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汇报体会 -> 汇报材料 -> 正文

向管理要质量——校长专题汇报材料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52:25阅读:
字号:|

教体局将今年确立为“作风建设年”“学校管理年”和“教育质量年”。 为落实好“三年”的各项工作,全面提高县城学区教育教学质量,开创县城学区教育新局面,全学区广大教职工团结一致,创优争先,很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阶段性工作目标。现将工作情况简要向领导及同仁汇报一下,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德育工作

三月份,在一中西校区召开了全镇教师参加的“作风建设年”“学校管理年”“教育质量年”动员大会。表彰通报了在2010年考核中业绩突出和成绩优秀的单位、迎省教学评估活动中的先进单位、以及87名骨干教师。回民小学、双洞子中心小学及三名骨干教师做了典型发言,签订了三项责任书,全面总结了10年地工作,并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开展了校长、教师誓词宣誓暨签名仪式。在回民小学全体师生的见证下,全学区20名校长在回民小学的大操场,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并在誓词板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之后,县城学区所属各中小学分别举行教师誓词宣誓暨签名仪式,校长、教师表示一定努力践行誓词,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树立良好形象,创办最好的教育,大力推进“学有优教”工程,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为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能享受一流的家庭教育,开办的家长学校举办了培训讲座,邀请承德市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讲师为双桥小学、城北小学、城东小学和双洞子中心小学近1700名学生家长做了家庭教育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学生家长欢迎。

5月份,为深入了解各校“作风建设年”工作开展情况,做好阶段性总结,召开了德育工作专题调度会。各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出了很多鲜活的工作思路,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月份,为了解基层学校领导在“三年”中履职尽责情况,中心校在期末检查中听取了各校局任命干部述职,并进行了民主测评,对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业务能力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强化了领导干部职责观念,对领导干部自我认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配合县“六创联动”活动的开展,在中心广场隆重举行了“提升居民素质,推动六创联动”书画展。全学区4所小学师生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中展出作品200多幅,作品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中心广场、行政中心大厅、镇政府巡回展出。此次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又带动了家长,影响了市民,营造了浓郁“六创联动”氛围,为形成“全民动手,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展示了我校区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培养了孩子从小关注社会、努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意识,提高了孩子 “爱家园、爱环境、守纪律”的自觉性。

三至五月份,举行了学区中心校第二届艺术节活动。在各校层层推荐下,参评作品90件,参评论文11篇。5月10日,在电影院上演了师生共同参与的32个文艺节目,受到观众的好评。此活动既对学校的艺术教育成果的检验,也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展示搭建了平台,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美、欣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天地。

各校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城东小学与双洞子小学联合举行了师德演讲会,回民小学与红山嘴小学联合举行了“践行师德规范”知识考试,城东小学举行了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了130余名家长深入到课堂听课,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教师、了解学生,倾听家长呼声,改进学校工作。

丰富的德育活动提升了师生的道德素质。本学期23名教师、15个中队、79名学生分别被评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少先中队、优秀少先队员、新“三好学生”。双桥小学组织“无偿献血”活动迎接“三.八”妇女节 。全校区师生们为城北小学患白血病的林靖宇同学捐款27144.40元。这两项活动,展现了全校区师生心怀大爱、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教学工作。

召开调度会议,促进学习交流。中心校就如何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分别开了各校正副校长参加的工作汇报、谋划会和各校主抓教学领导参加的教学专题会议。各校回顾了近期的特色工作,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精心谋划。听听别人怎么做的,想想应该向别人学习什么,反思自己工作有哪些不足。通过这种形式,促使各校领导深入思考,促使各校相互学习。

实施结对帮扶,推进均衡发展。中心校制定了《镇内外学校结对帮扶共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在南岭中心小学召开了“结对帮扶共促发展”启动仪式,确定了结对帮扶学校和首批手拉手教师35对。现在我学区这项工作搞得热火朝天。镇内手拉手,镇外手拉手,甚至没有确定为手拉手的学校也牵起手来,而且形式多样,有的是请进来,有的是走出去;有的是展示课例研讨,有的是做示范课;还有的是专题讲座。我们树立大教育观念,充分开发本学区的优质资源,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一个平台,让教师之间的观课、议课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形成区域成长共同体。

创新三种载体,开辟研究园地。为了加强各校间的信息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增强教研氛围,我们创新了交流载体。用《教育信息》,以小通讯的形式,快捷迅速地沟通各校的信息,宣传各校的好做法,好经验;用教研刊物《观点》,以专题的形式,开辟“工作交流”、圆桌会议、热点讨论、活动茶坊、校长论坛、研训随笔、教学反思等栏目,深入推广各校的典型经验,迄今为止,已出版9期;用“博客”,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目前以在博客上发表文章30余篇。研训室创建了研训博客,各校也纷纷创建了学校博客、班级博客和教师个人教育博客。据不完全统计,全校区现在已建教育博客100余个。为了促使广大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交流,研训室举行了教师教育博客大赛,并准备时机成熟,组建博客群。

开展教学活动,搭建研究平台。举行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生活、信息技术教育六个学科的教学评优活动,选出16名教师参加了县评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举行了幼儿活动教育课与多媒体整合示范课,提高了幼儿教师运用现代技术开展教育活动的意识。举行了数学新课程改革论坛活动,通过示范课课、讲座的形式传达了去外地学习的先进经验,了解当前全国数学教学改的的前沿动态。为了提高毕业班复习效率,举行了语文、数学复习研究课。为了发挥考测促进复习的功效,监控各校考测试题质量,中心校组织基层学校主抓教学的领导及毕业班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设计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试题,组建了试题库。开展了教育大讨论征文活动。目前收到稿件50余篇,择优在《观点》发表,待正文结束后,将优秀作品辑印成册,供交流学习。

在研训室的指导下,各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扎实开展丰富多彩教学研究活动。如:回民小学开展了“名师伴我成长”活动;双桥小学开展了骨干教师大讲堂活动;红山嘴小学举行了英语单词大赛活动;双洞子小学举行了复习方法经验交流会。全校区大部分学校都创办了教育教学刊物,如《教苑》《新蕾》《足迹》《红山小报》《教育简刊》等。

注重常规工作,强化过程管理。

完善规章制度。修订了《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特色办学实施意见》《镇内外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在领导干部中开展31345活动安排意见》《教育教学奖励方案》《教师培训三年规划》《村小工作评估办法》《幼儿园建设标准》《幼儿教师考核办法》等文件,加强了学校管理的规范性。

推进特色办学。各校确定了特色办学项目,制定了特色办学方案与规划,并认真加以落实,目前双桥小学的乐队、双洞子小学、回民小学、红山嘴小学的书法、城北小学的中华经典诵读、城东小学的礼仪教育都受到了明显的效果。

实施31345工程。31345工程是我校促进领导干部抓教学的一项系统工程,即学校每个领导干部要精通一个学科,主持研究一个教研课题,每学期做一次业务讲座,上3节示范课,每学年培养4名教学窗口,帮带5名教师。实施伊始,他们感到有很大的压力。经过定期和不定期地督导,他们提高了意识,转变了观念,并转化成了行动。

目前各校都制定了此项工作的方案,正在积极落实。

重视过程管理。进行了期初、期中、期末三次联查,通过听课、听汇报、看资料、座谈等形式,全面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及时提出改进意见。7月10日在城东小学召开了期末检查总结大会,会上通报了检查中发现的亮点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实行领导包校制,增强责任意识。研训员加强对校点进行了业务指导和培训。每名研训员包一个校点,参与校点业务活动,通过听课指导、培训等方式,传达新课程理念,传授先进教学方法。加强毕业班教学的管理,研训员听了所有毕业班教师的常态课,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为了准确、及时了解毕业班的成绩,组织了3次模拟考试。每次考试后,中心校及各校都做了详细的质量分析,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法。

在研训室的指导下,各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扎实开展丰富多彩教学研究活动。如:回民小学开展了“名师伴我成长”活动;双桥小学、城东小学开展了骨干教师大讲堂活动;全校区大部分学校都创办了教育教学刊物,如《教苑》《新蕾》《足迹》《红山小报》《教育简刊》等。

加强村小管理。村小教学设施差,师资水平薄弱。为了探索村小管理模式,提高村小办学效益,推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中心校于7月10日在全校区最偏僻、而在管理上却比较上位的小道虎沟村小召开了管理工作现场会,各校中层领导、村小负责任、学前教研组长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参观了学校的校容校貌、幼儿园布置等,听取了学校领导管理经验介绍,会后各校写了参观感受。采取这种“以点带面”的做法,开启了村小管理迈向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探索幼教教育质量评价。根据中心校出台的《幼儿园建设标准》《幼儿教师考核办法》,期末,中心校组织各校主抓幼教的领导,对全校区幼儿园的办学效益进行了专项考核。考核项目分室内外环境建设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