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作汇报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50:24阅读:
字号:小|大
尊敬的市委**书记及各位领导:
欢迎你们深入**调研指导基层党的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68万**人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就**1—4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及全县基层党的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向**书记及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恳请指示。
一、1—4月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议精神和市委**书记在**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着力打造“开放**”,树立“产业是支撑、项目是载体”的理念,全力培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培育壮大三大支柱产业,突出抓好企业技改增容,努力增强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按照市委提出的“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我们坚持以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核心,全力培育电力、机械冶金、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一年度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 亿元,实现税收 亿元。一是引导民营企业加大投入扩规模。赛克斯纺织公司在盘活县丝绸厂织绸车间和会龙丝绸厂缫丝车间之后,今年又投资600万元收购全县茧站,形成了原料收购、缫丝、织绸一条龙生产体系。金华纺织公司自收购县麻纺厂建成3万锭棉纱生产线后,今年又将投入2300万元扩建一条1万锭棉纱生产线,新建一个织布车间。二是支持企业开发新品抢市场。嘉宝公司已开发出YN5系列车厢零部件,现已批量生产,可年新增产值1000万元以上。天府机械公司于今年3月成功试制多功能脱粒粉碎组合机,可年新增产值400万元以上。三是扶持企业加快技改升级步伐。今年全县新统筹安排企业技改升级项目 个,拟投资 万元“强筋壮骨”。兴华药业公司GMP达标技改已完成投资300万元,航星钢铁公司第三期技改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泰兴纺织公司投资500万元新建5000锭棉纱生产线工程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二)做优做强三大特色产业,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努力增强特色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为根本,以产业化建设为抓手,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 以生猪、水果、薯业为支柱的三大特色产业。一是坚定不移地发展以DLY优质生猪为主的生猪产业。今年,我们按照市委**书记在视察巨农实业公司时提出的“在联接机制上要进一步创新”的要求,县四套班子及相关部门先后到合川、资阳等地考察生猪产业发展,确定了通过三年努力把**建成西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生猪良繁基地、优质肉猪生产和加工出口基地的发展目标。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养殖大户”、“加工企业+专业协会+养殖专业户”的发展模式,县财政、畜牧等部门及良繁企业、加工企业共同出资建立了生猪发展基金和投资担保公司,规划建立了DLY优质生猪发展基地 **个,培育壮大了养殖专业大户**户。二是继续发展以锦橙100号为主的优质水果业。重点抓好了水果标准化生产,在三坝、河舒、骑龙等地实施标准化管理,在锦橙100号通过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认证的基础上,争取资金 万元在工业园区启动了水果气调保鲜库建设,力争通过保鲜贮藏来实现果业增值。三是因地制宜发展薯业经济。坚持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强与中国荷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的联系和沟通,并签订了合作协议。该公司拟在我县投资3亿元建立1000亩薯类种脱毒育苗及科研中心,在县内选择适宜地区分三期建设10万亩的薯类种植基地,在县工业开发区建设占地200亩的50万吨薯类分离纯化加工基地。另一方面在县内加紧做好基础工作,已落实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加紧规划产业带布局、厂房选址和其他相关工作。
(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全力打造开放**,努力增强招商引资实效。我们发扬前两年招商引资的成功做法,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不断创新举措,实现了一季度招商引资“开门红”。1—4月,全县签订正式合同 个,合同引资 亿元,到位资金 亿元。一是主要领导带头抓招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于3月初亲自带队赴重庆、达州、广安等地招商,成功引进达州客商易熠投资3000万元在工业开发区建电化厂,广安兴亚污水治理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工业开发区建垃圾处理场,达州客商杨清投资500万元在工业开发区建印刷包装厂。3月中旬赴资阳等地成功引进四川七环种猪良繁有限公司投资3200万元建万头生猪良繁养殖场。3月下旬4月初,县委主要领导带领相关人员,历时一周,赴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招商,促成北京荷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总裁杨炳军来**考察投资,达成了投资开发薯类生产加工的意向性协议。二是创新方式抓招商。坚持集中招商与小分队定点招商相结合,以小分队蹲点招商为主,分期分批把县级后备干部和县级部门“一把手”派往浙江、上海、广东、江苏等重点区域定点招商。三是建好园区促招商。充分利用全市保留下来的唯一一个县级工业园区的机遇,完善了园区的功能分区规划,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达州熠晖公司电化厂等项目即将在园区动工修建。
(四)争上项目加快重点工程建设,突出抓好质量与进度,努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我们把争上项目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积极包装、论证、上报项目争取国省资金,同时又着力抓好在建项目的续建和审批项目的开工建设,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吃透政策,精心包装上报一批。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对接国家宏观调整政策,精心包装了生猪良繁生态工程、畜牧防检系统工程、场镇供水工程、病危水库整治等项目。二是大力攻关,积极争取一批。在全力以赴做好核电站落户**工作中抢得先机,自今年1月份核电专家进驻我县预选址三坝乡以来,我县已配合专家组完成1/2000的地形地貌测绘,正进行钻探、环评、水文、气象勘查等工作。广核集团前不久已与省政府草签协议,已将我县三坝乡列为首选。积极主动配合做好达成铁路复线扩能改造工程和营(山)高(坪)一级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三是确保进度,加快建设一批。1—4月,金溪航电枢纽工程完成投资 ***万元,累计投资超过 亿元,正进行厂房主体结构建设。南渠路**段工程建设1—4月完成投资 ***万元,路基土石方工程全部完成。污水处理厂已累计完成投资***万元,正在进行土建工程。城东小区、紫苑小区也正加紧建设。
(五)坚持经营城市战略不动摇,着重突出规划的导向作用,不断加快城市协调发展。我们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经营土地为核心,引进、壮大经营城市的市场主体,不断加快城市发展步伐。一是启动城市总规修编。拟投资189万元,启动了县城总体规划,第 次修编,目前已通过招投标方式考察四川省城乡建设设计院作为业主单位,并做好了修编前的勘测与初步论证工作。启动了城南工业园区、城东小区景观规划,目前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二是提高城市资源经营效益。围绕全年征用和储备土地970亩的目标,我们完成了工业园区、城东小区**亩征用土地的上报工作,调查处理了青龙嘴村征地安置补偿遗留问题。三是加快城市规模扩张。积极引进、培育市场主体,引进重庆紫苑集团投资1亿元启动紫苑阳光丽都高级住宅小区建设,已投资300万元完成了一期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工作,投资70万元完成了城市“光亮工程”设施更新与维护,投资30万元完成了相如大道南三街、南四街的硬化工作,投资10万元启动了城市绿色生态工程。四是增强城市产业后劲。以工农互动为纽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活力。畅通人流、物业、资金流流通渠道,在城东小区、抚琴小区各规划了一个综合市场,依托河舒豆腐、福德酥肉、曹氏豆干的品牌优势,加快以相如广场为中心的餐饮服务消费圈的建设,现已初具规模。
(六)不断培育壮大财源,加强税收征管和资金使用管理,努力增强县域经济保障力。正视**财力薄弱的现状,我们通过开源节流、固本强管等举措,确保财政正常运转。
一是全面加强财源建设。以马电、嘉宝、金坛、航星等企业为重点,培植骨干财源;以金华、赛克斯、齐祥食品等企业为重点培植财税大户;以基本建设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为重点培育新的增长点。
二是加强税费征管,抓住重点税源不放松,加强矿产资源税、建安税、车辆税和零散工商各税的征管工作,1—4月全县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136万元,同比增长26.93%。
三是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执行“银行代收制”、“会计集中核算制”、“政府采购制”,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在投资方面的导向作用,将有限资金用在大项目上,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三、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今年以来,**紧扣省、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刀阔斧调整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战略思路,整合资源优势,唱响特色、生态主旋律,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初步形成了生猪、水果、蚕桑、薯业和劳务五大农村经济体系,加快了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和创汇农业的发展。
(一)引进龙头企业加快良繁体系建设,创新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机制,带动全县生猪产业化发展。县委、县政府把优质生猪产业发展作为全县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坚持“市场牵动、业主带动、协会互动、信贷拉动、政府推动”的原则,大力推进DLY等优质生猪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标准化圈舍7.8万平方米,农户已饲养LY母猪1800头,DLY肉猪9200头。一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完成生猪改良任务,全县年出栏DLY等优质肉猪突破100万头,把**建成西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生猪良繁基地和优质肉猪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形成粮食加工、生猪良繁、饲料生产、肉食品加工等完整的产业化体系,使生猪产业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主要特色产业,分年度细化了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二是加大良繁体系建设。把良繁体系建设作为优质生猪发展的基础来抓,对引进纯种血缘种猪按1000元/头的标准给予补助,把巨农农业发展公司、四川七环猪种改良公司**中心繁育场建成一级纯繁场,常年饲养纯种血缘种猪5000头,每年为**提供合格LY母猪3万头。目前,巨农公司已饲养种猪255头。七环公司正加紧进场道路建设、圈舍改造、种猪引进建设,预计6月底正式投入使用。在周口镇、河舒、巨龙、金溪、徐家、兴旺、罗家、锦屏等中心镇建立1—2个饲养LY母猪200头以上的DLY仔猪繁育场,其余乡建成1—2个饲养LY母猪100头以上的LY母猪饲养场和适度发展一批LY母猪养殖大户,实现仔猪自供、确保品质纯正。三是建立带动发展机制。围绕助农增收这个落脚点,按照“自主自愿、合同约定、风险共担、互惠互利”的原则,鼓励生猪养殖企业、加工企业、金融单位养殖户建立起了“企业扶养型”、“良繁企业+金融系统+大户”、“加工企业+协会+养殖户”三种利益联接机制。县上成立生猪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全县生猪发展,县财政局、畜牧局、巨农公司、齐祥公司融资成立了生猪发展基金和生猪发展投资担保公司,鼓励企业、养殖大户采取各种利益连结模式发展生猪产业。目前,巨农公司与县农村信用联社合作为睦坝乡福庵村刘华明提供贷款150万,建设饲养LY母猪200头年出栏DLY肉猪6000头的饲养场,为正源镇李小杰提供40万之贷款,建成年出栏DLY肉猪5000头的饲养场,为金甲乡李文凤提供20万元贷款建年出栏DLY肉猪4000头的养殖场,为周口镇高建华提供40万元建成饲养LY母猪200头的饲养场。
(二)充分发挥锦橙100号品牌优势,加大无公害基地建设,壮大水果产业。我县充分发挥锦橙100号的品牌优势和生态优势,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按照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绿色果品的要求,大力发展锦橙100号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发精深加工产品,走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相结合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培育形成了优势明显、市场广阔的水果产业。
一是合理引导,规模经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对果农进行合理引导,让
二是注重科技,提高品质。全面普及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从果园建设、生产管理、果品商品化处理市场销售各个环节,自始至终地贯彻实施国家、省市发布的有关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农药使用准则以及锦橙100号系列标准,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制定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各品种的生产标准和规程,逐步从无公害栽培过度到更高层次的绿色有机栽培。同时,不断引进新的水果优良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建立母本园、采穗园,更换淘汰老品种,满足人们对优新水果的需求,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
三是强化采后处理,确保销售渠道畅通。鼓励扶持相关涉农企业或合作组织(协会)引进1—2条商品化处理生产线,提高我县柑桔商品化处理,提高果品采后处理的效果和质量,增强我县柑桔的市场竞争力。
(三)支持鼓励业主发展蚕桑生产,建立业主和龙头企业双赢机制,恢复性发展优势蚕桑业。
近年,我县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东桑西移”、退耕还林等机遇,大力发展蚕桑基地、乡镇,大力推行新的栽培与养育技术,培育了专业村社和蚕桑业主。
一是引导业主发展蚕桑业。我们将蚕桑基地建设、蚕业扶持优惠政策等纳入大农业投入的盘子统一考虑解决,由县财政从本行业增加的税源中拿出部分资金,专项用于扶持蚕业基地建设和业主大户的奖励和补贴。引导蚕桑业主租赁土地规模发展蚕桑业,目前培育了84户大户,经营土地面积近5000亩,栽桑近1000万株,累积投入资金500万元以上。
二是大力推广栽桑与养蚕新技术。推广栽桑“一步建园”、小蚕共育、大蚕省力蚕台育、优质簇具自动上簇、消毒防病统防统治等技术,推广使用先进的桑、蚕品种。一改过去的一年春、夏、秋三季饲养为现在的一年多批次饲养,充分利用桑叶资源和错开集中饲养劳力打挤的矛盾,有效解决了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桑叶及设备浪费的问题等矛盾。
三是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县丝绸厂通过改制与资产重组,引进海峡赛克斯重组两家缫丝和两家织绸企业,解决了近700人再就业问题。鼓励蚕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产业发展,将全县所有茧站茧站整体出租给民营丝绸企业,县内解决了发展与收购的矛盾。龙头企业采取对销茧农户价外补贴,协议统购统销,最低保护价收购等多种形式来促进行业发展,以工带农的局面初步形成。
四是加大优质蚕桑基地建设。在抓好龙蚕、兴旺、向东、诸家、石梁五个市级优质基地乡镇和***、***等20个县级基地乡镇建设的同时,在嘉陵江沿岸宜桑区域建立以蚕桑为主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带。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实现我县蚕业恢复性增长。力争今年完成发种5万张,产茧150万公斤,新建桑园1000亩,新栽桑500万株,新育苗500亩,使蚕茧生产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
(四)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薯业快速发展。一是明确发展薯业战略思路。2005年4月,我县与荷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荷田公司拟在我县投资3亿元,建立1000亩薯类种脱毒育苗及科研中心;在境内选择适宜地区分三期建设共10万亩薯类种植基地;在县工业开发区建设占200亩的50万吨薯类分离纯化加工基地等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16亿元。二是加快种苗基地建设。根据县内的气候和土质决定第一年在西片区的蓬莱镇土壤母质上的沙土和半沙半泥土中种植葛根0.5—1.0万亩,主要乡镇是:两路、龙云、巨龙、群乐、高庙、睦坝。并以此作为种植基地向县南、北、东方向稳步发展;第二年面积扩大为3.0万亩;第三年为6.0万亩;第四年为10万亩。为完成上述目标,我县将积极配合荷田公司在碧溪乡、河舒镇建立高标准的葛根育苗基地和1000亩薯类脱毒育苗基地,为全县发展提供种苗。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支持荷田公司、薯类专合组织与种植大户签订供应种苗、技术指导、产品回收合同,完全实行“订单”生产,原料全部进行深度加工和高端开发,产品直接进入国内外大市场。配套发展葛叶、葛渣后续产业,利用葛藤发展装饰墙布、衣用面料等原材料,促进产业深开发。
(五)适应市场需求,加大培训与转移力度,促进劳务产业良性发展。**作为全省劳务开发基地县,坚持树立加快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理念,以深度开发劳务产业为抓手,狠抓劳务培训基地建设和城建制输出,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积极回引民工返乡经商办企业,县内劳务开发产业初具规模。一是劳务培训成效显著。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劳务用工趋势,采取股份办学、联合办学、招商办学以及职教教学与劳务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建立劳务培训基地26个,将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本地培训与异地培训相结合、培训外出劳务人员与培训本地实用人员相结合,开展“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年培训劳务工近4万人次。全县20多个基地与香港、汕头、成都、南充等地10多家企业签订了培训用工合同,仅五星职业技校一次性成建制输出劳务人员就达238人。二是成建制多渠道转移劳力。我县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广州、浙江、江苏等地建立了稳固的用工基地,与北京建业、上海明泉、成都星宝等一批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了与县外劳务输出龙头企业、中介机构的联系,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同时,大力发展小城镇和民营企业。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到城镇经商办企业,由农民变为城镇居民,2004年,我县通过公司、职业学校、中介机构成建制、有组织输出和转移农村人口5.7万人,组织化程度达到33%,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三是实施“回引工程”带动本地经济发展。通过大力实施民工“回引工程”,一大批务工人员在外“淘金”后回乡创业,加快了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的转变。**镇陶继南、陶继辉两兄弟九十年代初在外打工创业成功后,返乡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四通建材厂,年创产值达1000多万元,并安置家乡务工人员300多人。**镇返乡民工郑柏林投资500多万元,租赁土地千亩兴办现代农业山庄。几年来,我县共有406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投入资金5050万元办起以种养殖、建材、医院、大型商贸市场等特色项目184个,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欢迎你们深入**调研指导基层党的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68万**人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就**1—4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及全县基层党的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向**书记及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恳请指示。
一、1—4月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议精神和市委**书记在**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着力打造“开放**”,树立“产业是支撑、项目是载体”的理念,全力培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培育壮大三大支柱产业,突出抓好企业技改增容,努力增强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按照市委提出的“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我们坚持以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核心,全力培育电力、机械冶金、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一年度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 亿元,实现税收 亿元。一是引导民营企业加大投入扩规模。赛克斯纺织公司在盘活县丝绸厂织绸车间和会龙丝绸厂缫丝车间之后,今年又投资600万元收购全县茧站,形成了原料收购、缫丝、织绸一条龙生产体系。金华纺织公司自收购县麻纺厂建成3万锭棉纱生产线后,今年又将投入2300万元扩建一条1万锭棉纱生产线,新建一个织布车间。二是支持企业开发新品抢市场。嘉宝公司已开发出YN5系列车厢零部件,现已批量生产,可年新增产值1000万元以上。天府机械公司于今年3月成功试制多功能脱粒粉碎组合机,可年新增产值400万元以上。三是扶持企业加快技改升级步伐。今年全县新统筹安排企业技改升级项目 个,拟投资 万元“强筋壮骨”。兴华药业公司GMP达标技改已完成投资300万元,航星钢铁公司第三期技改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泰兴纺织公司投资500万元新建5000锭棉纱生产线工程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二)做优做强三大特色产业,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努力增强特色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为根本,以产业化建设为抓手,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 以生猪、水果、薯业为支柱的三大特色产业。一是坚定不移地发展以DLY优质生猪为主的生猪产业。今年,我们按照市委**书记在视察巨农实业公司时提出的“在联接机制上要进一步创新”的要求,县四套班子及相关部门先后到合川、资阳等地考察生猪产业发展,确定了通过三年努力把**建成西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生猪良繁基地、优质肉猪生产和加工出口基地的发展目标。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养殖大户”、“加工企业+专业协会+养殖专业户”的发展模式,县财政、畜牧等部门及良繁企业、加工企业共同出资建立了生猪发展基金和投资担保公司,规划建立了DLY优质生猪发展基地 **个,培育壮大了养殖专业大户**户。二是继续发展以锦橙100号为主的优质水果业。重点抓好了水果标准化生产,在三坝、河舒、骑龙等地实施标准化管理,在锦橙100号通过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认证的基础上,争取资金 万元在工业园区启动了水果气调保鲜库建设,力争通过保鲜贮藏来实现果业增值。三是因地制宜发展薯业经济。坚持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强与中国荷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的联系和沟通,并签订了合作协议。该公司拟在我县投资3亿元建立1000亩薯类种脱毒育苗及科研中心,在县内选择适宜地区分三期建设10万亩的薯类种植基地,在县工业开发区建设占地200亩的50万吨薯类分离纯化加工基地。另一方面在县内加紧做好基础工作,已落实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加紧规划产业带布局、厂房选址和其他相关工作。
(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全力打造开放**,努力增强招商引资实效。我们发扬前两年招商引资的成功做法,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不断创新举措,实现了一季度招商引资“开门红”。1—4月,全县签订正式合同 个,合同引资 亿元,到位资金 亿元。一是主要领导带头抓招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于3月初亲自带队赴重庆、达州、广安等地招商,成功引进达州客商易熠投资3000万元在工业开发区建电化厂,广安兴亚污水治理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工业开发区建垃圾处理场,达州客商杨清投资500万元在工业开发区建印刷包装厂。3月中旬赴资阳等地成功引进四川七环种猪良繁有限公司投资3200万元建万头生猪良繁养殖场。3月下旬4月初,县委主要领导带领相关人员,历时一周,赴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招商,促成北京荷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总裁杨炳军来**考察投资,达成了投资开发薯类生产加工的意向性协议。二是创新方式抓招商。坚持集中招商与小分队定点招商相结合,以小分队蹲点招商为主,分期分批把县级后备干部和县级部门“一把手”派往浙江、上海、广东、江苏等重点区域定点招商。三是建好园区促招商。充分利用全市保留下来的唯一一个县级工业园区的机遇,完善了园区的功能分区规划,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达州熠晖公司电化厂等项目即将在园区动工修建。
(四)争上项目加快重点工程建设,突出抓好质量与进度,努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我们把争上项目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积极包装、论证、上报项目争取国省资金,同时又着力抓好在建项目的续建和审批项目的开工建设,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吃透政策,精心包装上报一批。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对接国家宏观调整政策,精心包装了生猪良繁生态工程、畜牧防检系统工程、场镇供水工程、病危水库整治等项目。二是大力攻关,积极争取一批。在全力以赴做好核电站落户**工作中抢得先机,自今年1月份核电专家进驻我县预选址三坝乡以来,我县已配合专家组完成1/2000的地形地貌测绘,正进行钻探、环评、水文、气象勘查等工作。广核集团前不久已与省政府草签协议,已将我县三坝乡列为首选。积极主动配合做好达成铁路复线扩能改造工程和营(山)高(坪)一级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三是确保进度,加快建设一批。1—4月,金溪航电枢纽工程完成投资 ***万元,累计投资超过 亿元,正进行厂房主体结构建设。南渠路**段工程建设1—4月完成投资 ***万元,路基土石方工程全部完成。污水处理厂已累计完成投资***万元,正在进行土建工程。城东小区、紫苑小区也正加紧建设。
(五)坚持经营城市战略不动摇,着重突出规划的导向作用,不断加快城市协调发展。我们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经营土地为核心,引进、壮大经营城市的市场主体,不断加快城市发展步伐。一是启动城市总规修编。拟投资189万元,启动了县城总体规划,第 次修编,目前已通过招投标方式考察四川省城乡建设设计院作为业主单位,并做好了修编前的勘测与初步论证工作。启动了城南工业园区、城东小区景观规划,目前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二是提高城市资源经营效益。围绕全年征用和储备土地970亩的目标,我们完成了工业园区、城东小区**亩征用土地的上报工作,调查处理了青龙嘴村征地安置补偿遗留问题。三是加快城市规模扩张。积极引进、培育市场主体,引进重庆紫苑集团投资1亿元启动紫苑阳光丽都高级住宅小区建设,已投资300万元完成了一期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工作,投资70万元完成了城市“光亮工程”设施更新与维护,投资30万元完成了相如大道南三街、南四街的硬化工作,投资10万元启动了城市绿色生态工程。四是增强城市产业后劲。以工农互动为纽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活力。畅通人流、物业、资金流流通渠道,在城东小区、抚琴小区各规划了一个综合市场,依托河舒豆腐、福德酥肉、曹氏豆干的品牌优势,加快以相如广场为中心的餐饮服务消费圈的建设,现已初具规模。
(六)不断培育壮大财源,加强税收征管和资金使用管理,努力增强县域经济保障力。正视**财力薄弱的现状,我们通过开源节流、固本强管等举措,确保财政正常运转。
一是全面加强财源建设。以马电、嘉宝、金坛、航星等企业为重点,培植骨干财源;以金华、赛克斯、齐祥食品等企业为重点培植财税大户;以基本建设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为重点培育新的增长点。
二是加强税费征管,抓住重点税源不放松,加强矿产资源税、建安税、车辆税和零散工商各税的征管工作,1—4月全县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136万元,同比增长26.93%。
三是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执行“银行代收制”、“会计集中核算制”、“政府采购制”,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在投资方面的导向作用,将有限资金用在大项目上,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三、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今年以来,**紧扣省、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刀阔斧调整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战略思路,整合资源优势,唱响特色、生态主旋律,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初步形成了生猪、水果、蚕桑、薯业和劳务五大农村经济体系,加快了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和创汇农业的发展。
(一)引进龙头企业加快良繁体系建设,创新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机制,带动全县生猪产业化发展。县委、县政府把优质生猪产业发展作为全县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坚持“市场牵动、业主带动、协会互动、信贷拉动、政府推动”的原则,大力推进DLY等优质生猪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标准化圈舍7.8万平方米,农户已饲养LY母猪1800头,DLY肉猪9200头。一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完成生猪改良任务,全县年出栏DLY等优质肉猪突破100万头,把**建成西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生猪良繁基地和优质肉猪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形成粮食加工、生猪良繁、饲料生产、肉食品加工等完整的产业化体系,使生猪产业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主要特色产业,分年度细化了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二是加大良繁体系建设。把良繁体系建设作为优质生猪发展的基础来抓,对引进纯种血缘种猪按1000元/头的标准给予补助,把巨农农业发展公司、四川七环猪种改良公司**中心繁育场建成一级纯繁场,常年饲养纯种血缘种猪5000头,每年为**提供合格LY母猪3万头。目前,巨农公司已饲养种猪255头。七环公司正加紧进场道路建设、圈舍改造、种猪引进建设,预计6月底正式投入使用。在周口镇、河舒、巨龙、金溪、徐家、兴旺、罗家、锦屏等中心镇建立1—2个饲养LY母猪200头以上的DLY仔猪繁育场,其余乡建成1—2个饲养LY母猪100头以上的LY母猪饲养场和适度发展一批LY母猪养殖大户,实现仔猪自供、确保品质纯正。三是建立带动发展机制。围绕助农增收这个落脚点,按照“自主自愿、合同约定、风险共担、互惠互利”的原则,鼓励生猪养殖企业、加工企业、金融单位养殖户建立起了“企业扶养型”、“良繁企业+金融系统+大户”、“加工企业+协会+养殖户”三种利益联接机制。县上成立生猪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全县生猪发展,县财政局、畜牧局、巨农公司、齐祥公司融资成立了生猪发展基金和生猪发展投资担保公司,鼓励企业、养殖大户采取各种利益连结模式发展生猪产业。目前,巨农公司与县农村信用联社合作为睦坝乡福庵村刘华明提供贷款150万,建设饲养LY母猪200头年出栏DLY肉猪6000头的饲养场,为正源镇李小杰提供40万之贷款,建成年出栏DLY肉猪5000头的饲养场,为金甲乡李文凤提供20万元贷款建年出栏DLY肉猪4000头的养殖场,为周口镇高建华提供40万元建成饲养LY母猪200头的饲养场。
(二)充分发挥锦橙100号品牌优势,加大无公害基地建设,壮大水果产业。我县充分发挥锦橙100号的品牌优势和生态优势,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按照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绿色果品的要求,大力发展锦橙100号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发精深加工产品,走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相结合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培育形成了优势明显、市场广阔的水果产业。
一是合理引导,规模经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对果农进行合理引导,让
二是注重科技,提高品质。全面普及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从果园建设、生产管理、果品商品化处理市场销售各个环节,自始至终地贯彻实施国家、省市发布的有关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农药使用准则以及锦橙100号系列标准,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制定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各品种的生产标准和规程,逐步从无公害栽培过度到更高层次的绿色有机栽培。同时,不断引进新的水果优良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建立母本园、采穗园,更换淘汰老品种,满足人们对优新水果的需求,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
三是强化采后处理,确保销售渠道畅通。鼓励扶持相关涉农企业或合作组织(协会)引进1—2条商品化处理生产线,提高我县柑桔商品化处理,提高果品采后处理的效果和质量,增强我县柑桔的市场竞争力。
(三)支持鼓励业主发展蚕桑生产,建立业主和龙头企业双赢机制,恢复性发展优势蚕桑业。
近年,我县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东桑西移”、退耕还林等机遇,大力发展蚕桑基地、乡镇,大力推行新的栽培与养育技术,培育了专业村社和蚕桑业主。
一是引导业主发展蚕桑业。我们将蚕桑基地建设、蚕业扶持优惠政策等纳入大农业投入的盘子统一考虑解决,由县财政从本行业增加的税源中拿出部分资金,专项用于扶持蚕业基地建设和业主大户的奖励和补贴。引导蚕桑业主租赁土地规模发展蚕桑业,目前培育了84户大户,经营土地面积近5000亩,栽桑近1000万株,累积投入资金500万元以上。
二是大力推广栽桑与养蚕新技术。推广栽桑“一步建园”、小蚕共育、大蚕省力蚕台育、优质簇具自动上簇、消毒防病统防统治等技术,推广使用先进的桑、蚕品种。一改过去的一年春、夏、秋三季饲养为现在的一年多批次饲养,充分利用桑叶资源和错开集中饲养劳力打挤的矛盾,有效解决了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桑叶及设备浪费的问题等矛盾。
三是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县丝绸厂通过改制与资产重组,引进海峡赛克斯重组两家缫丝和两家织绸企业,解决了近700人再就业问题。鼓励蚕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产业发展,将全县所有茧站茧站整体出租给民营丝绸企业,县内解决了发展与收购的矛盾。龙头企业采取对销茧农户价外补贴,协议统购统销,最低保护价收购等多种形式来促进行业发展,以工带农的局面初步形成。
四是加大优质蚕桑基地建设。在抓好龙蚕、兴旺、向东、诸家、石梁五个市级优质基地乡镇和***、***等20个县级基地乡镇建设的同时,在嘉陵江沿岸宜桑区域建立以蚕桑为主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带。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实现我县蚕业恢复性增长。力争今年完成发种5万张,产茧150万公斤,新建桑园1000亩,新栽桑500万株,新育苗500亩,使蚕茧生产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
(四)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薯业快速发展。一是明确发展薯业战略思路。2005年4月,我县与荷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荷田公司拟在我县投资3亿元,建立1000亩薯类种脱毒育苗及科研中心;在境内选择适宜地区分三期建设共10万亩薯类种植基地;在县工业开发区建设占200亩的50万吨薯类分离纯化加工基地等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16亿元。二是加快种苗基地建设。根据县内的气候和土质决定第一年在西片区的蓬莱镇土壤母质上的沙土和半沙半泥土中种植葛根0.5—1.0万亩,主要乡镇是:两路、龙云、巨龙、群乐、高庙、睦坝。并以此作为种植基地向县南、北、东方向稳步发展;第二年面积扩大为3.0万亩;第三年为6.0万亩;第四年为10万亩。为完成上述目标,我县将积极配合荷田公司在碧溪乡、河舒镇建立高标准的葛根育苗基地和1000亩薯类脱毒育苗基地,为全县发展提供种苗。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支持荷田公司、薯类专合组织与种植大户签订供应种苗、技术指导、产品回收合同,完全实行“订单”生产,原料全部进行深度加工和高端开发,产品直接进入国内外大市场。配套发展葛叶、葛渣后续产业,利用葛藤发展装饰墙布、衣用面料等原材料,促进产业深开发。
(五)适应市场需求,加大培训与转移力度,促进劳务产业良性发展。**作为全省劳务开发基地县,坚持树立加快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理念,以深度开发劳务产业为抓手,狠抓劳务培训基地建设和城建制输出,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积极回引民工返乡经商办企业,县内劳务开发产业初具规模。一是劳务培训成效显著。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劳务用工趋势,采取股份办学、联合办学、招商办学以及职教教学与劳务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建立劳务培训基地26个,将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本地培训与异地培训相结合、培训外出劳务人员与培训本地实用人员相结合,开展“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年培训劳务工近4万人次。全县20多个基地与香港、汕头、成都、南充等地10多家企业签订了培训用工合同,仅五星职业技校一次性成建制输出劳务人员就达238人。二是成建制多渠道转移劳力。我县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广州、浙江、江苏等地建立了稳固的用工基地,与北京建业、上海明泉、成都星宝等一批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了与县外劳务输出龙头企业、中介机构的联系,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同时,大力发展小城镇和民营企业。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到城镇经商办企业,由农民变为城镇居民,2004年,我县通过公司、职业学校、中介机构成建制、有组织输出和转移农村人口5.7万人,组织化程度达到33%,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三是实施“回引工程”带动本地经济发展。通过大力实施民工“回引工程”,一大批务工人员在外“淘金”后回乡创业,加快了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的转变。**镇陶继南、陶继辉两兄弟九十年代初在外打工创业成功后,返乡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四通建材厂,年创产值达1000多万元,并安置家乡务工人员300多人。**镇返乡民工郑柏林投资500多万元,租赁土地千亩兴办现代农业山庄。几年来,我县共有406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投入资金5050万元办起以种养殖、建材、医院、大型商贸市场等特色项目184个,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