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汇报体会 -> 工作汇报 -> 正文

抓好劳务资源开发 建设丘区经济强县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50:21阅读:
字号:|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今天,我们十分荣幸地迎来了全市劳务开发工作会议在召开,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鞭策和鼓舞。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各位领导、各位同志的光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近年来我县的劳务开发工作,作如下汇报。我县共有104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达83万人,农村劳动力近52万个。近年来,我们按照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减少农民必须转移农民,转移农民必须转化农民的思路,狠抓农民工培训和劳务开发,收到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全县有近30万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劳务经济已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2003年,全县向外输出劳动力18.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2亿元,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2.2%;全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44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8%;通过劳务输出增加的收入,占农民纯收入增量的60%。自90年代以来,我县先后被命名为 “四川省劳务开发基地县”、“全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开发试点县”、“四川省劳务输出和劳动力开发先进县”,县农民工培训基地被确定为“四川省劳务开发培训基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于今年5月22日对我县农民工培训转移工作作了专题报道。我们的主要作法是:一、抓规划培训,提高劳务开发质量长期以来,我县城乡劳动力特别是农民工大多是体力型、苦干型,缺乏市场就业竞争力。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县委、县政府近年来根据市场所需、竞争所迫、群众所急,把狠抓劳动力培训作为劳务开发的突破口,实施了城乡劳动力培训战略。1、构建劳务培训体系。2002年以来,我县在推进“人才兴县”战略中,实施了“50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启动了“3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大规模的培训行动,需要完备的培训体系作保证。去年以来,我县先后投资1千多万元,用于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并加快了教育资源整合和利用的步伐。一是以县职中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职业学校”为契机,优化资源配置,将县进修校、县成人中专学校、县实验学校和已破产的大榆丝绸厂的资源,全部优化整合到县职中,在校内建立县农民工培训中心,使其形成占地近400亩,在校学生8550人,年短期培训农民工5000人次的规模。二是对太乙职中、仁和职中、民办职业学校和30个乡镇的农广校等第二层次的培训机构,也通过整合、扶持,使之做大做强,构建起了我县农民工培训体系的第二大层次。为解决培训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我县先后从外地引进80余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全县农民工培训的专兼职教师,并从高职院校和大中型企业聘请了30余名优秀专业人才担任客座教师,还分批选送现有教师赴各级高等院校深造。目前,我县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民工培训网络。全县已建成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000人次以上的基地3个,1000人次以上的基地1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技能培训机构10家,可培训电工、焊工、厨师、家政、保安、驾驶、缝纫等二十多个工种,年培训农民工能力已经达到3万人次。2、创新劳务培训方式。一是学校与企业联动搞培训。即学校按企业需求,企业深入学校、深入培训之中,共同培训农民工。如县职中、太乙职中等先后与县内沱牌、美丰、银华、明珠四大企业集团和县外12家企业联办食品生物工艺、纺织技术、机电、建筑等专业。有的企业还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兼职教师。农民工结业后,合格者全部由企业接收。目前,全县培训的农民工中,校企联动定向培训的比例已超过40%。二是学校与市场互动抓培训。即把市场需求作为风向标,市场需要什么劳动力,就培养什么劳动力。三是政府与农民共同买单搞培训。即根据需要,由政府出钱或政府与农民共同买单,对农民工进行培训。近几年来,我县每年用于农民工培训的资金都在100万元以上,今年培训任务重,预计财政投入将达到300万元。具体作法是,政府出资对各农民工培训机构(含社会力量兴办的培训机构)的培训人数、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的人数和向外输出人数的指标进行考核,用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现金奖励;另一方面,对于有培训需求、但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培训费用的农民工,由政府承担其培训费用。据统计,在我县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中,参加过培训并取得技能证书的农民工,年收入可达10000元左右。未参加培训输出的农民工,年收入在6000元左右。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中,有县乡村各级大户4500户,雇用农业工人达1万余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效益连年增长。二、抓体系,建立劳务输出平台1、建立劳务资源数据库。为切实搞好劳务开发工作,我县建立了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一是通过乡村社逐家逐户对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技术现状、培训要求、就业愿望等一一分类登记造册;二是对在外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即务工地点、从事职业、务工收入、存在主要问题和通讯联络方式等,逐一登记;三是编制了劳动力资源培训、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增强了培训、输出的计划性、针对性,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四是以实施我县农民工跨地区就业综合服务工程为突破口,建立城乡劳动力资源信息网络。县上在就业训练中心建立了独立的劳务信息网络终端,连接所有乡镇的劳务服务机构、外出基地和劳务开发公司,为城乡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劳务培训、输出信息网络服务。同时,建立了劳动力资源和输出大户数据库,运用现代化手段对劳动力培训与就业实施全过程管理与服务;五是以县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为依托,通过所开设的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劳务派遣、民工救助等专门服务窗口,直接为全县求职人员服务。2、建立一支善于开拓劳务市场的工作队伍。我们建立了以村组劳动服务点、乡镇就业指导站、县级就业服务机构为转移主体的辐射县内外市场的劳动力输出网络,增强了各方的合力,形成了有机统一体。全县规模在千人以上的职业培训机构,都有专门人员活跃在全国大型劳务市场和一些大企业中。有关部门和乡镇、村社都设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落实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办事经费,层层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责任。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提供劳务培训输出信息奖励的办法》,激励工作人员到劳务市场中去寻找输出订单,年终按输出人员数量,每成功一人给予20元的奖励。正是由于我们有一支200余人的稳定的工作队伍奔波在劳务市场上,才使我县劳务输出规模保持在年18万人以上,人员遍布全国近30个省市和国外的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业、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抓市场,广辟就业渠道1、开拓市场,寻找订单。为寻找用工订单,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召开相关部门工作会,研究措施办法。一是通过组织工作队伍面向市场、走向市场,在市场中去寻求就业空间;二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参加劳务市场洽谈会、召开籍在外工作人员恳谈会和发送书信、电子邮件、宣传资料以及建立西部劳务网等形式,广泛宣传我县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培训情况。通过宣传,引起了经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的重点关注,先后有500多家企业主动与我们签订用工培训协议。近年,我们共定向、定量、定专业培训5万多人,培训后的人员全部由订单单位解决就业。东莞胜美达电机有限公司曾委托县就业训练中心培训经贸英语与计算机应用专业250人,后来由于生源质量好,公司还多选用了40名人员到企业上岗。2、打造品牌,吸引订单。打造劳务品牌,树立品牌效应,是吸引用工订单的关键。为此,我们深入市场调查研究,按照市场需求确定培训和输出重点。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愿意参加计算机培训的人数占相当大比例;在劳务输出中,绝大多数企业要求要两年以上学历的计算机专业、机电专业、建筑专业等相关人才。于是我们集中了精明强干的师资力量,打造出了经贸英语与计算机应用、建筑、机电、水电安装等10多个叫得响的专业品牌,每年毕业学员非常走俏,都被省内外企业抢录一空,还出现预定毕业学员就业的现象。近几届毕业生1万多人,都被200多个国内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吸收安置,学员就业后月工资均在2000元左右,稳定率达90%以上。3、培育劳务基地。我们注重摸清全国范围内籍知名人士的详情,充分利用他们长期在外工作形成的人际、信息网络,或依托其开办的大公司及承建的大型建筑工程,开辟劳务市场,畅通输出渠道,实现有序化、集团化、规模化向外输出劳动力。如我们根据上海政法学院籍教授夏吉先提供的信息,开发并站稳了上海劳务市场,常年向上海输出农民工均保持在2万人以上。四、抓服务,为务工人员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建立帮扶制度。对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劳务输出人员,县乡劳务开发办公室积极与金融机构协调办理担保贷款,协助其解决输出前经费和其他具体困难。目前全县已共帮助800人贷款120万元。同时,帮助解决好务工人员家庭的承包地耕作和土地流转,使外出人员能安心务工。二是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咨询等形式,广泛宣传劳动法规,增强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县法建办、司法局编印了《外出务工人员读本》6万余册,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必备的法律常识。县上建立了“四川华西民工救助服务中心办事处”,办公地点设在县就业局,从司法、公安、劳动等部门抽调专门人员,积极开展对农民工的维权服务。各乡镇也在法律事务所安排人员,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我们还在输入地籍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办事处,直接派人协助处理劳务输出中的伤、残、亡等纠纷、事故,帮助农民工挽回了经济损失,使外出务工人员感受到了家乡政府的温暖。仅2003年,全县处理劳务纠纷32起,挽回经济损失232万元。三是关注外出务工人员的务工和发展情况。县上每年都派出慰问组,到外输人员比较集中的城市和地区,了解他们的务工和发展情况。每年春节前夕,所有乡镇都要召开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表彰会。在去年“非典”疫情期间,县委、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采取各种形式慰问外出务工人员,带去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务工就业的积极性。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县虽然在劳务开发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尝到了一定甜头,但也还存在诸多不足。这次全市劳务开发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必将推动我县工作的更好开展。今后,我们将认真按照这次会议的安排和部署,进一步搞好劳务开发,为把我县建成丘区经济强县,推进全面小康进程而努力奋斗!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