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风很大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9 11:55:53阅读:
字号:小|大
北京风很大
林田
这是凌晨四点/生活那刮干的骨头/在作冰冷的交际 ——特朗斯特罗姆《冬天的程式》
宁静,素远。在北京异地求学的日子里,每次想起那南方的小屋,父母那遥远而又亲切的面容,我都会有这种宁静而素馨的感觉;它仿佛已经成为我每个寂寂的夜晚,陪伴我的书本与夜莺的音乐,成为我每次在京城的边界,目光极尽处唯一的获取与慰藉。尽管我常常想用一种陌生化的语言来叙述这种好像与生俱来的情感以期待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一个理性的承担与自我分享,却总是在不间断的情感挫折与机械复制时代的异质感觉中缓慢地升华并且磨练着如此永恒不变的思念。宁静、素远,是母亲那关爱与温暖无限的眼光,是我从此再也超不出的半径距离,而我只是圆周上的一个小小的点;宁静,素远,是父亲那沉着与宽广巍峨的背影,是一道无法摆脱的阴影,神奇的血缘。
18岁时我出门远行,到了印象中寒风凛冽的北方。时间随着黯淡的记忆流逝,家的概念时而如南方的丘陵在我的头脑中绵绵而去,时而又像北方的风沙渐行渐冷。学校里面的电话亭几乎都成为我唯一的期冀,尽管所有言谈都是简单的问候,平安的遥寄。我常常在怀疑,是否我依然未曾长大,而对生活的绝望总是陪伴着另一种无言的希望?在第一次离开父母的瞬间,那种类似于《18岁,出门远行》(余华小说)的慷慨激昂呢?在万分的不解与犹豫中,我打开这首诗歌——它替我保存着那段岁月的记忆;它告诉我,这首诗歌写于我离家登上46次列车前往北京的时候。
“宽广的大洋界面,尤利西斯可曾远行
为了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名字,一个象征?
而那些随时间逝去的日子
将会在南方的哪个小镇,如刺桐花重新开放?
每一个暗夜,陪伴你的只有夜莺
那象征着流浪的,用自己的胸脯
染红了传说中的玫瑰的精灵
你说你喜欢紫色的青苔,纯粹的声音
一个旗手的爱与死之歌。书本
让你终日泪流满面,空蒙如梦
泉州,一只欲飞的鸥鸟的回声
最终唤醒了你那寂然的存在……” (《泉州,1997》)
然而,纸制的坚强却终于抵挡不住现实的威慑,四年的北京生活让我惊讶不已。北京风很大,尤其是在冬天即将结束而春天刚刚开始,似乎需要先扫除一切纯净与阴影,春天才肯君临一样。每个来过北京的人都会谈及这里的风沙,因为它总是带着京城历史积淀下来的悲凉,带着北方人的性格本质进入你的视野。风起时,我能够很强烈地发现城市的异质感,一种“怀乡病患者”(戴望舒)的无地自容,张楚在一首歌中唱到“布谷鸟在城市的傍晚歌唱”(大意如此)也许是这种心情的注脚。
可惜笔触日渐陌生,我曾不可救药地沉迷于幻想,那就抛开“那刮干的骨头”吧,让想象完成一次自我的欣赏。
自呀呀落地开始,我便一直天真而固执地认为父母周围的一切就是世界的全部,最多也超不过家门前的小院与小溪。至于那条赋予我的童年清澈的记忆的溪流,它将流向哪里却仿佛不是我的想象力所可以触及的了,至少我很清楚地记得我当时没有想过,只知道那里有很多小鱼儿和许多小朋友。可是我从小在孤独中长大,除了爸爸妈妈和姐姐,我几乎不见得有什么玩伴,因此我很小就开始看书,看画画,一本本地懵懵懂懂看过去。整个童年时代让我感觉到趣味无穷的也就是那变幻无穷的象形文字以及他们有趣的位置安排,你很难相信“玫瑰”这两个字会散发出玫瑰的香气,而“梦”则意味着人类想象力的无穷多样性。
直到某一天家里的书本再也满足不了我的需要,爸爸才经常带我进城,找最大的新华书店帮我买书,从《丁丁历险记》、《安徒生童话》买到《唐诗三百首》、《西方现代派作品选》。这时的我才突然发现我一直很自负的世界之外,居然还有更大更精彩的世界在我的想象力死角处躲着、等待着。这一方面令我觉得很没有面子,所以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内心深处对这个刚发现的美丽新世界耿耿于怀,持敌对状态‘;另一方面又让我感到兴奋,并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会对这个未知世界探个究竟。
爸爸妈妈给予了我充分的学习自由与信任。这恐怕是我后来能够广泛接触文学、音乐的最大幸运了。都说家庭是避风港,却不知家庭其实更应该是一块自由的沃土,它让孩子自然地成长。我有时候很遗憾地发现,现在的孩子都没有能够好好的感受到这种好处,它全部被种种莫名其妙的乐器与考试辅导给活生生地掩盖了。我想,任何一个优秀的父母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孩子的天性与自由。而世界,包括纸面的、现实的、想象的,那仅仅是供给孩子自己去发现的一个天地,这样孩子们才有用身体去感知世界的狂喜。比如他对音乐的理解与感知,并不在于家庭老师那生硬的小提琴手势上的举动,也许窗外小麻雀欢快的喳喳声会显得技高一筹;而他对历史与文学的兴趣,似乎也仅仅是因为他要探知妈妈昨晚陈述的英雄尤利西斯的命运终将如何,而大雾一散,如何现出许多形状不一的妖怪。我真的感谢我的父母,为我保留了原始的想象力与充分的学习兴趣。
1997年我经历了18岁,比较完整的家庭概念在我脑海中形成。在这之前,初中、高中,我的思维意识里好像从来没有过离开家的念头,反而是让我更依恋家(也许说依赖比较合适吧)。余华的小说讲述的是一种反抗的状态出门远行,它探索的是追求自由的欲望,而我本来就很幸运地拥有自由。但是高考之后,为了更高的学业追求我不得不离开家了,带着最初的信仰与文化迷信我写下这么几句来鼓励自己:“宽广的大洋界面,尤利西斯可曾远行/为了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名字,一个象征?”于是,我鬼使神差地出现在了京城某个大学里;于是我陷入某种无法诊断的恋家情结(显然不是那个心理骗子所说的“恋母情结”);最重要的是,我也因此如愿以尝地获得了更大的阅读空间与自由。
“我在燕子中睡去,我在老鹰中醒来。”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教会我们保持警醒的目光。在书籍所提供的想象力的探险中,我承认我历尽沧桑。有时我在想,其实我什么也不是(I’m nothing),而仅仅是历史上某个不值一提的人物的一声拙劣的回响,那个人物也许是尤利西斯睡眠时勉强记忆起来的一个小镇卫士,也许是但丁某个遗漏的诗句里恰好提及的可怜的尤丽亚,也许是乔伊斯艰深的注释里的一个词条,也许是博尔赫斯在认为无限的文学集中于一人身上时候所产生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