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下的人文沉沦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9 11:57:35阅读:
字号:小|大
经济发展下的人文沉沦
经济发展下的人文沉沦 当一个社会的金钱至上的经济模式掩盖思想主流时,人们的行为就会发生重大形变,它的化学反应将是连锁性的。经济发展了,人文却沉沦了,这样的现象往往发生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初期阶段。什么是人文?人文的沉沦会带来社会的那些破坏呢?中国的人文思想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积淀是非常厚重的。在二千五百前,就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在这个人文高度站立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共享的人文资源,即使二千五百年以来,有不同民族统治着中国,但是依然是被崇拜的人文思想。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是注重所谓的素质教育,然而我们的素质教育却被拜金主义思潮所掩盖。当唯成绩占了社会考核的主要地位时,人文思想还有其地位吗?这就是现在理工科的学生,往往有知识,缺人文,社会学科的,甚至学文学艺术的学生也往往有知识、有艺术,缺人文!没有良好的人文观念,就能想象到中国的整体素质是什么样的水平了。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我国《辞海》中就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范,包括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主要内容。可以这样说:人文是反映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各种思想的表现形式)。各种文化现象存在,显然也包括了先进与落后,科学与愚昧,优秀与次劣,健康与病态等的人文思想意识。那么我们现在所要表现的人文,或人文精神,或人文思想,重视人文教育等,显然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最为华丽的部分。其核心内容直面先进的价值观,先进的行为规范。对于社会而言,尤其是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尤其是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我们对社会的评价以及社会的种种弊病,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很多人这样说:如今人的素质大不如从前,这是为什么呢?上世纪80年代前,人民人文思想活力被压抑了,人的创造性低下,同时也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80年代后,随着开放形势的到来,人民的人文意识有了质的飞跃,生产力有了空前的发展。但是,泛自由化的思潮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泛滥起来。这种随意性的思潮并没有规范地加以纠正,社会人文的良莠不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调整,使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所有的社会人。这里可以举几个事例,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 最近山西洪洞县发生了一桩震惊全国上下黑砖窑事件,所谓的黑不是简单地经济手续的问题,而是人文的沦丧。把人作为奴隶一样对待,甚至连八岁的孩子都不能幸免。而窑主竟然还是村党支书的家人,整个事件令人发指。这个事情被揭露,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这是发生在经济发展时期的人文丑陋,而这一种现象竟然被地方官员默许,或者说是一种纵容。难道说这位受党教育多年的村干部连起码道德和法律常识都不懂吗?如果那位八岁的孩子是自己的儿子会这样对待吗?利益的驱动竟变得充满着血腥,可以说他的每一分钱都含着鲜血。这样的丑恶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出现,令人深思!需要反思的是,这些地方管理者们是否懂得以人为本核心要素是社会和谐根本呢?可以说山西黑砖窑事件引起的关注意义远不是单纯地解救而了事。经济的发展使我们更多地关注着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人文意识的思考。这是一件带有普遍意义的思索,人文意识的薄弱正让人们走向空前的善恶困惑。由于这样的困惑存在,所有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人文思想都已丢失而在走入歧途。获取物质利益的追求与实现多种人生价值的愿望并存。 如今社会,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趋利性明显增强,利益观念不断强化,已成为社会思想意识变化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追求相应的物质回报,提高生活水平,成为人们的正常要求。物质利益的大小成为决定人们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局限于物质利益的满足,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日益强烈,精神需求的层次逐渐提高。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相互渗透、相互贯穿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然而任何事物的向善与向恶的结果,又使人们面临迫切的选择。急功近利的表现愿望对人文思想的思索显得如此迷茫,这就是黑砖窑事件发生的思想根源。剥削与奴役的重新抬头,是我们忽视了这一现象是原始资本主义最起码的特征,还过高地认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不可能发生的。追求利润是资本家最主要的目的,那么暴利就不可能不诞生!而社会责任跟着丢失了。 我们来看看上海的汤臣一品的天价住宅就能明白了。最新调查结果,汤臣一品满打满算的基本造价也只有三万元,而他们却卖到了十一万元。他们是在想着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吗?绝对不会的!对于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是默认还是干预?这就是需要正确的人文思想所要得出的结论。个体自主意识的强化与群体归属感的弱化并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使每个人都成为相对独立的主体,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和选择性日趋提高,自主意识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适应社会的要求,进行自我设计,追求自我发展。同时,人们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阶层分化不断加深,在社会变革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无主管单位的人和游离于社会管理体制之外的人逐渐增多。这使得人们在利益诉求和精神家园上找不到或缺乏群体归属感。个体自主意识的强化与群体归属感的弱化相互作用,将会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存在。当我们的社会人文被严重地制约时,一切都会发生质变。社会的整体意识和整体责任减弱使得人文思想在无意识地下滑着也不知道。我们在强调八荣八耻时,却忘记了人文思想铺垫是需要一个相对公平的原则下才能更好体现。也忘记了先进的价值观,先进的行为规范需要每一个社会人共同来遵守的。而现在却不是这样,那么人文的偏差就不奇怪了。 经济发展了,只是金钱的增加,而往往拜金主义的急功近利正改变着所有人的人文世界观。就连孩子也受到成人世界观的影响而提前确立了。譬如这次发生在河南的高考营私舞弊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一个党员副校长,教书育人的老师连起码的人文观念都丢失了,为了某种利益而挺而走险。如果这只是个例,那么社会大量贪官的集中出现一样印证了一个推理,那就是人文思想淡薄改变了他们应该有的责任与追求。传统思想观念和现代思想观念相互交融。传统思想观念中既有刚健自强、艰苦朴素、孝亲敬老等积极的内容,也有安于现状、固步自封、不重效率等消极的一面,对今天人们的现实生活仍然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同时,现代思想观念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也发挥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现代思想观念中既有反映社会实践特征、体现时代要求的平等、自由、民主、科学、法治等积极内容,同时也产生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东西。消极东西产生的人格价值是低下的,这点正在被忽视。我们从一些低俗文化现象的泛滥而影响着传统的人文理念而担忧,但在平等、自由、民主、科学、法制下而共生社会责任感却在消失。人文思想的建立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建立,而破坏的时间却要短的多,甚至只需一夕一朝。就说卖淫问题,它有着深刻的历史人文基础,在一九四九年后的高压政策下,才得以消灭。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又在改革开放思潮诱导下,死而复生。但是人文思想的多样性使得从前那样的高压态势又不可能再一次发生,管理处在两难的境地。现在对待卖淫的人文关怀还处在摸棱两可的状态中,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一面要扫黄打击,而另一方面却遍地开花。可以这样说:当前社会的人文思想远没有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文思想,甚至还落后许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一句警世名言。忧患意识也是流传了二千五百多年的人文思想的精华,我们不应该把它抛弃吧? 如今社会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深刻变化,这个变化并不是渐进式的到来,而是一次跳跃式的改变。而跳跃式改变会产生人文精神的空白与断层,并长期内化在我们文化之中,使我们社会文明进程的难度增加。有句话这样说:我们发展着,却依旧愚昧着。这个定义十分准确。在经济追求高效时,而我们的人文精神却在沉沦,所产生的后果正日益显现出来。从追求GDP到环境的恶化,从饱囊私利到危害人民,人文的沉沦正深深地干扰着我们的定国安邦之策。我们应从自然界普遍规律里找寻到人文思想的最佳结合点,找到经济发展与人文思想的桥梁。
假如这是另一次清醒,那么被丢弃的一定是腐烂着的躯体,而优秀的人文精神将生生不息!这才是经济发展所期盼最终目标,充满人文精华的和谐社会! 2007年6月17日上海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