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发现嘎咚》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9 11:55:30阅读:
字号:小|大
嘎咚是一个村的称谓,我要说的是“满布网”是一个村民组,它隶属于嘎咚。“满布网”是布依语译音,是勤奋、勤劳、勤快的意思,汉语叫小躲摆。我在《发现嘎咚》的文章里提到过,当时并不知道小躲摆的布依话叫“满布网”,也不是猜测的躲匪之意了。本想用《发现满布网》做题,但要说的事又《发现嘎咚》沿线说完的事,因此,还是叫续写《发现嘎咚》好了。
一座“总统府”遗址
嘎咚的深秋,好像还没有多大的变化,千年不长一寸、老而小的树木,从岩缝隙里挤出来,倒挂在瓦灰色的岩石上,依然风骚,绿的依然绿,红的依然红,黄的依然黄,仿佛是在抗争着秋意的渐变。只有镶嵌在大山脚下农家田园,涌现金波的稻子没有了,变成了一丛丛草垛,站立于湿淋淋的田里,犹如守卫田园的卫兵。天空落下的雨点没了,有阳光洒下金辉,仿佛老天是在为我们露出笑脸,也许是已经知道我们远道而来光临这方宝地,才如此赏脸,如此多情。空旷的田野里,那些还没收完稻子的村民也还在忙碌,有零星的打斗声传来,也有停下手中的活儿,用一种凝惑的眼神在向我们张望的。
我们终于有了知情的向导,是嘎咚小学的两位老师。领着我们穿过满布网的外院,从一个两山夹持的山垭翻过去。满布网的后院,另是一番天地,宽敞的田园,封闭的地形,二三十来户人家靠山而居。我们跨过田园,沿一条小路上山,向导一路惋惜地唠叨:“原是一条尚好的石阶路,都被不知保护的村民们撬走了石头。”但从残留的石阶和城门来看,可以看得出当年的辉煌。
我们先沿路直上后环行于山道,沿路可看见多处断墙残壁。早先听说这里是一个监狱遗址,向导说它叫“总统府”。我不知道这“总统府”的含意,又或是那朝那代的建制,也许只是一种称谓上的误传而已。我们来到了从大山半坡推出的小山堡上,虽然已经是汗水淋漓,但总显现出兴奋的神情。小山的顶部比较平,成圆形,是由一块天然的整体岩石构成。大约百来个平方,只有我们上来的一条路是唯一的,四周几乎是悬崖绝壁。向导说:“这是传说中的审判台,顿时感到它的不凡与威严了。我们站于台上,山风徐徐,视野开阔,山峦耸立,田园平坦,阡陌交通,瓦屋重叠。向导比划着,讲述着,世代相传的同一个不变的故事:“对面山的左半山平坦处是哨所,我们来的山垭和右面的山垭均设有卡子门。”这样看来“总统府” 方圆应该在一公里左右。我在审判台的前后左右转了一圈,不停地压下快门,不断的思考想从那流失的符号中找到当年信息。我发现在审判台的前后左右和对面的山上的任意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这里审判罪犯的情形,可想当年选址的苦心了。
“总统府”地势十分险要,五六十亩的建房遗址,只有在山脚还有葱茏的树,这半山却看不到一棵大树木,光秃秃的一大片,是被砍了,还是它本就不长树呢?在审判台的上下、左右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流失和人世间沧桑巨变,削平了当年“总统府”的风采,变成了村民们要辛劳半年之久才能填肚子的包谷地,甚至变成了古老的坟地,但从那残存的墙壁,还是感受得到它当年的威严与气势。特别是审判台前面那建在绝壁上尚存监狱残墙,更会感受到囚徒插翅难飞。向导从另一条下山的路走了,我因拍照而后追,却在悬崖上无处可行,几经指引未果,不得不原路折回。
一个与“武官”有关的家族
在回来的路上,我们遇上当年主宰这座“总统府”的族中人, 73岁吴应芳老人。他说:“传说是我们吴家老祖宗,考上了武官,要子岩的王家老祖宗考取了文官,才在这里立‘都’的;五十年代初,我还见过传到幺房手里的顶子,圆圆的,灰黄色的,比大指母大些;那斩人的大刀,解放初我还扛着同解放军去缴匪,刀把有米把长,刀也有米把长。”他在给我说故事的时候,一直在强调是一代传一代听来的,好多事他也不清楚。有关资料说,武官之名,在古代叫都尉即郡尉。掌握一郡的军事,官阶略低于太守。春秋时有军尉,掌武事,适尉掌刑狱。“总统”的主人会不会适尉。从老人的描述,“总统府”的主人顶子应是鶡冠(又称武冠)为古代武官武将所戴,冠顶插饰鶡毛以示英勇。鶡(音何)是属鸱鸟类,性勇好斗,至死不怯,为秦汉及秦以前各代武官所戴。《汉宫仪》记有“虎贲冠(鶡冠)插两鶡尾”。《禽经》记有“鶡冠武士服之,象其勇”。老人说的“顶”也许鶡冠上左右两边圆形的金饰物。总统府属于那朝那代所见还没有找到确切的依据。吴姓在嘎咚是一个大家族,有上百户人家。在嘎咚寨子的路边,有一座杂刺丛生的坟墓,没有牌记,只在坟墓的前边立有一块象征牌的石头。说是传说上的武官墓。由于老人忙于农活,没能询问武官在他们吴氏家族中的《族普》是否记载,无不为之遗憾。
一个机智的寡妇
在满布网前院的背后,一个叫港研的山上,有一个机智的寡妇在上面居住,传闻说姓吴,俗称吴寡妇。“港研”是布依语,是山垭的意思。要上到吴寡妇居住的地方是非常艰难的,路险而窄。不可想象,当年的吴寡妇出入于此,还会受到盗贼的侵扰。在去吴寡妇居住的山崖中段,有一个山洞虽然不深,但是,洞口有一根石柱犹如一个巨人,头顶大洞顶,作为风景,是没说的了。洞口有一块巨石,是天然的平台,站在这里与“总统府”遥遥想望。走进洞里有古人居住的遗迹。传说吴寡妇为了防盗贼的侵扰,曾在这里设置茅人数个,用绳子连着与路上再连,挂上铃铛,有人上山,绊着绳子,铃铛响,茅人动,吓退盗贼。一计被识破,吴寡妇又施二计,在黄泥里拌辣椒面,用竹筒造出巨人之屎,又用稻草编成巨人之鞋丢于路边,上山的人,见了,误认为山上居住的人高大无比,力大无穷,自然就不敢上山扰乱。二计被识破,吴寡妇又生三计。传说吴寡妇见盗贼上山,就把猪弄叫,盗贼以为山上正在杀猪,误判一定有人不少,就算有斗胆也不敢上山扰她了。一路艰辛,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吴寡妇的居住地,在大山的半山腰,是一小山凹,周围的小灌木林茂盛地长在岩石上,中间只有三台供村民们耕种的土地了,已经看不见有人居住过的遗迹了。走到前沿,却可以目击千里,看得清山下的一切动静,下到山脚,也还会听到人们茶余饭后说起吴寡妇的故事来的,这故事也不会因为吴寡妇的有无,不在有人提及,只会一代一代传下去,并且会越传越神奇。
一座“总统府”遗址
嘎咚的深秋,好像还没有多大的变化,千年不长一寸、老而小的树木,从岩缝隙里挤出来,倒挂在瓦灰色的岩石上,依然风骚,绿的依然绿,红的依然红,黄的依然黄,仿佛是在抗争着秋意的渐变。只有镶嵌在大山脚下农家田园,涌现金波的稻子没有了,变成了一丛丛草垛,站立于湿淋淋的田里,犹如守卫田园的卫兵。天空落下的雨点没了,有阳光洒下金辉,仿佛老天是在为我们露出笑脸,也许是已经知道我们远道而来光临这方宝地,才如此赏脸,如此多情。空旷的田野里,那些还没收完稻子的村民也还在忙碌,有零星的打斗声传来,也有停下手中的活儿,用一种凝惑的眼神在向我们张望的。
我们终于有了知情的向导,是嘎咚小学的两位老师。领着我们穿过满布网的外院,从一个两山夹持的山垭翻过去。满布网的后院,另是一番天地,宽敞的田园,封闭的地形,二三十来户人家靠山而居。我们跨过田园,沿一条小路上山,向导一路惋惜地唠叨:“原是一条尚好的石阶路,都被不知保护的村民们撬走了石头。”但从残留的石阶和城门来看,可以看得出当年的辉煌。
我们先沿路直上后环行于山道,沿路可看见多处断墙残壁。早先听说这里是一个监狱遗址,向导说它叫“总统府”。我不知道这“总统府”的含意,又或是那朝那代的建制,也许只是一种称谓上的误传而已。我们来到了从大山半坡推出的小山堡上,虽然已经是汗水淋漓,但总显现出兴奋的神情。小山的顶部比较平,成圆形,是由一块天然的整体岩石构成。大约百来个平方,只有我们上来的一条路是唯一的,四周几乎是悬崖绝壁。向导说:“这是传说中的审判台,顿时感到它的不凡与威严了。我们站于台上,山风徐徐,视野开阔,山峦耸立,田园平坦,阡陌交通,瓦屋重叠。向导比划着,讲述着,世代相传的同一个不变的故事:“对面山的左半山平坦处是哨所,我们来的山垭和右面的山垭均设有卡子门。”这样看来“总统府” 方圆应该在一公里左右。我在审判台的前后左右转了一圈,不停地压下快门,不断的思考想从那流失的符号中找到当年信息。我发现在审判台的前后左右和对面的山上的任意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这里审判罪犯的情形,可想当年选址的苦心了。
“总统府”地势十分险要,五六十亩的建房遗址,只有在山脚还有葱茏的树,这半山却看不到一棵大树木,光秃秃的一大片,是被砍了,还是它本就不长树呢?在审判台的上下、左右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流失和人世间沧桑巨变,削平了当年“总统府”的风采,变成了村民们要辛劳半年之久才能填肚子的包谷地,甚至变成了古老的坟地,但从那残存的墙壁,还是感受得到它当年的威严与气势。特别是审判台前面那建在绝壁上尚存监狱残墙,更会感受到囚徒插翅难飞。向导从另一条下山的路走了,我因拍照而后追,却在悬崖上无处可行,几经指引未果,不得不原路折回。
一个与“武官”有关的家族
在回来的路上,我们遇上当年主宰这座“总统府”的族中人, 73岁吴应芳老人。他说:“传说是我们吴家老祖宗,考上了武官,要子岩的王家老祖宗考取了文官,才在这里立‘都’的;五十年代初,我还见过传到幺房手里的顶子,圆圆的,灰黄色的,比大指母大些;那斩人的大刀,解放初我还扛着同解放军去缴匪,刀把有米把长,刀也有米把长。”他在给我说故事的时候,一直在强调是一代传一代听来的,好多事他也不清楚。有关资料说,武官之名,在古代叫都尉即郡尉。掌握一郡的军事,官阶略低于太守。春秋时有军尉,掌武事,适尉掌刑狱。“总统”的主人会不会适尉。从老人的描述,“总统府”的主人顶子应是鶡冠(又称武冠)为古代武官武将所戴,冠顶插饰鶡毛以示英勇。鶡(音何)是属鸱鸟类,性勇好斗,至死不怯,为秦汉及秦以前各代武官所戴。《汉宫仪》记有“虎贲冠(鶡冠)插两鶡尾”。《禽经》记有“鶡冠武士服之,象其勇”。老人说的“顶”也许鶡冠上左右两边圆形的金饰物。总统府属于那朝那代所见还没有找到确切的依据。吴姓在嘎咚是一个大家族,有上百户人家。在嘎咚寨子的路边,有一座杂刺丛生的坟墓,没有牌记,只在坟墓的前边立有一块象征牌的石头。说是传说上的武官墓。由于老人忙于农活,没能询问武官在他们吴氏家族中的《族普》是否记载,无不为之遗憾。
一个机智的寡妇
在满布网前院的背后,一个叫港研的山上,有一个机智的寡妇在上面居住,传闻说姓吴,俗称吴寡妇。“港研”是布依语,是山垭的意思。要上到吴寡妇居住的地方是非常艰难的,路险而窄。不可想象,当年的吴寡妇出入于此,还会受到盗贼的侵扰。在去吴寡妇居住的山崖中段,有一个山洞虽然不深,但是,洞口有一根石柱犹如一个巨人,头顶大洞顶,作为风景,是没说的了。洞口有一块巨石,是天然的平台,站在这里与“总统府”遥遥想望。走进洞里有古人居住的遗迹。传说吴寡妇为了防盗贼的侵扰,曾在这里设置茅人数个,用绳子连着与路上再连,挂上铃铛,有人上山,绊着绳子,铃铛响,茅人动,吓退盗贼。一计被识破,吴寡妇又施二计,在黄泥里拌辣椒面,用竹筒造出巨人之屎,又用稻草编成巨人之鞋丢于路边,上山的人,见了,误认为山上居住的人高大无比,力大无穷,自然就不敢上山扰乱。二计被识破,吴寡妇又生三计。传说吴寡妇见盗贼上山,就把猪弄叫,盗贼以为山上正在杀猪,误判一定有人不少,就算有斗胆也不敢上山扰她了。一路艰辛,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吴寡妇的居住地,在大山的半山腰,是一小山凹,周围的小灌木林茂盛地长在岩石上,中间只有三台供村民们耕种的土地了,已经看不见有人居住过的遗迹了。走到前沿,却可以目击千里,看得清山下的一切动静,下到山脚,也还会听到人们茶余饭后说起吴寡妇的故事来的,这故事也不会因为吴寡妇的有无,不在有人提及,只会一代一代传下去,并且会越传越神奇。
离开满布网,火烧云早早挂在天边,金灿,火红,逆光下的大山显得厚重,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