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汇报体会 -> 工作汇报 -> 正文

全县政法综治及信访稳定工作汇报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50:15阅读:
字号:|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维护社会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政治意识,紧紧围绕“打造平安范县、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突出“平安奥运”这个主题,精心做好政法综治及信访稳定各项工作,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赵书记、王书记及各位常委汇报一下今年以来的全县政法综治及信访稳定工作情况:

一、从解决政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入手,积极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

今年以来,我们在加强各项政法业务工作的同时,针a对形势的新变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的办法,坚持从解决政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强了政法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法能力建设,促进了各项政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集中教育活动。为解决广大政法干警在政法工作重大理论问题、党性观念、宗旨观念和大局观念等方面存在的模糊认识,加深政法干警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从源头上解决政法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按照中央、省、市的统一部署,在全县政法系统组织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集中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在事关政法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统一了认识,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行动,有效抵制了非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的影响,掌握了法治领域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特别是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对敌斗争、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打击预防犯罪、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加强基层基础、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严格公正执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服务经济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同时,政法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围绕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民生问题,就如何加强管理与服务、如何保障公平与正义、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进一步健全了一批工作新机制,创新了一批队伍管理的新办法,完善了一批执法办案工作新规范,改进了一批便民利民新措施,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新问题。审判机关以“案结事了,定纷止争”为目标,以“辩法析理,胜败皆服”为追求,进一步提高了审判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一审服判息诉率有了明显提高;检察机关着力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注重机制创新,强化法律监督,建立健全预防职务犯罪机制,批捕起诉率均达到100%;公安机关通过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化解矛盾纠纷、消除治安隐患、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不断增强;司法行政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开展法律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和法律援助工作,提高了全民法律素质,化解了大量民间矛盾纠纷,有效解决了弱势群体“打不起”官司的问题。

二是深入开展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行动。针对“两抢一盗”等侵财犯罪高发的情况,为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提升我县公众安全感指数,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在全县组织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斗争。工作中,县委政法委组织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行动方案和考核奖惩措施,并通过加大督查力度,严格奖惩,促进了各项措施的落实;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加大案件侦破力度,相继侦破了孙建魁系列抢劫案,王现体、黄喜法、杨茂师冒充公安人员系列抢劫摩托车案;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监督侦查,及早掌握案情,深挖余罪漏罪,防止案件流失;县法院逐案进行分析总结,认真查找案件特点及发案规律,扎实开展送法下乡、进社区活动,在人口集中和案件高发区域进行公开宣判活动,在电视台播放典型案例;县司法局对“两劳”释放人员进行回访帮教。专项斗争以来,全县共立“两抢一盗”案件269起,破152起,破隐积案701起,抓获“两抢一盗”犯罪嫌疑人305人,15起省厅挂牌督办案件破获14起,25名省厅督捕逃犯已抓获21人;先后对11个公安机关部门负责同志,8个乡镇派出所长,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向省市委报送各类信息110余条,信息采用量在全市名列第一位,其中《范县政法部门密切配合谨防“两抢一盗”案件流失》一文,被省委做为先进经验在全省大力推广。

三是认真解决涉法涉诉上访问题。按照“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群众满意”的标准,通过开门接访、领导包案、案件评查、责任倒查等一系列措施,集中处理了涉法涉诉上访问题,一大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得到妥善解决,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在办理涉法涉诉案件过程中,我县政法部门的主要领导多次到上访人家里听取意见,使大批长年上访的人员息诉罢访,表示满意。同时,今年我们还制定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责任追究意见》,并依据相关规定,对工作中存在问题的5名政法领导干部和干警,移交县纪委、县监察局做出了党纪、政纪处分。

二、以开展平安建设为载体,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平安范县”作为一项品牌战略进行推进,在构建大综治格局、完善大调解机制、健全大防控体系、构筑大基础平台上进行了积极努力。

一是着力严打整治各类违法犯罪。坚持把打击作为首要环节,每季度开展一次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对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对公共复杂场所、特殊行业、治安乱村、乱点进行了重点整治,整治了一大批突出治安问题,治安面貌有了明显好转。今年1—10月份,全县共立各类刑事案件367起,同比下降了19%,共破获1043起(含积案);共发命案2起,全部予以征破;共查处各类治安案件1907起,打掉犯罪团伙26个,抓获各类逃犯147人。

二是着力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农村,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实策,大力推行有专职巡逻、义务打更巡逻、封闭式治安防范等多种形式的治安防范模式,安装了“平安喇叭”等技防设施;在城区和乡镇,专职治安巡防中队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加强社会面的巡控;在县直单位,认真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并配齐配强门岗门卫,实行严密的守控措施;在重点要害部门、公共复杂场所和主要交通路口,大力实施科技防范工程,安装了高标准的监控;在全县外围,设置了5个平安哨卡,用于堵截和盘查犯罪嫌疑人;在边际部位,与周边县区进行联防、联治、联打、联调、联建,共同维护边际地区的治安秩序。我们通过认真落实农村村庄巡控、城镇社会管控、机关单位守控、边际部位联控等社会治安防控措施,在全县构筑了社会面、县城区、重点部位、农村、边界结合部五大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各类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三是着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针对今年全国性重大活动较多的情况,县委政法委组织综治办、防范办、公安、信访及综治委重要成员单位等部门,以严防跨县区串联聚会、严防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严防发生集体赴京上访活动、严防发生影响稳定的重大突发性事件为目标,每月召开一次治安稳定形势分析评估会议,分析治安稳定形势,研究工作对策,及时掌握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进京集体上访、进京非正常上访的信息和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治安、安全隐患,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制定解决预案,确保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及时果断处理,严防事态蔓延扩展。特别是,为确保奥运会期间社会稳定,认真组织开展了“两个排查”活动,对影响我县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梳理,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进京赴省集体上访、非正常上访、涉法涉诉上访的一些矛盾纠纷和苗头,以及安全生产隐患、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等,进行了重点排查化解和整治。据统计,“两个排查”活动期间,全县共排查矛盾纠纷34件,成功调处34件;排查突出信访问题33起,化解33起;排查治安乱点4个,整治4个。

四是着力强化基层基础建设。积极整合乡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法庭、武装部等部门的力量,在全县12个乡镇建立了综治工作中心,形成了基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合力。加强了基层治保会、调委会、巡逻队等综治组织的管理和业务指导,提高了基层综治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以预防群体性事件为重点,认真做好信访稳定工作

今年以来,我县严格按照市定目标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信访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分解,责任到人,同时制定了具体实施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沟通协调。1-10月份,我县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51  起,其中受理人民来信19案29件,接待群众个人访336 起607 人次,集体访96批1289人次。

(一)认真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6月28日全国、全省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电视电话会后,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县委、县政府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创新思路,实实在在接访、认认真真解决信访问题,确保了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顺利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至10月底,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共接待来访群众192批615人次,现场解决20件,立案交办76件,目前已结74案,按期结案率97 %,群众满意率 93 %。前一时期,河南省通报表扬了10个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先进县,我县是其中之一;9月份濮阳市委信息专期刊登了我县大接访活动典型做法。

(二)强化信访案件的查办督办工作。一是对单纯的信访问题,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县联席会议直接进行交办或转办,解决了大量矛盾纠纷。二是对不属于我县受理范围内的事情,也积极帮助信访人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处理。三是对比较复杂的信访案件,县信访领导小组积极建议县委、县政府成立处理问题专案工作组,通过联合办案来彻底解决。四是对涉及面大的信访问题,定期召开县信访联席会议,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重大问题及时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解决。今年1-10月份,省市共向我县交办信访案件69起,目前已办结65起,按期办结率100%。

(三)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越级上访。一是对信访老户和易发生越级上访的人员,实行包保责任制,明确责任,强化监控,确保盯死看牢。二是建立健全群众信访工作网络,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三是制定完善越级访处罚措施,相继制定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