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运行及经济结构调整汇报会上的讲话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54:41阅读:
字号:小|大
这次全省经济运行及经济结构调整汇报会,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期间xx同志在我省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整个经济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午,振华同志已经通报了有关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我完全同意,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抓好落实
前不久,省委组织督查调研组,分赴各地、市,对贯彻落实省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的工作进行了督查调研,发现了一些好的做法和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对各地工作起到了督促、推动作用,也为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推动全省经济工作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这次会上又听了各地、市的汇报。总的看,各地在贯彻省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中,思想重视,态度积极,行动迅速,开局不错。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我省的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仅仅是个开始,调整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还很不够,在组织领导、深化改革遗迹推动“五项创新”等方面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差距,这些都亟待研究解决。
全国“两会”期间,xx同志到我省代表团重点就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阐明了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意义,指出了应当重点抓好的七项工作,强调了应注意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并对我省工作提出了三点希望,要求我们按照已确定的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方案,坚定不移地抓下去,努力抓出成效。xx同志的重要讲话,论述精辟,针对性很强,为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把认识提高到xx同志讲话精神上来,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思想上的自觉和行动上的坚定,扎实有效地推进我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下面,结合我省实际,我就深入学习贯彻xx同志重要讲话,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工作,讲一些体会和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认识
从运城调产会特别是省委七届九次全会以来,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对经济结构调整已基本取得了共识。但是,对照xx同志的讲话,我们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有明显差距,亟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xx同志在讲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时指出,“世界范围的结构调整正在加速进行,既对我们构成了严峻挑战,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面临日趋激烈纷市场竞争,如果不能抓紧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就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难以实现国民经济新的更大发展。”xx同志是从放眼世界、洞察未来的战略高度来论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的。就此,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谈学习体会。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世界性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势所趋。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就是在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美国从本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适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注重开发和泣用尖端科技,发展信息化、网络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原有产业的优化升级,出现了近年来的所谓“新经济奇迹”。日本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曾保持了近二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但后来也暴露出一些经济结构性问题,特别是发展的“泡沫”问题。因此,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日本又进入了新的大调整时期,至今仍在进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也长达二十年,前几年的一场危机又迫使其开始了又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在一些国家已经收到成效。当前,世界经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大调整时期,各国都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以此创造经济增长的新优势。从我国来看,东部发展较快的省份,如广东、山东、江苏等省也都适应这一趋势,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千方百计提高产业档次。内陆省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省份,目前也在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纷纷采取调整经济结构的种种重大举措。放眼国内外,不难看出,哪里调整结构动手早,行动快,哪里就会掌握主动权,或者主动更加主动,或者被动转为主动,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我省经济发展中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更需要加大调整的力度,不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同全国的差距必将进一步拉大。现在,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还缺少紧迫感和危机感,缺乏战略眼光。有的左顾右盼,患得患失,抱残守缺,认为结构调整是长期任务,可以慢慢来;有的认为结构调整固然重要,但现在经济环境不宽松,连工资都难以保证,当务之急是先保吃饭,顾不上调整和发展;少数贫困县领导对结构调整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有的空喊口号,并没有真抓实干,如此等等。这样的认识不改变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增长的内涵和质量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主要标志是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在逐步减少,发达国家已开始从资源型转向技术型,从数量型转向品种型,从主要依赖实物成本转向主要依赖知识成本。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对经济结构调整起着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快了产业升级的进程,特别是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蓬勃兴起和广泛应用,已使一些发达国家从工业经济时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传统产业被大规模地改造转移,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倔起。如二战后发达国家曾重点发展的传统重化工业等支柱产业,有的已经被电子、原子能、航天、信息等高新科技产业代替,有的则已被现代高新技术所改造。近年来,我国沿海发达省份的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一般加工型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已开始被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代替。同全国相比,我省的科技发展缓慢,高科技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只占4%,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传统产业比重大而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技术装备陈旧而技术改造滞后,产品档次偏低而新产品开发升档乏。对这类问题的严重性,有的同志看得较为深透,有了改变现状的紧迫感,但也有些同志并未真正解决认识问题。如在结构调整中,有的地方选定的潜力产品中大多还是资源开发和初加工产品,对传统产业如何改造、提高,下功夫不够,对高新技术产业不敢问津。有的认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沿海发展快的地区甚至是发达国家的事,一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是抱怨没有人才、没有资金,就是抱怨环境不好。这些认识严重阻碍经济结构的调整。xx同志在讲话中强调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改造老工业基地,使传统产业和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活力。”同时又指出要“有选择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两个方面,对于我省的经济结构调整都是至关重要的。不管是传统产业的改造,还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核心问题都是要用新技术来武装。这一点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现实选择。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口益加快,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其突出表现是跨国公司的影响不断加大,全球企业并购规模急剧扩大。1999年全球企业并购金额已达到了3.4万亿美元。我国即将加入wto,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和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空前加大,我们面临的市场争夺之战将空前激烈。经济全球化主要是发达国家推动的,由于它们在科技、劳动力素质上占有明显优势,加上它们在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中的主导或操纵地位,再加上它们在政治、军事上的恃强凌弱,这种全球化是总体上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对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同时,也应看到,经济全球化也为我们进一步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发展资金,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可以说全球化对我们是利弊并存,挑战和机遇同在。正如有的专家所说,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就会机遇大于挑战,利大于弊;运用得不好,就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弊大于利。如果我们不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就没有优势可言,就难免被动挨打。我省地处内陆,经济和科技落后,人才和资金匿乏,我们的困难更多,调整的任务更为艰巨。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因势利导,趋利除弊,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我省经济的较快发展和某些方面的跨越式发展。任何闭关 锁国、坐井观天、关起门来自吹自擂,或者因落后面望洋兴叹、畏难而退、无所作为的观点都是没有根据的。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内在要求。党的xx届五中全会就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1年奋斗目标,关健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转变发展到今天,其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应该有新的要求。从战略上全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深层次要求和根本出路。就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而言,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在整个经济结构调整中,把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做到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其生机和活力,从而增强整个国有经济的素质,增强其控制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与此同时,积极调整所有制结构,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实际
二、正确处理调整和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调整,以调整促发展
从总体上讲,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快经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xx同志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中加快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促进经济发展”,这是对二者辩证关系的科学揭示。各地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处理好调整与发展的关系,不能借口调整而忽视发展;也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经济发展得快一些,可以为结构调整创造更为宽松的经济环境;结构调整进展快一些,可以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增强发展后劲,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从全省来看,11个地、市情况不同,从农业基础和条件到工业发展水平,从经济结构的现状到地方财政状况,从国民素质到文化教育基础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不能要求大家齐步走,但我们希望有条件的地区,现在发展态势比较好的地区,在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问题上,要力求搞得更好一些,发展得更快一些。条件较差、发展和调整难度较大的地区也要克服困难,尽最大努力谋求进展。有的在困难地区工作的同志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我懂,但现在是“近忧在前,无暇远虑”,保吃饭都困难,顾不上搞那些投资较大、收效周期较长的结构调整啊。这样讲当然不无根据,但应当清醒的是,眼前的“近忧”正是过去缺少“远虑”的苦果;今天,如果因为“近忧在前”,就不顾及长远、加快调整,近忧就会更忧,中长期发展问题也不会得到解决。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虑长远者不可能解近忧。当然,在具体工作中,调整和发展可能会产生一些暂时的矛盾,比如关停一些规模小、效益差、污染大的企业时,如果不能及时把一些生产升级换代产品的好企业做大,就会暂时影响一些发展速度。但这个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产业升级优化的问题是必须解决的,而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抓好结构调整,坚持在调整中发展,以调整促发展。只要我们狠抓调整使之尽快见效,使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经济就会加速发展。何况,在安排中长期重大项目的同时,也要考虑上一些适应市场需要的效益好的短平快项目,以弥补结构调整对当前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经济发展问题上,大家不能有丝毫的放松。省里今年下的指导性发展指标不高,有不少地、市也相应调低了指标。留有余地是对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要力争发展得快一些。去年省政府提出“实事求是,千方百计”,这是一个很好的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不吹牛,不虚报浮夸;千方百计,就是尽最大努力,而不是在思想上、工作上松懈,甘居落后。只有发展快了,才能解决财政困难和人民生活水平低的问题,解决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慢的问题。
三、积极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同时加强政府的调控、引导和推动
搞好结构调整,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关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从企业来讲,许多企业的经营者还缺乏以企业为市场主体的意识,遇到问题,往往不是主要“找市场”,而是主要“找市长”。一些企业不会也不敢利用各种市场手段配置生产要素。有的企业的领导,认为自己选的产品效益好,而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做大,但又不愿意让别人来投资,一心想向政府要钱自己干。诸如此类的想法和做法,严重影响着结构调整的进程。为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引导企业强化主体意识,引导企业面向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在选定潜力产品项目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广泛的深入的市场调查,在真正认准市场和产品的前提下,努力把产品尽快做大、做强、做优、做新。要敢于和
四、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加快结构调整,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直接地表现在产品的品种质量和科技含量上,而且更深层次地体现在对经济结构的内在影响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过程,是使经济结构适应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过程。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生产关系,而新的生产关系又反过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经济发展史特别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每一项新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现往往会带动和形成一批新的相关产业,每一次大的世界性科技浪潮都会引起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以至整个经济结构的深刻而持久的变动。因此 ,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高度重视科技对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
发挥科技作用,就要从我省产业结构的实际出发,重点抓好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每搞一项技术改造,或开发一个新产品,或建设一个新企业,都要衡量一下它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处于什么地位,有没有技术上、质量上、成本上的优势,能不能占据本行业中的技术制高点。要力求做到技术先进,核心技术起点高,要争取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档次才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增强,产品占领市场的份额才会扩大,占领市场的时间才会相对延长。
要发挥科技的作用,关键是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人才的作用。人才是科技发明的主体,也是传播推广科技的载体,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人才,既包括科技人才,也包括管理人才、技术工人队伍。去年上半年,省委政研室做过个调查,大量事实表明,我省人才外流的现象相当严重。而这种状况与一些地方和部门浪费人才甚至压制人才的情况同时存在,这给我们发挥科技作用造成极大困难。为此,我们必须尽快制定出台保护人才、吸纳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政策,建立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调动和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要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
要发挥科技的作用,就要力求在科技发展上有所跨越。xx同志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保证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提高抗御各种风险冲击的能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进程表明,并不是先进的就永远先进,落后的就永远落后;也不是拥有先进技术的就永远拥有,没有先进技术的就永远不会有。即使现在技术比较落后,或一时还难以开发出新的科技成果,但只要有相信科技依靠科技的坚定意识、有不甘落后争创一流、敢于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雄心壮志,就会千方百计去创造环境条件,寻求开发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途径并不断取得成果。这样就能够使自己后来居上。对企业来说,自己设立机构,进行新产品的技术开发,这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力量所限,还必须依靠产学研结合的体制,还要尽快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体系和机制。大中型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中心,充实队伍,加大投资,同时还要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和机制,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大力做好对国内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消化工作,充分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充分运用全社会的
五、努力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是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经济结构调整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在结构调整中必须大力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力解决好国有经济的“集中”和“退出”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对国有独资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力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发展和组建一批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下决心让国有经济从一批行业和企业退出来。改变国有经济战线过长,一批国企半死不活而我们又无力兼顾的状况,也可以给非国有经济发展让出一个发展的空间。现在我省总的情况是,该进的进也难,应退的退也难,可以说是进退两难。不少国有企业,只要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就不想退出国企范畴,这中间有认识问题,也有具体工作问题。从认识上说,我认为应当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全局着眼,更加解放思想,尽快想办法促使一批国企退出来,以便集中资金、集中力量把确应加强的少数国有大型企业搞得更大更好。有进有退,为进而退,以退为进,以退促进,才有可能突破这个难题。
在坚持国有、集体经济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目前,我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潜力和余地还很大。应引起注意的是,在多数地、市,非公有制经济的构成主要集中在三产中的商贸、餐饮、娱乐、生活服务等行业,尽管它们在缓解就业压力、吸纳劳动力、提高城市服务功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产业质量不高,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大。为此,各地必须加强调整的力度,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产业多元化发展,特别要引导民间资金投向第二产业特别是科技企业。
六、深化企业改革,激活结构调整和发展的主体
企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企业缺乏活力,调整结构就缺少主体,上潜力产品就缺乏合格的载体。所以,在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的同时,必须抓好企业的改革。前一段,各地在调整经济结构中比较关注的是定产品、上项目,面对国有企业改革重视不够,甚至有所放松。如果国有企业改革得不到进一步深化,不仅要影响国企改革和发展三年目标的实现,而且要影响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按照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各地要坚持稳中求进,因企制宜,一厂一策。不论何种形式的改革,都要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尊重职工群众的选择,反对不从实际出发,不深入企业,不深入职工,坐而论道,搞形式主义,搞翻牌式的“改革”。对于利税大户企业的改制更要积极慎重,要精心选择改制办法,认真研究改制方案,确保企业改制后国家增加税收,企业增加利润,职工基本就业和个人增收。要克服畏难情绪,积极进取,进一步拓宽改革的思路,用创新的精神解决好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要严格程序,规范操作,认真做好资产评估、审计、产权界定和财务管理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特别要抓好已改为公司制企业的规范工作,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解决好股权设置、债务处理、职工安置等方面的遗留问题。国有大中型企业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推进内部机制创新。要坚持“三改一加强”,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工作,重点抓好人本管理、营销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要进一步健全对企业厂长、经理的制约、激励机制。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人为因素搞垮企业;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广大企业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带领职工为搞好企业而拼搏进取。同时,要加强舆论引导,防止错误理论的误导,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同样也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七、切实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
我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省份。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业结构长期不合理,尤其是高耗能工业多。我们要以这次结构调整为契机,下大力抓好清洁能源区建设。通过对煤炭的洗选、加工、转化等措施,搞好清洁生产,从源头上防治污染;通过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能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要按照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和环境达标标准,逐步关闭“五小”工业,坚决淘汰技术落后、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同时借机发展环保产业
八、做好群众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必然会涉及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出现一些企业关闭破产,部分职工下岗分流的情况,这就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好群众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悉心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和方法。要深入基层,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要大力宣传改革开放的成就,使广大干部群众提高克服团难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二是要满腔热忱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认真执行有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两个确保”,切实解决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的生活问题。同时,要积极开辟就业渠道,帮助下岗职工实 现再就业。当前特别要注意解决好煤炭行业的脱困问题和困难职工的生活问题。三是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范围。
最后,我讲一讲加强领导和狠抓落实问题。首先,是要认真学习xx同志关于“xxxx”的论述,并以此为指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切实增强搞好经济结构调整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现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工作努力,作风深入,但也确有少数领导干部,思想作风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片面追求所谓“政绩”,耍“花架子”,搞“形象工程”,结果往往造成大量人财物的浪费,最终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有的领导干部,心思根本不在工作上,或者热衷于跑门子、拉关系,或者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或者滥位黩职,以权谋私。这种状态不改变,当然谈不上抓好结构调整工作,也谈不上做好其他工作。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党政机构改革即将开始之际,一些干部人心浮动,过多考虑自己的进退去留,没心思抓工作。需提醒的是,机构改革很快就要展开,大家思想有点考虑是正常的,但不能因为考虑个人的进退去留影响正常工作。大家一定要顾全大局,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在一天职,就要尽一天责。县以上领导干部要结合“三讲”和“三讲”回头看活动,解决好思想作风问题。其次,加强组织领导,集中力量,同心同德,协调一致地抓好结构调整,保证今年起好步。各级党委、政府要统揽全局,统筹规划,确定科学的调整思路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点面结合,全面推进。要积极引导和协调各方加大“五项创新”的力度。党委、政府及下属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并通力合作抓好调整。各级党委的主要职责是调查研究、宏观决策、督促检查、搞好舆论引导、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各级政府要把结构调整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在具体政策的制定、重点项目的审定、环境的治理、资金的协调解决等方面真正负起责任。对各级政府来说,搞好经济结构调整,是职责所在,责无旁贷,自当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勇挑重担,务求必成。前不久,省委常委已就经济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由刘振华同志全面负责,刘泽民、薛军同志协助;其他具体工作,由各位分管副省长具体抓好落实,并负责协调好部门间的关系。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像省委这样,建立领导干部工作负责制,切实把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落实到人头,并把责任完成状况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是否胜任和合格的重要内容。党政各部门,一定要从发展山西、振兴山西的大局出发,积极主动地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真正为全省的调整经济结构创造宽松的环境。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和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要大胆选拔一批政治思想好、懂经济、懂科技、善管理的优秀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中去。要注意保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相对稳定性,确保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连续性。同时,要结合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举办专题理论学习班、研讨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结构调整工作的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使自己成为领导经济工作的内行。
关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们的思路已经明确,大政方针已经确定。针对大家汇报的起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振华同志讲了明确的意见,作了切实的部署,就按振华同志讲的办。会后,要尽快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现在的任务就是落实、落实、再落实。要按照xx同志的要求,抓住机遇,大胆探索,扎实工作,把高昂的工作热情与求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无论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困难和风险,我们也一定要努力实现一年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明显见效的目标,使我省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以优异成绩向党中央、向三千万山
前不久,省委组织督查调研组,分赴各地、市,对贯彻落实省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的工作进行了督查调研,发现了一些好的做法和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对各地工作起到了督促、推动作用,也为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推动全省经济工作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这次会上又听了各地、市的汇报。总的看,各地在贯彻省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中,思想重视,态度积极,行动迅速,开局不错。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我省的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仅仅是个开始,调整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还很不够,在组织领导、深化改革遗迹推动“五项创新”等方面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差距,这些都亟待研究解决。
全国“两会”期间,xx同志到我省代表团重点就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阐明了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意义,指出了应当重点抓好的七项工作,强调了应注意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并对我省工作提出了三点希望,要求我们按照已确定的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方案,坚定不移地抓下去,努力抓出成效。xx同志的重要讲话,论述精辟,针对性很强,为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把认识提高到xx同志讲话精神上来,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思想上的自觉和行动上的坚定,扎实有效地推进我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下面,结合我省实际,我就深入学习贯彻xx同志重要讲话,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工作,讲一些体会和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认识
从运城调产会特别是省委七届九次全会以来,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对经济结构调整已基本取得了共识。但是,对照xx同志的讲话,我们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有明显差距,亟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xx同志在讲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时指出,“世界范围的结构调整正在加速进行,既对我们构成了严峻挑战,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面临日趋激烈纷市场竞争,如果不能抓紧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就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难以实现国民经济新的更大发展。”xx同志是从放眼世界、洞察未来的战略高度来论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的。就此,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谈学习体会。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世界性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势所趋。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就是在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美国从本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适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注重开发和泣用尖端科技,发展信息化、网络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原有产业的优化升级,出现了近年来的所谓“新经济奇迹”。日本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曾保持了近二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但后来也暴露出一些经济结构性问题,特别是发展的“泡沫”问题。因此,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日本又进入了新的大调整时期,至今仍在进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也长达二十年,前几年的一场危机又迫使其开始了又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在一些国家已经收到成效。当前,世界经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大调整时期,各国都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以此创造经济增长的新优势。从我国来看,东部发展较快的省份,如广东、山东、江苏等省也都适应这一趋势,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千方百计提高产业档次。内陆省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省份,目前也在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纷纷采取调整经济结构的种种重大举措。放眼国内外,不难看出,哪里调整结构动手早,行动快,哪里就会掌握主动权,或者主动更加主动,或者被动转为主动,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我省经济发展中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更需要加大调整的力度,不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同全国的差距必将进一步拉大。现在,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还缺少紧迫感和危机感,缺乏战略眼光。有的左顾右盼,患得患失,抱残守缺,认为结构调整是长期任务,可以慢慢来;有的认为结构调整固然重要,但现在经济环境不宽松,连工资都难以保证,当务之急是先保吃饭,顾不上调整和发展;少数贫困县领导对结构调整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有的空喊口号,并没有真抓实干,如此等等。这样的认识不改变
,就无法适应国内外发展的大趋势,势必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更加落伍,更加被动。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增长的内涵和质量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主要标志是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在逐步减少,发达国家已开始从资源型转向技术型,从数量型转向品种型,从主要依赖实物成本转向主要依赖知识成本。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对经济结构调整起着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快了产业升级的进程,特别是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蓬勃兴起和广泛应用,已使一些发达国家从工业经济时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传统产业被大规模地改造转移,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倔起。如二战后发达国家曾重点发展的传统重化工业等支柱产业,有的已经被电子、原子能、航天、信息等高新科技产业代替,有的则已被现代高新技术所改造。近年来,我国沿海发达省份的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一般加工型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已开始被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代替。同全国相比,我省的科技发展缓慢,高科技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只占4%,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传统产业比重大而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技术装备陈旧而技术改造滞后,产品档次偏低而新产品开发升档乏。对这类问题的严重性,有的同志看得较为深透,有了改变现状的紧迫感,但也有些同志并未真正解决认识问题。如在结构调整中,有的地方选定的潜力产品中大多还是资源开发和初加工产品,对传统产业如何改造、提高,下功夫不够,对高新技术产业不敢问津。有的认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沿海发展快的地区甚至是发达国家的事,一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是抱怨没有人才、没有资金,就是抱怨环境不好。这些认识严重阻碍经济结构的调整。xx同志在讲话中强调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改造老工业基地,使传统产业和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活力。”同时又指出要“有选择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两个方面,对于我省的经济结构调整都是至关重要的。不管是传统产业的改造,还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核心问题都是要用新技术来武装。这一点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现实选择。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口益加快,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其突出表现是跨国公司的影响不断加大,全球企业并购规模急剧扩大。1999年全球企业并购金额已达到了3.4万亿美元。我国即将加入wto,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和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空前加大,我们面临的市场争夺之战将空前激烈。经济全球化主要是发达国家推动的,由于它们在科技、劳动力素质上占有明显优势,加上它们在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中的主导或操纵地位,再加上它们在政治、军事上的恃强凌弱,这种全球化是总体上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对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同时,也应看到,经济全球化也为我们进一步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发展资金,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可以说全球化对我们是利弊并存,挑战和机遇同在。正如有的专家所说,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就会机遇大于挑战,利大于弊;运用得不好,就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弊大于利。如果我们不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就没有优势可言,就难免被动挨打。我省地处内陆,经济和科技落后,人才和资金匿乏,我们的困难更多,调整的任务更为艰巨。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因势利导,趋利除弊,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我省经济的较快发展和某些方面的跨越式发展。任何闭关 锁国、坐井观天、关起门来自吹自擂,或者因落后面望洋兴叹、畏难而退、无所作为的观点都是没有根据的。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内在要求。党的xx届五中全会就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1年奋斗目标,关健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转变发展到今天,其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应该有新的要求。从战略上全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深层次要求和根本出路。就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而言,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在整个经济结构调整中,把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做到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其生机和活力,从而增强整个国有经济的素质,增强其控制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与此同时,积极调整所有制结构,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实际
上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抓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就能有力地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发展和深化,而且把两个根本转变内在地结合起来。xx同志在论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意义时说,这种调整是“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在这里,一个“根本出路”,一个“根本性措施”,就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极端重要性讲透了。在讲到其所以重要的理由时讲了两条,第一条是说“经济结构调整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把结构调整落脚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上;第二条理由是说“调整经济结构是解决深层次矛盾的重要措施”,把改变结构不合理状况落脚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这两个“落脚点”,深刻阐明了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统一;而讲话中关于搞好结构调整,必须深化改革、按市场规律办事、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建立新体制和新机制,以及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等论述,则是把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同经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二、正确处理调整和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调整,以调整促发展
从总体上讲,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快经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xx同志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中加快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促进经济发展”,这是对二者辩证关系的科学揭示。各地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处理好调整与发展的关系,不能借口调整而忽视发展;也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经济发展得快一些,可以为结构调整创造更为宽松的经济环境;结构调整进展快一些,可以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增强发展后劲,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从全省来看,11个地、市情况不同,从农业基础和条件到工业发展水平,从经济结构的现状到地方财政状况,从国民素质到文化教育基础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不能要求大家齐步走,但我们希望有条件的地区,现在发展态势比较好的地区,在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问题上,要力求搞得更好一些,发展得更快一些。条件较差、发展和调整难度较大的地区也要克服困难,尽最大努力谋求进展。有的在困难地区工作的同志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我懂,但现在是“近忧在前,无暇远虑”,保吃饭都困难,顾不上搞那些投资较大、收效周期较长的结构调整啊。这样讲当然不无根据,但应当清醒的是,眼前的“近忧”正是过去缺少“远虑”的苦果;今天,如果因为“近忧在前”,就不顾及长远、加快调整,近忧就会更忧,中长期发展问题也不会得到解决。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虑长远者不可能解近忧。当然,在具体工作中,调整和发展可能会产生一些暂时的矛盾,比如关停一些规模小、效益差、污染大的企业时,如果不能及时把一些生产升级换代产品的好企业做大,就会暂时影响一些发展速度。但这个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产业升级优化的问题是必须解决的,而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抓好结构调整,坚持在调整中发展,以调整促发展。只要我们狠抓调整使之尽快见效,使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经济就会加速发展。何况,在安排中长期重大项目的同时,也要考虑上一些适应市场需要的效益好的短平快项目,以弥补结构调整对当前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经济发展问题上,大家不能有丝毫的放松。省里今年下的指导性发展指标不高,有不少地、市也相应调低了指标。留有余地是对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要力争发展得快一些。去年省政府提出“实事求是,千方百计”,这是一个很好的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不吹牛,不虚报浮夸;千方百计,就是尽最大努力,而不是在思想上、工作上松懈,甘居落后。只有发展快了,才能解决财政困难和人民生活水平低的问题,解决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慢的问题。
三、积极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同时加强政府的调控、引导和推动
搞好结构调整,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关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从企业来讲,许多企业的经营者还缺乏以企业为市场主体的意识,遇到问题,往往不是主要“找市场”,而是主要“找市长”。一些企业不会也不敢利用各种市场手段配置生产要素。有的企业的领导,认为自己选的产品效益好,而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做大,但又不愿意让别人来投资,一心想向政府要钱自己干。诸如此类的想法和做法,严重影响着结构调整的进程。为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引导企业强化主体意识,引导企业面向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在选定潜力产品项目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广泛的深入的市场调查,在真正认准市场和产品的前提下,努力把产品尽快做大、做强、做优、做新。要敢于和
善于利用各种市场手段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比如,在收集和传递市场信息方面,要鼓励、引导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包括电子商务网络,收集、利用市场信息。再如,在解决资金问题上,要千方百计把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引进外资等融资手段充分运用起来。同时,要建立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企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从政府方面来说,现在,有的地方和有的领导干部,在进行结构调整中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由政府“包打天下”,如定项目、定产品、跑资金、跑营销,等等。这种不以市场为导向,不以企业为主体,而由政府越俎代庖的做法,出力不讨好,往往事与愿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这样的经验教训已经够多了。因此,要坚决改变以传统的计划手段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习惯做法。当然,对结构调整,政府要结合实际,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保证结构调整工作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目前市场机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要特别注意通过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坚决防止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要防止那些生产能力已经过剩、没有销路的产品以“潜力产品”的名义“搭车”上路。省里和地、市都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扶优扶强。对那些市场虽然一时看好而市场容量不大、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项目,要不要上,能不能做大,必须采取科学、慎重的态度。同时,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结构调整,为潜力产品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各级政府的作用,在于协调、推动、引导,这方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政府既不包办代替,同时又要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加快结构调整,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直接地表现在产品的品种质量和科技含量上,而且更深层次地体现在对经济结构的内在影响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过程,是使经济结构适应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过程。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生产关系,而新的生产关系又反过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经济发展史特别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每一项新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现往往会带动和形成一批新的相关产业,每一次大的世界性科技浪潮都会引起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以至整个经济结构的深刻而持久的变动。因此 ,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高度重视科技对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
发挥科技作用,就要从我省产业结构的实际出发,重点抓好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每搞一项技术改造,或开发一个新产品,或建设一个新企业,都要衡量一下它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处于什么地位,有没有技术上、质量上、成本上的优势,能不能占据本行业中的技术制高点。要力求做到技术先进,核心技术起点高,要争取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档次才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增强,产品占领市场的份额才会扩大,占领市场的时间才会相对延长。
要发挥科技的作用,关键是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人才的作用。人才是科技发明的主体,也是传播推广科技的载体,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人才,既包括科技人才,也包括管理人才、技术工人队伍。去年上半年,省委政研室做过个调查,大量事实表明,我省人才外流的现象相当严重。而这种状况与一些地方和部门浪费人才甚至压制人才的情况同时存在,这给我们发挥科技作用造成极大困难。为此,我们必须尽快制定出台保护人才、吸纳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政策,建立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调动和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要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
要发挥科技的作用,就要力求在科技发展上有所跨越。xx同志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保证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提高抗御各种风险冲击的能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进程表明,并不是先进的就永远先进,落后的就永远落后;也不是拥有先进技术的就永远拥有,没有先进技术的就永远不会有。即使现在技术比较落后,或一时还难以开发出新的科技成果,但只要有相信科技依靠科技的坚定意识、有不甘落后争创一流、敢于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雄心壮志,就会千方百计去创造环境条件,寻求开发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途径并不断取得成果。这样就能够使自己后来居上。对企业来说,自己设立机构,进行新产品的技术开发,这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力量所限,还必须依靠产学研结合的体制,还要尽快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体系和机制。大中型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中心,充实队伍,加大投资,同时还要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和机制,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大力做好对国内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消化工作,充分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充分运用全社会的
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为我省产品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服务。如此,我们就完全有条件、有可能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进而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经济发展的起超。后发展地区所具有的后发展优势,就是体现在它能够博呆众长,提高起点,发挥优势,跳跃发展,从而实现后来居上。这样的例子在经济发展史上举不胜举。甘居落后,不思进取,或消极观望,无所作为,只知跟在别人后面爬行的现象,应该坚决加以扭转。
五、努力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是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经济结构调整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在结构调整中必须大力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力解决好国有经济的“集中”和“退出”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对国有独资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力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发展和组建一批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下决心让国有经济从一批行业和企业退出来。改变国有经济战线过长,一批国企半死不活而我们又无力兼顾的状况,也可以给非国有经济发展让出一个发展的空间。现在我省总的情况是,该进的进也难,应退的退也难,可以说是进退两难。不少国有企业,只要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就不想退出国企范畴,这中间有认识问题,也有具体工作问题。从认识上说,我认为应当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全局着眼,更加解放思想,尽快想办法促使一批国企退出来,以便集中资金、集中力量把确应加强的少数国有大型企业搞得更大更好。有进有退,为进而退,以退为进,以退促进,才有可能突破这个难题。
在坚持国有、集体经济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目前,我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潜力和余地还很大。应引起注意的是,在多数地、市,非公有制经济的构成主要集中在三产中的商贸、餐饮、娱乐、生活服务等行业,尽管它们在缓解就业压力、吸纳劳动力、提高城市服务功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产业质量不高,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大。为此,各地必须加强调整的力度,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产业多元化发展,特别要引导民间资金投向第二产业特别是科技企业。
六、深化企业改革,激活结构调整和发展的主体
企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企业缺乏活力,调整结构就缺少主体,上潜力产品就缺乏合格的载体。所以,在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的同时,必须抓好企业的改革。前一段,各地在调整经济结构中比较关注的是定产品、上项目,面对国有企业改革重视不够,甚至有所放松。如果国有企业改革得不到进一步深化,不仅要影响国企改革和发展三年目标的实现,而且要影响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按照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各地要坚持稳中求进,因企制宜,一厂一策。不论何种形式的改革,都要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尊重职工群众的选择,反对不从实际出发,不深入企业,不深入职工,坐而论道,搞形式主义,搞翻牌式的“改革”。对于利税大户企业的改制更要积极慎重,要精心选择改制办法,认真研究改制方案,确保企业改制后国家增加税收,企业增加利润,职工基本就业和个人增收。要克服畏难情绪,积极进取,进一步拓宽改革的思路,用创新的精神解决好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要严格程序,规范操作,认真做好资产评估、审计、产权界定和财务管理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特别要抓好已改为公司制企业的规范工作,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解决好股权设置、债务处理、职工安置等方面的遗留问题。国有大中型企业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推进内部机制创新。要坚持“三改一加强”,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工作,重点抓好人本管理、营销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要进一步健全对企业厂长、经理的制约、激励机制。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人为因素搞垮企业;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广大企业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带领职工为搞好企业而拼搏进取。同时,要加强舆论引导,防止错误理论的误导,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同样也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七、切实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
我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省份。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业结构长期不合理,尤其是高耗能工业多。我们要以这次结构调整为契机,下大力抓好清洁能源区建设。通过对煤炭的洗选、加工、转化等措施,搞好清洁生产,从源头上防治污染;通过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能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要按照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和环境达标标准,逐步关闭“五小”工业,坚决淘汰技术落后、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同时借机发展环保产业
,发展非煤产业。各地新上项目,必须达到国家有关环保规定标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眼前的发展。同时,要结合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逐步改变水土严重流失和水资源匿乏的状况,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八、做好群众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必然会涉及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出现一些企业关闭破产,部分职工下岗分流的情况,这就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好群众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悉心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和方法。要深入基层,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要大力宣传改革开放的成就,使广大干部群众提高克服团难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二是要满腔热忱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认真执行有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两个确保”,切实解决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的生活问题。同时,要积极开辟就业渠道,帮助下岗职工实 现再就业。当前特别要注意解决好煤炭行业的脱困问题和困难职工的生活问题。三是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范围。
最后,我讲一讲加强领导和狠抓落实问题。首先,是要认真学习xx同志关于“xxxx”的论述,并以此为指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切实增强搞好经济结构调整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现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工作努力,作风深入,但也确有少数领导干部,思想作风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片面追求所谓“政绩”,耍“花架子”,搞“形象工程”,结果往往造成大量人财物的浪费,最终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有的领导干部,心思根本不在工作上,或者热衷于跑门子、拉关系,或者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或者滥位黩职,以权谋私。这种状态不改变,当然谈不上抓好结构调整工作,也谈不上做好其他工作。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党政机构改革即将开始之际,一些干部人心浮动,过多考虑自己的进退去留,没心思抓工作。需提醒的是,机构改革很快就要展开,大家思想有点考虑是正常的,但不能因为考虑个人的进退去留影响正常工作。大家一定要顾全大局,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在一天职,就要尽一天责。县以上领导干部要结合“三讲”和“三讲”回头看活动,解决好思想作风问题。其次,加强组织领导,集中力量,同心同德,协调一致地抓好结构调整,保证今年起好步。各级党委、政府要统揽全局,统筹规划,确定科学的调整思路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点面结合,全面推进。要积极引导和协调各方加大“五项创新”的力度。党委、政府及下属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并通力合作抓好调整。各级党委的主要职责是调查研究、宏观决策、督促检查、搞好舆论引导、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各级政府要把结构调整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在具体政策的制定、重点项目的审定、环境的治理、资金的协调解决等方面真正负起责任。对各级政府来说,搞好经济结构调整,是职责所在,责无旁贷,自当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勇挑重担,务求必成。前不久,省委常委已就经济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由刘振华同志全面负责,刘泽民、薛军同志协助;其他具体工作,由各位分管副省长具体抓好落实,并负责协调好部门间的关系。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像省委这样,建立领导干部工作负责制,切实把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落实到人头,并把责任完成状况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是否胜任和合格的重要内容。党政各部门,一定要从发展山西、振兴山西的大局出发,积极主动地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真正为全省的调整经济结构创造宽松的环境。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和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要大胆选拔一批政治思想好、懂经济、懂科技、善管理的优秀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中去。要注意保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相对稳定性,确保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连续性。同时,要结合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举办专题理论学习班、研讨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结构调整工作的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使自己成为领导经济工作的内行。
关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们的思路已经明确,大政方针已经确定。针对大家汇报的起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振华同志讲了明确的意见,作了切实的部署,就按振华同志讲的办。会后,要尽快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现在的任务就是落实、落实、再落实。要按照xx同志的要求,抓住机遇,大胆探索,扎实工作,把高昂的工作热情与求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无论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困难和风险,我们也一定要努力实现一年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明显见效的目标,使我省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以优异成绩向党中央、向三千万山
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