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散文 -> 心情散文 -> 正文

关于“行万里路”的思考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9 11:55:52阅读:
字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国古代圣哲的名言,对现代人来说,尽管印刷技术飞速发展,书籍随处可买、可见,但因为心境浮躁和工作繁忙,读万卷书似乎已经很难做到。所以,人们大谈特谈读书重要和怎样读书的文章比比皆是。而行万里路却太容易了,火车、汽车、飞机、轮船,已经让现在的“万里之行”没有了古人的那种艰辛和劳顿,同时也让人们失去了古人那份在行走中获得的惬意和收益,有人概括我们一些人的出境游为“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赶紧拍个照,回来一问啥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这行万里路的目的、意义、价值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去完成某一次或终生的“万里之行”?很少看到有人专门论述。五一期间,孩子没有回家,我安排她到青岛去作了一次短暂旅游,其主要目的是要她在读书的过程中,试着开始行万里路的学习和训练。但究竟如何去完成这次旅行,我没有仔细交代。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在这里抛砖引玉,既是与孩子作进一步的交流,也是想以此就教各位方家,希望获得大家的指点和帮助!
为什么要行万里路,我以为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丰富阅历,增长见识。古人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要读好案头之文章,必须佐之以地上之山水。纵观古今中外的所有大家,几乎都是沿着这条路走过来的。我国西汉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而后又“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正因为司马迁壮行天下,实地考察,体察民情,广闻博学,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才写成《史记》这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著作。唐代大诗人李白,自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正因为他登庐山、涉黄河、走三峡,才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著名诗句!杜甫漂泊一生,不仅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而且身历战争之乱和流离之苦,所以,才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叹和“即从巫峡穿巴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喜悦,以及《三吏》、《三别》这些流传千古的优秀诗篇。还有李时珍、徐霞客、马可波罗、达尔文、哥伦布都是靠“行路”写出了宏伟巨著或取得重大发现。近人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邓小平远涉重洋勤工俭学,更是为了拯救苦难的祖国,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我想,如果邓小平没有当年在欧洲工厂打工、求学的经历,没有当年对西方市场经济利弊的亲身感受,他在晚年发起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恐怕就没有这样坚决和果断。所以,行万里路,首先是为了丰富阅历,增长见识,为了弥补读书的不足。读书是静态的,行路是动态的。“读万卷书”是学习理论知识,是获得间接经验,吸收他人社会实践的成果;而“行万里路”则是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是获得直接经验,这都是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
二是涵养心灵,拓展胸襟。人从自然中来,美丽的大自然是人类的第一母亲。大自然的山水能够陶冶和浸润人的心灵,使人心灵纯净、心地善良、心胸豁达。现代人自从住进城市后,已经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了,这是人们生命的缺憾!大自然是一本无比丰厚的书。每个人应该一生都很好地读读这本无字之书。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中阐述了他的“养气”说。他说自己以往居家,所交不过邻里乡亲,所见不过数百里之地域,无高山大河可供观赏,所读不过是诸子百家的陈旧书籍,这就局限了自己的视野,养不出浩然之气。于是,“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也就是要像太史公司马迁那样“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以养“奇气”。他说在来京的过程中,过秦汉故都,尽情观赏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峨,黄河的奔流澎湃;到了京师,有仰观了天子的宫阙壮丽,仓廪、府库、城池、苑囿的丰富宏大,才知道天下是那么广大富丽。所以,对于人的发展来说,“行万里路”的作用就在于开阔视野,拓展胸襟。记得先前读《阿q正传》,见阿q鄙薄城里人的描述,比如这一段,“譬如用三尺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他想:这是错的,可笑!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看了就觉得阿q无知可笑。但现在反思,阿q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除了阿q的小农意识的局限外,更主要的恐怕是阿q见的世面太少!他几乎没有走出过未庄,他只知道有未庄,而不知道有比未庄更大的天地。不要以为这是小说创作,刘心武在1979年第一次走出国门时,就曾为在异国客厅里发现有苍蝇而感到诧异!他说,因为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生活久了,把外国一切都想象得非常好,结果见了外国的苍蝇也大惊小怪起来!一个人如果不走出生养自己的那一片狭小的乡土,去游历外面的大千世界,就不可能知道天下有多大,世界有多美,也就不可能培养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和宽阔胸怀。相传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曾要毛泽东去做生意(即经商),而他却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毛泽东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曾录一首《赠父诗》表明心迹: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毛泽东之所以有这样的抱负,是与他在求学期间就坚持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分不开的。他后来也确实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所以,他才胸襟开阔、情怀博大。
三是经历磨难,感悟艰辛。很多人在外旅游,受了一点累,吃了一点苦,便把它看成是吃了大亏的事情,怨声载道。而另一些人却满心欢喜,感谢艰险和苦难。其实,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代,人们对行万里路的要求之一就是要经历艰险、认知苦难、感悟人生。据说清朝历代帝王,为了让深宫后院长大、整天养尊处优的王子们熟悉世态人情、了解民间疾苦,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让王子们外出历练,行走江湖。马丽华在唐古拉大山脉上的青藏公路行走时,曾遭遇大雪封路、汽车搁浅。但她的感悟却是“渴望苦难”!“渴望苦难”是因为“痛苦无疑地充实了每个肯于思想、富于感情的人生。这或许也算是一种生活于世的动力。”“渴望苦难”也因为倾心注目于人类的大苦难,使“我们有了使命感。”苦难常使她警醒。“渴望苦难”还因为“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脱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她还说:“尽管科学成就了一些伟大的改变,但却没有能改变人生的基本事实。人类未能征服自然,只不过服从了自然,避免了一些可避免的困难。但没有除绝祸害。……人类的苦难何止于天灾,还有人祸;何止于人祸;还有个人难以言状的不幸。尤其是个人不幸,即使在未来高度发达了的理想社会里,也是忠实地伴随着人生。”所以,人们应该经历、至少应该熟知一些苦难,以便使我们的肌体变得更加强壮,神经变得更加坚强,心地变得更加善良。既要自己能够承受得起痛苦的打击和艰险的磨砺,又要能关爱他人,同情他人的不幸,帮助他人走出困境。我们这里有句俗语,“父不死崽不大”,意思是父亲不死,儿子不失去父亲的呵护和照顾,不自己经风雨,见世面,就永远长不大。现在有许多独生子女经不起打击,受不了磨难,一经变故或一遇挫折就手足无措或萎靡不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生活的圈子狭小,看到的是灯红酒绿,受用的是锦衣玉食,不知生活艰难和民间疾苦。而行万里路正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丰富他们的人生,使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和柔韧。




四是认识自己,反思自我。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认识自己,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走出狭小的圈子,去与更多的人或民族或国家进行交往和交流,通过观照他人,来反思自我,认识自己。记得还在我少年的时候,父亲曾带我去省城的一位教授家做客。那时刚结束十年“文革”,年近六旬的教授夫妇也刚被解放出来,重返工作岗位。我去的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天气很冷,教授家没暖气。敲开门后,见到的情景是老两口正在各自的房间里伏案读书和写作。交谈中,教授要将十年耽搁的时间抢回来的决心和信心溢于言表。看到这些情景,我很受震撼和感动。我当时在学校的学习是很认真自觉的,成绩也是一流,但我与教授对比,却感到了差距和欠缺。我后来对别人说,父亲带我去教授家一趟,胜过他给我讲一百句大道理和自己看十本书的收获。所以,当我也有了孩子的时候,我就很注意让孩子自己去观照他人,从他人身上学习优点,看到自己的不足。比如,当孩子想参加新东方学习的时候,我就力举她参加远离家乡和父母的北京住宿培训。让她和来自全国不同省市的孩子进行对比和交流。孩子后来说,在北京短暂的培训,学了一些知识是其次,更多的是因为与来自八个省市的孩子住在一个寝室,从了解她们,观察她们和与她们,包括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进一步认识了自己、反思了自我,吸取了他人的长处,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当然,在与别人对比和交流的过程中,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更进一步激发自己前行的信心、动力和勇气。比如,余秋雨教授在完成千禧之旅的过程中,当他看到印度发展的不平衡和一些非洲国家的贫困落后,我想他最大的感受应该是为我们祖国的进步和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当我读了他的《千年一叹》后,我是对今天的生活更加珍惜,对自己的国家更加热爱,对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所以,行万里路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清醒和明白。
五是消除疲劳,消解烦恼。有的人行万里路,不为学习知识,不为反思自我,不为经历磨难,仅仅为放浪形骸,放松情绪,消解疲劳,感受自然的美丽和奇妙。我以为这不但没有错,而且十分必要。清朝学者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唉乃声;方不虚生此耳。”能走出钢精水泥构筑的城市,去听听鸟声、蝉声、虫声、松声等等,当不失为一种人生享受。古人说,不为无益之事,难遣有涯之生。旅游、行万里路,恐怕是最为高雅的“无益”之事了。虽说无益,仅仅是相对紧张工作或必要学习而言,实则也十分有益。毕淑敏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的“行走笔记”中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原本幽默的人,突然不幽默了,你可要高度警惕了。如果你心中一旦出现不愿接听电话的念头,听到电话铃声就烦就害怕,那就应该立刻停止工作,开始休息了。一位女工作人员甚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毕淑敏:“前一段,我就出现了那种情况,我就不会笑了,也不会幽默了。他们立即要我休养。我就和母亲一起到非洲去了,那里的旷野和自由自在的野生动物,还有空气和阳光,让我的身心有了极好的放松。”这位女工作人员还告诉毕淑敏,经过那次休息,“现在,我又像一颗饱满的种子,每天都蓬蓬勃勃的。我不再害怕听到电话铃声了,我知道那是一个人伸出他求救的手,我会把我的手递过去,无论他在水里还是在火里。”行万里路,让我们接近枯竭的心理能量重新得到补充,也不失为一种有意义和价值的选择!
关于为何行万里路,我已经说得够多了。关于怎样行万里路,我以为不外乎这么几点:
第一,要弄清自己出行的目的。是去考察、收集资料,还是开阔眼界,亦或仅为放松休闲?抱什么样的目的,就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和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包括去的地方。
第二,把书读好是前提。只埋头读书,脱离实践,只是一个书呆子;而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走路也仅仅是盲目的行为,不会看到正确的方向,也达不到预期的结果。把书读好,一是平时注意积累;二是出行前注意将万里路途中的风土人情、目的地的人文历史、著名景点作个基本了解。现在有网络,要完成这项准备,十分容易。只是要有心而已。有人说,先去了再说,结果,跑了一趟,把主要的地方都遗漏了。回来虽说阿q式地安慰自己,留点遗憾下次去,但大多数地方下次不可能再去,因为人生毕竟有限,所以,只能是终生遗憾!
第三,是要用心去游。刘心武说:“我提倡用心去游。所谓用心,不是劳心的意思,与工作中的那种用心是两回事,指的是要在有一搭没一搭的轻松旅游中,善于对所遭逢到的景物、事物、人物,有一些细节,檫出心灵的火花,心有所悟,而生出大快乐来。如果旅游一番,心无所悟,那真遗憾。”培根在《论旅行》一文中说:“在旅行一地时,要注意观察下列事物。政治与外交,法律与实施情况,宗教、教堂与寺庙,城堡、港口与交通,文物与古迹,文化情况,如图书馆、学校、会议、演说(如果碰上的话),船舶与海军,雄伟的建筑与优美的公园;军事、兵工厂,经济设施,体育,例如骑术、剑术、体操等等,以及剧院、艺术品和工艺品之类。留心观察一切值得长久记忆的事物,并且访问一切能在这些方面给你以新知识的老师或人们。”我想,这恐怕也算是用心去游的要求之一了。
第四,要保持灵魂的独行。周国平说过:“一个人无论要去什么地方,他的灵魂必须独行。否则,他虽然身体到了那个地方,也不能说他真正到过了那里。”“当一个集体按照一个口令齐步走的时候,灵魂不在场。当若干人朝着一个具体的目的地结伴而行时,灵魂也不在场。……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他还说:“灵魂只能独行,但不是在一片空无中行进。毋宁说,你仿佛是置身在茂密的森林一样,没有现成的路,你必须自己寻找和开辟出一条路来。可是你走着走着,便会在这里那里发现一个脚印、一块用国的木柴,刻在树上的一个记号。于是,你知道了,曾经有一些相似的灵魂在这森林里行走,你的灵魂的独行并不孤独。”原谅我引用了这么长的篇幅,因为,我以为只有周国平老师自己说得最清楚、最明白。周国平老师还说:“外在的眼睛看见现象,内在的眼睛看见意义。被外在的眼睛看见的,成为大脑的贮存,被内在眼睛看见的,成为心灵的财富。”我们行万里路,是不是要坚持灵魂独行,多用内在的眼睛观察,多为心灵积累一些财富呢?!

第五、要善于总结、反思。还是培根说得好:“在旅行结束回到故乡后,不要立刻就把已去过的异国丢到脑后,而应当继续与那些新结交而有价值的友人们保持通信。还应当注意,归国后不要改头换面打扮出一身异国装束。在人们问及旅行情况时,最好只作为一个答问者而不要作为一个夸耀者。不要使自己在别人眼中,成为一个出了一次国就忘记祖先风俗的人,而应当做一个善于把别国的优良事物移栽到本国土壤上的改良者。”善于总结,善于反思,应该是一切积极进取,不断追求进步的人们应该保持的姿态和习惯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