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54:38阅读:
字号:小|大
同志们:
今年以来,中央和省、市相继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对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村改革、创建文明生态村等工作进行了重大部署,相继下发了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也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以“三农”为主题的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全县农业工作,分析形势,统一认识,研究并对今年农业工作进行部署安排,进一步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团结一心,突出农民增收,狠抓工作落实,奋力开创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县委、县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县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县委农工部、组织部以及文明办等相关部门深入到乡镇(工委)及村街、农户进行调查研究,出台了关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等五个专件。刚才,我们传达了中央和省市会议精神,几个村街作了很好的典型发言交流了经验。下面,根据县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分析和把握形势,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业兴,则百业兴,天下安定;农业衰,则百业凋敝,社会动荡。”这是一条古今中外的普遍规律。今天,在我们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进程中,如何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仍然是摆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是因为: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人类的历史经验总结。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历代王朝的兴衰,无不与农民有关。当一个朝代或国家重视农业,保护农民利益,轻徭薄赋,必将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缔造出社会的繁荣与盛世局面。譬如,西汉初期的“文景之治”、唐初的“贞观之治”等。同样,当一个朝代或国家轻视农业,无视农民利益,“赋敛无度”、“戍徭无已”,就会导致社会的衰败。那么,为什么农民问题总是成为封建社会矛盾的聚焦点,并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其原因是农民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负担着最为繁重的体力劳动,负责为社会生产各种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并负担着各种兵役和赋税;农民在社会上的地位最为低下,掌握的社会资源极为有限,享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很少,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发言权,他们的希望诉求没有有效的渠道来表达。一旦矛盾激化,要么是忍气吞声,要么是以极端暴力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便意味着一场农民起义的暴发不可避免。从历史经验教训中不难看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历朝历代致力解决的难题。因此,我们必须以史为镜,清醒认识历史兴衰演变规律,深刻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任务。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三农”工作,提出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中央文件和领导讲话中多次曾作过许多精辟深刻、醒人耳目的重要论述。今年初,中央发布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XX]1号),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关于农村工作的第六个一号文件,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名义专门就促进农民增收问题下发的一个重要文件,充分体现了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是新时期、新阶段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什么党和国家这样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是因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所面临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一方面,党的xx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所谓“全面小康”,就是农村和城市全面实现小康,是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如果没有8亿左右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面的小康社会。而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重点、难点主要也在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资料显示,从1997年到XX年,全国农民收入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4%,仅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的一半,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同时,农村贫困和社会弱势群体所占比重较大,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重,截止XX年底全国处于贫困和绝对贫困线下的农民达800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亿人,而且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增加。从这种形势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制约国家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且也日益成为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全国gdp中工商业所占的比值就达85%,而农业仅占15%;农业发展缓慢,我国农业增加值平均增长不超过5%;农民收入增
面对我县农村的新特点,我们必须警醒地看到,要实现“争先·翻番”的目标,当前改变我县农村落后面貌和加快推进农村发展刻不容缓。“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农村就难以发展。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小康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突出工作重点,创造性地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
当前,农村工作正面临着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和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开创全县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1、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也是农村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按照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做深做透农民增收的文章。目前,实现增收应该在减轻农民负担,降低生产成本,拓宽增收渠道,壮大集体经济上狠下功夫。
一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减负就是增收。今年以来,中央和省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农民减负增收的政策措施,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切实取消中央明令禁收的税种,把农业税率总体降低3个百分点落实到位,坚决杜绝出台新的乱收费项目,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特别是今年中央出台了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的政策,是中央对农民直接和具体的关怀,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工委),要对今年的粮食直补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对农民的关怀送到农民心里。
二是千方百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各乡镇(工委)、村街要切实从农民的利益角度出发,想农民所想,急农 民所急,为农民发展种养业搞好全程服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指导、农资供应等,在降低生产成本中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在农资供应上,要严厉打击向农民出售假劣籽种、化肥、农药等坑农害农行为,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合法利益。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农民稳定就业、长期增收的基础,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各级各部门要在资源、人才、投融资等方面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政策倾斜,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规定外,要免于工商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以此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拓宽农民致富渠道。
四是组织好农村劳务输出。富裕农民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劳务输出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有关部门和各乡村,要根据周边地区劳动力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组织知识技能培训,县财政和有关部门要对农民工培训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同时要把各乡镇的劳动力按照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等登记造册,摸清底数,对外推介。要围绕“四个转变”调整劳务输出结构,进一步做强劳务输出业:推动劳务输出由自发型、小批量输出向有组织、大规模输出转变,由体能型向技
五是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公益事业的基础。我们要通过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对公益事业的投入能力。同时,也要通过建立和完善集体经济收益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农民在发展集体经济中获取收益、增加收入。
2、以协调发展为目标,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既是改善农民生活的需要,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教育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我们已经提出基础教育要分别向前拓展、向后延伸3年,争取学龄前儿童受到三年学前教育和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覆盖面,并确立了到XX年全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各有关部门对此要坚定信心,决不能动摇,确保如期完成。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在硬件建设的资金筹措上,要采取多元投入的办法,充分利用民资、外资等社会资本,形成政府办学为主、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和私人办学相结合的办学格局;在软件建设上,要坚持培养和引进两条腿走路,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以整体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各乡镇(工委)党委、政府要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一名初中毕业生,提高高中入学率和毕业率,从而整体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如果说教育是着眼于提高人口素质的话,实行计划生育主要就是控制人口数量。这不仅是落实基本国策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工作原则就是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对当代人负责,又要对子孙后代负责。所以,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丝毫不容懈怠,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计划生育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经常化。各级要认真抓好落实。以此构筑起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基础。
基层文化事业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方面。要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加大基层文化建设力度。在硬件上,各乡镇(工委)要统筹规划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把图书馆、文化馆列入重点建设规划;在软件上,要采取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办法,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形成农民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
基层卫生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要围绕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在进一步完善一乡一院、一村一室等农村医疗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推广工作。总的原则是:先建机制框架,再逐步完善,规范运行,把资金落实到位。各级要把基层卫生事业作为造福于民的一件实事来抓,做好基线调查、方案制定、宣传发动、人员培训、资金筹措等工作,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农民的医疗保健水平。
3、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载体,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文明生态村,是农村城镇化的雏形,是农村人过城镇生活的前奏曲。要充分认识到,创建文明生态村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已经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全县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分三步实施,即:到XX年%以上的村街达到文明生态村标准,到2011年再完成%,到2020年全市农村基本建成文明生态村。这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做好长期艰苦努力的准备。
创建工作中,要按照“全面规划、整体发动、梯次推进、典型引路”的思路,乡村和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倾全县之力抓好落实,推进农村小康进程。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具体讲要做到“三个一”,即每个村有一张平面规划图、有一个实施方案、有一个专门的工作班子。坚持整体发动,形成合力。创建文明生态村,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必须建立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运作机制,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各方面的力量协调起来,形成党政联动、乡村联动、干群联动、部门联动的强大合力,心住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工作不断深入。坚持因地制宜,梯次推进。我县各地经济实力差别很大,具体到各村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建设文明生态村既要坚持必要的标准,又要切合实际,不能超越阶段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在创建标准上,不搞一刀切,而是区分层次,针对经济实力强、基础条件好的村制定“示范标准”,针对中间状态村制定“普及标准”,针对基础条件差的村
4、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为重点,提高村街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
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斯的新阶段,党的xx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政治文明提高到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高度。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落实到基层,就必须首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实践“xxxx”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完善村民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上级精神,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遵循“坚持、完善、弘扬、提高”的原则,努力创新推进民主议事工作的方法和制度,抓好“三级示范”工程和六项制度的落实,规范农村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和管理程序,不断提高乡镇管理和村民自治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要进一步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村级民主决策机制。要切实加强村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和村民自治的示范带动作用,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要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经营和管理,认真落实村级民主管理制度。要抓好村务公 开工作规范和完善民主政日和民主评议村干部等村级民主监督制度体系,健全对村务和村干部的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巩固、完善乡镇政权机关的政务公开制度,扩大农民群众对乡镇政务的民主参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活生生实效,坚持同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和改善农民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防止搞形式、走过场。要围绕提高各级干部依法执政的能力,深入开展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培训,使各级干部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规范程序行使管理职能,使行政行为在法律的框架内活动,转变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变人治行政为依法行政,促进依法治乡、依法治镇、依法治村。
5、以基层组织建设上水平为目标,继续加强村街党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基层各项的领导核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实现“争先·翻番”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xxxx”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围绕“五深化一开拓”,进一步探索党员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全面提升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明显增强,为“争先·翻番”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抓好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的素质建设,保持乡镇党政正职相对稳定,建立健全任期责任制;通过多渠道学习培训,提高乡镇干部在新形势下驾驭全局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要进一步改进并完善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奖励、考核的办法,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乡镇干部,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乡镇工作水平。要切实加强村街党组织建设。围绕“五个好”目标,落实“511”工程,通过典型带动、创新拉动、载体推动、机制促动,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核心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宣讲活动,增强“两委”班子的向心力,切实谋划好村街的发展规划和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思路;结合“七一”纪念庆祝活动,普遍、多形式开展针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教育,有效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领导,为做好农村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领导,根本在落实。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第一,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努力把解决“三农”问题落到实处。市委反复强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
第二,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基层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在带领农民奔小康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一是要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两讲一建”主题教育活动,探索和落实让党员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方法。二是深入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和创建“五个好”村级党组织的活动,努力把各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党在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带领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和增收致富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带动力。三坚持德才兼备和群众认可原则,下大气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要把那些德才兼备、有大局意识、意志坚强、乐于奉献、富有经济头脑、能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奔小康的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同时,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在新形势下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第三,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文明素养。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变化。但是由于旧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影响,在农村一些农民仍然思想陈旧,存在生活陋习,个别地方封建迷信和赌博现象还较为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树农村文明新风尚。要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载体,促进文明村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推广普及农村实用技术,开展各种有益的民俗运动、文娱活动和群众体育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法律意识,自觉抵制迷信、xx活动。继续开展农村“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的评选活动,树立勤劳致富、文明生活的典型。同时,要特别重视农村改屋、改厨、改厕以及村容村貌建设,改变脏乱差的环境,转变农民的卫生观念和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的文明素养。
同志们!希望在这次三干会后,全县干部群众要通过扎实富有成效的工作,一个一个破解“三农”难题,一道一道攻克农村发展的“难关”,一步一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不断开创我县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努力为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以来,中央和省、市相继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对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村改革、创建文明生态村等工作进行了重大部署,相继下发了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也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以“三农”为主题的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全县农业工作,分析形势,统一认识,研究并对今年农业工作进行部署安排,进一步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团结一心,突出农民增收,狠抓工作落实,奋力开创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县委、县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县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县委农工部、组织部以及文明办等相关部门深入到乡镇(工委)及村街、农户进行调查研究,出台了关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等五个专件。刚才,我们传达了中央和省市会议精神,几个村街作了很好的典型发言交流了经验。下面,根据县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分析和把握形势,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业兴,则百业兴,天下安定;农业衰,则百业凋敝,社会动荡。”这是一条古今中外的普遍规律。今天,在我们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进程中,如何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仍然是摆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是因为: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人类的历史经验总结。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历代王朝的兴衰,无不与农民有关。当一个朝代或国家重视农业,保护农民利益,轻徭薄赋,必将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缔造出社会的繁荣与盛世局面。譬如,西汉初期的“文景之治”、唐初的“贞观之治”等。同样,当一个朝代或国家轻视农业,无视农民利益,“赋敛无度”、“戍徭无已”,就会导致社会的衰败。那么,为什么农民问题总是成为封建社会矛盾的聚焦点,并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其原因是农民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负担着最为繁重的体力劳动,负责为社会生产各种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并负担着各种兵役和赋税;农民在社会上的地位最为低下,掌握的社会资源极为有限,享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很少,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发言权,他们的希望诉求没有有效的渠道来表达。一旦矛盾激化,要么是忍气吞声,要么是以极端暴力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便意味着一场农民起义的暴发不可避免。从历史经验教训中不难看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历朝历代致力解决的难题。因此,我们必须以史为镜,清醒认识历史兴衰演变规律,深刻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任务。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三农”工作,提出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中央文件和领导讲话中多次曾作过许多精辟深刻、醒人耳目的重要论述。今年初,中央发布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XX]1号),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关于农村工作的第六个一号文件,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名义专门就促进农民增收问题下发的一个重要文件,充分体现了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是新时期、新阶段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什么党和国家这样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是因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所面临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一方面,党的xx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所谓“全面小康”,就是农村和城市全面实现小康,是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如果没有8亿左右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面的小康社会。而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重点、难点主要也在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资料显示,从1997年到XX年,全国农民收入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4%,仅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的一半,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同时,农村贫困和社会弱势群体所占比重较大,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重,截止XX年底全国处于贫困和绝对贫困线下的农民达800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亿人,而且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增加。从这种形势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制约国家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且也日益成为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全国gdp中工商业所占的比值就达85%,而农业仅占15%;农业发展缓慢,我国农业增加值平均增长不超过5%;农民收入增
长困难,生产的积极性下降,直接导致全国粮食产量逐年下滑,从90年代中期的5亿吨降低到XX年的4.3亿吨,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最近,全国各地粮油价格普遍上涨,就给我们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三农”工作,既是当前新的历史时期的新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是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也是整个经济工作的重大课题;既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归根到底,这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争先·翻番”定位目标的现实选择。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进位·追赶”的定位,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争先·翻番”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解决好“三农”问题十分关键。从当前我县农村的现状看,近些年来虽然有明显变化,但面临的形势仍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农村面积大,人口多。目前,我县40万常住人口中还有90%以上农民,“小县城,大农村”的特征突出。二是农业发展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较低。龙头企业的规模不够大,对农业的积聚和辐射带动还不够强;特别是在发展“订单农业”和加强农民市场化组织程度方面,仍然是一家一户“单兵作战”或者传统家庭作坊式生产,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的道路、学校、医院、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缓慢,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面对我县农村的新特点,我们必须警醒地看到,要实现“争先·翻番”的目标,当前改变我县农村落后面貌和加快推进农村发展刻不容缓。“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农村就难以发展。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小康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突出工作重点,创造性地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
当前,农村工作正面临着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和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开创全县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1、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也是农村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按照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做深做透农民增收的文章。目前,实现增收应该在减轻农民负担,降低生产成本,拓宽增收渠道,壮大集体经济上狠下功夫。
一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减负就是增收。今年以来,中央和省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农民减负增收的政策措施,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切实取消中央明令禁收的税种,把农业税率总体降低3个百分点落实到位,坚决杜绝出台新的乱收费项目,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特别是今年中央出台了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的政策,是中央对农民直接和具体的关怀,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工委),要对今年的粮食直补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对农民的关怀送到农民心里。
二是千方百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各乡镇(工委)、村街要切实从农民的利益角度出发,想农民所想,急农 民所急,为农民发展种养业搞好全程服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指导、农资供应等,在降低生产成本中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在农资供应上,要严厉打击向农民出售假劣籽种、化肥、农药等坑农害农行为,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合法利益。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农民稳定就业、长期增收的基础,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各级各部门要在资源、人才、投融资等方面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政策倾斜,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规定外,要免于工商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以此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拓宽农民致富渠道。
四是组织好农村劳务输出。富裕农民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劳务输出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有关部门和各乡村,要根据周边地区劳动力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组织知识技能培训,县财政和有关部门要对农民工培训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同时要把各乡镇的劳动力按照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等登记造册,摸清底数,对外推介。要围绕“四个转变”调整劳务输出结构,进一步做强劳务输出业:推动劳务输出由自发型、小批量输出向有组织、大规模输出转变,由体能型向技
能型转变,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京津等发达地区转变,由短线输出向长线输出转变。同时,县里还准备出台一些具体政策,包括对引进的域外企业,除管理人员企业自选外,招录一般劳动工人需优先考虑本地富余劳动力;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要引导占地企业与被占地农民签订就业合同,保证失地农民收入。
五是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公益事业的基础。我们要通过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对公益事业的投入能力。同时,也要通过建立和完善集体经济收益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农民在发展集体经济中获取收益、增加收入。
2、以协调发展为目标,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既是改善农民生活的需要,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教育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我们已经提出基础教育要分别向前拓展、向后延伸3年,争取学龄前儿童受到三年学前教育和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覆盖面,并确立了到XX年全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各有关部门对此要坚定信心,决不能动摇,确保如期完成。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在硬件建设的资金筹措上,要采取多元投入的办法,充分利用民资、外资等社会资本,形成政府办学为主、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和私人办学相结合的办学格局;在软件建设上,要坚持培养和引进两条腿走路,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以整体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各乡镇(工委)党委、政府要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一名初中毕业生,提高高中入学率和毕业率,从而整体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如果说教育是着眼于提高人口素质的话,实行计划生育主要就是控制人口数量。这不仅是落实基本国策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工作原则就是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对当代人负责,又要对子孙后代负责。所以,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丝毫不容懈怠,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计划生育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经常化。各级要认真抓好落实。以此构筑起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基础。
基层文化事业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方面。要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加大基层文化建设力度。在硬件上,各乡镇(工委)要统筹规划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把图书馆、文化馆列入重点建设规划;在软件上,要采取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办法,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形成农民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
基层卫生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要围绕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在进一步完善一乡一院、一村一室等农村医疗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推广工作。总的原则是:先建机制框架,再逐步完善,规范运行,把资金落实到位。各级要把基层卫生事业作为造福于民的一件实事来抓,做好基线调查、方案制定、宣传发动、人员培训、资金筹措等工作,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农民的医疗保健水平。
3、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载体,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文明生态村,是农村城镇化的雏形,是农村人过城镇生活的前奏曲。要充分认识到,创建文明生态村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已经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全县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分三步实施,即:到XX年%以上的村街达到文明生态村标准,到2011年再完成%,到2020年全市农村基本建成文明生态村。这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做好长期艰苦努力的准备。
创建工作中,要按照“全面规划、整体发动、梯次推进、典型引路”的思路,乡村和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倾全县之力抓好落实,推进农村小康进程。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具体讲要做到“三个一”,即每个村有一张平面规划图、有一个实施方案、有一个专门的工作班子。坚持整体发动,形成合力。创建文明生态村,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必须建立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运作机制,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各方面的力量协调起来,形成党政联动、乡村联动、干群联动、部门联动的强大合力,心住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工作不断深入。坚持因地制宜,梯次推进。我县各地经济实力差别很大,具体到各村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建设文明生态村既要坚持必要的标准,又要切合实际,不能超越阶段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在创建标准上,不搞一刀切,而是区分层次,针对经济实力强、基础条件好的村制定“示范标准”,针对中间状态村制定“普及标准”,针对基础条件差的村
制定“过渡型标准”,要通过制定这样的标准促使各种类型的村在文明生态村建设中都能够动起来,做到有任务、有目标、有进步。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创新融投资方法,通过采取以村集体和农民为主出一点,县乡财政奖补结合拿一点,包村单位和有关部门的专项资金重点倾斜帮一点,动员大会社会力量筹一点等办法,有效解决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资金问题。坚持典型引路,突出特色。在选择经济实力比较强、地理位置相对优越、村级领导班子坚强有力、群众基础比较好的小康村、文明村作为这文明生态村的前期典型示范村,在建设模式上,不搞强求划一,而是百花齐放,体现特色。具体讲,就是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而已紧密结合,与发展特色乡、特色村紧密结合,与彰显自然景观和弘扬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结合,与城镇化发展紧密结合,构筑风格中异、特色独具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格局。
4、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为重点,提高村街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
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斯的新阶段,党的xx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政治文明提高到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高度。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落实到基层,就必须首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实践“xxxx”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完善村民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上级精神,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遵循“坚持、完善、弘扬、提高”的原则,努力创新推进民主议事工作的方法和制度,抓好“三级示范”工程和六项制度的落实,规范农村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和管理程序,不断提高乡镇管理和村民自治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要进一步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村级民主决策机制。要切实加强村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和村民自治的示范带动作用,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要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经营和管理,认真落实村级民主管理制度。要抓好村务公 开工作规范和完善民主政日和民主评议村干部等村级民主监督制度体系,健全对村务和村干部的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巩固、完善乡镇政权机关的政务公开制度,扩大农民群众对乡镇政务的民主参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活生生实效,坚持同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和改善农民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防止搞形式、走过场。要围绕提高各级干部依法执政的能力,深入开展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培训,使各级干部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规范程序行使管理职能,使行政行为在法律的框架内活动,转变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变人治行政为依法行政,促进依法治乡、依法治镇、依法治村。
5、以基层组织建设上水平为目标,继续加强村街党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基层各项的领导核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实现“争先·翻番”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xxxx”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围绕“五深化一开拓”,进一步探索党员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全面提升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明显增强,为“争先·翻番”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抓好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的素质建设,保持乡镇党政正职相对稳定,建立健全任期责任制;通过多渠道学习培训,提高乡镇干部在新形势下驾驭全局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要进一步改进并完善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奖励、考核的办法,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乡镇干部,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乡镇工作水平。要切实加强村街党组织建设。围绕“五个好”目标,落实“511”工程,通过典型带动、创新拉动、载体推动、机制促动,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核心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宣讲活动,增强“两委”班子的向心力,切实谋划好村街的发展规划和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思路;结合“七一”纪念庆祝活动,普遍、多形式开展针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教育,有效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领导,为做好农村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领导,根本在落实。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第一,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努力把解决“三农”问题落到实处。市委反复强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
神,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落实到解决我县“三农”问题上,就是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把求真务实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把工作真正放在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突出问题上,一件一件抓落实。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都已明确,关键在于各级各部门要把市、县党委和政府的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要把各项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有关的领导干部,落实到基层,做到工作要求要具体,措施要到位,责任要明确,检查要严格,不搞形式主义,确保见到实效。
第二,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基层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在带领农民奔小康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一是要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两讲一建”主题教育活动,探索和落实让党员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方法。二是深入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和创建“五个好”村级党组织的活动,努力把各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党在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带领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和增收致富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带动力。三坚持德才兼备和群众认可原则,下大气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要把那些德才兼备、有大局意识、意志坚强、乐于奉献、富有经济头脑、能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奔小康的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同时,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在新形势下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第三,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文明素养。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变化。但是由于旧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影响,在农村一些农民仍然思想陈旧,存在生活陋习,个别地方封建迷信和赌博现象还较为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树农村文明新风尚。要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载体,促进文明村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推广普及农村实用技术,开展各种有益的民俗运动、文娱活动和群众体育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法律意识,自觉抵制迷信、xx活动。继续开展农村“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的评选活动,树立勤劳致富、文明生活的典型。同时,要特别重视农村改屋、改厨、改厕以及村容村貌建设,改变脏乱差的环境,转变农民的卫生观念和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的文明素养。
同志们!希望在这次三干会后,全县干部群众要通过扎实富有成效的工作,一个一个破解“三农”难题,一道一道攻克农村发展的“难关”,一步一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不断开创我县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努力为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