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重点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7:00:04阅读:
字号:小|大
一、要深化对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认识 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重点建设。特别是去年,我们认真实施“百项千亿”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年完成重点建设投资151.2亿元,同比增长60.8%,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动工或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改善了发展硬环境,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再创环境新优势,既适逢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竣挑战。各地、各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抓好重点建设的重大意义,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不断开创重点工程建设的新局面。 (一)抓好重点工程建设是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行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今年年初,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集中精力打好基础设施建设这场硬仗,这是我们立足温州实际,把握新的发展机遇,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从宏观层面讲,重点工程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关键性的作用,是实施“一港三城”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离开了这个支点,我们要建设东南沿海大商港、国际性轻工城、最具活力的开放城市和滨海山水文化名城也就无从谈起。从微观角度说,重点建设包括了水利电力交通、产业化和信息化、科教文卫体、生态与环境、帮扶致富等工程,涉及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抓好这些工程建设,就能够为实现全市统筹发展奠定基础。从政府自身看,重点工程建设是政府抓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重点工程抓得怎么样,既是政府行政能力的体现,也是对政府工作成效最直接的检验。我们经常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重要的就是体现在重点工程建设上,体现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上,体现在老百姓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满意度上。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行政能力建设的政治高度,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扎扎实实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二)抓好重点工程建设是我们实施大投入、大建设促进大发展、大提高战略的重要抓手。投入产出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就不可能推动经济发展。没有投入,就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几年温州与同类城市的发展差距有些拉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在不断拉大。温州要缩小与先进城市的发展差距,必须在投入上下功夫。当然,这些投入必须是高质量、有效益的投入。没有今天的大投入、大建设,就没有明天的大发展、大提高;没有今天的大投入、大建设,赶超先进城市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要确立“今年高起点、明年新突破、后年大跨越”的投资目标,因为大家都在发展,如果温州没有超常规的投入、超常规的增长和超常规发展的勇气,就无法缩小与人家的差距。试想,如果我们不加大对港口、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我们怎么能够发挥区位优势,成为区域性领跑城市?如果我们不加大对电厂、电网等能源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全市生产生活用电严重短缺的状况怎么能够得到解决?如果我们不加大对园区的投入力度,我们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又如何有效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说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已迫切要求我们在一些大的工程项目上要有大的动作,要有超常规投入。我们要大力度推进“百项千亿”工程实施,集中精力打好基础设施建设这场硬仗,就是要把它作为实施大投入、大建设,促进大发展、大提高战略的重要载体来抓。通过实施“百项千亿”和重点工程建设,来带动温州的大投入、大建设,实现温州明天的大发展和大提高。 (三)抓好重点工程建设是我们优化发展环境,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区域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发展环境的竞争,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基础、是载体。要不断增强我市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硬环境建设,努力构筑适度超前、适应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新平台。近年来,尽管我市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已有所缓解,但经济发展是动态的,目前我市的基础设施仍然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就是要解决不相适应和同步提高的问题,如电力,去年来供应紧张的矛盾再度显现,夏季用电高峰期温州电网统调最大电力供应约200万千瓦,最大电力缺口80到100万千瓦左右,不少企业“开四停三”,生产受到很大影响,据预测今年可能还会扩大。再如对外交通、港口建设等,都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严重制约了我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很显然,我市的基础设施,从“有所缓解”到“基本适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基本适应”到“适度超前”更需付出百倍努力。我们一定要下决心,花大力气,再苦干几年,大干几年,实施好“百项千亿”工程,加快重点工程建设,使温州经济发展的硬环境有一个质的飞跃,不断增强我市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要明确今年重点工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精心谋划“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关于今年工作,不久前召开的市委九届五次全会和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已作了全面部署。总的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一港三城”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增强实力,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力以赴破解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欠发达地区发展“三大难题”,集中力量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维护社会稳定“三大硬仗”,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今年重点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突出基础性、枢纽性、先导性和关键性的重大设施建设,大力度推进“百项千亿”工程实施,全力掀起重点工程建设新的高潮。今年,计划安排重点工程项目106个,其中,建成和基本建成项目19个,续建项目68个,开工或争取开工项目19个,完成投资185亿元以上。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构建枢纽型、网络型的大交通格局。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加快构建以深水港、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为支撑的现代化对外交通网络。续建状元岙港区一期、龙湾港区,新建七里港二期等工程,做好乐清湾港区、大小门岛港区、灵昆港区等前期工作。加快实施温州(洞头)半岛工程、绕城高速公路北线、诸永高速公路永嘉段、58省道改建、104国道乐清和永嘉段改建、飞云江三桥工程,开工七都大桥、文泰线和78省道改建工程,建成金丽温高速公路永鹿段。做好龙丽温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西线、甬台温复线、洞头疏港高速公路、瓯江过江通道等前期工作。推进温福铁路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开工建设甬台温铁路。以适应开通国际航线为目标,加快温州永强机场扩建,努力提高空港口岸的适航能力。 (二)化大力气缓解要素供应紧张状况。完成温州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加快建设浙能乐清电厂,做好苍南电厂和泰顺抽水蓄能电站的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500千伏温东输变电工程,建成500千伏温南输变电和220千伏里垟、五甲、象东输变电等项目。加快城市西向排洪、戍浦江河口治理和七都、水头、飞云、灵昆等重点城镇防洪堤建设,开工建设楠溪江供水、洞头大陆引水、珊溪水库向平苍供水等工程。全面实施17万亩在建围垦造地工程,开工建设半岛浅滩二期、瑞安丁山二期等工程,增加土地战略资源。加快用户接入网建设,扩大利用互联网,积极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促进社会经济活动的时效化和协同化。 (三)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生态市建设。完成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优化城市路网布局。继续抓好瓯海大道、南塘大道、温州大道、沿江路二期、汤家桥路、西山路二期等城市主干道建设,打通老城区道路卡口,促进新老城区连通连片。加快城市中心区配套设施和龙湾、瓯海行政中心区建设,启动杨府山会展商务中心。搞好沿江防洪景观带和温瑞塘河文化带建设,续建加洲乐园、白鹿洲公园、汇昌河水上公园、九山公园二期等工程。集中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加强市区进城口美化、顺畅工程建设,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以“三大水系”、温瑞塘河和制革、电镀、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打好污染集中整治攻坚战。开工建设城市西片和龙湾、文成污水处理厂,逐步完善各县(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卧旗山、杨府山垃圾场终场改造工程,完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力争市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搞好温州生态园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四)着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加快实施《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深化细化配套专项规划,抓紧启动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提升作用大的重大工业项目,大力发展石油化工、船舶制造、装备制造、汽摩配、电工电器、泵阀等行业,努力延伸产业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适度超前、滚动开发”的方针,全力抓好滨海新区和中国鞋都、乐清经济开发区、温州(鹿城)轻工特色园区、浙江瓯北泵阀、平阳萧江塑编、苍南家具等产业化项目建设。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精心组织实施百项重点技改工程和百项产业共性技术攻关,确保工业性投资达到180亿元以上。同时,加大要素资源投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做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高起点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逐步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 (五)突出抓好与民生问题相关的社会事业项目。围绕提高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整体水平,建成温州图书档案馆、龙湾中学、永嘉中学、平阳中学、泰顺一中迁建、洞头县人民医院迁建等项目,加快温州大学(筹)、温州医学院新校园和第二外国语学校、工人文化宫、温医附一院迁建、温州传染病医院等一批重大设施项目建设,逐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文化和医疗卫生体系。同时,围绕统筹城乡建设和发展,加快洞头中心渔港、艚渔港和瑞安东山埠、乐清蒲岐、洞头南塘、苍南艚四大水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全面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和乡村康庄工程,完成20个示范村和300个整治村建设任务,改造通乡公路280公里、通村公路2500公里。抓好千库保安、万里清水河道和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要加强对重点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实施 抓好重点工程建设,集中精力打好基础设施建设这场硬仗,这是市委、市政府今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必须狠抓落实,如期完成。各地、各部门要把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做细做实,切实保障重点建设有条不紊地顺利实施。 一要抓责任的落实。重点工程涉及面广,涵盖领域宽,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制和严格考核的工作责任制。市政府将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下达工作责任书,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具体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市计委、市重点办具体负责重点工程前期组织和实施中的协调工作,并协助做好督促检查。把重点工程年度实施计划列入市政府对市级部门年度考核一类目标,同步下达年度计划和考核目标。要探索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新机制,借鉴瑞安市建立投资建设管理中心的经验和做法,从机制和体制上解决投资效益、工程质量和部门保护等问题。同时,各地、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积极服务于重点工程建设。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重申:重点工程建设涉及到哪里,就是哪里的重点工作,任何地方和部门都必须全力配合,高效率地提供服务,决不允许“讨价还价”。如果因为某地某部门不负责任而发生延误甚至阻扰工程建设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将严肃处理。 二要抓资金的到位。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更是重点建设的保证。随着重点项目陆续开工,资金需求越大,资金缺口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方面要建立市、县财政性资金与重点工程年度计划配套协调机制。把年度计划作为市、县(市、区)财政性建设资金安排的依据和确保的重点,市、县财政性预算资金和纳入财政管理的各种政府性专项建设基金、土地出让金及国有资本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后收益等,均要调整支出结构,向重点工程倾斜,保证公益性项目建设。对列入国家、省和市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可通过向国家、省有关部门及相关投资公司等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和建设资金。市里对市级财政用于重点工程的资金已进行了多次衔接,加大了投入力度。各县(市、区)政府也要进行认真研究,确保资金配套和建设需要。另一方面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和启动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我市民间储蓄资金总量大,投资意识较强,积极性很高,要充分挖掘民间投资的潜力,最大限度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引导民资和外资参与重点工程建设。推行新型融资方式,积极组建各种类型的产业投资基金和信托基金,推广融资租赁,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项目。 三要抓项目的供地。重点项目建设涉及资金、征地、拆迁、设计、施工及物资供应等诸多环节,其中征地拆迁、政策处理是难点中的难点,重点中的重点,而且工作难度将越来越大。去年因为征地的不落实导致了很多重点项目无法按原定计划开工建设。但是从温州今后的发展考虑,重点项目不能不上,征地工作也必须落实到位,根据多年重点建设的经验,建立地方政府重点工程项目政策处理工作责任制,是有效推进全市重点工程建设和实施的好办法,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加快和保证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重点建设项目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影响到个别地方和部分群众的实际利益。一方面在政策许可范围内,项目建设单位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适当照顾群众的利益,该让群众得到的一定要让群众得到;群众的合理要求,一定要认真考虑解决;在可能条件下为当地解决一些公益事业。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坚持全局观念,树立大局意识,担负起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把工作做深、做细、做透、做实,确保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四要抓项目的前期。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深度对项目的顺利推进意义重大。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近期建设规划,围绕建设温州“一港三城”的总体目标,加快做好温州深水港、新机场、瓯江过江通道、城市轻轨、东海大道、楠溪江供水工程、泰顺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关系到温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一定要形成储备一批,前期一批,建设一批的良性循环。要注重建设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协调性,避免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规划互相“打架”,影响重大项目的实施进程。市政府已经建立了市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政府也要相应建立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机构,负责当地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综合平衡及牵头协调。 五要抓工程的质量。重点工程资金集中,对经济建设大局影响巨大,质量要求特别高,我们要高度重视。建百年工程,必须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坚持质量第一,确保万无一失。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提高工程质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项目建设的头等任务来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质量。要严格工程建设投资、安全质量和工期的三大控制,进一步完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和合同管理制度。要建立重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行业主管部门、项目法定代表人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法定代表人要按各自职责对相关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要把安全生产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现在安全生产要求很严,责任也很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要追查责任人和当地分管领导的责任,大家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抓紧抓好安全生产,安全施工。同时,要坚持一手抓“精品工程”,一手抓“廉洁工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努力树立重点工程质量优、廉政好的新形象。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