷槐辞官南归,筑园奉母。嗣后,几经龙氏子孙数代苦心经营,至民国初年格局始臻定型,成为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的并称的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抗日战争期间,龙氏家人避居海外,庭院日趋残破。六十年代政府予以修复,当代诗人郭沫若为此写下了《重游清晖园》的诗篇:
弹指经过廿五年 人来重到凤凰园
蔷薇郁郁红逾火,芒果森森碧入天
千顷鱼塘千顷蔗 万家桑土万家弦
缘何篁竹犹垂泪 为喜乾坤已转旋
一九九六年,清晖园再度扩建,面积由七千多平方米增至二万二千多平方米,名园风采又见光大。
清晖园内水木清华,景致清雅优美,造型构筑别具匠心。整个古园吸取苏州园林艺术精华,又能因地制宜,尽显岭南庭院清幽自然、秀丽典雅、雅致古朴的风格。集我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艺术于一身,突出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院、回廊剪裁得体,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厅堂楼馆形态各异,雕镂绘饰,多以岭南佳木花鸟为题材,名人题咏触目皆是。沿路又以书画、雕刻、工艺盆景相绾连,更使景色层递,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步移景换,幽雅含蓄。旧园占地五亩余,以景观层递分为三个部分:南部为方池,是园中主要水景区,亭榭临水,开敞而明朗;中部则是船厅、惜阴书屋、花纳厅等建筑,南临水池,周有假山,情景交融,是全园精华所在。北部由竹苑、归寄庐等小院组成,自成环境清幽的园中园景区。园内广植花卉果木,不仅有岭南佳果,还有苏杭名花,修篁幽竹如屏,老树古藤成林,百姿千态,清香馥郁,与古色古香之楼阁亭榭交相掩映,更见春意盎然,倘佯其间,令人流连忘返
进园就是新建的红蕖书屋,座落在绿茵丛中,整个厅堂开敞通透,装饰用色鲜亮,清新脱俗。堂前一池碧水,引入苏州沧浪亭的宋代石法,用黄石及本地的龙江石,堆砌出既有生命力,又有历史感的五百罗汉群石。顺着池边的假山,信步踏上小径,路南也有一片假山沿水砌筑。凤来峰突兀水中。凤来峰,借“凤城”取名,是以宋代被列为贡品的山东花石纲共二千多吨砌成,高12.8米,是省内最大的花石纲石山。造型较为夸张,选用了古代经典的“风云际会”石山构图。又似一只振翅欲飞的凤凰,醒人眼目。峰上有小亭,飞瀑直泻池中。池畔林木森森,池中莲荷点点,红花绿叶相映成趣,鱼翔浅底,珠泛绿漪,自得山水林壑之趣。往北经滨水游廊,便可到方池西南角的碧溪草堂。此堂为园内最古老的建筑,建于清道光丙午年(1846) 。門是圓洞形的,门框则用木雕鏤成兩束交疊翠竹,型态逼肖,給人安闲清逸的詩意。园门两侧为玻璃屏门,左右二侧的池板上各刻有用隶书、篆书和不同花鸟虫鱼化成的象形文字书写的四十八个“寿”字,称为“百寿图”,精思傅会,特别引人注目。房外腰墙有一幅百年阴纹大砖雕竹石图, 线条简洁,苍劲有力,刻有几竿疏竹茂树,题为“轻烟挹露”,旁有题词是:“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也无心”,敬竹爱竹,发自肺腑。草堂与半边水榭之间的夹缝中,长着一棵苍翠的百龄龙眼树,荫蔽房舍,享受清凉自在。而池塘四周种着各种花木,送来阵阵芬芳,透露出岭南水乡村野的雅静风光。
前行,顿觉豁然开朗——清晖前部精华之景一一展现面前:近处是一鉴方塘,光可鉴人,澄亦清心。六角亭、澄漪亭依卧水边。对岸假山洞门耸立,透过竹廊漏花窗,花纳亭翼然而立。四望绿荫连绵,亭台高低错落,曲廊衔接,古树穿插。六角亭入口两柱挂着一副对联:“跨水架楹黄篱院落, 拾香开镜燕子池塘”,写出了绿潮红雾、美不胜收的意境。
清晖园的船厅坐落在水池之北,是舫屋和楼厅建筑的结合体,平面象舫,主体如楼,无论从造型还是装饰,都有着浓郁的粤中特色。楼屋形似珠江上的紫洞艇,两侧饰以水波纹。前舱和后舱之间有一道间隔,木雕镂空成芭蕉双面图案,两边芭蕉树下的石头上各刻有两只蜗牛,看似在在缓缓蠕动,窗户的格子则以木树竹叶装饰。走道上有木栏扶手,往下望则是碧波涟漪的青青池塘。置身其间,恍如泛舟在蕉林浓密、竹荫蔽天的水乡。即便是在盛暑炎夏,也自觉荫翳生凉,暑气顿消。由南楼(船厅后舱)登小梯,经迂回的露天平台可达船厅二楼(前舱)。凭栏眺望,莲池水榭,山石花木,皆奔来眼底,一派迷人景色。楼门两旁挂着的关晓峰所书对联:“楼台浸明月,灯火耀清晖”,更有画龙点晴之妙。船厅东面的景物主要由假山和花卉果木组成。四时不谢之花与八节长青之草互相掩映,营造出一个心旷神怡的环境。这里有许多珍贵的花木,如玉堂春(又名木兰),花大如碗,晶莹若玉,白蕾点点,芳香四溢。此外还有罕见的百年紫藤、龙眼、银杏、九里香、米仔兰、佛肚竹等,欣欣生机,令人荡气回肠。
惜荫书屋和真砚斋是一组同船厅相连的园林小筑。从书屋、真砚的题名,可知这里原是园主人的读书之处。在惜荫书屋左面地势高处,建有四角形的“花纳”亭。它不用一般的梁柱结构,也没有天花板。亭内梁柱相接处用精致木刻通花“撑角”顶起,亭顶以瓦筒和石灰塑造而成,线条简洁明快,造型轻巧古雅,是岭南古建亭台的代表之作。船亭至花纳亭周围遍植各种岭南奇花异木,形成一片绿海,称作“绿云深处”,既风雅,又贴切。船厅游廊下的小亭中悬挂着的牌匾,据说是乾隆帝之子成亲王的手书,笔力雄劲,神韵独到,也算是没有辜负如此美景。
弹指经过廿五年 人来重到凤凰园
蔷薇郁郁红逾火,芒果森森碧入天
千顷鱼塘千顷蔗 万家桑土万家弦
缘何篁竹犹垂泪 为喜乾坤已转旋
一九九六年,清晖园再度扩建,面积由七千多平方米增至二万二千多平方米,名园风采又见光大。
清晖园内水木清华,景致清雅优美,造型构筑别具匠心。整个古园吸取苏州园林艺术精华,又能因地制宜,尽显岭南庭院清幽自然、秀丽典雅、雅致古朴的风格。集我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艺术于一身,突出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院、回廊剪裁得体,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厅堂楼馆形态各异,雕镂绘饰,多以岭南佳木花鸟为题材,名人题咏触目皆是。沿路又以书画、雕刻、工艺盆景相绾连,更使景色层递,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步移景换,幽雅含蓄。旧园占地五亩余,以景观层递分为三个部分:南部为方池,是园中主要水景区,亭榭临水,开敞而明朗;中部则是船厅、惜阴书屋、花纳厅等建筑,南临水池,周有假山,情景交融,是全园精华所在。北部由竹苑、归寄庐等小院组成,自成环境清幽的园中园景区。园内广植花卉果木,不仅有岭南佳果,还有苏杭名花,修篁幽竹如屏,老树古藤成林,百姿千态,清香馥郁,与古色古香之楼阁亭榭交相掩映,更见春意盎然,倘佯其间,令人流连忘返
进园就是新建的红蕖书屋,座落在绿茵丛中,整个厅堂开敞通透,装饰用色鲜亮,清新脱俗。堂前一池碧水,引入苏州沧浪亭的宋代石法,用黄石及本地的龙江石,堆砌出既有生命力,又有历史感的五百罗汉群石。顺着池边的假山,信步踏上小径,路南也有一片假山沿水砌筑。凤来峰突兀水中。凤来峰,借“凤城”取名,是以宋代被列为贡品的山东花石纲共二千多吨砌成,高12.8米,是省内最大的花石纲石山。造型较为夸张,选用了古代经典的“风云际会”石山构图。又似一只振翅欲飞的凤凰,醒人眼目。峰上有小亭,飞瀑直泻池中。池畔林木森森,池中莲荷点点,红花绿叶相映成趣,鱼翔浅底,珠泛绿漪,自得山水林壑之趣。往北经滨水游廊,便可到方池西南角的碧溪草堂。此堂为园内最古老的建筑,建于清道光丙午年(1846) 。門是圓洞形的,门框则用木雕鏤成兩束交疊翠竹,型态逼肖,給人安闲清逸的詩意。园门两侧为玻璃屏门,左右二侧的池板上各刻有用隶书、篆书和不同花鸟虫鱼化成的象形文字书写的四十八个“寿”字,称为“百寿图”,精思傅会,特别引人注目。房外腰墙有一幅百年阴纹大砖雕竹石图, 线条简洁,苍劲有力,刻有几竿疏竹茂树,题为“轻烟挹露”,旁有题词是:“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也无心”,敬竹爱竹,发自肺腑。草堂与半边水榭之间的夹缝中,长着一棵苍翠的百龄龙眼树,荫蔽房舍,享受清凉自在。而池塘四周种着各种花木,送来阵阵芬芳,透露出岭南水乡村野的雅静风光。
前行,顿觉豁然开朗——清晖前部精华之景一一展现面前:近处是一鉴方塘,光可鉴人,澄亦清心。六角亭、澄漪亭依卧水边。对岸假山洞门耸立,透过竹廊漏花窗,花纳亭翼然而立。四望绿荫连绵,亭台高低错落,曲廊衔接,古树穿插。六角亭入口两柱挂着一副对联:“跨水架楹黄篱院落, 拾香开镜燕子池塘”,写出了绿潮红雾、美不胜收的意境。
清晖园的船厅坐落在水池之北,是舫屋和楼厅建筑的结合体,平面象舫,主体如楼,无论从造型还是装饰,都有着浓郁的粤中特色。楼屋形似珠江上的紫洞艇,两侧饰以水波纹。前舱和后舱之间有一道间隔,木雕镂空成芭蕉双面图案,两边芭蕉树下的石头上各刻有两只蜗牛,看似在在缓缓蠕动,窗户的格子则以木树竹叶装饰。走道上有木栏扶手,往下望则是碧波涟漪的青青池塘。置身其间,恍如泛舟在蕉林浓密、竹荫蔽天的水乡。即便是在盛暑炎夏,也自觉荫翳生凉,暑气顿消。由南楼(船厅后舱)登小梯,经迂回的露天平台可达船厅二楼(前舱)。凭栏眺望,莲池水榭,山石花木,皆奔来眼底,一派迷人景色。楼门两旁挂着的关晓峰所书对联:“楼台浸明月,灯火耀清晖”,更有画龙点晴之妙。船厅东面的景物主要由假山和花卉果木组成。四时不谢之花与八节长青之草互相掩映,营造出一个心旷神怡的环境。这里有许多珍贵的花木,如玉堂春(又名木兰),花大如碗,晶莹若玉,白蕾点点,芳香四溢。此外还有罕见的百年紫藤、龙眼、银杏、九里香、米仔兰、佛肚竹等,欣欣生机,令人荡气回肠。
惜荫书屋和真砚斋是一组同船厅相连的园林小筑。从书屋、真砚的题名,可知这里原是园主人的读书之处。在惜荫书屋左面地势高处,建有四角形的“花纳”亭。它不用一般的梁柱结构,也没有天花板。亭内梁柱相接处用精致木刻通花“撑角”顶起,亭顶以瓦筒和石灰塑造而成,线条简洁明快,造型轻巧古雅,是岭南古建亭台的代表之作。船亭至花纳亭周围遍植各种岭南奇花异木,形成一片绿海,称作“绿云深处”,既风雅,又贴切。船厅游廊下的小亭中悬挂着的牌匾,据说是乾隆帝之子成亲王的手书,笔力雄劲,神韵独到,也算是没有辜负如此美景。
“风过有声皆竹韵,明月无处无花香”,清晖园竹苑正门上的这幅对联,点出了北部景区的雅静风貌。竹苑的景色,呈现出楼屋鳞毗、假山阻隔、巷院兼通的特点。从形似圆月的正门走进,眼前是一条修篁夹道, 左边建有“梦笔生花馆”,右边筑有狭长的大型壁山,山势起伏,玲珑浮突,通透美观。石山刻有"斗洞"二字,斗洞纯用英石垒就,外为石山,内为两宗院落的通道。洞内曲折如北斗七星,仅容一人通行,故名。穿过斗洞, 便来到另一个清静世界——“归寄庐”,则见园中有园,别有洞天。曲折回廊连接着两个厅堂,前厅为两层砖木楼房,正面有一幅大型木刻浮雕——“百寿桃”,上刻一棵枝繁叶茂结着一百多果实的仙桃树,树下有石,石上长着烂熳的山兰,富贵中不乏清新。古清晖园占地不大,却在五亩多的园林中横陈了无限春光。由于园林立意深邃,风格古朴,亭榭台阁浓淡得当,花树水石疏密有致,浓郁的文化气息更使园中景物沐浴在灵秀之中,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诗情画意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