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家长会关于数学新课程的发言稿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56:05阅读:
字号:小|大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下午好!
非常感谢各位能在百忙之中来参加这次家长会。我深深知道,那每一张灿烂可爱的笑脸都承载着各位家长的殷切希望和美好憧憬,作为二年级的数学教师,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尽己所能,使干巴巴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活泼,使平平淡淡的“白开水”变成香甜可口的“咖啡与果珍”,让孩子乐意学数学,感受到数学的多彩,激起探索的欲望,享受成功喜悦。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我们的家长也能领略数学新教材的风采,了解当前教育改革的动向,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加油站。我愿意借今天的家长会,和大家一同探讨孩子的数学学习问题,驾设起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的桥梁。下面,我便从数学教材和数学家庭教育两方面具体谈一谈,希望各位家长能和我们一同关注新课程,实践新课程。
一、 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我们已经是进行课程改革的第二年,我想各位对孩子的数学书也浏览过了,估计大家会说印刷精美多啦,价钱也贵多啦……其实啊,这些还只是表象,那么新教材到底新在何处呢?特别值得我们各位家长关注的又是些什么呢?
1、选材更富童趣,贴近儿童生活
和以往教材不同的是,教材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了丰富的人物、情境。在这册教材中,还创设了丰富的故事情境,如参观博物馆、申办奥运会、跳绳比赛、买东西、收西瓜、乘车、拔萝卜等,安排了许多的游戏情节,如:小兔采蘑菇、对口令、帮小鸡找鸡妈妈、小动物过河、猜数游戏、套圈、抛画片等。如此种种,都极大的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为孩子学习数学形成了良好的情感态势。
2、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与生活亲密接触
新教材和过去的数学书相比,更注重引导孩子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感悟数学的作用,更加着力于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认识“长度单位”一课中让学生自己测量身边的物品;“加减混合”教学中,出示小朋友乘车的情境,(通过观察和结合实际经验,学生会想到,当车到站时,既会有上的也会有要下的。)
“镜面对称”一课中让学生自己照照镜子。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3、开放求知与探索空间,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具体体现在:
(1)、取消了原来意义上的“应用题”的概念,摈弃了“分题型,套公式”的陈规。不再安排单独的应用题教学单元,而是结合四则运算的教学合理编排,多以生活场景出现,如图画、对话、表格等。让孩子就场景提出问题,并探寻解决方法。
(2)、提倡算法多样化。
孩子的早期教育程度及各自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也就会有所不同。因此现行教材允许孩子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自己喜欢或适合自己的方法计算。如《20以内的进位减法》
“13-9”的教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a、先拿出10个,再从10个里拿1个与3个合起来,一共剩4个;b、从10个里拿走9个,1再与3合,还剩4个。c、1个1个拿,拿走9个,还剩4个;d、从13个中先取走3个,再取走6个;e、由4+9=13推想出13-9=4……。从中可以看出,不同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思维过程,这正是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最自然最真实的感受。不将教材列出的算法强加给学生,而让学生选择自己适用的方法;不评价算法的优劣,以充分体现了“让每个学生学自己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有了熟练的加法计算基础,不少学生感受到想加算减这一方法的快捷,改用此方法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又水到渠成地实现了算法的优化。家长在平时对孩子的计算方法指导中要注意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方法。
(4)、安排了不少探索规律的练习。
二、 数学家庭教育指南
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孩子已到二年级,有许多事情自己会处理,比如整理书包,准备第二天上课用的学具,(家长要为孩子准备的文具:笔、直尺、三角板、练习本、橡皮)。我们不再需要帮他们做这些,只是对有些孩子来讲,还得浪费各位家长花点时间注意一下他是否做好了,让他们都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起孩子细心认真准备全学习用品的习惯。
有的孩子生性大大咧咧,不是忘带这样,就是忘带那样,于是出门前,母亲就反复叮嘱,别忘带作业本,别忘带钥匙……而孩子可能一面不耐烦的答应着一面又把该带的东西丢在了家中,一位有心的母亲是这样做的,她在孩子的书包上贴了张醒目的纸条:“查一查,你的东西带全了吗?要是都全了,就和妈妈说声再见。”此方法未必大家都实用,但多少可给我们一些启示。
作业格式训练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一方面。要利用数学练习本让学生练习写数和写算式。
学习习惯的另一方面就是作业的按时完成,我们大多时候是书面作业,但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实践性的活动作业和读一读,说一说,算一算的口头作业,要注意提醒孩子认真完成好,并在能力范围内给他们检查。尤其要强调一点的是我们班还有些同学的作业比较马虎,在作业本、书上列竖式,做错了不擦就直接改的现象还有,家庭作业还要请我们家长严格要求。
2、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和乘法口诀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孩子必须学好,并能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学期末速度要求大约为每分钟8道一步计算式题(指直接填得数),正确率达90—95%。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不同孩子的计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异,要缩小这一差异,仅靠每天一节数学课练习是不客观的,因此还需要各位家长做有心之人,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计算的练习方式多样,可以制作卡片,供孩子独立练习,也可在做家务、和孩子上街等时间来个对口令。或者可以采用书中的形式:你能钻过山洞吗?你能跳过每个树桩吗?……同时要留心孩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粗心还是计算方法存在问题。但要防止枯燥的题海练习,每天几十道,错了还要罚的做法会扼杀了孩子学数学的兴趣的。
3、依据生活理解数学,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有些数学知识较抽象,容易混淆,我们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创造生活情境,让孩子在实际体验中理解知识。如分辨左右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难点,有些孩子正确掌握左右需要较长时间和过程,家长要有耐心,在生活中强化孩子对左右手的认识,引导孩子借此来分辨物体间的左右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一个参照物的问题,如两人面对面时,如何判别对面之人的左右边。
在时间许可时,我们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做数学游戏,通过那些具有训练目的的游戏促进孩子在数学、认知、空间理解、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因为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的、毫无压力的宣泄内在的情感,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且当孩子把“成功”的希望渗透到游戏中时,他们不愿输的努力就会从游戏本身扩展到学习中去。如“猜数游戏”一人心里想好一数,另一人猜并根据提示不断调整答案,直到猜对为止。这个游戏可以发展孩子的推理能力,家长可分阶段和孩子玩,目前可猜100以内的数。
又如用小正方体拼拼搭搭,观察小正方体的分布,数数一共多少块,对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大有益处。
再如用一布口袋,内放各种形体,让孩子蒙上眼睛摸一摸,说说摸出来的是什么,可以不断加深孩子对形体特征的认识。虽然这游戏具有挑战性,但孩子往往乐此不疲。
4、重视数学语言发展,为聪明插上翅膀。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能力的增强可以极大的改善孩子的学习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性。不防给孩子的智力发展插上“语言的翅膀”,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在生活中要多为孩子创设说数学的机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观点、看法与思路。和孩子交谈的形式不必过于正式,比如和孩子散步时,和孩子去公园时等等,这样交流的气氛要自然亲切得多。
对话时要有意识的激发帮助孩子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如“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因为……所以……”,要求孩子说完整的话。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家长要能耐住性子,多听少说,只要我们的话语能引发交谈话题,进行适当的点评反馈就够了。
5、把孩子推上讲台,和孩子分享功课
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另一妙招就是经常向孩子“请教”,把孩子推上讲台,做孩子的“学生”,这虽有明知故问的嫌疑,但并不妨碍孩子的为师热情。他们会很兴奋,很热情的扮演老师的角色,介绍自己今天的学习收获,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这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式。
6、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家长肯定和赞赏。与其说“你不要这样做”,还不如“你那样能够做更好”;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正做过的错事,还不如让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都鼓掌喝彩!
自信不足的孩子更是特别害怕出错,家长更应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欣赏“有进步!”“继续努力!”“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不要吝啬真心的表扬。
7、注重孩子学习过程,正视孩子考试成绩
有些孩子基础较好,对一些简单的运算已掌握,这样在老师讲这部分内容时,孩子看上去毫不费力就懂了,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有些孩子可能并非建立起有效的学习方法,当他们面对新内容,特别是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时,孩子就会感到困难,因此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家长在家看孩子的计算很熟练,就以为孩子的数学学得很好,但真正考查或解决实际问题时,孩子往往有些不适应,或者说不尽如家长之意。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孩子的学习内容,数学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计算。
作为家长,我们要能将孩子的成绩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所谓的纵向比较,就是将孩子现在同过去不同时期所取得的成绩相比较,是进步,还是退步,抑或是原地踏步走。进步是因为他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有所完善,分析得出后要加以鼓励,让其发扬光大,开始表扬的频率要高,渐弱之,至形成了习惯。踏步走、退步了是因为他不认真,还是方法不妥,分析得出后对症下药,拉起来后再扶上走一程,稍有进步,作为家长可以借助于老师的口吻,夸张一点表扬,树立起自信,让他自强不息。所谓横向比较,就是能将自己的小孩与同班级的其他孩子比较一下,找差距和不足,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成绩一般都很优秀,而这一切,一方面归功于学校教育,另一方面也不可忽视家庭氛围的熏陶,对于这些孩子的家长,我们不妨去讨教一番,再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实践,定有收获。
另一方面,我们要能“不唯分数是问”。分数只能作为评介孩子的一个参照,90分与100分的孩子的数学能力究竟相差多少,不是仅分数就能说明的,我们得具体分析才是。孩子有失误,是纯粹的粗心,还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有问题,是临考心理欠佳,还是……
尊敬的各位家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是我最大的心愿。但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很难找到一个适合所有家庭、所有孩子的教育模式,以上所谈的一些建议,也仅供参考而以。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各位家长朋友,欢迎您对我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希望我们能多交流、多探讨,期待着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共同为您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能给您的孩子一双会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会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头脑。
下午好!
非常感谢各位能在百忙之中来参加这次家长会。我深深知道,那每一张灿烂可爱的笑脸都承载着各位家长的殷切希望和美好憧憬,作为二年级的数学教师,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尽己所能,使干巴巴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活泼,使平平淡淡的“白开水”变成香甜可口的“咖啡与果珍”,让孩子乐意学数学,感受到数学的多彩,激起探索的欲望,享受成功喜悦。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我们的家长也能领略数学新教材的风采,了解当前教育改革的动向,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加油站。我愿意借今天的家长会,和大家一同探讨孩子的数学学习问题,驾设起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的桥梁。下面,我便从数学教材和数学家庭教育两方面具体谈一谈,希望各位家长能和我们一同关注新课程,实践新课程。
一、 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我们已经是进行课程改革的第二年,我想各位对孩子的数学书也浏览过了,估计大家会说印刷精美多啦,价钱也贵多啦……其实啊,这些还只是表象,那么新教材到底新在何处呢?特别值得我们各位家长关注的又是些什么呢?
1、选材更富童趣,贴近儿童生活
和以往教材不同的是,教材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了丰富的人物、情境。在这册教材中,还创设了丰富的故事情境,如参观博物馆、申办奥运会、跳绳比赛、买东西、收西瓜、乘车、拔萝卜等,安排了许多的游戏情节,如:小兔采蘑菇、对口令、帮小鸡找鸡妈妈、小动物过河、猜数游戏、套圈、抛画片等。如此种种,都极大的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为孩子学习数学形成了良好的情感态势。
2、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与生活亲密接触
新教材和过去的数学书相比,更注重引导孩子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感悟数学的作用,更加着力于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认识“长度单位”一课中让学生自己测量身边的物品;“加减混合”教学中,出示小朋友乘车的情境,(通过观察和结合实际经验,学生会想到,当车到站时,既会有上的也会有要下的。)
“镜面对称”一课中让学生自己照照镜子。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3、开放求知与探索空间,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具体体现在:
(1)、取消了原来意义上的“应用题”的概念,摈弃了“分题型,套公式”的陈规。不再安排单独的应用题教学单元,而是结合四则运算的教学合理编排,多以生活场景出现,如图画、对话、表格等。让孩子就场景提出问题,并探寻解决方法。
(2)、提倡算法多样化。
孩子的早期教育程度及各自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也就会有所不同。因此现行教材允许孩子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自己喜欢或适合自己的方法计算。如《20以内的进位减法》
“13-9”的教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a、先拿出10个,再从10个里拿1个与3个合起来,一共剩4个;b、从10个里拿走9个,1再与3合,还剩4个。c、1个1个拿,拿走9个,还剩4个;d、从13个中先取走3个,再取走6个;e、由4+9=13推想出13-9=4……。从中可以看出,不同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思维过程,这正是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最自然最真实的感受。不将教材列出的算法强加给学生,而让学生选择自己适用的方法;不评价算法的优劣,以充分体现了“让每个学生学自己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有了熟练的加法计算基础,不少学生感受到想加算减这一方法的快捷,改用此方法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又水到渠成地实现了算法的优化。家长在平时对孩子的计算方法指导中要注意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方法。
(4)、安排了不少探索规律的练习。
二、 数学家庭教育指南
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孩子已到二年级,有许多事情自己会处理,比如整理书包,准备第二天上课用的学具,(家长要为孩子准备的文具:笔、直尺、三角板、练习本、橡皮)。我们不再需要帮他们做这些,只是对有些孩子来讲,还得浪费各位家长花点时间注意一下他是否做好了,让他们都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起孩子细心认真准备全学习用品的习惯。
有的孩子生性大大咧咧,不是忘带这样,就是忘带那样,于是出门前,母亲就反复叮嘱,别忘带作业本,别忘带钥匙……而孩子可能一面不耐烦的答应着一面又把该带的东西丢在了家中,一位有心的母亲是这样做的,她在孩子的书包上贴了张醒目的纸条:“查一查,你的东西带全了吗?要是都全了,就和妈妈说声再见。”此方法未必大家都实用,但多少可给我们一些启示。
作业格式训练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一方面。要利用数学练习本让学生练习写数和写算式。
学习习惯的另一方面就是作业的按时完成,我们大多时候是书面作业,但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实践性的活动作业和读一读,说一说,算一算的口头作业,要注意提醒孩子认真完成好,并在能力范围内给他们检查。尤其要强调一点的是我们班还有些同学的作业比较马虎,在作业本、书上列竖式,做错了不擦就直接改的现象还有,家庭作业还要请我们家长严格要求。
2、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和乘法口诀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孩子必须学好,并能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学期末速度要求大约为每分钟8道一步计算式题(指直接填得数),正确率达90—95%。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不同孩子的计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异,要缩小这一差异,仅靠每天一节数学课练习是不客观的,因此还需要各位家长做有心之人,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计算的练习方式多样,可以制作卡片,供孩子独立练习,也可在做家务、和孩子上街等时间来个对口令。或者可以采用书中的形式:你能钻过山洞吗?你能跳过每个树桩吗?……同时要留心孩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粗心还是计算方法存在问题。但要防止枯燥的题海练习,每天几十道,错了还要罚的做法会扼杀了孩子学数学的兴趣的。
3、依据生活理解数学,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有些数学知识较抽象,容易混淆,我们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创造生活情境,让孩子在实际体验中理解知识。如分辨左右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难点,有些孩子正确掌握左右需要较长时间和过程,家长要有耐心,在生活中强化孩子对左右手的认识,引导孩子借此来分辨物体间的左右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一个参照物的问题,如两人面对面时,如何判别对面之人的左右边。
在时间许可时,我们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做数学游戏,通过那些具有训练目的的游戏促进孩子在数学、认知、空间理解、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因为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的、毫无压力的宣泄内在的情感,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且当孩子把“成功”的希望渗透到游戏中时,他们不愿输的努力就会从游戏本身扩展到学习中去。如“猜数游戏”一人心里想好一数,另一人猜并根据提示不断调整答案,直到猜对为止。这个游戏可以发展孩子的推理能力,家长可分阶段和孩子玩,目前可猜100以内的数。
又如用小正方体拼拼搭搭,观察小正方体的分布,数数一共多少块,对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大有益处。
再如用一布口袋,内放各种形体,让孩子蒙上眼睛摸一摸,说说摸出来的是什么,可以不断加深孩子对形体特征的认识。虽然这游戏具有挑战性,但孩子往往乐此不疲。
4、重视数学语言发展,为聪明插上翅膀。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能力的增强可以极大的改善孩子的学习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性。不防给孩子的智力发展插上“语言的翅膀”,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在生活中要多为孩子创设说数学的机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观点、看法与思路。和孩子交谈的形式不必过于正式,比如和孩子散步时,和孩子去公园时等等,这样交流的气氛要自然亲切得多。
对话时要有意识的激发帮助孩子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如“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因为……所以……”,要求孩子说完整的话。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家长要能耐住性子,多听少说,只要我们的话语能引发交谈话题,进行适当的点评反馈就够了。
5、把孩子推上讲台,和孩子分享功课
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另一妙招就是经常向孩子“请教”,把孩子推上讲台,做孩子的“学生”,这虽有明知故问的嫌疑,但并不妨碍孩子的为师热情。他们会很兴奋,很热情的扮演老师的角色,介绍自己今天的学习收获,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这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式。
6、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家长肯定和赞赏。与其说“你不要这样做”,还不如“你那样能够做更好”;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正做过的错事,还不如让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都鼓掌喝彩!
自信不足的孩子更是特别害怕出错,家长更应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欣赏“有进步!”“继续努力!”“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不要吝啬真心的表扬。
7、注重孩子学习过程,正视孩子考试成绩
有些孩子基础较好,对一些简单的运算已掌握,这样在老师讲这部分内容时,孩子看上去毫不费力就懂了,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有些孩子可能并非建立起有效的学习方法,当他们面对新内容,特别是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时,孩子就会感到困难,因此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家长在家看孩子的计算很熟练,就以为孩子的数学学得很好,但真正考查或解决实际问题时,孩子往往有些不适应,或者说不尽如家长之意。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孩子的学习内容,数学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计算。
作为家长,我们要能将孩子的成绩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所谓的纵向比较,就是将孩子现在同过去不同时期所取得的成绩相比较,是进步,还是退步,抑或是原地踏步走。进步是因为他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有所完善,分析得出后要加以鼓励,让其发扬光大,开始表扬的频率要高,渐弱之,至形成了习惯。踏步走、退步了是因为他不认真,还是方法不妥,分析得出后对症下药,拉起来后再扶上走一程,稍有进步,作为家长可以借助于老师的口吻,夸张一点表扬,树立起自信,让他自强不息。所谓横向比较,就是能将自己的小孩与同班级的其他孩子比较一下,找差距和不足,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成绩一般都很优秀,而这一切,一方面归功于学校教育,另一方面也不可忽视家庭氛围的熏陶,对于这些孩子的家长,我们不妨去讨教一番,再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实践,定有收获。
另一方面,我们要能“不唯分数是问”。分数只能作为评介孩子的一个参照,90分与100分的孩子的数学能力究竟相差多少,不是仅分数就能说明的,我们得具体分析才是。孩子有失误,是纯粹的粗心,还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有问题,是临考心理欠佳,还是……
尊敬的各位家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是我最大的心愿。但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很难找到一个适合所有家庭、所有孩子的教育模式,以上所谈的一些建议,也仅供参考而以。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各位家长朋友,欢迎您对我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希望我们能多交流、多探讨,期待着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共同为您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能给您的孩子一双会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会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头脑。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