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演讲稿 -> 竞聘演讲稿 -> 正文

新闻网站阅评部的竞聘演说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57:28阅读:
字号:|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能坐在这里参加竞聘,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个人对于工作的一些想法,我感到很骄傲。之所以感到骄傲,是因为我一直认为,工作这件事,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既是为我们的公司、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服务,同时也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寻找自我的一种途径。所以经过三年的努力,今天我能够坐在这里,心里充满的,是一种骄傲。然而谁都知道,一个人是没法做出成绩的,因此我很想借今天这个机会,对曾经无私栽培、扶助我的领导和同事们,以及每一天都在和我并肩作战的阅评部的各位战友,表达我难以言表的感谢,谢谢大家。

2001年7月12日,是我走进×××的第一天,做文学频道编辑。那一年我21岁,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是整个编辑部年龄最小的编辑。之所以来×××,是因为我真的觉得这个工作太适合我了,那时候曾经开玩笑说,我所热爱的三样东西在我的工作称谓里就都有了,那就是“网络、文学、编辑”。当然,后来我慢慢懂得,×××能给予我的实在不止这三样而已。

2001年的年底公司指派我开始策划网上论坛,于是这也成为了我工作的转折点。一个月的策划,一个月的准备,一个月的披星戴月,一个月的同甘共苦,我、×××,还有已经离开的×××、×××,还有×工,还有×××,甚至王总都是经常晚上陪我们吃方便面,每次回忆起那段时光,我都会很激动!因为论坛,就像我们亲手哺育的孩子,他出生的那一刻,总是难以忘怀。后来论坛开始慢慢步入正轨,试运行四个月之后我们又进行了改版和栏目调整,5月与广播电台新闻台合作“关注贫困大学生”活动;7月组织一系列征文活动;8月开始为可可西里捐书,到10月底为止的三个月中,募集了四千多本;9月党的十六大召开,我们第一次经历重大政治活动的考验,促成一系列加强管理的做法和制度诞生。在这期间,我还被公司派往北京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网站BBS管理培训班,提高了理论水平和认识高度。去年3月,我又被公司派往北京,借调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了9个月,这9个月的时间,让我站到了过去不曾站到过的高度,让我可以跳出自己曾经狭窄的纵向视角,第一次有机会可以以局外人的身份,带着局内人的心态,去观察各网站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去了解我们的优势和不足,并借以思考应该怎样去做,因此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飞越。在我被借调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工作,还创立了《××××××》,并一直坚持到了今天,这是他们的成绩。所以我想,我今天坐在这里,不光要夸我自己,也要夸我的战友们,因为他们所取得的成果我没帮上什么忙,然而我自己的那些微薄成绩,却始终离不开他们的帮助。

阅评部的成立,对于论坛来说,又是一次飞越,扩大了我们的工作范畴,同时肩上的担子也重了。“阅”是监控,是观察;“评”是评论,是升华。监控是一面盾,然而一味追求安全就没有了发展,可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那么如何处理好迎合与引导的矛盾就是关键;评论是一把剑,不过是一把双刃剑,没有锋刃不好看,然而怎样处理好既不伤己又要伤敌的矛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度的把握,我知道自己的能力还不够,但我相信我和我的同事们是最了解它的人,在整个网络评论界都正在摸索前进的时候,我们不一定比他们笨。我想这就是我竞聘阅评部主任这个岗位的优势和不足——对于评论,我经验还不够,但我了解它,这是信心的来源。今天我已经学会了钻木,我自信明天可以学会用火。

  下面我就把阅评部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构想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继续严管论坛,充分挖掘互动栏目资源

这么长时间的论坛管理工作,我们脑子里始终有一根弦,那就是保证论坛宣传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王总说过,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没有新闻宣传安全,其他一切都是白搭。“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只有在保证自己不出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主动出击。没有了盾,刀剑再锋利也是拼死的打法,不能长远。要做到严格管理,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阅评部要借这次“三项学习教育”的东风,把学习理论知识、学习时事政治作为今后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论坛管理和新闻报道一样,都需要深厚的理论积淀为后盾,我们是论坛管理的“正规军”,不能用“游击队”式的方法去管理。经验很重要,但“经验主义”不能成为工作的主导。我们现在部里的几位成员,除了新来的×××同志,其他几位都管理论坛超过一年以上的时间,我相信在这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其他新闻网站相比也不逊色,但监控工作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干得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松懈的思想,越容易依赖经验来判断是非。这不行,不断加强学习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时刻保持敏锐性和警惕性,不能松懈。

2、坚持严谨,完善工作流程

阅评部的前身——论坛管理组在两年多的论坛管理工作中,其实已经建立起了一些工作流程和制度,但因为大多数都是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所以都处于一种“不成文”的状态——大家都知道,也都这么做,但没有明文规定。下一步我们要建立健全一套明确的、科学的、符合我们自身特点的工作流程,消除那些潜伏在节假日值班、工作交接,以及日常工作中的某些特殊情况中的漏洞和隐患。

3、提早应对,增强预警意识

今后每月月初我们都将对今后一个月内需要敏感留意的日子,如重大政治活动、各种纪念日、节日、历史事件发生日等等,做出预测分析。由此可以提早制订应对措施,不致事到临头才措手不及。

严格管理不是目的,管理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在给公司的2004年规划里面说,论坛的发贴量在2004年要达到每天一万以上,结果很快就达到了,现在论坛每天晚上关闭,日发贴量还常常能超过一万。通过这个我也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单纯的发贴量的提高,只能说明我们的论坛更热闹了,来的人更多了,但是相对于我们作为新闻网站的论坛来讲,意义并不太大。所以今后论坛的发展目标是提高整体水平,尤其是时政方面的讨论,要提高品味和层次。这个我现在还不能提出量化的指标,但是我的方向是利用评论员文章,提高时政版原创量,从而提升讨论水平,进而吸引更多高水平的网友加入,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我们还要争取组织更多更有意义的活动,让网民真正动起来,活动分网上网下,以网上为主,网下为辅。例如之前我们和新闻频道合作的网上义卖,还有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幸运12点”活动等,结合类似论坛两周年庆典这样的网下活动,这些活动除提高论坛知名度以外,还能为北方网赢得更多社会效益。

二、改进舆情专报,做好“耳目”体现阅评职能

  也许有些同事还不了解,其实我们从去年四月就已经开始每天编写《××××××》,报送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厅信息处及集团领导,到现在已经超过三百多期。一直以来,我们的“×××”都主要以反映网友对天津基础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主。而今后,“×××”将逐步增加对外地媒体、境外网站等宣传渠道,涉及天津的报道情况的跟踪分析,紧急信息及时报,重要信息详细报,体现出阅评部“阅”的职能。

三、组建阅评队伍,力争年内步入正轨

  组建自己的评论员队伍,组织评论文章,批驳网上不良思潮,是阅评部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现在已经逐步开展的,是我们在网友中物色评论员的工作。我们构想中的评论员的来源,还包括政府机关、社会科学界、各高校以及兄弟媒体的资源共享。后面一个阶段,我们将加快这方面的工作进度,主要包括:一方面要尽快确定评论员人选,开始对他们进行考核。我们在论坛里圈定的首批评论员人选限制在5人以内,不求多,宁缺勿滥,确定人选之后与他们进行细致的沟通,这个工作在五月底前结束。然后开始两个月的考核期,考察期结束后,认为合格,即发给证书,正式确立兼职关系。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与各政府机关、社会科学界、高校以及其他媒体联系,多管齐下。另一方面还要建立相关的评论员工作制度,施行正规化管理。我们会联系实际,建立包括评论员招聘制度、管理制度能在内的相关规定,对评论员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法可依。评论员文章要有组织、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展,评论员可以根据我们建议的题目撰写,也可以自己选择题目。对于稿件量的要求,开始时可以规定每人每周一到两篇,等评论工作走上正轨后再逐步提高。

四、整合互动资源,发挥整体前进效能

很早以前我们就有整合×××互动栏目的想法,我们始终认为建立 “大社区”概念是必由之路。现在我们的交互式栏目,除大学生论坛以外,还有交友、相册、新闻评论等等,今后我们还会拥有嘉宾聊天室等更直接的互动窗口,而目前各自独立存在的模式,造成了资源的分散,也不利于整体的发展。比如有的网友知道论坛,但是不知道交友频道;知道相册,不知道还有新闻评论。而如果能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就像把分散各地的电脑商店聚合成中关村,整体前进势能要大于个体的发展。其实“大社区”的概念在我头脑里存在了这么多年,也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比如说,我注意到时尚频道的一种做法很好,就是利用现有的新闻评论资源,结合投票,组织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把新闻评论变成小的论坛。我想这样的形式可以成为社区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体现和延伸新闻价值的重要方式。以更便捷的参与形式、更具时效性的讨论话题,吸引网民对热点新闻进行讨论,这将成为从传统新闻评论方式衍生出的一种更活泼、更生动的形式。

继续严管论坛、改进×××、组建阅评队伍、整合互动资源,这就是我提出的未来一个阶段,或者说是今年内我们主要的工作内容。阅评部是整个网站与网民交流最直接的部门,所以我们必须开展各项活动,让网民真正参与进来,才能让网民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网民与网站联系更加紧密,把阅评部工作搞得更加有声有色。

这些就是我今天的演说内容。只要领导、同事们信任我,愿意把任务交给我,我就有信心做好。谢谢大家!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