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讲话稿 -> 思想宣传 -> 正文

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7:00:06阅读:
字号:|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阐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则是其中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分清多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现在,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也有不同含义的马克思主义。第一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学说的体系。这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它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第二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而且包括后人对它们的丰富和发展。这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属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现在需要着重研究的是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显然有别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问题是它同狭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否完全等同?我认为,它们是基本一致的,但也有重要区别,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它叫作第三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显然不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所有论述为指导,而应当是以他们思想中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即对中国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为指导。这个概括包括两层意思:其一,它是“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因为只有这样的理论才具有真理性,才有资格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其二,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这是在前一层意思基础上的进一步限定。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一些思想理论,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是正确的,但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对中国并不适用,所以这些思想理论也就不能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简言之,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学说中的“普遍真理”。那么,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包括哪些内容呢?第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精华,用中国语言概括,就是实事求是。在新时期,我们党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根本点或基本点,强调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表达了这个基本思想。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般地说,这些基本原理都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都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因此,在总体上要坚持。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外延比其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宽泛得多,它既包括哲学基本原理,也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等具体学科的基本原理;而在后者中,有些原理的适用范围较宽,有些原理的适用范围则较窄。所以,对这类基本原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具体结论和个别论断,是对当时条件下特殊问题的回答,不具有普遍意义,因而这些具体结论和个别论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内容。只有分清多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明确界定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清除危害我们多年的教条主义顽症,同时坚持应该坚持的东西,端正我们的指导思想和思想路线。全面而辩证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现在,这一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其他相关论述,把它们统一起来。综合以往的认识成果,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是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开放性,而与时俱进可以看作是这些品格的集中体现。我们需要全面而辩证地理解它们。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唯物而辩证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的首创,并且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基石。首先,实践观点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不仅要从客体角度看事物,更要从主体角度看事物。其次,实践观点强调实践是一切认识包括理论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人们的认识也必须不断发展。最后,实践观点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主张用实践来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行动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特点和优点。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真理。不过,我们也不能把这一点绝对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因为很可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认识总是要不断发展的。像一切科学一样,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通常都包含着对前人某些重要观点的突破。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是和它的人民性相一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强调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一方面是因为,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主体,是人类的先进部分,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在这个意义上,无产阶级阶级性的实质是先进性,它代表包括农民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生活的英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无产阶级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个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基本是一回事。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人民大众即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现在,我们讲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性,也要把它同人民性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而普遍真理既不能停滞,也不可能被任何人所垄断。因此,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绝非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论述,而是包括后人总结的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这样的理论,不仅包括领袖人物的有关思想,而且包括其他人所揭示的普遍真理。这些普遍真理,本质上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没有国界,也不限于领袖人物的思想。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从世界历史的视野看,马克思主义整体上是真理,但不是真理的“大全”,而只是人类真理长河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他国家虽然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总体上也在发展和进步,他们的思想理论中也包含许多科学的成分,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必须注意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我们既要坚持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又要防止对它作狭隘的、封闭的、宗派式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人民性(即真理和价值)是统一的,因为人民需要科学,而越是科学的东西越符合人民的利益。科学性和人民性都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反映它们的理论也必须与时俱进,具有开放性。而这一切都是以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及其不断发展变化为基础的。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功能,是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为了发挥这一作用,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转化为方法和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包含丰富的方法论思想。其中,主要是由实践观点而来的辩证决定论方法和实践标准,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而来的社会本体论(唯物论)方法,由生产观点和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而来的生产力标准,由群众观点而来的群众路线方法特别是人民利益标准,由联系和发展即辩证观点而来的矛盾分析方法,由阶级观点而来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由历史观点而来的历史主义方法,等等。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认真研究和自觉运用这些方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途径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理论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现在,推进改革和建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不少,好办法从哪里来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我们头脑里固有的,归根到底是来自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丰富多彩的实践。”将群众中分散的创新思想以及国外经验加以概括和提炼,既能发展我们的理论,又能推动我们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在它指导下的实践的发展。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被公认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因为它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被公认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们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我们的事业取得越来越大的成就,我们的理论就会具有越来越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