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汇报体会 -> 情况汇报 -> 正文

质监系统政风建设情况的汇报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52:23阅读:
字号:|
  今年以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以队伍建设为主要环节,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执法,强化服务,改进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地加强政风建设。局党组将政风建设作为“生命工程”、“形象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摆在突出位置,纳入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与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促进了全系统的政风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坚持制度建设,推进依法行政

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保证。

1、以教育为基础,着力提高依法执法和依法管理水平。一年来,我局十分重视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把学习教育活动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严格落实了机关干部和党员学习制度,组织机关人员开展经常性的学政治、学理论、学法律、学业务等学习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通过学习教育,提高了机关人员政治思想素质,增强执政意识,提高依法执法水平。一是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了“学、比、查、树”、“查认识、查问题、查措施”的“三查” 学习教育活动以及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认真学习了“两个条例”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引导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通过召开座谈会、观看电教片、开展正反典型事例教育,使干部职工进一步坚定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纠风工作无小事”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意识,强化了“人人都是质监形象,个个都是质监窗口”的观念。二是扎实开展行政许可法的学习贯彻活动。采取分级负责、分类培训、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全员培训。为提高学习效果,市局专门邀请市政府法制办专家作《行政许可法》专题讲解,先后指派有关人员参加市行政许可法骨干培训班。组织全系统职工参加了省法制办开展的行政许可法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深入持久的学习,加深了干部职工对行政许可法的理解。在10月份市行政服务中心举办的行政许可法知识竞赛中,我局代表队经过多轮角逐,荣获第一名。进一步做好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对本局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保留、调整的审批项目、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及行政收费等项目进行了再清理,得到了市法制办的充分肯定。三是认真开展了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认真落实“四五”普法工作,从提高机关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入手,新年伊始,举办了为期五天的封闭式春训班,坚持执法人员周六学习制,先后2次组织全系统执法人员开展执法研讨,交流执法经验,剖析案例,并利用典型案件对执法人员进行执法警示教育,强化了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

2、以制度为抓手,规范行政行为。我们始终坚持制度先行,从建章立制入手,不断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一是认真落实执法人员考核、年审、发证制度。严格对照标准,按照考核程序,省局法制部门统一对全系统所有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了资格年审和执法考核,凡考试不合格的不得换发证,不得从事执法工作,做到持证上岗,进一步提高了队伍执法水平。二是严格执行执法管理制度。印发了《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实施细则》、《涉案物品保管及处理办法》、《行政执法文书使用管理规定》等十项制度,严格执行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等规定。所有行政案件均实行查、审、执分离,稽查机构查清事实并经法制部门审查后,提交案审会集体审理决定,防止出现错案和人情案。三是落实加强层级监督制度。加强执法监督,是效能监察的主要内容,纪检监察部门对重大案件事实跟踪监督,定期走访行政相对人,每半年进行一次实施法律法规“回头看”活动,将检查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法制部门每季度开展一次执法监督检查,促进了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截至目前,全系统共审查办理案件392起,无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败诉案件。全系统未出现一起违规违纪行为。四是完善了奖惩机制。为坚决杜绝违规执法行为,市局制定了末位待岗制度,凡发现吃、拿、卡、要、乱作为等行为和因为工作失职而办理错案的,均实行一票否决,列入“末位待岗”。对在打假治劣、规范管理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给予奖励,并优先提拔使用。今年,我局行政执法经验在全省质监系统进行交流推广,一名执法人员被团省委授予“青年岗位能手”光荣称号。

3、以便民为目的,推行政务公开。坚持突出重点、利于办事、便于监督的原则,严格执行各项政务公开工作措施。突出群众关心、社会关注、与群众利益关系最密切的重要事项,通过设立公开栏、发放资料、热线电话、新闻报道、网上公开等多种形式,重点公开部门工作职责、机构设置和领导分工;公开办文办事的依据、程序、时限和结果;公开行政执法依据、内容和权限;公开行政许可的依据、条件、程序、时限;公开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依据和标准;公开质量监督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公开责任追究办法;公开违规违纪投诉举报单位和电话等,努力使政务公开立体化、全面化。同时,加强服务“窗口”建设,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质监窗口公布行政许可项目、职责、程序、条件、收费、依据等,凡是属于公共服务和行政执法的“窗口”科室,都建立和完善了公开办事制度,做出了服务承诺,免费发放《政务公开指南》等材料,方便群众办事。积极推行行政执法提前告知程序,就代码换证、“3C”认证、水泥包装袋和液化气钢瓶的行政查处工作都实行了提前告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4、以媒体为平台,加强法制宣传。通过报纸专栏、电台热线、电视专题、自办简报、知识竞赛、主题演讲、质量论坛、培训讲座、座谈交流等方式,以3·15、安全月、质量月等大型服务咨询活动为载体,广泛宣传质量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质量法制意识,不断增强质监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在中央电视台、《中国质量报》、**电视台等市级以上媒体播发稿件75条,市电台对我局3·15宣传服务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质量月期间,与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了全市多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的“**杯”我为质量作贡献演讲比赛,营造了全社会进一步关注质量、创造质量、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开展了“农资打假送法下乡”活动,向农村经销户、农民宣传农资产品标准要求和识假方法,发放宣传材料,引导经营户依法经营,增强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市人大常委会听取质量监管情况工作报告为契机,将《质量技术监督常见问题50问》、《政务公开服务指南》、《农业标准化工作手册》和《质量信息》等资料分别呈送给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列席领导,进一步宣传质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主动邀请各级领导来我局调研,召开多种形式的企业座谈会,听取意见。在请进来的同时,我们还主动走出去,定期走访了地方党委、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工商联和执纪执法部门,局领导多次带队到有关乡镇、企业及行政相对人进行回访,征求意见,宣传法律法规,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提高行政效能,服务经济建设

今年以来,全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开展行政效能建设的意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为促进池州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一是扎实推进质量兴市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市政府“质量兴市”工作意见和“质量优秀产品和质量管理奖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质量兴市工作机制,质量兴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县质量兴县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获优秀等次。**县启动了新一轮质量兴县工作。开展了2004年度市质量管理奖和质量工作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全市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二是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确定9家企业11种产品为2004年度名牌产品培育对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名牌产品培育计划,加强引导和扶持。经过精心培育,**集团、**公司的3种产品荣获“**名牌”称号。三是加快建设质量信用体系。建立了全市生产企业质量档案库,实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按照省局和市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总体要求,制定了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和质量信誉等级评价细则,建立企业质量信用征信和授信体系。对失信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实行“曝光”等惩戒措施,逐步形成政府依法监管、市场规范运作的信用管理和服务机制。为进一步规范液化气充装市场,组织充装单位签订了诚信经营承诺,加强行业自律。通过扎实开展质量诚信活动,企业的诚信意识普遍增强。四是积极为促进发展建言献策。建立了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树立大质量观念,对2004年全市质量整体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组织开展了对全市**产业及其产品质量状况的深入调研,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2、围绕提升质量水平,服务于企业发展。一是夯实质量管理基础。认真贯彻《认证认可条例》,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质量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了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帮助6家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完成了6家实验室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监督评审,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二是夯实标准化基础。帮助、指导企业制修订产品标准27项,新发展条形码系统成员16家,完成产品采标标志数3个,帮助2家企业建立了标准体系。开拓服务标准化领域,完成了《**服务质量要求》和《**解说要求》2项服务业地方标准初稿。精心打造农业标准化这一“亮点”工程,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制定发布5项省地方标准,建成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完成了**国家级示范项目年度建设任务。经过精心挑选和项目论证,将****等项目申报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指导市供销社将****项目申报为国家标准化示范项目。扎实有效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及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受到省政府表彰。三是夯实计量基础。建立了计量管理数据库,全市强检工作计量器具基本做到按周期检定。大中型企业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98.82%,较好地发挥了计量工作对促进企业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基础和保障作用。推进计量检测体系确认,提高企业计量保证能力,**公司通过了一级计量检测体系确认,**有限公司通过了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现场核查,获准使用“C”标志。四是扎实开展“一揽子”服务活动。以市政府确定的2004年度重点骨干工业企业为重点,针对企业需要,积极开展质量、标准、计量、安全、认证等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服务,向企业提供政策法规指导、人员培训、信息咨询和技术支持,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近400个,成效明显。五是认真开展了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全年开展质量法律法规、质量管理、标准、名牌产品、计量、生产许可证、特种设备安全等方面的讲座和培训20多次,培训企业负责人和各类技术骨干500多人次,编印并发放各类资料5000多份。以提升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理念为切入点,与市工商联联合举办了有68家企业80余位企业负责人参加的质量管理论坛,邀请国家级质量管理专家开展质量知识培训,**等5家企业交流了质量管理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六是服务为先,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依托部门职能,突出做好服务,坚持诚信引商、服务安商,介绍引进投资项目1个,引资额950万元,占市政府下达任务数的380%。**局引资120万元,也超额完成了引资任务,并填补了**的空白。

3、围绕部门职责,服务于市场规范。一是探索创新源头监管体制。为将“从源头抓质量、提高工作有效性,从基层抓落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目标落到实处,市质监局积极探索生产源头质量监管的路子和方法,根据企业分布状况划分监管片区,成立片区监管组,履行质量、打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三个责任制,实行综合服务、综合管理、综合执法,规范了工作流程,制定了环环相扣的工作措施。既将有限的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充实了监管力量,同时一个口子对外,避免了对企业的多头检查。新的监管体制运行以来,已基本摸清了辖区生产企业状况,建立了电子监管档案库,切实提高了源头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二是深入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受理小麦粉等五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办证申请39家,新十类食品办证申请2家,全市共有55户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通过严格市场准入,获证企业生产条件、卫生环境、质量意识、质量管理都有了明显提高。组织43家企业进行了人造板、眼镜、建筑外窗生产许可证管理细则的宣传贯彻,12家企业通过了现场审查。建立了31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档案,完成了26家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年审工作。三是进一步提高监督抽查的有效性。围绕农资、食品、建材、强制性认证产品和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产品,加大监督抽查力度,严把产品质量关。前三季度,共抽查892批次产商品,合格755批次,合格率85%,对不合格产品,采取公告、曝光、收回、整改、处罚、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企业自律,督促引导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并及时在新闻媒体上公告监督抽查结果,正确引导消费。四是强化“执法为民”理念,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1至10月份,全系统出动执法人员2200多人次,以食品、农资、建材、节日市场整治为重点,组织开展了两节市场打假、农资、知识产权、汽车配件、奶粉、生活生产资料市场等专项整治活动,查获假冒伪劣产商品货值500余万元,端掉制假窝点3个。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刚在媒体曝光,市局就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对奶粉市场的全面清查,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了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活动,查获黑名单所列或有质量问题的奶粉5种0.8吨,无QS标志的小麦粉3吨、大米0.5吨,查处质量问题的大米近40吨。与经贸委、供电部门联手,切断小轧钢企业电力线路,彻底停止了地条钢生产行为。五是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力度。制定了全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监管到位的动态监管机制。出动安全监察和行政执法人员550多人次,组织开展了冬季、“两会”、安全月、黄金周安全大检查等10个检查活动,消除了2处特大安全隐患,确保了全市无一起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大监察力度,严厉查处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行为,引导企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做到产权转移、充装许可、定期检验三个基本到位,规范了液化气充装市场。

三、转变工作作风,提升部门形象

我们把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社会作为改进作风的落脚点,保持了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着力打造为民政府。一是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局领导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高度重视企业、基层反映的问题和困难,着力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有限公司是我局招商引资企业。局领导多次带领有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到现场调研,针对该企业锅炉、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和强检计量器具多的情况,实行24小时及时、周到、全面的“一揽子”服务,并派专人驻厂10多天帮助该企业完成特种设备安装任务,工程总体验收一次性通过,为企业投产赢得了宝贵时间,确保了安全生产,得到了企业、项目所在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二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效能考评制等,实行了服务质量跟踪督查卡制度。工作人员到企业服务及检查,必须同时出具督查卡,公布监督电话,工作结束后由企业负责人根据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水平等事项填写反馈意见。1至11月份共收回服务质量跟踪监督表376份。开展了服务质量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30多份,收回115份,对企业意见和建议梳理分析,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在执行重要任务中,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和新闻记者参与,接受监督。在省人大评议全省质监系统工作期间,党组成员主动登门,虚心听取省人大代表的意见与建议,接受人大代表和企业的监督。通过勤联系、勤宣传、勤汇报,省人大代表对质监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质量监管工作的满意率达到80%,基本满意率为20%。向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报告了近3年来全市产品质量监管情况,进一步展示了质监部门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所作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三是全面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系统开展了“六个好”的创建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强化内部管理,规范行业行为为重点,推行文明办公,做到接待群众热心,服务工作细心,解答问题耐心,接受意见虚心,提高了优质服务水平,树立了行业文明新风。市质监局、**县局、**县局先后荣获了“文明单位”称号。我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再次荣获了“红旗窗口”称号。

四、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廉洁从政

认真执行国家质检总局“八严格”、“七禁止”的规定,加强内部监督,强化纪律约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

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局党组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施意见》,与各县局、分局和技术机构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党风廉政建设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各科室积极参与配合的工作格局。坚持党组负责人同下级班子成员廉政谈话制度,及时交换意见,解决问题。今年局党组共进行廉政谈话19人次,建立科级干部廉政档案23份。

2、强化内部监督,深化源头治理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不准收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规定,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等行为的规定,狠抓基层局、队、所和执法一线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进一步规范对科级干部党风廉政方面的教育和管理。将《廉政谈话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干部职工人手一册,加大了对制度贯彻落实的检查和督查的力度。一是开展了行政效能监察活动。认真贯彻执行《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行政效能监察办法》,加强了对开展服务年活动、“三查”活动、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源头质量监管等重大事项的专项效能监察,促进了机关及工作人员依法正确履行职责,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加强了财务管理。成立了“两公开一监督”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对财务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和公开,重大支出听取群众意见。对下属单位,适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和日常财务检查。三是完善了干部任用机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任前公示和任期试用期等制度,坚持充分酝酿、集体研究、会议决定,积极推行了竞争上岗、民主测评、双向选择、公开招考等方法,扩大了群众对干部工作的参与和监督,完善了以素质论人才,重实绩选干部的用人机制。

3、突出专项治理,认真做好信访举报工作。进一步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加强了信访投诉件的管理,及时妥善地处理每一件可能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信访问题,1至11月份,市局主动收集到外界对本局反映的5个问题,调查核实均是我局的一些职能、职责不为企业和群众所晓而产生误解,但我们坚持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使信访举报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同时还聘请了社会各届人士为我局行风监督员,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主动听取意见。深入开展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发放并收回“征万家意见、树质监行风”问卷调查表922份。

五、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今年我局政风建设及各项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思想解放不够,现有的模式和思维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全方位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在依法行政和服务经济发展、打假治劣和扶优扶强、治标和治本等方面未能进行积极有效地探索,管理和执法的长效机制尚须进一步完善。二是宣传力度不够,与群众和企业的联系和沟通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群众和企业对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和主要职能了解不多,从而产生一些误解和矛盾。尤其**是后发地区,新办的小企业较多,不少企业就规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尚认识不足,在如何引导企业走规范经营的路子及指导、帮扶的力度还有待加强。三是检测手段和检验能力还亟待改善。由于市质监局基础比较薄弱,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技术装备水平比较落后,难以满足质量监管和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实际需要,尚未较好地发挥技术检验对质量管理工作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以这次政风评议为契机,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行风、政风建设:一是进一步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找准依法行政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加强源头监管,强化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多作贡献。二是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认真解决企业和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强化为企业服务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从根本上提高队伍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和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需要。四是加强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对执法队伍的管理,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滥用权力,违规、违纪、违法执法的人和事,给予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同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努力塑造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良好形象。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