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三载求学路
从04年决定报考mba到今年结束学业,整整三年。悠悠三载求学路,几多艰辛,几多欢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备考
04年7月份起开始复习迎考,过不了几天辅导班里就有一半同学自动放弃了。因为英语,因为数学,因为写作,因为逻辑,因为炎热,因为绝望,不一而足。
记得当时要考两门课,一门英语,一门综合。英语首先就令我忧心忡忡,因为有单科分数要求,无论如何必须过关,别无选择。我大学里学的外语不是英语,只剩下中学时的一点童子功,就差没把“how are you”译为“怎么是你”,把“how old are you”译为“怎么老是你”了。环顾周围同学,中学到大学均学的英语,从一而终的人是多么幸福啊。罢,罢,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突击一下也许ok,反正我又没打算考满分,最崇高的理想就是60分万岁。
另一门综合课,包括写作、逻辑和数学,共计200分,其中逻辑60分,写作和数学各70分。尽管我是理工科毕业生,但上了两节数学辅导课,信心已经荡然无存。老师讲的名词我一点都不陌生――概率、行列式,但具体什么内容则一概不知,好像患了严重的失忆症,怎么也想不起来我曾经学过那些劳什子。有些同学自上完第一天数学课后就从辅导班上人间蒸发了,留下的同学中还有部分在观望,很惭愧,我就位于此列。第二天,又失踪了一部分同学,我还在彷徨。第三天结束,我终于作出了一项重大决定――放弃数学!专攻逻辑、写作,当然还有英语。战略即选择,选择即取舍,舍得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老师说,综合如果能考110分以上就差不多了。于是我开始预估分数,首先看看我的强项――写作,尽管很久不动笔了,但自信功底较好,临阵磨枪,火速掌握一套新八股文的写作模式,至少可以达到中上等水平吧?假使没有天灾人祸的话,70分挣个五、六十分按说问题不大。至于逻辑,虽然以前并没系统性地学过,但侦探小说看了不少,逻辑思维能力尚可,再多作些习题强化一下,50分应该轻而易举。数学就不打算复习了,爱谁谁吧,好在都是选择题,每题有五个候选答案。按1/5的概率,只要盯着一个字母涂圈,怎么着也可获得10分以上,侥幸上天眷顾,20分也并非没有可能。这样一想,实乃天无绝人之路,久违的笑容又一点点地浮现出来。
就这样,如愿以偿地通过了初试、复试,开始了两年半的学习生涯。至今我仍然觉得放弃数学是我彼时作出的最英明之决策,否则哪有时间去复习英语和逻辑呢?很可能全军覆没,瞧瞧,这就是传说中的丢卒保车呐。各位看官请别撇嘴,也别肉麻,且容我稍稍得意忘形一会儿,忍着点儿呵,就一小会儿,谢谢呵。
同学中也有不忍心放弃数学的,结果花了大量的时间,到头来也不尽人意,因为那年的数学题相当难,复习与不复习考分几乎相差无几。很多同学落马是因为英语,幸亏我毅然决然地牺牲了数学,舍不得数学,套不住英语。
(二)上课
上辅导课时,mba办公室的老师天天安慰我们说,考上以后就轻松了。殊不知开始上课后,才发现大家一不小心被老师彻底忽悠了,原来艰难的万里长征才刚刚迈出了第一步。
课程安排得很紧张,由于我们是在职求学,所以教学方式大多属于满堂灌,即填鸭式教学。原想回去之后再慢慢消化,但回到单位就身不由己,工作繁忙再加上自己的惰性,那只懒鸭总是处于知识积压状态,事与愿违。
我们通常喜欢40岁上下的中青年老师,他们比较通情达理,能够理解我们的不易,作业和考试大多手下留情,得饶人处且饶人,备受学生爱戴。最令人头疼的是五、六十岁的老师,治学态度极其严谨,锱铢必较。一旦遭遇不及格,只好自认倒霉,任凭你怎么苦苦哀求都无济于事。非但油盐不进、刀枪不入,还动不动就搬出名校的品牌和校训,令你无地自容,深深体会到什么是枉费心机。在他们手上,逃课和不交作业纯属天方夜谭,除了乖乖就范再无计可施。
说到逃课,我班男生应该隆重向女生致谢。女生向来满勤,为我班的出勤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男生经常迟到甚至不来,特别是考试前夕,忙着临时抱佛脚。有一老师曾说,学生分为三种――坐在前排的都是好学生,认真听讲,勤记笔记,女生通常都坐在前排;中间的尚可,比前不足比后有余;后排的通常在开小差,不是复习其他功课,就是在网上神游,更有甚者,还鼾声四起。有一男生,不知哪来那么多睡意,每次上课均与周公有约。估计老师从未看见过他的脸,但气愤是可想而知的。终于有一天,老师喜出望外,看着全班同学高昂的头和挺直的腰,无比欣慰地表扬道,今天同学们状态很好,没有人睡觉。大家纷纷回头,这才发现那瞌睡虫压根儿就没来,估计躲在宿舍里睡得正香正甜,不禁哑然失笑。只是谁都没有笑出声,实在是不忍心破坏老师的兴致,难怪老师总夸我们比全职班学生情商要高。
最烦恼的事是做作业。单位里事山事海,本就令人心烦意乱,再加上层出不穷的作业,无异于雪上加霜。好在祖国处处有雷锋,人间处处有温暖,咱班亦不例外。如果是计算方面的作业就好办多了,总有几个心地善良且勤勉好学的同学,率先做好作业,挂在网上。与人分享的快乐,胜过独自拥有。其他同学剪剪贴贴,标上自己的大名和学号,便可以堂而皇之地呈现给老师了。如果赶上那一段时间大家都日理万机,网上一片空白,而交作业的大限已近,便有懒惰而性急的同学大声疾呼:“雷锋,上作业!”于是雷锋们加班加点,作业终于如期奉上。
嗨,雷锋会有的,作业也会有的。向雷锋同志学习!人心自有一杆秤,同学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为人是厚道的。毕业时评选优秀毕业生,那些平日里积极提供作业的雷锋,均榜上有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中华民族之美德源远流长,绵延不尽,在我班得到了发扬光大。
(三)考试
虽然我们对作业深恶痛绝,但与考试相比,我们还是宁愿做作业,哪怕铺天盖地。
这几年,最痛恨的事莫过于考试,尤其是闭卷考试。考试前夕,宛如大难临头,惶惶不可终日。防患于未然,每开一门新课时,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游说老师不要考试。交一份报告如何?多布置些作业如何?如果老师置若罔闻,便厚着脸皮退而求其次,开卷考试如何?如果再次惨遭拒绝,便讨价还价,出几道模拟题、缩小点包围圈如何?如果老师仍旧铁石心肠,便只有泪眼婆娑、强忍悲伤了,明白不只是黔驴才会技穷。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公关技巧、脸皮厚度、心理承受能力均与日俱增,几欲登峰造极。刚开始尚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吞吞吐吐、欲语还休,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向老师表达出我们的狼子野心,一瞧老师眉头微皱,便羞愧难当、溃不成军。待到后期,老师即便已经严词拒绝,我们仍然充耳不闻、嘻皮笑脸,用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坚决地将“游说三部曲”进行到底。
第一部曲是晓之以理,理性陈述我们的工作有多么繁忙,言辞凿凿,还不时举例说某某老师的课程也是不用考试的。如果该老师仍然冥顽不化,我们不急不躁,按部就班地开始第二个回合――动之以情。用尽了形容词和排比句――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干得比驴还累,赚得比民工还少。人家是朝九晚五,我们是朝五晚九,说到悲伤处声音哽咽,泪光盈盈。
老师触景伤情,感慨说我们当老师的也不容易,你们看,我才40多岁,头发就白了好多,你们都还是黑发呢。我们急中生智,立刻辩白:老师,我们的头发也早白了,瞧瞧,这可都是刚染黑的。老师扑哧一笑,但还是不置可否,始终没有松口。我们便毫不犹豫地使出最后一招杀手锏――温柔一刀。
记得有一次,一老师非要考试不可,前两部曲均以失败而告终。恰逢中秋节,我们便在黑板上写下温馨的祝福话语,疑似肉麻,自己都不忍卒读,由不得老师不热泪盈眶。果然,老师于推门进来的一刻,改变了主意。乌拉!小李飞刀,例无虚发。
看过一则短信――关于“忽悠”的诠释:“国家忽悠国家叫外交;政府忽悠百姓,叫政策;百姓忽悠政府,叫犯罪;领导忽悠百姓,叫号召;百姓忽悠领导,叫捣乱;领导忽悠领导,叫交易;百姓忽悠百姓,叫生意;父母忽悠孩子,叫教育;孩子忽悠父母,叫欺骗;男人忽悠女人,叫调戏;女人忽悠男人,叫勾引;男女相互忽悠,叫爱情。”我想还可以加上:老师忽悠学生叫“上课”,学生忽悠老师叫“尊师”,老师学生相互忽悠叫“教学相长”,忽悠得出色便成了“良师益友”。哈,有趣!
想起了一次非常经典的忽悠案例。某老师正在为是否考试而犹豫不决,同学们千方百计打听到该老师喜欢打蓝球,便特意组织了一场篮球赛。据男生说,他们那次可是牺牲了自己的名誉,故意输给了教师队。这也算是一种忽悠?反正第二天,老师就宣布不考试了。那几天,男生们以功臣自诩,进进出出都有意无意地昂首阔步,俨然一副救世主的模样。后来时过境迁,才有男生惊暴内幕,输是输了,但绝非故意,实属技不如人。嘿嘿,闹了半天,原来自己人忽悠了自己人,真乃忽悠的最高境界――忽悠不避亲呐。
考试时最怕单打独斗,团结就是力量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倡导的考试原则。有次商务英语口试,每组四人,分角色扮演。老师要求每人作5分钟陈述,然后由台下同学自由提问,表现好的,均可加分。这就是一个悖论,如果想问题提得好,自然以对方答不出为佳,但如果事先不了解对方要讲的内容,短时间内也很难提出有水准的问题;而台上的同学假如事先不知道台下同学提什么问题,很可能当众出丑,分数就要大打折扣。这点小小的博弈难不倒我们,双赢岂不是更好?于是,各组事先将内容公布于众,各自结好对子,有问有答,且从容不迫,热闹非凡,精妙绝伦。到第三组时,老师看出了猫腻,亲自出马向台上同学发难。这下可彻底漏馅了,方才的对答如流变成了张口结舌,游刃有余变成了呆若木鸡。一时间,担心、紧张、尴尬、窘迫、沮丧,五味俱全,此乃我班历史上惊心动魄的口试事变。还好,有惊无险,最后全部过关,皆大欢喜。
倘若没有通过考试,毫无疑问当属灭顶之灾,除了痛不欲生以外不可能有别的感受。有一次,考财务分析,题目极难,简直就是在挑战我们的智商。考完之后一大半同学心如刀绞,只有几个平常在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的同学神情怡然。跟那几个同学对完答案以后,大家纷纷心动过速,确信传说中的世界末日真正来临了。那一晚,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80%的同学给老师发了邮件,鸟之将死,其鸣也哀。第二天,有60%的同学去了老师办公室,难兄难弟们于楼道里狭路相逢,强颜欢笑,惨不忍睹。好在那老师后来大发慈悲,全部放行,我们闻此喜讯,均欢呼雀跃,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恨不能载歌载舞以示欢庆。以后,每年的教师节,那个老师都会收到同学们深情的祝福,对天发誓,这些祝福绝对与忽悠无关。
(四)论文
所有课程结束后,便是做论文的时间了。往事不堪回首,那一段艰辛的日子,堪称黎明前的黑暗。三、四万字的论文,岂能一蹴而就?虽不至于字字血泪,最起码也是汗滴禾下土,字字皆辛苦。选导师、定课题、找资料、查文献……苦不堪言。最终印成册后,每每拜读自己的大作,还止不住神情恍惚,这难道真是我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吗?天,简直太有才了!咋这么有学问呢?别撇嘴,别撇嘴,拜托拜托,就好就好,最后一次自卖自夸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答辩的日子。此关一过,则一马平川,再无上课、再无作业、再无考试、再无论文。答辩前,大多有点忐忑不安,因为不知道答辩委员会提什么刁钻古怪的问题。据学长介绍,所谓的答辩,说白了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羞辱与刁难。也难怪,最后一次机会了,对以折磨学生为乐趣的老师而言。但老人家说的绝对没错,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尝。尝了才发现,人家老师压根儿就没时间跟我们这儿瞎耽误功夫,他们根本不会细读我们含辛茹苦、绞尽脑汁炮制的论文,提的问题都是论文中早已详细阐述过的,也罢,不厌其烦吧,反正最后一次了,小不忍则乱大谋,切切!
答辩中,不怕老师提的问题太难,就怕提的问题太傻。太难的话,就坦言自己水平有限,且信誓旦旦表示以后要加强学习,老师也就不会过于纠缠。本来嘛,你懂的我都会,还交这冤枉学费干吗?咱离邵逸夫那乐善好施的境界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人贵有自知之明,咱有。
如果老师提的问题太傻,就真的很令学生为难了。这时候不是考虑答案,而是考虑措辞和语气――怎样回答才能不伤害老师的自尊?这是个严峻的考验。万万不可让老师听出一丝嘲笑或不恭的口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在答辩时,就险象环生,有老师提出一个颇为愚蠢的问题,令我吃惊。我再三思忖,不敢贸然作答,唯恐惹怒老师。好不容易小心翼翼地回答完毕,已是汗流浃背。老师扫了我一眼,我露出了无比真诚的微笑,他又看了我一眼,微微点点头。天空没有留下痕迹,鸟儿已经飞过。好险!
三年,弹指韶光过。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三年,过起来长,忆起来短。过的时候是将苦涩的日子一天天慢慢捱过,度秒如年;忆的时候是将快乐的时光跨时空地浓缩,精彩纷呈。
三年,收获了证书,收获了知识,收获了理念,收获了友情,还收获了心灵的祥和与宁静,这也许才是最大的收获。学校毕竟有别于社会,虽说今天的大学早已不再是象牙塔,不再是世外桃源,但多年来沉淀的文化底蕴还是弥足珍贵的。于耳濡目染中涤净了浮躁与世俗,注入了淡泊与灵秀。
悠悠三载求学路,温馨而充实,紧张而愉快,将永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别了,我的mba!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