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雾山行
一睁眼差10分钟6点,我噌地一下翻身起床,赶紧开始洗漱。因为我们约好今天骑自行车去雾山玩,6∶30要集合完毕准时出发。雾山距离我们这儿40公里,一日往返,预计3个小时到达目的地。我急匆匆地洗漱好,又强迫自己吃了两个鸡蛋,喝了袋奶。起这么早,根本没有食欲,但为了在游玩的途中不掉队,只好忍耐些吧。
我赶到达集合地点时差五分六点半,此时天刚蒙蒙亮,晨练的人们已陆续回返了。我左看右看,环视了好几圈,也不见同伴的影子。奇怪了,昨天秦大哥明明亲口对我说的早上6∶30集合,还说有几位女同志一同去。秦大哥他们组建了一个自行车俱乐部,名曰“天地间”自行车俱乐部,意为“天地之间任我行”,经常组织出游,有时行程远,就需要几日才能往返,但一直缺少女同志参与。此次雾山一日游,邀请了几位女士同行,我也欣然应允前往。但是,除了秦大哥,其它人一律未曾见过面,所以,我的目标专门盯住那些骑自行车的人。可惜怎么瞅,也不像是准备出游的人。他们一个个不是急匆匆地一晃而过(赶早市的,车筐里装满了菜);就是三三两两的,不紧不慢地推着自行车,谈笑风生,这更不是要骑自行车出游的,分明是在散步嘛。此时,真希望提前准备几句暗号,也好招呼一下同伴啊!
终于,一辆自行车直奔我而来。为什么?我这个目标好识别呗!一身运动装、旅游鞋,头戴遮阳帽,全副武装,站在自行车旁边一副在等人的样子,是同伙一眼就能认出。后来才知道,来者乔大哥也,四十来岁,同志们都亲切地尊称为“老乔”。“你是出去玩儿的吧?”乔大哥问,“嗯。”我会意地应了一声,我的天,总算接上“暗号”了。接下来,又陆续来了两位男同胞,秦大哥最晚到达,他们三人的年龄不相上下,都三十来岁的样子。“好了,都到齐了,我们出发吧!”秦大哥说道。不会吧?!连我一共才五个人哪!“都到齐了啊?”我不确定地追问道。“是的。”“不是说有几位女同胞吗?人不是挺多的吗?怎么连我才五个?”“她们临时有事来不了了。”听完此话,我虽然有点儿失望,一想到能去爬山,也还是兴致勃勃地跟着出发了。时间:6∶48。
因为绝大部分都是沿公路行进,道路平坦,除了车辆比较多,空气受灰尘污染比较严重外,一路走来,比较顺利。行了大约两个小时,终于见到山了,虽然光秃秃的,也不够高,但足以让从小在平原地区长大的我感到兴奋,并且这意味着我们将很快到达目的地。在前面不远处有一座桥,我们在桥头停了下来,准备休息片刻。此时我的腿早已麻木了,这几分钟的休息对于我很是受用,我们还在此合了张影留念,接着又继续前进。
很快就到了腰山王氏庄园。这个庄园依山而建,向上延伸占据了大半个山头,经过修葺,较为完整地保持了原有的模样。庄园的入口处,配以图片介绍着它曾有的辉煌和近代在此拍摄过的影片,门口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小广场,由于时间紧,我们没有进到里面参观。据乔大哥介绍说,里面的建筑布局严格按照封建习俗,根据身份等级将房屋规划得错落有致,置身其中,能强烈地感受到旧时的婚丧嫁娶等风俗习貌。如此宏大的建筑,我想在当时当地甚至方圆数百里,应该算是屈指可数的,而今却繁华落尽,无限凄凉,不禁令我心生悲悯之情。站在门口,仿佛站在历史的分界点,极目望去,那长长的甬路仿佛就是它的喉舌,在向世人诉说着曾经,诉说着前世今生的演变……再有机会,我一定还要来腰山,亲自感受一下腰山王氏庄园的魅力!
从王氏庄园过来,我们又多了四个志同道合的伙伴,清一色的男同志,二十来岁,只有一个稍大的,也不过三十来岁。原来他们的目标就是游览王氏庄园,却在我们乔大哥的游说下准备与我们一道去雾山游玩。后来得知他们都在市里的同一个单位上班,星期天闲来无事,便商议一起骑车来此游玩,想必也是一群热爱生活的人们,欢迎!
出了镇子,不一会儿,便来到了雾山脚下。在这里,我国南水北调的巨大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紧张进行着,这是一项功在当今,惠及子孙的千秋伟业,我们从心底期盼这项工程早日完工,服务社会,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雾山脚下到处都是柿子树,正值深秋,柿子都已成熟,个个红彤彤的,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和食欲。秦大哥他们此时放开了手脚,爬树的爬树,摘的摘,吃的吃。顺便说一句,这可不是不顾一切地随便乱摘,我们事先都考察好了,柿子树在这里就像城市中随处可见的绿化树木一样,是极普通的一种树,没有明确的主人,可以随便摘。再者说,这样的柿子也没法儿往外运,一个个熟得眼瞅着就往下掉,摔在地上就成了一堆烂稀泥,根本拾不起个来,看着真叫人心疼。这里的柿子树是自然长成,吃起来味道也格外甜美,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此外,这里的酸枣更是令我眼前一亮,一个个粒大饱满,红得耀眼,像颗颗玛瑙熠熠生辉,我兴奋地摘了好多。听说酸枣富含vc,且生津开胃,酸甜可口,真是上天的恩赐!我高兴地想,真是不虚此行啊!
吃完柿子,我们把自行车放好,拿上食物,准备登山了。此时临近中午,由于我们骑了很长时间的自行车,所以,还没有爬到一半,大家都已汗流浃背,于是准备休息一会儿再往上爬。
雾山,顾名思义,有雾之山。相传这里是尧帝的故乡,在山脚下,我们见到了尧帝的塑像,巍峨挺立,站在他的面前,我们显得那么渺小,令人不禁肃然起敬。山上一年四季都被烟雾所笼罩,使人容易迷失方向,关于这一点,到了山顶,体会会更深。由于这里还未被开发,对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没有专家做过专门深入的调查,给传说中的尧帝故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想,这一定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有关吧。我相信,总有一天,雾山神秘的面纱会被我们揭开,到那时,雾山定会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去面对世人,雾山的明天会更好、更美!
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山上地势平坦、开阔,四周被烟雾缭绕,一片迷蒙,齐刷刷的野草竟有半人高,被风一吹,像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掀起阵阵波浪,宛如人间仙境,真想躺在里面打几个滚。精疲力尽的“战友”们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干脆仰面朝天地躺倒在草地里,真是无比的惬意!这种喜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最好是对着大山,对着天空吼两声,将肺腑中的浊气全部呼出,“吐故纳新”,大山里的清新空气会令人神清气爽,精神百倍。此时的我真的一点也不觉疲惫,反而精神抖擞,放开脚步一溜小跑地在草丛中穿来穿去,尽情挥洒着美丽的心情,把大家远远地丢在了后面。
休息够了,我们便开始吃午饭,今天的午饭也吃得格外香。在这座山的半山腰有一座防空洞,相连的一座山脚下也有一个防空洞,吃完后我们准备下山钻防空洞。这些洞是抗战时期为躲避日军的侵袭修建的,如今已被废弃,欲知其中的奥妙,就随我们一起来吧。
下到半山腰找到洞口时,洞口已被封得只剩下刚刚容得下一个人进出的小洞,体形稍偏胖的人要想下去都十分困难。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亲自体会,真的想不到这小小的洞口下面竟然别有洞天。进去以后,里面豁然开朗,洞高约两米,宽可容纳两个人并排行走,开始的一段洞全部用水泥加固,还可防潮,由于我们没有照明用的手电筒,之所以能进来一是仗着人多势众,二来是借助同伴的一个带小灯的手机,在漆黑的过道里,我们只能隐约看到里面分有好多侧室,有休息室、会议室等等,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要属一间垒得方方正正、里外全部用水泥加固的顶部敞口的小“单间”,我们猜测可能是用来蓄水或储存粮食用的。走了一段之后,开始变得阴冷潮湿,用手一摸墙壁又冷又湿,有的还有结晶似的东西,这里的墙体由于没有抹水泥,在潮湿的侵袭下,土质变得松散,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没有走完这个洞就原路退了出来。等到钻第二个洞的时候,情况就好多了,这个洞自始至终全部用水泥加固,行走起来非常顺畅,洞里的布局和前面的差不多,用了不到十分钟就到达了这个洞的另一个出口,令我们不得不佩服劳动人民的伟大,尤其在艰苦的抗战时期,条件十分恶劣,能在山里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真是了不起!在钻这个洞之前,我们也不知另一个洞口在哪,通向哪里,是好奇心驱使我们铤而走险,我们也因此轻松地穿过了这座山。对于这意外的收获,我们都感到很开心。我想,有时候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面前,是需要勇气和胆量去面对的,同时它也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
我们下山又回到王氏庄园的时候,已是下午3点多钟,那4位朋友坚持要去庄园里看看,我们急着赶路,只好就此告别。我们到家已是傍晚6∶30,不知那几位朋友到家了没有,几时回的家。
雾山之旅,给大家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给我们的人生画卷增添了亮丽的一笔。快乐雾山行,永远的快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