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演讲稿 -> 竞聘演讲稿 -> 正文

监察处副处长竞职发言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57:35阅读:
字号:|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叫,今年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今天,我来到这里参加纪委监察处副处长职位的竞聘,首先要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次展示自我,推销自我的机会,我将勇于珍惜这次机会,将我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大家。我这些年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已经具备了胜任副处级领导职位的个人素质与能力。我从年以审计专业各学科总分和综合素质评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省财贸学院,并分配到我委工作至今。其间,到基层参加过社教,当过联络员。现任监审处主任科员并担任党支部组织委员。
一、个人工作优势
(一)我基本具备了监察处副处长一职的政治素质。从小学到大学我一直担任学生干部,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组织能力,大学二年级入党,有近十二年党龄,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就在监察审计岗位上工作,一干就是九年。九年来,我一直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不贪婪、不自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事,对待工作不挑不拣,不分份内份外,既讲原则又发扬风格。其次是政治立场坚定,严格执行党纪、政纪,秉公执法,遵守各项政治、经济纪律,做到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能做的坚决不做。
(二)我具备了就任监察处副处长的实际工作能力。纪检、监察工作原则性、政策性、专业性较强,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通过基层调研、为领导起草讲话稿和制定有关文件,提高了我的领导能力;通过宏观指导、督促直属高校的监察审计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和总结全处工作,培养了我宏观管理、全面统筹的能力;通过调查处理违纪案件、项目审计、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增强了我的组织和实干能力。面对繁重的工作,我能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全面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勇于承担责任。
(三)我具备了就任监察处副处长的相关专业知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注重在业务上提高自己,熟悉和基本掌握现行有关纪检、监察法律法规,先后取得了全国助理会计师、助理审计师、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的任职资格,掌握并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公文处理。
(四)几年来我省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广大干部群众对纪检、监察工作理解的多了、支持的多了,特别是我厅“三讲”教育开展以来,一系列整改措施为今后搞好此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我更有信心做好纪检和行政监察工作。
(五)我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家庭鼓励、支持我,我有条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如果我能竞争上监察处副处长定会摆正自己的位置,爱岗敬业,发挥细心、耐心的长处,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在处长领导下,支持、协助、配合处长在纪检、监察这一严肃的岗位上立足本职,尽可能开展好工作。
二、如果我能得到同志们的支持、领导的信任和组织上的任命,将怎样开展今后的工作
首先,我将从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服从、服务于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加强对邓小平理论和xx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实践,进一步熟悉、掌握和运用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清正廉洁。
其次,处理好与厅党组、分管领导,与处长、同事们的工作关系,处理好处内分管工作与全处总体工作的关系,处理好工作与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的关系。继续保持旺盛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第三,结合我处现状和过去纪检监察工作,今后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认真行使监察处保障、服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职责,指导、督促好直属高校的纪检、监察工作;认真履行对厅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的行政监察工作;宏观指导好全省教育系统纪检和行政监察工作。
2.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厅党组提出的廉政建设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加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力度,开展生动活泼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3.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和纠风工作三项任务的落实。
4.继续严格执行、落实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合同书,认真贯彻执行定期检查制、干部考核制、责任追究制。积极研究探索在厅内落实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5.配合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积极探索实行: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行政监督就延伸到哪里的新措施、新办法。
6.这次机构改革后,监察处与其他处室一样,人数少了,这就要求处里合理安排职位和职责,分工协作,归类、归口,该履行的职责必须履行,该放权的要放,我将配合好处长,做好处内职责分工,为开展好工作做好准备。
我将和全处同志一道,努力树立一个“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监察处新形象。
这次竞职无论党和人民把我放在哪个位置,我都会尽最大努力发挥才干,报效社会。
谢谢大家!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