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讲话稿 -> 科教文卫 -> 正文

在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暨优秀教学成果表彰会上的讲话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7:00:09阅读:
字号:|

在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暨优秀教学成果表彰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教育部“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促进我市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暨优秀教学成果表彰会。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总结近年来我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工作重点和重心转移,进一步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切实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大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表彰第二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获奖学校和个人。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回顾工作,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近几年来,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我市围绕国家和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及重庆市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工作的意见》,加快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加大了对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学科专业数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市现有本科专业(点)563个,与直辖时的225个比,翻了一番多。专科专业(点)现有775个。本科专业由直辖时10大类103种,增加到现在的11个大类176种。其中有20种专业填补了我市本科专业的空白。

  (二)教师队伍建设成绩显著

  高等学校教师数量不断增加,结构进一步改善,人才引进成绩显著。全市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从2003年的16013人增加到2005年的22236人,增加了6223人。高等学校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有1916人,副高级6210人,中级8153人,初级4829人;高等学校教师中具有博、硕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34.3%。中青年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高等学校教师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从占40.6%上升到46.5%,45岁以下比例从72.8%上升到78.6%。十五期间,市属高等学校共引进副高职称或硕士学位以上的人才2807人,其中国外引进132人,占引进人才的4.7%。各高等学校实施了新教师岗前培训。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实施名师上讲台,设立“教学名师奖”,鼓励教授讲授本专科课程,加快中青年教师培养,努力营造优良的师德师风。据统计,我市高等学校教授中,每学年为本专科生讲授一门以上课程的教授人数超过教授总数的92%以上。

  (三)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实施科教兴渝战略的决定》和《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了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改善了教学条件。据统计,与2003年相比,我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新增128万平方米;新增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3.7亿元;新增校园面积近831万平方米。目前,我市有13所高等学校的81个基础课教学实验室通过合格实验室的验收,有92%的基础课实验室达到了合格标准。有13所高等学校的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达到了优良水平。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和数字化阅览室等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明显;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授课比例逐年提高,一批院校多媒体授课比例已达到或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标准。这些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教学改革不断推进

  我市实施了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全面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调动了高等学校在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高等教育改革成果。在第二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全市共有180项教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50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70项,并有9项成果在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二等奖。

  我市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学分制、辅修制、双专业制、专升本制和跨校选修制的试点,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我市开展的全市范围内的“专转本”统一选拔考试,由于加强了管理,得到了学校、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等方面的认可和赞同,比较成功地构建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

  (五)课程建设成绩喜人

  各高等学校制订了课程建设规划和课程管理制度。2003-2004年,遴选立项市级精品课程91门,其中有13门被遴选立项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我市已基本建立起国家、市、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有效地提高了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

  (六)素质教育扎实推进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8号文件精神,加强了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切实开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加强学风建设,各高等学校学习风气日渐浓厚。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为重点,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我市有5所大学被教育部授予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在近三年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挑战杯”竞赛中,我市高等学校取得了优异成绩,团体总分名列前茅。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取得优异成绩。2003年,我市大学生获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5项,二等奖17项;2004年获国家一等奖15项、二等奖26项,2005年获国家一等奖16项,二等奖23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隔年举行一次。2003年,我市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全国一等奖4项。2005年,获全国一等奖7项。2005年,成功举办建国以来重庆市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我市送选的多项作品获得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促进了大学生思想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2005年,全市2005届高等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6%,总就业率为89.3%,均高于全国水平。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2%,专科(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84.8%。

  (七)教学管理不断加强

  我市高等教育在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改善条件的同时,切实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始终把教育质量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放在重要的位置。2003年我市召开了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增强质量意识、加强素质教育,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12条针对性很强的要求,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按照教育部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全市实施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开展了“名师奖”,“精品课程”建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加强了教育质量的评估和监控,开展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各高等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市教委的各项政策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和改进教学工作,保证了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热切关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高教战线广大教职工开拓进取、辛勤耕耘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向工作在高等教育战线的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所有获得第二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通过近年来我市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回顾,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搞好重庆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应该继续坚持、推广以下几条经验:

  第一、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坚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在高等学校日常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两个转移”。(即高等教育工作重点和重心从规模发展向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提高质量转移;从教育体制改革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移),处理好规模、结构、效益与质量的关系,规模扩大是发展、结构优化也是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更是发展,是确保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第二,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坚持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保障,确保教学工作的优先地位。办学条件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在加快校园建设的同时,高等学校应加大实验室和图书资料等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教学条件,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坚持以教学改革为动力,确保教学工作的不断创新。创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质量的关键。高等学校要在重视教学基本建设的同时,深入推进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在改革创新中求质量,求发展。

  第四、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坚持以教师队伍建设重点,确保教学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增强教师教学业务素质,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质量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学校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风气。

  第五、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坚持以强化教学管理为保证,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管理出质量,出效益。高等学校要按照2001年教育部4号文件和2005年1号文件精神,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依法管理,从严治教,保证教学工作有序运行。

  二、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把高等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

  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是重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重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推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适应这一要求,必须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高教育发展水平,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养一大批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把人口大国变为人才强国,从而使我国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保持一定的优势地位。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必须依赖高等教育和专门人才这个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受教育权利。因此,高等教育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必须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出发,努力提高人才质量,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市委确立了在本世纪前20年我市将实现富民兴渝、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市要基本完成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框架。重庆的加速建设与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宏伟目标,要求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其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我市高等教育必须针对重庆经济建设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各类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的培养,扭转我市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和生产第一线技能性劳动者严重短缺的局面。必须加大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力度,推动我市的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必须有效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我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四)教育自身改革与发展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教育自身改革与发展面临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中央对加快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的提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二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科教兴渝和人才强市战略,提出了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的奋斗目标,制定了保障教育改革和发展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给我市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三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取得了全党全社会的广泛共识,人民群众更加关注和支持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环境将越来越好。四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地方财力改善,将给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条件保障。

  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对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我们还有不小差距,我市教学工作还面临一些较大困难和比较突出的问题:教育观念需进一步转变,教学建设需进一步加大投入,教学改革需进一步深化,教学管理需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形势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存在的问题,克服面临的困难,坚定信心,增强质量意识,把提高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要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 的方针,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在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培养,尤其要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切实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我市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实现“两个转移”,也就是工作重点要从前几年的扩大规模、调整结构转移到加强建设、提高质量上来;改革重心要从前几年的体制改革转移到教育教学改革上来。要实现“两个转移”,提高教育质量,我们要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领导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第一要务,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领导班子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高等教育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党政一把手作为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在统筹抓好学校各项工作中,要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抓教育质量上来,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研究和制定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把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

  高等学校要在保持规模增长的同时,必须调整经费投入结构,增加教学经费投入,保证生均教学经费逐年有所增长,保证每年教学运行费用总额不低于学费收入总和的30%,保证各项教学经费均达到教育部教学评估合格标准要求。各高等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设立教学专项经费,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基本建设,加大教学改革项目投入力度。尤其要保证实践教学经费,缓解实践教学的困难。

  (三)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要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要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要改革人才考评及评价体系和方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四)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

  高等学校要从严治教,强化管理,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保证机制和良好环境。要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各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备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定了制度就要认真执行,要建立督促检查制度执行的长效机制。要建设好一支懂业务、善管理、能力强的教学管理队伍。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五)大力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抓好“六个一批”建设

  一是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在总结和继续做好市级重点建设课程的基础上,将集中在量大面广的基础课程中开展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建成和进一步完善国家、市、校三级精品课程网络体系,建立网上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使我市高等学校课程建设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在2006年遴选30门左右市级精品课程和5—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启动建设工作。同时,配套实施精品教材和优质课件建设。

  二是建设一批品牌专业:通过五年的时间,遴选、建设一批办学条件好、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品牌专业,从而推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迈上新的台阶。2006年遴选、启动建设30个左右本科品牌专业和20个左右高职高专教育专业。

  三是建设一批示范实习实训基地:计划用五年时间,建设一批示范实习实训基地。2006年遴选、启动建设10个市级示范实习基地。当前的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各高等学校必须加强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要围绕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毕业论文的规范和管理办法。要重点检查实习经费落实、各项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各校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拓宽实践教学范畴,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和条件,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四是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加快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引领或适应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学名师队伍,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要贯彻引进、培养、使用并重的方针,增加专任教师数量,把师生比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现排全国28位),不断提高高学历教师比例和教师素质。要继续开展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评选表彰工作。认真落实***总理“教授、名师要上课堂”的批示精神,继续推进教授上讲台,鼓励教授为学生讲授大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组织开展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专项检查。

  五是培育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在认真总结和推广“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首批立项项目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工作,通过三至五年左右的实践,培育出一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和高水平的市级优秀教学成果。

  六是打造一批教学评估优秀院校:通过努力建设,要建成一批教学评估优秀的学校。各高等学校要树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构建市校系三级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做好质量的保障监控工作。要通过教学工作评估,把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以及教学管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同志们,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2006年,我们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招生12万人;要加快大学城建设,力争新入住师生达到3万人以上;要继续以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要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自主创新,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要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与现代学校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内部管理体制。

  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把我市建设成为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而努力奋斗!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