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演讲稿——践行科学发展观,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54:01阅读:
字号:小|大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和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的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安全监察工作的指导方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安全摆在与人口、资源、环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强调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生产、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安全生产”理念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是全面健身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做好安全监察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区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的集中学习,结合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体会到:
一、科学发展观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保障生命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命为本,把事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当注重质量和效益,应当建立在资源和环境能够承载的基础上。经济增长方式应当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搞好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任务。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五个统筹",必须解决重特大事故多发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安全生产应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指标考核体系。
实现和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第一要务"需要安全第一,需要不断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促进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对照科学发展观,综合安全生产状况,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市场准入门槛低,低水平重复建设,使安全生产工作受到严重挑战。二是人力资源得不到应有的珍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安全管理混乱,特别是在市场需要旺盛的情况下,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盲目追求产量效益,忽视安全生产,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等“三非”现象和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问题、工矿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和交通运输企业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营的现象还比较多。三是企业和公共安全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企业的基础工作不扎实,当生产经营情况发生波动或变化时,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跟不上。四是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随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监管对象和范围不断增加,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不能随时跟进,加之个别监管单位监管工作的缺失等因素,致使安全监管难度增大。五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技术装备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教育落实还不够,特别是一些高危行业从业者多为农民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造成违反操作规程或违反劳动纪律导致的事故多发。所有这些,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要在宏观管理、结构调整等方面采取措施之外,也有赖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进一步加强,有赖于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持续和不懈努力。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安全生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都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安全生产工作需要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组织职工群众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全社会关注安全;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在全社会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真正实现“依法治安”。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大安全监管监察力度,依法对肇事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厉处罚,提高对事故伤亡人员的经济赔偿,切实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利和劳动者的安全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关爱生命、关注安全”,是社会友爱的基本要求,用“诚信友爱”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道德防线。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人的活力可言。安全生产工作自身的活力,是人们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安全工作创新精神,也是社会活力的组成部分,同样应该得到调动和发挥。应该认识到,安全生产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事故往往造成人员的伤亡、家庭的不幸、单位的创伤、社会的震荡。事故多发必然会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国家政权形象。要实现社会安定,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我们要正确认识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的要求,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和坚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抓实、抓细、抓好、抓出成效。主要从“七个新”方面着手抓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即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上有新进展,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上有新举措,在依法行政和推动“两个负责制”的落实上有新突破,在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和重大危险源监控上有新机制,在夯实安全生产“双基”工作上有新成效,在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上有新提高,在提高安全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上有新作为。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安全生产“五要素”真正落到实处,全面推动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稳定发展。一是抓安全文化建设。二是抓安全法制建设。三是抓安全责任的落实。四是抓安全科技。五是抓安全投入。
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
加强安全监管队伍的自身建设,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树立起公正、严格、廉洁执法的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形象。其次,要加强业务建设,提高监管队伍素质,使所有监管人员熟练掌握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以及执法程序,掌握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基础知识,逐步成为安全监管的行家里手。再次,要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在监察人员中,大力倡导和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建设一支工作有针对性、作风踏实、工作有力、雷厉风行、精明强干的监察队伍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安全监察工作的指导方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安全摆在与人口、资源、环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强调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生产、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安全生产”理念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是全面健身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做好安全监察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区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的集中学习,结合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体会到:
一、科学发展观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保障生命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命为本,把事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当注重质量和效益,应当建立在资源和环境能够承载的基础上。经济增长方式应当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搞好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任务。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五个统筹",必须解决重特大事故多发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安全生产应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指标考核体系。
实现和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第一要务"需要安全第一,需要不断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促进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对照科学发展观,综合安全生产状况,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市场准入门槛低,低水平重复建设,使安全生产工作受到严重挑战。二是人力资源得不到应有的珍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安全管理混乱,特别是在市场需要旺盛的情况下,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盲目追求产量效益,忽视安全生产,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等“三非”现象和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问题、工矿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和交通运输企业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营的现象还比较多。三是企业和公共安全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企业的基础工作不扎实,当生产经营情况发生波动或变化时,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跟不上。四是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随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监管对象和范围不断增加,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不能随时跟进,加之个别监管单位监管工作的缺失等因素,致使安全监管难度增大。五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技术装备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教育落实还不够,特别是一些高危行业从业者多为农民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造成违反操作规程或违反劳动纪律导致的事故多发。所有这些,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要在宏观管理、结构调整等方面采取措施之外,也有赖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进一步加强,有赖于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持续和不懈努力。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安全生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都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安全生产工作需要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组织职工群众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全社会关注安全;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在全社会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真正实现“依法治安”。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大安全监管监察力度,依法对肇事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厉处罚,提高对事故伤亡人员的经济赔偿,切实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利和劳动者的安全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关爱生命、关注安全”,是社会友爱的基本要求,用“诚信友爱”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道德防线。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人的活力可言。安全生产工作自身的活力,是人们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安全工作创新精神,也是社会活力的组成部分,同样应该得到调动和发挥。应该认识到,安全生产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事故往往造成人员的伤亡、家庭的不幸、单位的创伤、社会的震荡。事故多发必然会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国家政权形象。要实现社会安定,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我们要正确认识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的要求,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和坚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抓实、抓细、抓好、抓出成效。主要从“七个新”方面着手抓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即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上有新进展,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上有新举措,在依法行政和推动“两个负责制”的落实上有新突破,在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和重大危险源监控上有新机制,在夯实安全生产“双基”工作上有新成效,在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上有新提高,在提高安全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上有新作为。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安全生产“五要素”真正落到实处,全面推动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稳定发展。一是抓安全文化建设。二是抓安全法制建设。三是抓安全责任的落实。四是抓安全科技。五是抓安全投入。
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
加强安全监管队伍的自身建设,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树立起公正、严格、廉洁执法的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形象。其次,要加强业务建设,提高监管队伍素质,使所有监管人员熟练掌握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以及执法程序,掌握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基础知识,逐步成为安全监管的行家里手。再次,要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在监察人员中,大力倡导和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建设一支工作有针对性、作风踏实、工作有力、雷厉风行、精明强干的监察队伍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